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教学 > 正文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2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简短

2023-02-07 21:10:00教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2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简短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2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简短,供大家参阅。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2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简短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

  为了能比较细致地描绘课堂教学的细微之处,使其具有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儿童的观念,本文以课堂叙事的形式,呈现教学案例。

  一、案例实施环境

  “游遍天下,不及塘栖廊下。”“商贾齐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塘栖之宝地也……”“塘栖之水乡情韵以古桥、流水特色人家、特色小吃演绎了一代又一代的风流故事。”但时过境迁,往日的旧迹已萍踪难觅。广济桥、七环连桥、小桥流水已是陈年旧迹,美人靠,牌楼,廊坊也已成为历史的迟暮,茶余饭后的聊资。水乡的遗韵也只能在点点滴滴,零零碎碎中依稀可现,家乡的记忆也在韶华遗逝中渐渐模散了。)

  《品德与社会》课中,与孩子们谈及塘栖的种种好处,也似乎显得苍白无力,孩子们虽身处此地却无从谈及,更不用说为家乡而自豪之类的话,这一节“家乡真美丽”的课似乎可以在不了了之中草草收场。孩子们的议论也令我痛心不已。小莫里悄悄地对同桌说:“塘栖和别的地方没什么不同啊!”冯稣则干脆说:“还不如上海好玩呢?”金鸣阳似乎懂得很多:“我去过同里、乌镇,那里才叫水乡呢,到处是老房子,石板桥……”“还说是花果之地,鱼米之乡呢?什么都没有啊……”面对这些言论,我能说什么呢?

  从他们的言论中,可以看出,儿童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可观可感的层面,认识较为肤浅和片面,对上面这段文字的描述不理解,“真的古塘栖有如此之美,现在大不一样。”但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否认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让儿童在与课程文本对话之外,与生活进行对话,与社会进行对话。使儿童对生活所知所感与文本互融共通。实现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案例过程实录(叙述整理)

  又一节《品德与社会》课,我为了实施这一寻访计划作了精心布置。我把全班28人,就近分成4个小组,分别调查:塘栖的特产、塘栖的建筑、塘栖的名人、塘栖的历史四个板块,要求通过询问、调查、访谈、查阅书籍和史料、上网等方法、途径,全面查找塘栖的风土人情。

  孩子们听了都忙活开了,有的定时间,有的约地点。

  一周后,我们组织学生对调查情况进行了汇报,还没走进教室,就见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高声谈论着什么,还有的已按耐不住,急着为上课准备物品。教室里乱乱的,每一个人好像都很忙。见我走进教室,平时寡言少语的朱亚微一站在门口对我笑眯眯的,尤显得可爱。大家都朝我围过来,七嘴八舌,七手八脚乱起来。看到这个情景,我知道这节课肯定有戏了,我示意他们坐下来,上课铃声接随而至。还没等我师生问好,小莫里就站了起来,这节课看来只能在匆匆忙忙中开始了,她脸上似乎很兴奋,一改上节课沮丧的表情,只见她打开一本蓝封面的笔记本,说:“我们组,八位同学调查的任务是‘塘栖的特产’,我们问了我妈妈中学里的一位地理老师,他告诉我们,塘栖的特产其实很多,水果有塘南枇杷,茭白、磨菇、荸荠、桔子、超山的杨梅、梅子等。”和莫里同组的范嘉其,楼肖航根据介绍忙着传递图片和实物样本,一边还指手画脚起来,看来挺有默契。莫里继续介绍:“水产品有丁山河的鲢鱼、黑鱼、扁鱼、鲫鱼、东塘三白潭的青鱼。”她一路说着,一路比划着,显得很兴奋。“什么是……是‘青鱼’啊?”突然,一个怯怯的声音传来。我接过他的话:“青鱼,又叫乌青鱼,和草鱼、鲢鱼、鳙鱼(包头鱼)称四大家鱼,东塘三白潭的青鱼养殖面积广,产量多,制成的青鱼干、青鱼片袋包装畅销全国各地,十分有名……”没等我说完,同组的杨洋就大声叫起来:“对!对!”显然他已耐不住寂寞了,他接过我的话茬说:“我的家乡在东塘,听我爸说,青鱼最珍贵的地方在鱼尾,肉嫩鲜活,鱼尾还有活血散血的作用呢!我爸爸这老风湿,经常吃的,挺好的。”接着,他在大家的掌声中,欣然坐下。他们组剩下的陆斌,金鸣阳等介绍了塘南的枇杷、超山的杨梅的特点,其中,塘南的枇杷还拍了一些照片,都一一做了展示。

