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教学 > 正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3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2022-10-12 14:46:18教学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3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3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供大家阅读。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3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1

  第七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第 1课时 认识角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我创设形象生动、愉悦和教学情境(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2、从直观入手,通过多媒体演示找出主题图中的角,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角。从事物中抽象出角,让学生观察讨论抽象出角的基本特征,完成知识的独立建构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通过学生折角和摸角,加深对角的特征的认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真正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辨认不同方向的角,让学生对角的认识更加全面

  4、观看电脑演示,全班学生用手势判断所给的图是不是角,掀起学生的学习热潮。

  5、用铅笔把图形中的角画出来,从而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角特征的掌握。

  6、角的大小比较时,我让孩子用自己的手去比划,这样更能体会其中角的变化与角的张口有关了。

  第 2课时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尺等工具上的直角判断出上 述的几种角。

  2、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直观认识直角,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直角的比较,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直角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角,根据与直角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锐角和钝角,也是基本的判断方法。

  3、紧密结合生活情境,逐步抽象、建立直角的表象。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角的初步认识上帮助学生认识直角。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抽象出角的图形,再告诉学生在长方形、正方形实物上找出来的这些角都是直角;并出示了不同位置摆放的直角的图形,指出这些角都是直角。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周围的物体中找出直角。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直角的初步认识,而且也启发了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以及直角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再认识,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比较角的大小、认识锐角和钝角时,选择了“钟面”作为学习材料.通过钟面上时钟和分钟的转动,不仅直观地感受到角的大小变化,而且也深化了对有关钟面知识的认识.这些安排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内容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很有意义的.4、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把“想”和“做”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折一折、拼一拼、比一比等活动中加深对直角的认识.例如,在初步认识直角时,安排了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折出一个直角、用已知直角比的方法找出教学书封面上直角的活动.用两块三角板上的拼出这些活动既加深对角的认识,又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5、重视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比较中建立直观认识,并在比较中使认识逐步清晰。在前两个例题中,学生对直角的辨认主要建立在观察和经验的基础上,认识是模糊的。练习中用已知直角比的方法找出教学书封面上直角,学生对直角的认识更进了一步。同样,认识锐角和钝角也抓住了“比较”这个环节。只有在不同情境中的反复比较,学生才能真正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清晰表象。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2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走下课堂,我深深地思考:阅读教学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体验,在读中训练学生的语感,思维和表达能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基本以读为主线来组织教学。

  1、整体感知、自主择读

  阅读课文,应让学生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主要写的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知、经验、情感出发,抓住重点择读课文。这就把选择权留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品读感悟描写景色美的句子时,我没有指令性的语言,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喜欢那句就读那句。教师在教学生读时注意倾听,抓住问题的关键,再点拨,引导。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体验。

  2、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读书要做到“读进去,读出来”。“读进去”就是读中有思考,“读出来”就是读中感悟。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感悟还停留在表层,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如在《寓言两则》教学中,我引导“你想对拔苗的农夫说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这些指向的语言,就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深层含义的钥匙。学生想不到的问题,教师要帮助想到,教师和学生要看成合作伙伴的关系,这才是有生命的语文教学。

  3、读中生情,以情促读

  学生在粗读课文时,对内容的感悟和情感的共鸣,对生活的联系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没有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教师要抓住时机,再次深入课文情境。如:“你已经找到写守株待兔的句子了吗,能美美的读吗?”

  4、读后互评,评后再读

  学生读不出情感往往是忽略了评议的作用。评议就是相互启发、引导、指正、借鉴。评议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如:“能美美的读吗?”我指名学生读,后渗入评价信息。出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领略略学习的精彩与美妙。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还有许多的不足,比如说,自己虽然渗透了一些新的课程理念,但还不够放手,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比较突出,没有良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众志成城”的“城”和“博采众长”的“众”出错较多,还得查缺补漏。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3

  2016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2016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17、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2/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二小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小英雄,学习他机智勇敢的跟敌人作斗争的精神。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2/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二小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小英雄,学习他机智勇敢的跟敌人作斗争的精神。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放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同学们,这首歌描写的是谁?他是干什么的?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习“郎”。

  3、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呢?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3、读词:

  敌人 埋伏 机关 迷失 顺从 摔死 战士 报仇 传扬

  挑在枪尖 贪玩 山沟 隐藏 抓住 埋伏圈 乒乓 受骗 胸膛

  4、把生字带入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有谁比他们读的更好,读一读。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朗读,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王二小的什么事?

  2、出示挂图,填空。

  王二小为了——,英勇牺牲了,他的牺牲换来了人们的—,换来了战斗的——,他是一位抗日小英雄。

  3、生交流讨论。

  4、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2、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

  五、作业设计:

  1、填空。

“扬”共()笔,第四笔是()。“死”共()笔,第五笔是()。

  2、比一比,组词。战()扬()伏()迷()站()杨()浮()谜()

  3、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赶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教育学生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新授。

  1、教学到2、3自然段。(1)图上画了什么?

