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教学 > 正文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共3篇(小学数学人民币兑换教案)

2022-07-18 11:46:19教学
  • 相关推荐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共3篇(小学数学人民币兑换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共3篇(小学数学人民币兑换教案),以供借鉴。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共3篇(小学数学人民币兑换教案)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共1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民币兑换》是北师版数学第八册第67---68页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生动的情景,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求积和商的近似值,学习四舍五入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的基础。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强调从生活入手,学习新知。这种新的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实践能力的机会,促进其经验的积累,发展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人民币和其他币种的兑换,体会求 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四、教学重难点:会根据汇率进行人民币和其他外币的兑换。

五、教学准备:PPT课件。

六、教学活动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发达,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游玩,欣赏过很多美丽的风景。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稍作停顿5秒)哦,有的同学说他去过泰国,有的同学说他去过香港。看来,你们去的地方可真不少,老师相信你们不仅大开了眼界而且收获了很多知识。老师这有一幅图片,来看(教师点击电脑:美国的图片)

这是哪儿?对,美国。同学们去过吗?想去吗?老师也想去,可有一个问题让老师为难了。中国使用的钱币是人民币,美国用什么钱币呢?(稍作停顿5秒)哦,这位同学说美国用的是美元,谁还知道其它国家用什么钱币呢?(稍作停顿5秒)哦,日本用日元,英国用英镑,法国用法郎或者欧元。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知道这么多的钱币。如果我们去这些地方旅游消费,能用人民币直接买东西吗?对,不能。那该什么办呢?非常好,兑换钱币,下面我们就开始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人民币兑换。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入手,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二、探索新知。

1、对于人民币兑换,你们知道哪些知识?很好,钱币的兑换不是个人想怎么换就怎么换的,是按一定的汇率进行兑换的。(点击电脑)中国人民银行会根据世界各国货币需求每天公布一个外汇牌价,任何人都应按照当天的汇率进行兑换,任何私自抬高或降低汇率,私自进行货币交易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1)、出示汇率表。请同学们自己看一看,然后想一想,你了解了这个汇率表的含义了吗?

(2)那老师问一个问题,1美元兑换人民币8.09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那么如果2美元呢? 1美元兑换人民币8.09元,2美元就是2个元,所以用2×=元。那3美元怎样列式呢?美元呢?

对,这个汇率表就是这样来帮助我们进行货币兑换的,下面我们就要利用这个汇率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来看,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数学信息的含义。】

2、(点击课件)美国的小朋友玛丽给小红寄来一本故事书,折合人民币大约多少元?

(1)同学们,这道题要我们求的是什么呢?对,要我们把6.70美元换成人民币。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想一想。

(2)学生解答,说出理由。

(3)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把答案保留两位小数吗?

(点击电脑)因为人民币中只有元角分,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小数点后面的第三位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一般情况下,计算钱币的结果都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这道题答案是三位小数,所以需要保留两位小数。

(4)那么应该怎样去保留两位小数呢?

(点击课件)哦,这位同学说54.203要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3不满5,所以直接舍去,结果就约等于54.20。这种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5)那么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刚才是怎样把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的呢?

3、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点击课件)妈妈想去美国,她需要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我们来帮她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吧.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到银行可兑换多少美元?

(1)谁来说说你的算式?为什么这么列式呢?人民币8.09元兑换1美元,就要看看600元里面有多少个元,所以用600÷,

(2)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一下吧。答案是74.?,

(3)那么我们怎么写结果呢?很好,这位同学说了我们刚才已经学习过了,钱币要保留两位小数,谁来说说怎么保留呢?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5,所以四舍五入应该向前一位进一,答案是美元。

4、好,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怎样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呢?学生总结。(点击电脑)四舍五入的方法是:保留到哪一位,就看它后面那一位上的数字,如果大于等于5,(例如5,6,7,8,9)就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5(例如0,1,2,3,4),就舍去不要。例如:保留一位小数,≈(四舍法)

≈(五入法)。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方法进行总结。】

5、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自己是否理解四舍五入的方法了。请看表格。(点击电脑)来看题目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填入下表。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

÷15

(1)我们先来看第一小题:×准确的答案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吧。是,那么怎样取近似值呢?