  还没等几个小家伙说完,同组的仲易已把手举得很高,没等我示意,已迫不及待地站起来介绍起他的成果来了,朱亚微也乐滋滋地跑上来,为他当副手,仲易清了清嗓子,以引起大家的注意,说:“我向大家介绍塘栖的小吃,我的内容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我奶奶说,塘栖有四大风味小吃?刺毛肉元、细沙羊尾、猪油八宝饭、锅巴汤……这些小吃在圣荡漾菜场都买的到,我们组已经调查过了,还问了卖的人怎么做的呢!”朱亚微这平时一声不吭的家伙,今天却一反常态,异常兴奋,四大风味小吃图片的展示一个不错,还逗得大家个个喜笑颜开。他的表现赢得了大家一致欢呼,他更卖劲了,把拿图片的手举得更高了。这几种平常大家见惯,吃惯的小吃,今天却变得神乎其神,特别那细沙羊尾,汇得真让人垂涎欲滴,掌声又开始此起彼伏。在大家的掌声中,仲易和朱亚微同时向大家敬了个队礼,心满意足地走下讲台。忽然他俩又折回身向我跑来,手里多了两个盘子,原来这几个机灵鬼不仅拍了照,还带来了实物──细沙羊尾,刺毛肉元,说是给我品尝,看来还挺有心的,看着下面二十多双眼巴巴的眼睛,我只能推却了,僧多饭少啊!

  沈志炜似乎很有绅士风度,等大家闹完了,才慢条斯理地站起来,开始他们的发现:“我们组调查的是‘塘栖的建筑’,我们八个人花了好几天时间找《塘栖镇志》,终于在一位老爷爷家里找到了,从‘塘栖镇志’上,我们知道了塘栖从公元前602年前后开始建镇,始为塘西镇,属钱塘县;隋朝开始改名为‘塘栖镇’,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了。塘栖的建筑与安徽的建筑相似,依水而建,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民国初年,塘栖就有七十二条半弄堂,游塘栖一圈,雨天不用打伞。河边建有美人靠,供游人休息,观赏,塘栖最大建筑群为劳家别院和汪家里弄,其中劳家当年富可敌国,为塘栖首富……”他一边介绍一边出示他拍的照片,美人靠,中心街里弄一应俱全。他像一个历史学家娓娓道来,这些听所未听,闻所未闻的“奇闻”引得孩子们交头接耳,啧啧称奇。沈志炜接着说:“由于旧城没造,大多古代建筑都被拆了,只剩下市新街和八字桥剩余几间老房子,大家可以在有空的时间去看一下。市新街还遗留着“子孝女贞”牌坊,听我爸爸说,这牌坊在清朝初年建造,分三层,都用手工雕刻,十分美观……”几个住在市新街的孩子也大声附和起来:“是的是的,我经常在那里玩,有很多老房子,原来那是我们家乡的宝贝啊!”自豪感油然而生。经他一提醒,孩子们忙开了:

  “原来这些就是我们家乡的特色啊!”

  “我们家河边有一些石头围成的河岸,也是宝啊!哈哈!”

  “我们八字桥边的木头椅子,原来叫美人靠,真有哪个美人靠过吗?前几天爸爸还想把它砍了发煤炉呢,原来是古代的文物,我得回去和爸爸说说了,让他不要砍!”

