声母教学工作总结共3篇(声母的教学目标)
通过写工作总结可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这样才是最有价值的总结,那么写工作总结应该注意什么要点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声母教学工作总结共3篇(声母的教学目标),以供参考。
声母教学设计
c s 教学目标:
1.学会z c s三个声母,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学会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
3.能够正确认读z c s与单韵母组成的6个音节,会读音节词。 教学重点:
能读准声母z c s和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教学难点:
1.声母z c s与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读音的区别。 和s 的书写。 教具准备:
字母卡片,音节卡片,四线格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检查复习。 1.用顺口溜复习j q x 2.认读前面所学的声母。
二、指导学生看情境图。
1.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刺猬老师在教四只小刺猬认读字母) 2.出示z c s师领读,生跟读。
三、教学声母z c s及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1)教学读音。
出示图2,图上画了谁?她拿着什么?2.字的“字”是第几声?让学生把第四声读成第一声,这个音读得轻短些就是我们今天学的这个声母的读音,让学生仔细观察发音时师的口形,然后生模仿,不必过多强调口形,舌位等。 (2)记形。
开发学生的脑筋,让生说自说顺口溜来记,也可以让生摆形来记。 (3)指导生书写。
生找 “z”的家,随师书空。 (4)引出“zi”
师语:z有个好朋友zi,i在zi中不说话,它们在一起就不能拆开了,成了整体认读音节zi,我们把声母z读得响些,长些,就是整体认读音节zi的读音,师范读,生跟读,开火车读。
(二)教c和ci (1)教读音
出示图仙人掌,让生说图中是什么?(一盆带刺的仙人掌,“刺”让学生改为第一声读,师范读,读得轻短些,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声母的读音,c的声音动作和z相同,它要送气,师领读。 (2)记形
c 的形让学生编顺口溜记: 仙人掌长刺c c c (3)指导书写
师范写,生观,书空描红,左半圆c c c (4)教ci c也有个朋友i,它们在一起就不能拆开了,成了整体认读音节ci,声母c读得轻短些,整体认读,音节读的响长,谁会读?指名让生个别读,齐读。
(三)教s和si 方法同上。
引导生编顺口溜记: 一根丝瓜s s s 三也有好朋友i,它们在一起不能拆开了,成了整体认读音节,声母读得轻短,整体认读音节si要读得怎么样?响长,个人读,齐读。
四、巩固练习。
1.请学生领读z c s,读z c s时,舌头都要平伸,所以我们叫它平舌音,学习语境歌。
四只小刺猬,一起学字母,老师领着念,学生跟着读。 2.抽卡片读z c s 3.做找朋友游戏(图与声母是一对好朋友)
4.声母是z c s与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区别读音。 5.指导读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带调的音: 2.出示z c s和zi ci si 区别声母z c s和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读音的不同,师加以指导朗读发音。
二、新授。
(一) 出示音节 zi za zu ci ca cu si sa su让学生竖着读,横着读,指读,采取多种形式练习读。
(二)看图教音节词。
(1)图上有两根树,一棵粗,一棵细 指导学生拼读音节: c-ū-cū x-ì -xì
指导学生拼读音节词:cū xì (2)图上画的是谁?