(2)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带路?自读第三节。

(3)王二小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节。自读第二节。(4)你读了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什么?理解“扫荡、潜伏、隐藏”

(5)齐声有感情地朗读2、3自然段。你觉得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

  2、教学第4、5自然段。

(1)王二小把敌人带到哪里?结果如何?指读第4、5自然段。(2)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一下,王二小心里怎么想?敌人是怎样的狼狈?(4)能从哪些地方或哪些词语看出敌人的凶残?(5)八路军战士在干什么?

(6)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

  3、教学第一自然段。

(1)王二小牺牲后,他放养的牛儿还在山坡上自由自在地吃草,却再也看不到王二小了。

(2)齐声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4、教学第6自然段。

(1)乡亲们再也看不到二小了,他们的心情怎样?(2)自读第6节。

(3)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4)带着怀念的感情读第6 节。

  5、器读全文。

  三、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

  四、作业设计:

  1、写近义词 潜伏()隐藏()顺从()复仇(2、多音字组词

  tiao()jia()挑 假

  tiao()jia()

  3、把这个故事有感情地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能背诵课文,会唱这首歌。教具准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个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2、请你用一句话来赞美王二小。

  3、齐读全文。二指导背诵。

  1、边看图边想故事情节边把课文背下来。自背。

  2、老师引背,学生接背。

  3、同桌互背,指名背。

  三、教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1、放录音磁带。

  2、生轻轻地歌唱。

  四、作业设计

  1、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王二小把敌人领进我们的埋伏圈。

  王二小将敌人领进我们的埋伏圈。(1)我把苹果洗给客人吃。(2)妈妈把饭烧好了。

  2、填空(1)、()那天早上,()去()“扫荡”。山沟里潜伏着(还隐藏着()。(2)、王二小带路(),()的埋伏圈。(),敌人()受骗了。),)

  18、鸟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1个二类字。

  3、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了解鸟岛鸟多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二、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都喜欢鸟儿,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发现从天空中飞过的鸟儿渐渐变得稀少了,如果有一天,鸟儿真的绝迹了,人类是多么寂寞。幸好,在青海湖西部,有这样一个国家特设的鸟岛自然保护区,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鸟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解释“岛”的意思:指海洋中、湖中、江河中被水环绕,面积比大陆小的陆地。

  3、老师从网上找到了两篇介绍鸟岛的资料,大家来看一下。多媒体课件出示文章,教师作介绍。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自读生字、词语。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纠正字音。齐读。(2)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鸟岛有什么特点呢?

  三、精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想想:鸟岛在哪?原来叫什么名字?(2)交流。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段课文。① 青海湖在我国哪儿?

  点击课文上“青海湖”一词,多媒体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教师用鼠标指出青海省的位置,简单介绍青海省:在我国的西北部。

  点击“青海省”出现青海湖的地图,从图上找出鸟岛,让学生说出鸟岛的地理位置。② 这个小岛原来叫什么名字?现在人们知道得更多的则是“鸟岛”这个名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板书:闻名中外。

③ 有感情地练读这一段。指名读。齐读。

  2、精读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2)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段课文。交流:① 从哪里看出六月的鸟岛最热闹?板书:热闹 鸟儿多

  从哪里看出鸟儿的种类多?学生回答,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各种各样。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示几种鸟的图片。从哪里看出鸟儿的数量多?学生回答,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小岛成了鸟的世界。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示群鸟的图片。理解“聚”的意思。有感情地练读第一句话。指名读,再齐读。② 从哪里看出鸟窝多?板书:鸟窝多

  学生回答,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密密麻麻 一个挨着一个 有感情地练读第二句话。指名读,再齐读。③ 从哪里看出鸟蛋多?板书:鸟蛋多

  学生回答,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窝里窝外 到处 有感情地练读第三句话。指名读,再齐读。(3)有感情地练读第三段。指名读。齐读。

(来岛上游玩的人是怎么对待幼鸟和鸟蛋的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1个二类字。

  3、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了解鸟岛鸟多的特征。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参观鸟岛。

(设计意图:一开始就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一个游客,积极的参与活动,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在好心情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去学习课文。)

  2、齐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1)鸟岛在什么地方?(2)为什么叫“鸟岛”?)