  “那可破坏文物啊!要被抓起来的!!!”

  “牌坊干什么用的.?”

  “大概打牌用的吧!?”

  “我们水北小区还有一块碑呢,我爷爷说,是清朝一位叫乾隆的皇帝写的,叫乾隆御碑。也是文物吧!”

  “这算什么,我妈妈说在塘栖一中里有一个水南娘娘坟,据说是宋朝小康王落难时为一个叫水南的姑娘建的。”

  看来孩子们并不是不知道,而是没有开窍。

  没等大家反应过来,沈韵雯开始在乱哄哄的情况下代表自己的组向大家介绍起“塘栖的名人”:“大家好,我代表我们组八位同学,向大家介绍塘栖的名人,我们资料来源是网上。”说完,她熟练地把软盘插入计算机,操作起鼠标来,第一个出现的是吴昌硕,以及生平成就都有文字介绍,接着有汪建琛,史孝德等内容全面、不一而足,引得孩子们面面相趣,目不瑕接。

  正当我准备让徐小云组汇报时,计越凡举起了他很难得的手,我示意他来说说,他却朝着沈志炜,大声地说:“我来纠正一下沈韵文同学的错误,吴昌硕不是塘栖人,而是安吉人,他是著名的画家、书法家,他晚年住在超山,我爷爷的爷爷和他是好朋友,和他经常喝酒,我爷爷告诉我,吴昌硕死在超山,葬在超山脚下。”他言语中带着几许骄傲和满足,我示意他坐下,他却又转向大家,大声地嚷起来:“我家还有吴昌硕爷爷的画呢?很值钱的。我爷爷说,这是吴爷爷送给我太公的,是我家的‘镇家之宝’。”天机一泄露,讲台下一片哗然,显然计越凡最喜欢这种轰动的效果,在大家的惊羡声中,坦然坐下。

  接着教室里开始乱起来,借资料看的,相约放学后去亲眼目睹的,讨论的不一而足。连我班里最没心思听课的谢斌也有兴趣和同学约好去看一下沈志伟介绍的牌坊。比起上节课的死气沉沉,大家显然兴奋了许多。

  通过这堂课,他们知道了很多。他们了解了塘栖,找到了塘栖的特色,作为一个塘栖人而感到由衷的骄傲,这正是我想达到的效果,并且我达到了。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2

  《我们的母亲河》是山东美术版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寻找文明的足迹》中的第一课。在认真阅读教材后,我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道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市等地理常识。知道长江、黄河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知道母亲河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2、通过网络、书籍等查找有关长江、黄河概况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在交流与讨论中加深对母亲河的认识。

  3、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关注,树立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规律的特点,我将教学设计思路拟订为“欣赏歌曲、导入新课——自主探究,走近母亲河——巩固内化,歌唱母亲河——交流讨论,保护母亲河”,努力营造和谐自主发展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完本节课后我有如下感受:

  1、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努力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第三单元《寻找文明的足迹》是一个以地理知识为主的单元。地理是儿童感性生活的一部分,儿童需要通过地理知识来建立自身的空间感,了解自己生活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因此在《我们的母亲河》的教学中,多次出现地图(中国行政区地图;长江、黄河流域图;长江、黄河水电枢纽图等)引导学生读图,让他们自己发现地图中表达的与本主题相关的信息。既有老师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又实现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为今后的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