一位老爷爷,如果是自己的爷爷,也可以叫他“祖父”,指导学生自己拼读音节,并连缀成词。
(3)指导学生看图。
指导学生读音节,同位互相查一查,老师组织分小组说一说,教师检查。 zā cā sǎ
三、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中的音节词,zā cā sǎ 2.做找朋友游戏,(图与音节词是一对朋友) 3.读一读。 板书设计: ch sh r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声母zh ch sh 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zh ch sh r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会读拼音词句。 3.学习三拼方法,能正确认读三拼节。 教学重点:
1.学会4个声母zh ch sh r ,能读准音认请形,正确书写。 2.正确认读音节,会读拼音词语。 教学难点:
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具准备:
四线格小黑板 字母 音节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抽读字母卡片z c s体会舌的位置特点。
二、多媒体展示情境图,指导观察情境图,相机出示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1.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现 zhi chi shi 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在图上相应的位置。 2.指名回忆“i”的作用及称呼。 认识zhi chi shi ri 3.领读语境歌,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搭救。
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1.出示音节,师范读并说明这是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 zhi(织) chi(吃)shi(狮) ri(日) 2.领读,齐读,个别读。
3.指名读它们的四声,随机组词。
四、学习zh ch sh r四个声母。
1.师在四线格中写下,并告诉学生书写时两个字母要靠近些。 2.回忆声母读法,指名试读,要读得轻又短。 3.与z c s比较读,读后小结。 zh ch sh r都是翘舌音。
4.学生自学表音表形图,你能根据那幅图编顺口溜,记住它们的音和形。 弯曲树枝zh zhzh 一根皮尺ch chch 人耍狮子sh shsh 树干发叉 r rr 5.指导学生书写描红
五、巩固
1.抽读z s c和zh sh ch r及zi ci si zhi chi shiri字母卡片,分别说出哪些是平舌音,哪些是翘舌音,那谢是整体认读音节。 2.扮演字母,进行“自我介绍”边读边说。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声母zh ch sh r和整体认读音节。 2.打乱读,说说哪些是声母?哪些是音节?
二、看图明图意。
指导拼读,看准声母和声调,3.运用拼读方法自由尝试拼读,指名读,师点拨,强调整体认读音节。
三、看图,认读拼音词。
(一)学习拼音词。
1.复习拼音词的学习方法,指名说。 2.多媒体显示图画,学生自学。 3.检查学习效果。
4.出示拼音词,采用多种形式认读。
四、巩固
多媒体演示,图与相应的拼音词连线,电脑展示鼓励方式,小红花、小红旗 学生自由练读,汇报学习情况。 W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声母卡片。
2、抽读 韵母卡片。
二、看情境图,听语境歌,引出新课内容。
1、引导看情境图,学生回答问题,老师总结图意。
2、听语境歌。学生学会语境歌。
老乌鸦,叫嘎嘎,捉条虫子喂娃娃。秋风起,天气凉,妈妈为我做衣裳。
三、新授。 y yi
1、读音:与“衣服”的“衣”相似,教师范读,告诉学生读的方法。领读,学生体会练读,指名读。
2、字形及书写:看它的字形,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古人衣领y y y。看y有几部分组成,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然后在书上描红。
3、教学yi、yu及其四声。
出示yi,告诉学生:y是声母,i是韵母,我们分别叫它们大y和小I。 教师范读音节yi。 领读、齐读、指名读。
出示yi的四声,学生自由练读,引导用它的四声练习组词。 yu:和j q x一样,y和ü相拼的时候上面两点也要省略。 练习读yu的四声,结合词语。 w的教学步骤与方法同上.w的顺口溜:屋顶相连y w 。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字母卡片,告诉学生y w是平舌音。
2、抽读音节卡片yi wu yu。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小黑板:y w。
2、指名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他穿什么衣服。
3、将yi wu yu制成带声调的12张卡片,发给学生,教师读一个音节,四个学生读带声调的音节并组成。
二、教学y w和韵母的拼读。 出示图:
1、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什么东西?