  二、学习课文

  1、带着问题自己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2、逐个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提问,再去文中找答案,在质疑中困惑,在解疑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个过程犹如放风筝,线在老师手中,但风筝仍能感到在空中放风的乐趣,这样的设计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问题(1)鸟岛在什么地方? 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说说,你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答案的,请你来读(2)、你们知道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a.出示:闻名中外

  指名读,换个词说说它的意思(驰名中外、中外闻名)齐读,放在句子中读,说出你读的感受。b.指导读:自豪的语气 c.齐读(3)、填空:鸟岛在(。)

(换词的目的是为了积累词语;而填空则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帮助理解第一自然段,让学生灵活所学的知识,加深记忆,也有利于背诵,可谓一举多得。)

  4、问题(2)为什么叫“鸟岛”? 出示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找找关键词,想想从中你知道了什么?(2)、交流:

  a.鸟儿在春天来这里。

  b.“一群一群、陆续 ” 说明“鸟多” 板书:鸟多 读好“一群一群”(速度放慢些)

  理解“陆续” 师演示:手里拿画好的群鸟图贴一次,再贴一次,再来一次(边说边贴)c.自由练读,再配乐指名读,齐读(3)、因为(),所以叫鸟岛。(4)、过渡:这么多的鸟来这里干什么? 学生接读— 它们在这里筑巢安家,养育后代。(5)、这么多的鸟都来鸟岛,你觉得那里会是怎样的情景?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气氛,让人感受春天的暖意,让学生酝酿读的节奏,为有感情的读课文打好基础。)学习第三自然段(1)、谁愿意来读就和老师一起读。(2)、用一个词来说说岛上的情景。(热闹)板书(3)、具体说说哪几个词中可以看出来?(各种各样、聚、鸟的世界)a.你从哪里看出这是鸟的世界?(出示幻灯片,练习说话)b.鸟儿来这里会干些什么?看图说说

  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它们有的(),有的(),还有的(),小岛成了鸟的世界。c.学生自由练说 d.指名说第一句话(4)、指导朗读

  岛上的鸟多,这么热闹,就该读出好的心情。自己读、指名读、齐读(5)、岛上除了鸟多,还有什么多? 指名讲(鸟窝多、鸟蛋多),你从哪里知道的? a.板书:鸟窝多

  出示: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指名读,请一个学生上台画鸟窝,其他同学评价(突出“密密麻麻、挨”),不足之出再请人补充。

  b.“挨”可以换哪个词?(靠)(6)、板书:鸟蛋多

  请多人上台画鸟蛋,还要涂上颜色,(突出“窝里窝外、到处“)齐读第三句话(7)、小结:其实“窝多、蛋多”也反映了岛上的“鸟多”,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进一步感受鸟多吧!(8)、齐读(9)、练习背诵: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指名背诵 学习第四自然段(1)、引读

  师:鸟岛上真热闹啊!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来岛上游玩的人(),他们(),随手(),可是(),因为()(2)、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爱鸟护鸟

  19、台湾的蝴蝶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词,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成语。

  3、了解“蝴蝶谷”名字的由来,凭借课文想象蝴蝶谷迷人的景色,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读中感知、感悟台湾蝴蝶谷的美景。教学难点:

  让孩子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台湾蝴蝶谷的美境。教具准备:字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蝴蝶吗?

  2、祖国的台湾气侯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课,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

  2、出示

  水源 茂盛 春季 赶到 景象 撒 大批 立刻 蝴蝶 照耀 花瓣 五彩缤纷 A自由读

  b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C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D教学生字字形,认识“走”部 E把书翻到笔顺表,按笔顺描红。

  4、3、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火车读文,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6、讨论交流

  a色彩斑斓:灿烂多彩 B壮观:景色雄伟

  C翩翩起舞:形容轻快的跳舞。

  7、再读课文,把文中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

  8、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台湾的蝴蝶的图片、文字资料。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蝴蝶谷”名字的由来,凭借课文想象蝴蝶谷米人的景象,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台湾的蝴蝶谷》,这一课,我们继续学习。师:首先,我们来复习上堂课所学的内容。

  师:请两个同学上听写词语,指名二人板演:台湾、花瓣、水源充足、花草茂盛 评析。

  一、新授: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听录音看图像。

  2、提出交流话题:欣赏了课文第一小节,你知道祖国宝岛台湾有什么特点?