  2、关注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

  新的德育教育理念倡导以儿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进行教学,以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儿童的生活实际,着力于将地理教学同儿童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利用学生生活在长江边上,非常熟悉长江的相关资源的实际,让学生围绕“长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展开讨论,使学生很容易的就感受到了江与人的关系,是长江养育了我们,我们离不开长江。对母亲河的热爱、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3、利用多媒体课件,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入生活的活水,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具有时代气息,使教材“活”了起来。比如:播放课件:长江、黄河受到污染的画面。播放生活中真实情景,引导学生感知母亲河遭破坏的情况,生动直观,使单调的说教感性化,使教学更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更能激发学生情感。。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堂课中我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的母亲河》一课包容的知识极其丰富,有地理的、有历史的、有人文的、有环境等方面的知识,由于自身知识储备有限,准备的时间不多,对教材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中偏重地理知识的学习,而对母亲河人文性的挖掘还比较欠缺,同时也影响了情感目标的达成不够好,没能充分的激发起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另外对于长江、黄河有关一些地理方面的描述还不太科学、准确,这都是值得今后进一步修改的地方。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3

  12月6日下午第二节课,我在五年级三班上了一节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品社”)课。该课为本书第三单元第二课“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第二课时。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道三次技术革命,了解科学家的事迹,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3、使学生认识到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感受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本课本来拟采用分组及小组合作的方式并要求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三次技术革命的资料,科学家的故事,但是上课过程中却发现学生准备明显不足,于是本课采用传统的讲授法。

  该课以“上一课我们一起回到过去,领略了古代中国灿烂的技术文明,今天让我们将眼光扩展到全世界,看看近两百年间,世界科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出第一次科技革命,随后逐一介绍第二、第三次技术革命及向科学家学习。

  总体而言,本节课缺乏活力与生机老师被动讲,学生被动听。

  对此我确定了以后努力及改正方向:

  1、尽力努力备课,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多与学生交流。

  2、用多媒体上课,声情并茂,活跃课堂气氛。

  3、课前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不打无准备之仗。

  4、培养学生学习品社的培养学生兴趣。

  如本节课最后可以安排“畅想未来”,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在高科技的推动下日新月异,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社会及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请,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设计一下你的未来生活吧!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描绘,展示自己想象的未来世界。效果会好一些。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4

  本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为了上好这门课,我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双赢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依存观(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分享观(有福同享福更增,有难同当难减少)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校本教材《理解与宽容》《感激与欣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5

  小学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这两本书,涵盖的知识面太广了,学校、家庭、班级、个人、国家、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等相关知识都有涉及。通过大半学期的教学和参加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有很多感悟和体会,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收获颇多,现作如下反思。

  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标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教育理念的转变,也体现在课前的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中。课堂中的活动应是在教师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如在《幅员辽阔的祖国》这一课,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了我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卡片,并让他们自己拼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这项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记住了各省区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思想,这正是《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教材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和提炼有教育意义的素材,在学生最熟悉、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呈现问题,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我们的班集体》一课中,我们召开了"我的心里话"发布会,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话,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所以,"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为孩子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的史实,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

  1、坚持学习。不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

  2、勇于反思。老师不但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要用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品社学科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如:不迟到,不早退等。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逐步完善"读、议、讲、演、评"的有效教学方法,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是小学品社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有组织地去校外调查、采访、参观、询问,然后作汇报交流。

  总而言之,通过课后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争取努力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社会》课,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

  反思带来的快乐我感受颇深,如今尝到了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愿快乐永伴老师和学生!!!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6

  今天,我讲授了《神奇的中医》一课,学生们发现了中医和中药与当今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进一步认识到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采用了讨论的方法,学生们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不足:

  1.教师没有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

  2.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待于提高。

  改进措施:

  1.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引导作用,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地进行点拨,这样可以节省教学时间,能较好地突破重难点。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应充分地备学生,还要做好预设,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2.在教学时,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演一演、画一画、议一议、说一说等,争取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还应做好课堂评价,让学生们找到自身的价值。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演一演、画一画、议一议等,争取让学生们在乐中学、玩中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7

  今年,我担任了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以前,由于刚接触这门学科,总习惯一言堂的办法传授知识,导致课堂气氛死板,学生思维受限,表能力得不到提高。鉴于这些现象,自己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上网学习他人教学经验。通过学习研究,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深刻认识到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有事大家商量》一课中,我因势利导,反思自己的班级在管理上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让学生参与管理,提升自主能力。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在讲到中国地图一课时,通过对地图,认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地大物博,蕴藏着丰富的矿藏,有待于学生们去开发资源,振兴中华。

