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教学 > 正文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反思3篇 美丽的夏牧场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2023-01-10 12:01:00教学
  • 相关推荐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反思3篇 美丽的夏牧场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美丽的夏牧场教学反思3篇 美丽的夏牧场是哪个民族的民歌,供大家赏析。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反思3篇 美丽的夏牧场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反思1

  这是非常质朴、没有花样的常规音乐课,从整体效果来说,这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歌曲比较扎实。从一开始演唱前,就要求标准的演唱坐姿,因为这也是唱好歌曲的基础。不过整节课语言的引导很重要。学生在整节课过程中,很投入,很认真,不管是表演还是小游戏或者活动,都非常积极主动。在处理歌曲过程中,采用了不同力度变化体验的方式,来感受“啊”这段赞美的旋律,也算是一个亮点。整节课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虽然整体效果和学生掌握情况还不错,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首先,在解决“啊”这个乐句时时,教师示范演唱,并通过了解草原美景,来赞美草原,让学生用赞美的语气来演唱,其实学生并不是很了解该怎样演唱这个乐句;应该讲的再具体些,甚至举例说明,比如运用朗诵中赞美的读法(去声的“啊”)与平时的读法(平声的“啊”)来区别感受一下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体会。

  其次,在最后的设计演唱形式过程中,本人的引导方式不够合理。由于歌曲完整演唱次数较少,学生并不是很有自信的演唱,设计演唱形式时,只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一种演唱形式,对于让每个小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只是提示了一下,因此学生总会找出自己小组觉得最简单的演唱方式,而忽略了小组间会有雷同的问题;并且给学生练习的时间较短,完成的也不是太好,没有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比较拘束。再次,在最后情感教育拓展部分,《天堂》的聆听感觉只是一带而过,不够深刻。只是了解了《天堂》的词曲作者和音乐风格和歌词内容;具体的含义并没有更深入的聆听感受,因此这个部分应该再重新设计,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反思2

  1、情境创设。

  通过观看草原图片激发音乐创作灵感,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为学习新歌作了良好的情感铺垫。然后让学生反复充分的聆听歌曲,感受音乐美,使学生很快学会演唱歌曲。

  2、情感体验。

  演唱中我还注重歌曲感情的表达,有感情的表达歌曲就是抓住了歌曲的灵魂。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学生带到了美丽旖旎的天山,同时播放背景音乐《美丽的夏牧场》,让视听结合,多种感官的参与丰富了情感体验;采用“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歌唱的积极性和演唱的自信心;通过精心设计演唱实践活动,进行技能训练,融情感、趣味、技能于一体,使他们在歌唱中享受音乐美的愉悦,接受音乐美的熏陶。

  3、欣赏聆听。

  一般学生只聆听乐曲的主旋律,五年级的学生我觉得可以培养起聆听多声部的能力。我引导学生通过聆听乐曲中的打击乐部分引出手鼓的伴奏“咚哒哒咚哒”,判断出新疆音乐风格,这说明他们在尝试抛开主旋律向音乐的多元素进发,对他们今后在对音乐的聆听方面拓展了空间,不但提升了他们聆听音乐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辨别鉴赏音乐的能力。

  4、自主创编。

  两大环节中我运用到了铃鼓的创编。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寻找身边的事物创编、体验铃鼓的节奏并为歌曲伴奏,感受新疆哈萨克音乐的特点;

  二是把铃鼓的节奏融入到歌曲的合唱创编中。在合唱的环节中,通过“聆听——策划——尝试”地巧妙过渡,让学生敢于创编、学会创编,从而亲身体验自己所创编音乐的美,进而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达到本节课的高潮。从学生的演唱效果来看虽然不能达到专业合唱队的演唱水平,但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创作,体验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

  总之,这节课我通过创设的多种活动,使三维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音乐审美教育这一核心理念。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多媒体的应用不够娴熟;学生的激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单个发言表演的学生比较少。今后还要进一步解读课程标准,不断地探索实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让音乐的美付诸到学生的听觉、动觉、视觉、感觉、知觉中。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反思3

  歌曲《美丽的夏牧场》是一首哈萨克族民歌,歌曲为一段体,旋律优美、节奏规整,运用民歌旋律发展中最简朴的手法,将第一、第二乐句多次反复构成全曲,歌曲的音域不宽只有六度,很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演唱。

  本课歌谱、歌词、表演形式等教学设计中蕴涵了丰富的探究、体验、创新等学习元素,正是新课程教学要求。通过草原成群的牛、马、羊等直观图片和草原特有的音乐,激发了学生对美丽草原的向往和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课前我播放了一段新疆地方特色比较浓的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置身于音乐的氛围当中,然后结合图片和欣赏这首歌曲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在教学环节上我首先让学生在充分聆听音乐的基础上感受音乐,并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以便于更好的更快捷的学好歌曲。学习歌词环节正因为看到“阿肯”这一名词才让我动了鼓励学生创编的念头,我在解释“阿肯”后,鼓励学生向哈萨克族歌手学习,并试着创编歌词。为了降低学生的创编难度,我先举了一个例子,作为学生们的参考。学生们创作的热情非常高涨,令人可喜的是,学生们非常巧妙的'通过创编歌词,来赞美我们的家乡,赞美我们的校园。在拓展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创编标语”这个内容,通过画画、写一段话、写标语等形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而热爱和保护好美丽的大草原。

  新课改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