2、出示音节,学生练习拼读。
3、指名将上面的音节贴到图上相应的地方。
4、看图读音节。
三、写声母
1、出示小黑板: b ( ) m ( ) ( )t ( ) l ( ) k ( ) ( ) q ( ) zh ( )( )r z ( ) s y ( )
2、分两组接龙填空,进行比赛。其他学生在书上填空,填后评讲。
四、在教材上按23个声母的顺序加线连成一个大象的轮廓。
五、巩固练习
1、读一读,找出声母、韵母、音节。
2、用音节组词。
六、作业 抄写声母。
声母教学课件
声母t教学课件
声母d教学设计
声母x教学设计
声母教学教案设计
声母教学设计
xxxx小学xx 一、教学目标:
1、学唱生母歌,认读声母表;
2、学会2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3、学会声母与单韵母相拼的方法,能够应用方法自主学习拼读; 4、对拼音比较感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准23个声母,认清形,正确书写; 难点是学习声母和韵母相拼。 三、教学准备:
音乐、拼音卡片、课件(情景创设、声母表)、拼读卡片(学生每人一张)
四、教学安排: 5—6个课时 五、教学说明: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儿歌教学。巩固声母发音。 五、教学过程: 篇2: 声母学习教案 教学名称:
1 / 24
声母d t n l教学目标:
1、学会d t n l四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 t n 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
3、初步学会朗读音节句,懂得词语连读,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认识“大、米、土、地、马”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重点:
声母d t n l的发音及d t n l与韵母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
n l的发音及n l与韵母的拼读。 教学准备:
一根筷子、投影片、声母卡片、一把雨伞、磁带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d t两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 2、学习d t与单韵母的拼音。 3、能够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声母:
2 / 24
b p m f,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什么?(声母)声母一般都站在音节的最前面。
2、认读韵母卡片,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为什么?(单韵母)再人带调韵母,教师讲解:
声调都标在韵母上面。
3、复习带调音节bápábàmümùbùmǒ等。 4、认读生字和词语: 爸、妈、我、爸爸、妈妈 (二)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两个声母和它们的拼音。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最认真,最聪明,学得最好,读得最准。
(三)教学声母d。 1、看投影说话引出d:
图上画了什么?它会发出什么声音?说话: 鼓棒敲鼓,咚咚咚。 师引出:
鼓声“咚”的声母就是d,板书: d。
2、教学d的发音,记清形。 (1)听:
教师示范发音,舌尖顶住上颚,堵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让气流冲出来。
3 / 24
(2)看:
教xx读时的口形,发音部位。 (3)读:
领读,齐读,正音。 (4)记:
马蹄声响d d d像个反6 d d d左下半圆d d d 3、教学d的书写。 (1)xx写:
两笔写成,半圆也在2楼。 (2)书空: 作业本上写三个。
4、教学d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板书d,声母是→d。板书ì,韵母是→ì。声音不中断,紧接着带出ì,直呼→dì。
板书: dì。
(2)开火车读di的四声,组词读。 (五)教学声母t。 1、出示雨伞,引出t:
请同学看弯弯的伞柄,今天我们要学的第二个声母“t”的样子就像一把弯弯的伞柄。板书:
4 / 24
t,将雨伞打开,伞面张开后,在伞柄上加一横,就是t了。 2、教学t的发音,记清形。 (1)看、听:
用薄纸放在嘴前,示范dt的区别。(发t时,嘴里有一股气送出。)p、t一样。
(2)读、记:
领读、轮读、正音。顺口溜记: 伞柄朝下t t t。 3、指导t的书写。
4、拼读t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t---ī---tī谁会读?t---ū---tū? (2)拼读ta te ti tu及四声连读。 (六)巩固复习。 1、卡片读d t。 2、对比读:
b---p---d f---t(念顺口溜,做动作强化记忆。)3、看实物猜字母。
拿一把小花伞,伞柄朝上,(f),伞柄朝下,(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n、l两个声母,能记清形,读准音。 5 / 24
t),学生读字母。
2、学会n、l与单韵母的拼音。 3、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复习字母: b p d t m f a 2、拼读音节: dìdi、müma、bàba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两位新朋友,出示课题。看谁学得又好又正确。 (三)教学声母n。 1、猜谜引入:
两个门洞是什么字母?齐复习,两个门洞mmm。今天我们要学一个门洞的n,板书n。
2、教学n的发音,认清形。
(1)谁能看图,自己编一个顺口溜?(一个门洞nnn,一扇小门nnn,像只小凳nnn,倒放茶杯n n n。)
(2)教师范读、领读、齐读、轻读、正音。 3、教学n和á的拼音。 板书:
n---á---ná,请同学自己试着拼读。(指名读)声母n,韵母á,直呼ná。进行na的四声练习。
6 / 24
4、指导书写。 (四)做课中操。 1、看图,说话引出l:
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一个小朋友拿着小棒在赶猪,乐得哈哈笑。)“乐”的声母就是“l”。板书:l2、读准音,认清形。
(1)范读,讲解读n时,鼻翼两侧微微振动,而发l时,没有这种感觉。(开火车练习)
(2)记忆字形: 一根小棒l l l。
(3)教学l和í的拼音。 板书:
l---lí---lí(指名拼读,集体拼读,开火车练习四声。) (4)指导书写:
在四线格的三楼的四分之三处起笔,往下写到第三条线为止。 (六)复习巩固。 1、猜字母游戏:
小马蹄印是什么声母?伞柄朝下是什么声母?一个门洞是什么声母?一根小棒是什么声母?