  在讲到《可爱的家乡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家乡人的可爱,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夸夸家乡人。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让学生准备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上课时一起体会歌曲的意境。然后再让学生说说对家乡的理解,以及对家乡的印象。再说说家乡的一些情况,特产、方言、并用不同的方式夸夸家乡人以及简单了解家乡杰出人物作出的贡献,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真正理解了“家乡哺育了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感受到了自己的家乡,感受自己的家乡人,体会了家乡人的可爱,激发对家乡人的敬佩和热爱之情。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8

  本人从事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与生活》教学以来,感受颇丰。三年级思想品德着重强调品德生活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反映品德,在品德中渗透生活,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科书中图画比较多,语言较少,让学生从图画中来受教育。针对教科书的特点,我试着将品德与语文、品德与网络相联系,收效较好。

  一、思品与语文相结合

  本科教材图片较多,学生看教材学习的同时,让学生说说图片内容,从中明白了什么,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教师适当引导,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的,特别注意的是,这是品德教学,不是语文看图说话,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做事的道理,而不是简单的描述图画内容。授课完成后,根据本课的重难点,安排学生课外阅读,或采取老师讲故事的形式,巩固学生所学到的内容(课外阅读或讲故事的内容一定要结合本课内容,故事所说的道理一定不能脱离本课重难点)。学过一课后,可适当让学生写写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加深学生印象。

  二、思品与网络相结合

  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人们利用网络可以查找资料、可以休闲娱乐。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来为教学服务。课前,我利用网络来找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比如在教“我们的学校时”,学生在了解了书上的各个地方的学校后,我又让学生观看了世界各地的学校,学生看的很认真,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整堂课气氛活跃。如果课堂内容较多,当堂课完成不了,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看相关的资料,下堂课来集体交流,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变得爱学思品了。

  综上所述,思品从表面上看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实它与其他学科是有着联系的,与社会生活更是紧密联系,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多种渠道,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爱学思品,真正从思品中受到教育。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9

  《吃穿住话古今(一)》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个主题《吃穿住话古今》中的一个话题。本课通过讲述“食”,透过历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积淀,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生活中许多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

  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收获:

  一、创设情境,拉近现实和历史的距离。

  《中华食文化》是个比较大的话题。吃不仅仅是为了充饥、品尝美味,吃中还有人的智慧,吃中还有故事,如何上升到“食文化”的高度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采用小切口,大深入的方式,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历史教学的基础。学生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生活中进行历史教育的“活教材”。只有让学生从对身边事、身边物的历史追溯与关心了解中,学生才能尊重历史,尊重地方的文化与传统,萌发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丰富对民族及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感。所以,教学时,我就从现实生活出发,了解了现代社会的“食”之后,再追根寻源,引发学生对于人类在几千年前的生活的思考。这样一来,就拉近了现实和历史的距离,不会显得很脱节。

  二、活动多样,发现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

  活动性是品德与社会这一新课程的特点,在品社教学中创设适宜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使学生强化情感体验,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确保学生通过活动这个中介和载体,体验和分享,帮助学生领悟、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到中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食文化的兴趣。本课教学时设计了四个活动:食背后的故事、追溯古代饮食文化,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由学生宣传、介绍中华食文化;同时我也有目的地插入一些相关的图片,穿针引线,使得课堂始终处于师生平等、共同探究学习的和谐氛围中。

  三、探究历史,体验学习历史的方法。

  历史总是以一种过去时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它讲述的是离学生生活久远的时代发生的事件。那么人类是怎样了解历史的呢?在这里,我也渗透探究历史的方法。例如:在《吃穿住话古今(一)》这课中,教材就设置了一个问题“最初的人类,还不能把自己的历史记载下来。人们是怎样知道他们当时的生活的?”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思考、猜测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从而得出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史书、成语、图片、出土文物、历史遗址等方面了解当时的历史。