  3、各自朗读课文第一小节。

  4、齐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台湾的确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现在咱们就去蝴蝶谷去看一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像。(点击课件中“第二段”)

  1、提出交流话题:欣赏了课文第二小节,你懂得了什么?观察图像,理解“山谷”。

  2、观察图像,理解“色彩斑斓”(点击“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蝴蝶多,色彩多,色彩鲜艳,在直观上理解词语。

  3、引读课文第二句。(两种方式:师读动词,学生跟读;女生读读动词,男生跟读。)

  4、指导朗读:

(1)创设情境,把握感情: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木,越过小溪,多么轻快活泼呀!大家来听一听,课文录音是怎样传达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的。(2)听录音要求:注意录音中语速快慢、语调的轻重变化。

(3)交流听录音的感受,把握语速、语调:第一句中“也”应重读;第二句语速稍快,表现蝴蝶飞行的轻快;第三句语速稍慢,解释蝴蝶谷得名原因,应读得清楚明白。自由练读第2自然段。

  5、齐读第2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此时蝴蝶谷一定热闹极了,我们一起看一看。

  6、课文第一句概括交代蝴蝶谷的景象非常迷人,齐读第一句。(板书:景象迷人)

  7、指名读第二句,观看插图。

  师:黄色的蝴蝶,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多么美丽呀!齐读第二句。

  8、如果几种颜色的蝴蝶集聚在同一个山谷,是怎样的景象呢?

  9、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蝴蝶色彩美丽,舞姿轻盈的景象。

  10、书上将这上下飞舞的彩蝶比作什么呀?

  11、齐读第二句回答。(比作“撒落的五颜六色的花瓣”)

  12、听录音看图像,直观理解第三句。

  13、引读第三自然段:蝴蝶谷里的景象---。有的山谷里只有-----。有的山谷有----。板书:有的------有的-----

  14、模仿语言训练,造句。

  15、自由读课文。

  16、指导朗读。齐读本小节。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蝴蝶谷的迷人景象,吸引了大批游客。

  1、蝴蝶是怎样欢迎前来观光的游人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第四小节。

  2、理解:团团围住、翩翩起舞。

  3、观察图像,欣赏课文录音。

  4、指导朗读。

  5、指名读。

  6、齐读第四小节。

(五)跟录音朗读全文。

(六)引导学生谈体会,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1、假如你们也来到这美丽迷人的蝴蝶谷,心里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展开想象,畅所欲言)

  2、让我们带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和大家初步领略了蝴蝶谷的迷人景象,今后大家有机会去台湾的话,一定要去蝴蝶谷看一看,课后,请同学们搜集台湾蝴蝶的资料,把蝴蝶谷的迷人景象摄入我们的心底。20、欢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教具准备: 幻灯、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泼水节”吗?

  2、简介泼水解

  3、傣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

  2、出示

  泼水节 木桶 互相 湿淋淋

  吉祥 幸福 不肯离去 凤凰花

  西双版纳 赛龙舟 A自由读

  b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C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D去拼音读

  E教学生字字形

  F把书翻到生字表,按笔顺描红

  3、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开火车读,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6、讨论交流

  a西双版纳:傣族主要聚居之一,在云南省南部。B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欢乐心情。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

  二、指名3人分小节读课文,评议。

  三、学文

(一)、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3、小朋友知道了,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

  4、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

(二)、第二小节

  1、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是怎样欢度的?自由读第二小节,说说泼水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

  3、指导朗读。

  4、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录象:欢乐的泼水节

  5、带入情境:如果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起来到了大街上,参加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

  6、质疑: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7、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8、齐读第二小节。

(三)、第三小节

  1、引读

  2、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读一读吗?

  3、出示。读一读。

  4、练习:大家唱着(的)歌,跳着(的)舞,赛起了(的)龙舟,放起了(的)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5、指导朗读。

  6、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浇,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他们互相庆贺,互相祝福,是多么快乐啊!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大声地说出来吗?

  四、指导背诵。

  五、作业: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2、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练习7 教学目标:

  1、学习一组关于石林风情的词语,了解少数民族风情。

  2、认真写好铅笔字。

  3、熟记4个成语和一首古诗词

  4、学会转述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组关于石林风情的词语,了解少数民族风情

  2、学习口语交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一组关于石林风情的词语,了解少数民族风情。

  2、认真写好铅笔字

  3、熟记4个成语和一首古诗词。教具准备:字卡、字典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a学生自渎词语,如有生字查字典,并在书上注拼音。B指名读、齐读 C回答书后问题

“石林”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叫它“石林”? “阿诗玛”是什么人? 火把节是怎么一回事?

  D齐读描写石林风情的词语。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出示生字卡,依次认读生字。师范写,讲述写字要点 生描红临写,师巡视。

  三、教学第三题

  1、教4个成语

  2、看图,并讲述有关刘胡兰、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3、齐背成语 教学古诗词

  1、自渎、指名读、齐读

  2、熟悉作者:唐代诗人白居易

  3、借图理解诗意

“风景旧曾谙”意思说江南风景之好,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5、齐读,试着背诵

  6、你知道白居易还写过哪些诗词吗?学生上台背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学会转诉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a老师让“你”告诉“李响”一件什么事? B如果你见到李响,该怎么转述老师的通知?

  C归纳转述方法,转述时必须要把内容说完整,说准备,不能丢三落四,也不能说错。D学生自由练习转述。E同桌互说,指名说。

  F教师在学生转述时适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