2、找朋友游戏。 教师:
我请x x找朋友。(全体学生有节奏地拍手) 学生:
7 / 24
我来找个好朋友。(边说边xx) 教师: 声母d,d d d。 一学生:
d是我的好朋友。(取出d的卡片) 众学生:
对对对!d是我们的好朋友。(如错)错错错!请你仔细找朋友。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学过的声母,使学生能牢固掌握。 2、继续练习拼音读音节。
3、初步学会朗读音节句,懂得词语连读,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认识“大、米、土、地、马”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猜字母游戏。 2、卡片认读声母。 (二)巩固d t n l的字形。 1、比较区分:
b—d、f—t、m—n、b—p (1)请同学看看b和d有什么不同?
8 / 24
(2)编故事猜谜语区别。(伞柄朝下t t t,伞柄朝上f f f)
(3)区别m—n,想想这两个声母的儿歌,n和m有什么不同?(两个门洞mmm,一个门洞n n n)
2、做找朋友的游戏。 (三)拼音练习。 1、开火车拼读音节。 2、出示卡片:
dàmǐ、tǔdì、mǎ、tù注意这就是词语,词语单独一个意思。读词语要连读。(范读、领读、开火车。)
(四)看图拼音节,认生字。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大米、土地、马、兔,根据拼音读一读。
3、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4、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5、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五)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轻轻地》,请学生自己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说说儿歌讲了什么?
9 / 24
(六)巩固练习。 1、拼读音节。 2、跟录音读课文。 (七)总结课文。
这几节课,我们学会了声母d t n l和它们的拼音。并能拼读
词语和儿歌,还认识了几个生字。小朋友们学得很认真。课后,小朋友们要多用拼音卡片来练习声母和单韵母的拼音。篇3:
声母j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声母j的教学 1.教学目标:
①学会j这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②学会j与单韵母i、?的两拼法和与a的三拼法; ③能够用j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练习组词或说话。 2.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j这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难点: ①学会j与单韵母i、?的两拼法和与a的三拼法; ②用与音节相应的汉字组词或说话。 3.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内容):
10 / 24
①在黑板上书写前面已经学过的六个单韵母ɑ、ο、e、i、u、?,并带读几遍;②给这些单韵母都戴上帽子(即四个声调),然后再带读几遍;③再书写已经学过的声母b、p、m、f、d、t、n、l、g、k、h,让大家读一读,再熟悉;
④引入新知识: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它跟前面已经学过的声母是好朋友,就让我们一起认识它,让它跟别的好朋友团聚吧。
(2)讲授新课: ①出示新音:
课本上画的是一只母鸡在捉一只小虫子,母鸡、小鸡的“鸡”字就跟我们今天要学的“j”读音相同,再板书“j”;
②学习“j”的发音
a、示范发音,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口形、舌位,体会发音方法; b、讲解发音方法:
舌尖顶住下门齿,舌面抬高紧贴硬腭,然后舌面放松,让气流挤出摩擦成音,发“鸡”音,读音轻短;c、学生跟读,老师带读几遍之后让学生齐读然后再自由读,还可以做做游戏,开火车读,转着圈读等,让学生尽快熟悉发音。③记清字形,教授写法:
启发学生——“j”像什么?让大家一起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看法,“j”就像一只翘着尾巴的鸡昂着头在捉虫子吃的样子。先让学生认识四线三格,弄清j占哪几格,并掌握j的笔顺名称及书写顺序,在哪里起笔在哪里落笔,把j工整地写正确。老师正确板书“j”的写法,让同学们在下面模仿着写,然后巡视学生写得对不对再加以指导。
④教授与“j”有关的两拼法和三拼法: a、指导学习声调:
11 / 24
在已经学会了六个单韵母的四声声调的基础上,再加以复习巩固,复习调号,然后能正确的说出声调,重点读好一声和三声。
b、两拼法:
“j”与单韵母i和?的四声相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教学时最好利用插图,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也可以提起学生的兴趣。
j与i相拼——j-ī-jī(鸡)、j-í-jí(及)、j-ǐ-jǐ(几)、j-ì-jì(记)。重点讲解与?的拼法——?上的两点要去掉,比如:
j-ū-jū(居)、j-ú-jú (菊)、j-ǔ-jǔ(举)、j-ù-jù(具)。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记忆(游戏方式随意,可起到相应作用即可),给以做得好的学生奖励,并鼓励指导拼读有困难的学生。并要求学生用以上提到的汉字练习组词或说话。
c、三拼法:
j与单韵母a的四声相拼法——即声母、介母、韵母快速连读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的拼读要领,强调连读时把三部分又慢到快读成一个音节,气流不中断。并且要注意三拼法与两拼法的区别和联系。
j-i-ü- jiü(家)、j-i-á-jiá(荚)、j-i-ǎ-jiǎ(甲)、j-i-à-jià(架)。可利用卡片、游戏、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同时也让学生尽快掌握拼法,并要求学生用以上提到的汉字练习组词或说话。
d、指导书写关于j的两拼法和三拼法:
在熟悉了j的写法的基础上复习单韵母ɑ、i、?的写法,抄写音节时,先写声母、韵母,后写声调,为防止抄写音节时出现错误,可用歌诀帮助学生记忆调号位置:
“有a不放过,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i上去点再标调。”老师板书正确的写法,让学生在下面跟着写,老师巡视检查,给写得好的学生以奖励,写得不好的及时纠正并鼓励。
12 / 24
4.巩固复习:
①巩固j的发音——老师先带读几遍后让学生齐读,然后让学生自由读,接着抽学生起来单独认读,读得好的及时奖励,读得不好的要多加鼓励;
②巩固j的写法——老师再次板书j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j占四线 格的哪些位置,然后让学生自己在下面练习,老师巡视检查。最后老师抽学生上黑板去写,写得好的马上给以奖励,写得不好的鼓励其多多练习,不懂的可以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③巩固关于j的两拼法和三拼法——出示抽读式卡片:
jī、jí、jǐ、jì、jū、jú、jǔ、jù及jiü、jiá、jiǎ、jià。老师带读单韵母的四个声调,然后再带读j和它们相拼的读法,让学生在下面自由背读,然后抽学生起来读,读得好的有奖励,读得不准的加以鼓励。读完之后再让学生在黑板上书写j的两拼法和三拼法,老师在旁指导纠正,鼓励学生多练习。
④老师总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j”,我们不但知道了它的发音、写法,还学会了它和a、i、u之间相拼的方法,同学们开不开心啊?我们后面还会认识更多的声母宝宝,并且呀,我们也会和它们成为好朋友的,让我们一起期待与它们的相见吧,同学们要做好认识新朋友的准备哦!