  四、课后留白,培养学生历史探究能力。

  “品德与社会”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精彩的对话文本。为学生的创造性发挥留有许多弹性空间。它尊重不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观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再加上,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我们为学生留有一定空间,让他们自主合作学习,在交流中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在上完《吃穿住话古今》这课后,我请学生自己去探究我国的饮食礼仪,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从而增进民族自豪感,我想下节课一定能上得更贴近学生,更能走进历史!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过后,还是发现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于学生的发言,情感掌控得不是很好。本节课内容教学内容从走近远古时代到中外饮食的比较,内容很多,跨度很大。在教学过程中我每项内容都想深入挖掘,导致课堂教学教学时间不够充裕,虽然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有兴致,多感官的参与过程中,但孩子参与的时间还是不够多,今后设计要注重让学生随时有话可说,不仅仅是一名“看客”。;教师语言的组织上还不够精炼;在时间的把握上还不够精确;在处理一些细节问题上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这方面问题。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游戏、童话永远是小学生喜欢的话题。因此我在上《平安回家》一课时让天天和学生相伴的人物小刚引领学生走进交通王国,通过生动的录像把人们在常用的交通标志下的活动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既把静态的图片和文字活动化,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交通标志的作用,而丰富的内容又给下文的画交通标志、知道交警的基本手势等作了铺垫。

  对于天天接触红绿灯、十字路口的城市学生来说,认识常用的交通标志不是难事,可是对于农村的孩子就比较困难了。因此在教学常用的交通标志时,我不仅让学生进行了连线,又让学生进行抢答练习,及时对交通标记进行识记,使知识得到巩固。而小芳的话则把画面和现实生活连接了起来,并且巧妙地告诉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从学生的练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交通标志知识,而且在抢答时情绪活跃,兴趣盎然,深深吸引了学生的参与。

  在教学三个基本的指挥交通手势时,考虑到三年级学生毕竟能力有限,我采用了观察、模仿、表演三步曲,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知道交警最常用的三个手势的意思,降低了表演的难度,使大部分学生能进行表演,切身感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不仅如此,学生表演后让他们谈体会,适当补充其他内容,让学生在表演中获得交通知识,使新课标所要求的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真正落实到实处。

  接着生动的课件把没有安全标志的岔路口人车混杂,横穿马路的危险情境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想象可能发生的事故引起自身的警惕,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最后告诉学生把他们设计的安全用语交给警察不是哄骗学生,而是让学生们感到自己的设计是有用的,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而且起到警示作用,可以保护他人,使他们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的结束并不等于教育的结束,应该是新的教育活动的开始和延伸,因此在活动结束时,让学生利用交通标志牌继续学习,使课堂教育继续向课外延伸。最后的过马路活动使全班的学生都动起来,再一次切身体会怎样正确过马路,体会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同时极自然地点明了课题,使本课的教学活动前后呼应,余音袅袅。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1

  首先我要感谢上级领导和本学科老师不辞辛苦顶风冒雨来到我们香安小学交流研讨。《品德与社会》新教材力图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好教材。我在教学“我们的生活需要谁”这个主题中,利用多媒体根据教材呈现了一组学生日常生活熟悉的场景:吃早餐;上学路上;乘公共汽车;进校;到商店买学习用品;回家看电视。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寻找为我们生活提供方便的各行各业的人们,特别介入了刚刚过后的五十年一遇的暴风雪一幕幕感人的场面,从而让学生的道德体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教材有一句话:“我们来观察一天的生活,看看都有哪些人为我们服务。”我就是根据提示话,假设想象暴风雪那天要是没有环卫工人、没有警察叔叔,这时我们的城市会怎么样?我们的生活又会发生什么变化?紧密地开发了学生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他们体会到了日常的生活中与他人的一种内在联系,从我们离不开他们的服务入手,感受人与人共生共存的关系。回到主题: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关键词“需要”,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让学生发现相关的人,更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需要”。