5.作业安排:
a、回家之后自己背读j的发音及关于j的两拼法和三拼法,读熟后自己读给父母听;b、练习j的写法,把j写10遍,再把在课堂上讲的有关j的两拼法和三拼法各写三遍,请家长在旁指导监督;
c、预习声母q的相关内容,不要求多熟练,贵在态度。 6.教学反思:
①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整节课的设计环节要完整,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便于学生掌握,加深记忆。
13 / 24
教学过程中,抓住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变换多种教学方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老师要注重提高课堂气氛的活跃度,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②教学应图、形、音结合记,并加入游戏环节
教授j的发音写法的时候,应该先出示图片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老师在发音的时候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的口形,认真听,最后老师再具体讲解。课堂上还应加入游戏环节,以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新课和复习巩固环节都应如此,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掌握。
③表扬奖励,促进教学
在抽学生认读j及关于j的两拼法、三拼法,还有让学生在黑板上书写的时候,对于表现好的学生都应及时奖励和支持。对于读和写不太好的学生不应责骂,而应多加鼓励,给以他们支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以便在往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篇4:
声母教案 教学内容: 普通话声母 教学目标:
1、掌握普通话21个声母的发音要领 2、念准每个声母的本音和呼读音
3、了解本地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中声母的对应关系。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声母及其作用
14 / 24
(一)声母
声母,就是汉语音节中开头部分的辅音。普通话的21个声母有两套读音。一套是本音,即声母的本来音值,是根据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发出的音;因普通话声母发音时大多声带不颤动,因此声母本音大多不响亮;当声母和韵母相拼时要用本音。另一套是呼读音,是为了便于呼读和教学,在辅音的本音后面拼上某一个元音构成。
(二)声母的作用
1、区分词。声母的主要作用是区分词。如lánlíng-nánníng,shüngya-süngya,
shīr?n-sīr?n。在这三组词中两音节的韵母与声调相同,由于声母不同而意思不一样。不同方言区的人如果发不准普通话声母,就有可能造成词的混淆或误解而影响口语交际。
2、区别音节的清晰度。声母发音部位比较紧张,发音短促、有力,并且在音节的开头,发声干脆利落,在汉语语流中就能使音节界限区别明显,字字清晰可辩。
3、增强音节的力度和亮度。声母发音时蓄气充足,弹射有力,并与韵头迅速结合,能使整个音节的力度和亮度增强。
(三)声母的发音训练
辅音的主要特征,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要分别受到各种阻碍,因此可以说,声母发音的过程也就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由于阻碍气流的位置和方式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声母。声母的分类就是依据气流受阻的位置(发音部位)和阻碍气流的方式(发音方法)这两大因素决定的。
1、掌握发音部位:
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中受到阻碍的部位。上下两个部位接触或接近,就会形成阻碍。上位以上腭为主,是形成阻碍的被动或不动部
15 / 24
分;下位以舌头为主,是形成阻碍的主动即活动部分。根据气流在口腔受阻的部位,可将声母分为7类:
双唇音、唇齿音、舌尖中音、舌根音、舌面音、舌尖前音等。 训练目标:
找准发音部位,纠正部位不准的发音习惯;熟记部位名称及相应的上下成阻部位。
训练要领:
①双唇音,上下唇接触。
②唇齿音f,上齿与下唇内缘(不是外缘)接近并形成间隙。
③舌尖前、中、后这三类音,并不是指把舌尖分为三部分,而是指成阻的上位不同,就是把舌尖分别对准上齿背(前)、上齿龈(中)、硬腭前部(后)这样三个不同部位形成阻碍。
④舌根音,是指与软腭自然的舌尖后部(通常叫舌根)上抬,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⑤舌面音,是指与硬腭前部自然相对的舌面前部上抬,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训练方法:
①按顺序教师范读声母本音、呼读音及例词;学生跟读。
②部分声母正误部位比较,分辨声母发音部位的正误,请老师和同学帮你听辨并纠正发音部位不准的声母。例如:
j、q、x正:
舌面前上抬成阻,舌尖抵下齿龈。 误:
16 / 24
舌面前与舌尖同时上抬,发成“尖音”。 zh、ch、sh正:
舌身略后缩,舌尖上翘,抵硬腭前。 误:
舌身未后缩,舌尖翘得不到位,抵上齿龈。 误:
舌身后缩过多,舌尖卷起,发成“大舌头”、“卷 舌音”。 r正:
与sh同位,舌尖上翘,与硬腭前接近成阻。 误:
与s同部位,舌尖平伸,抵下齿背。 2、掌握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方法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发音时构成阻碍(成阻)和消除阻碍(除阻)的方式、声带是否振动、除阻后气流的强弱如何。
(1)阻碍的方式:
根据成阻和除阻的不同方式,可以将21个声母分成5类。 ①xx:
发音时,上下发音部位完全闭塞,使气流受阻;然后突然分开,气流迸裂而出,爆破成音。如:
17 / 24
b、p、d、t、g、k。 ②擦音:
发音时,上下发音部位接近,形成窄缝;然后气流从窄缝中透出,摩擦成音。
如:
f、h、x、sh、r、s。 ③塞擦音:
发音时,上下发音部位开始完全闭塞,气流把阻碍部位冲开窄缝,然后从窄缝中透出,摩擦成音。如:
j、q、zh、ch、z、c。 ④鼻音:
发音时,口腔中形成阻碍的上下部位完全闭合,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而发出声音。如:
m、n。⑤边音l: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舌头两边留有空隙,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两边通过。
(2)声带是否振动:
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呼出的气流是否带乐音,可将21个声母分为清音、浊音两类。①浊音:
气流振动的同时振动声带,发出的较响亮声音,有m、n、l、r4个。 ②清音:
气流受阻时声带不颤动,发出的不响亮声音,除上述4个浊音外,其余17个声母是清音。
18 / 24
(3)气流的强弱:
根据除阻后呼出气流的强弱,可以把塞音、塞擦音这两类12个声母再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种。①送气音:
除阻后有较强的气流喷吐而出的音。p、t、k、q、ch、c。②不送气音: 除阻后有呼出气流短促而微弱的音。b、d、g、j、zh、z。第二课时: 声母辨正(平翘舌音)
(一)平舌音(zcs)和翘舌音(zhchsh)普通话里,平舌声母和翘舌音是分得很清楚的,如“诗”读shī,“丝”读sī;“睡”读shuì,“岁”读suì;“商”读shüng,“桑”读süng;“主”读zhǔ,“组”读zǔ;“摘”读zhüi,“栽”读züi;“出”读chū,“粗”读cū;“春”读chūn,“村”读cūn等。但有些方言区,如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以及属北方方言的武汉话却没有翘舌音;北方方言区还有些地方,如天津、银川、西安等地,常把普通话里属翘舌音的一部分字念成了平舌音。在普通话里,平、翘舌音的常用字约九百个,其中平舌音约占百分之三十,翘舌音约占百分之七十。下面介绍几种辨正平舌音和翘舌音的方法。
1、利用形声字偏旁类推:
分别记住常用的平舌音或翘舌音的简单字,这些字加上偏旁的其他字,大多数也念平舌音或翘舌音(极少数例外),这样可以带出一批平舌音或翘舌音的字。如用“子zǐ”带“孜zī、仔zǐ、籽zǐ”;“叟sōu”带“嫂sǎo、溲sōu、搜sōu、嗖sōu、馊sōu、艘sōu”等(“瘦”例外,念sh?u) 2、利用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类推
(1)平舌声母z、c、s决不与韵母uɑ、uɑi、uɑng相拼,所以“抓、爪、拽,妆、装、庄、桩、撞、幢、僮、状、壮;揣、踹,窗、疮,床、闯、怆、创;刷、耍、衰、摔、甩、帅、蟀,霜、孀、双、爽”等字都念翘舌音。
(2)翘舌声母sh决不与韵母ong相拼,所以“松、淞、忪、嵩,竦、悚、怂、耸,宋、讼、颂、送、诵”等字都念平舌音。篇5:
19 / 24
大班拼音教案——声母教学设计1声母教学设计 p m f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b p m f,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认识音节,学习“两拼法”,能够准确拼读,由b p m 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教学重点:
1.区分b p认清形,读准音,正确书写。 2.学习“两拼法”,正确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 辨别“b”与“p”。 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读写b p m f教学目标:
学习b p m f四个声母,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够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单韵母a o e i u? 2.认读带调单韵母,再打乱顺序读。
20 / 24
二、指导看情境图,引出有关声母。 1.出示情境图。
(1)请学生看图,说说从图上你都看到那些什么? (2)生边说师边相机引出b p m f三、教学发音。
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口语语音,来体会声母的发音方法。
教学声母b先让学生知道读音是“广播”的“播”音,然后师示范,生仔细观察老师发音时的口型变化,以及口型变化的姿势。
师带领生练习发音。 pmf的教学方法同“b”教学。 四、读音境歌
指生练读境歌,爸爸,带我爬上坡(p),爬上山坡看大佛(f),大喇叭里正广播(b),爱护大佛不要摸(m)
课中休息 五、指导书写。
1.多媒体投示bpmf的表音表形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字母的形状,说说怎样记住字形?