  我们知道,“需要”是一种体验过程,在学生的体验培养中既要有情感的投入,也要有思维的介入,情理交融才能使感悟深刻丰富。我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人们的服务是他们所需要的。课前我拍摄的一组照片,目的是让学生们发现我们学校收发室的 刘 老师,食堂的叔叔、阿姨,还有打扫卫生的阿姨为我们工作的场景,可能孩子们每天都他们交流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通过课堂教学的体验,孩子们清楚地感受到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为学校和大家创建了一个舒适的环境,孩子们再遇到他们时就能很尊重他们的劳动,这样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就能够凸显出来了。无论是什么课,总会留有遗憾和不足的,在多媒体软件应用的连贯性上操作不是很熟练,今后我会更加注意,课件中的播放顺序应由近及远,灵活选择教学行为。

  希望今后,我能够和更多的品社教师通过交流与学习提高个人专业化的发展,为更多的学生服务!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2

  通过本次《农民、牧民、渔民》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深思,现将教学反思梳理如下:

  一、教学提问要高度有效,才能有力地推进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才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农民、牧民、渔民》教学提问设计,在新课导入:时紧紧设计了如下提问:同学们,你们的父母每天都做些什么?那么我们把从事这种劳动的人称为什么那么在大草原上,以放牛、羊、马等牲牲畜为主的人,我们把他们称为什么每天风里来、浪里去,以撒网捕鱼为主的人们,我们又把他们称为什么?使学生紧紧围绕问题进入课堂主题,达到了环环相扣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使问题成为学生熟悉而又有思考的对象,在交流性问题中,更考虑到答案的开放性设计,使学生更为全面地围绕教学内容,梳理自己的独特见解。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所以,有效提问是产生有效课堂的关键因素之一,课堂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即离不开老师的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让课堂激起浪花。

  二、使学生在课前充分地开展调查活动,才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农民、牧民、渔民》就其教学内容而言,它涉及到老百姓最为主要的三种生产生活方式,就其分布而言,我和我的学生所处的地方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固对牧民、渔民的生产生活了解不多。我所授课的学生又是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调查方法和能力,所以,在课前,我安排了调查活动,让学生从报纸、书刊、网络、请教他人等渠道了解农民、牧民、渔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特点。有了课前充分的调查活动,学生在交流、回答、师生互动、汇报等环节中,认真思考、积极交流、大胆发言。使课堂教学的目标得以实现。

  三、认真把握评价的激励与导向,才能使课堂焕发生机。

  课堂离不开评价,有效的课堂评价能达到激励与导向的目的。但在这节课中,我没有能很好地把握好评价的激励作用,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的激励语言没有很好地达到激励的目的。如在这节课中,我提问:同学们,你们的父母每天都做些什么?学生发言非常踊跃,有一个学生说:我的父母每天都在补皮鞋,我也常回家帮助他们。课堂顿时沸腾了,有的学生在偷笑、有的学生在低头议论,我见了,就简单地这样评价了那位同学的发言:我们今天是讲的是农民、牧民、渔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你坐下吧。后来,那位同学几乎没参与了我的课堂交流活动。这一典型案例使我课后进行了这样的反思:课堂评价一定要关注学生回答和交流的问题要靠谱吗?就学生个体而言,对教师的提问要有统一的理解吗?那位学生将自己的家人的生产进行了介绍并没有离开我本身的问题作答呀!由此可见,那位学生紧密地联系自己的父母生活,真实而客观地介绍了生产情况。这门课程的理念就是要让学生明理、导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构建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固我的评价没有达到激励的作用。我想,只有充分地实现课堂评价的激励和导向的作用,才会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才会不丢失每一位儿童的热情和求知欲望。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活动是一项动态生成的、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只有以正确的理念为导向,在精心设计教学预案的基础上,在准确把握课堂评价和动态生成之上,才能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