2.学生自由记,师小结,相机指导学生用儿歌来记。 3.生随师书空,xx写,生观xx。 生板演xx 学生书空xx,纠正。 生描红,临写。 六、巩固练写。
21 / 24
1.游戏《说出我的悄悄话》 (1)同位合作:
一个人在另一个人耳边发b或p的音,听的人猜一猜,说什么,交换进行。
(2)同位抽自制卡片认读: bpmf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拼读音节 教学目标:
认识音节,学习“两拼法”,能正确拼读b p m 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过程: 一、成果屋
复习韵母a o e i u?声母b p m f 二、教学拼读。
1.出示音节,教师出示ba借助“八”来教学这个音,然后学生分析,让学生知道“b”和“a”相拼为“ba”
拼。 (1)教xx读。
(2)指导学生看懂拼读方法示意图: “b”和“a”相碰,可拼出“ba”(b-a-ba) (3)介绍拼读诀窍:
22 / 24
“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拼猛一碰”师范读,生随读。 (4)拿出已备好的卡片,做“碰”的动作边碰边练读。 (5)同位合作,做“碰”的动作,拼读,能拼读可以直呼。 (6)选几个音节,师范读,让学生掌握发音方法。 3.生试拼。 点拨:
可以根据拼读方法示意图的特点,练习拼读,比如练习bpmf与a相拼,先反复练习声母与a相拼,如b-a-ba
p-a-pa,师先教,后让学生按规律“溜”,待熟练了,就可与“i u?相拼了。
4.挑读,指明读,开火车。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拼读带调音节 课时目标:
能正确拼读b p m f与单韵母组成的带调音节,进一步巩固发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卡片认读:
ba pa ma fa mi bi pi bu pu mu fu bo po mo fo me 2.加调认读音节。
二、拼读带调音节(单韵母)
23 / 24
1.出示音节ba.引导生看插图(大雁往南飞)排成八字形,(同一音节不带调号读第一声)
2.教学读法。
拼读时要不要带调?怎样带调?一般有三种方法:
一是音节数调法,先用声母和基本声调的韵母相拼,拼成音节,再看上面是哪个声调,就用这个音节照四声读下去,此法适于刚开始学。二是音节调法。 三是韵母定调法。 练读四声。
3.用以上方法练读,师逐一辅导。 4.学生自由拼读。
24 / 24
(一)声母
声母21个,按照发音部位分为七类: (1)双唇音:b、p、m (2)唇齿音:f (3)舌面音:j、q、x (4)舌根音:ɡ、k、h (5)舌尖前音:z、c、s (6)舌尖中音:d、t、n、l (7)舌尖后音:zh、ch、sh、r 其中,n 又叫鼻音,l 又叫边音;z、c、s 又叫平舌音,zh、ch、sh、r 又叫翘舌音。发音部位分别为: 1双唇音
b 双唇紧闭,气流经口腔破唇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如“玻”字开始的发音。 p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用力尽量送出。
m 鼻音。紧闭双唇,嗓子用力,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 2唇齿音
f 上门牙轻触下嘴唇的边缘,气流从唇齿间摩擦而出。 3舌尖中音
d 舌尖抵住门牙后的上牙床,猛把舌尖离开,气流冲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t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n 尖抵住上门牙后的上牙床,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 l 舌尖抵住上门牙后的上牙床,嗓子用力,气流由舌的两边透出。 4舌根音
ɡ 舌根抵住软腭,猛然离开,气流冲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k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h 舌根接近软腭,气流从中间摩擦而出。 5舌面音
小磊传媒工作室—(zxlnnx@)—教材—s1—声母教学 1
j 舌尖下垂,舌面前部向上隆起,贴紧硬腭前部,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q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x 舌尖下垂,舌面前部向上隆起,接近硬腭前部,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 6舌尖后音
zh 舌尖翘起抵住硬腭最前端(上牙床之后),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ch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sh 舌尖翘起,接近硬腭最前端(上牙床之后),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 r 部位、方法同上,但发音时嗓子用力(浊音)。 7舌尖前音
z 舌尖向前伸,抵住上门牙背后,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c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s 舌尖向前伸,接近上门牙背后,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小磊传媒工作室—(zxlnnx@)—教材—s1—声母教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