(2)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好,开始填表。

(3)谁来说说自己的答案是什么?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取近似值的?

(4)同样方法学习÷15

(5)现在谁再来说说四舍五入的方法是是什么呢?四舍五入的方法是:保留到哪一位,就看它后面那一位上的数字,如果大于等于5,(例如5,6,7,8,9)就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5(例如0,1,2,3,4),就舍去不要。

【设计意图:巩固加深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

(6)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当一下森林医生,看看下面的问题吧。(点击电脑)≈8(保留一位小数)

  正确的答案是。这时候小数末尾的0是不能省掉的。

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呢?

那么保留一位小数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对易错点进行思考和分析。】

三、巩固练习。

1、刚才大家运用四舍五入法真够棒的,那么现在我们兑换钱币就更简单了。看,我们身边的一些小朋友也遇到了兑换人民币的问题,我们来帮他们解决一下好吗?好,来看,小明随香港小朋友访问团来北京参观,想买下这个铅笔盒做纪念。一个文具盒元,他有11元港币够不够?写出你的答案。

  学生出示答案,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同学们解决得真好,妈妈也有一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妈妈随旅行社到泰国旅游,她带了5000元人民币到银行兑换泰国铢,准备做零用钱,能换多少泰国铢?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学生展示答案,并说出自己理由。答案有很多种。

  同学们的思路可真清晰,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老师想到了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能解释出自己答案的理由,你的方法就是正确的。

3、下面我们来看小红爸爸遇到的问题。小红的爸爸在法国工作,最近寄回家5000欧元,要到银行兑换人民币,能换多少元?这次我们是把欧元转化成人民币,应该怎样想呢?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谁来说说自己是怎么兑换的?

【设计意图:运用学习的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

四、拓展练习。

1、刚才我们都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对答案了进行取舍,现在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来看!每套童装需米布,30米布可做几套这样的童装?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谁来说说你怎样想的?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想想,布料做了13套还剩一点点布,那么剩下的一点点布能做成1套吗?不能,也就是说做衣服时,根据生活实际的经验,我们能用四舍五入法吗?不能,那么这时我们应该怎样取舍呢?对,做衣服时能做几套就做几套,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因为剩下的一点点布做不成一套衣服,就不能用了,这种方法我们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叫做“去尾法”,就是根据生活实际,例如做衣服这样的问题,不论小数点后面是多少,都要去掉。所以正确的答案是30÷≈13套。

2、通过刚才的解决问题,我们发现有时对待实际生活问题是不能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取舍的,而是要联系我们的生活进行考虑。来看下一个问题,你能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进行恰当的取舍吗?每个油桶最多可装千克油,装10千克油至少需要几个这样的油桶?请你动脑筋联系生活思考一下。

我们装油的时候,本来是2个油桶多出一点点,但是剩下一点点油也应该再找一个油桶装,所以再多1个,答案是3个。这种方法起的名字也非常形象,叫做“进一法”。就是生活中问需要多少个容器这样类似的问题时,不论小数点后面的十分位是什么数字,都应该向前一位进一。

3、下面还有一个更难的问题要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吗?来看!第4题第(3)小题。

(1)这次我们就是用去尾法,÷=5段。关键是怎样计算剩下的呢。

(2)来看我们的竖式,

  答案是米,因为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小数点移动了,求剩下多少时,应该以原来的小数点为标准,答案是米,

  还有别的方法吗? ×5=米.刚才已经算出了可以锯5段,所以用总长度—5段的长度就是剩下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时候,我们不仅仅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教学反思: 《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 教后记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是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当然,因为在学生的生活中很少或根本用不到外币兑换,缺乏生活经验,所以理解人民币的兑换问题会有一定困难,那这节课的难点就在外币兑换时,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因此我设计了多个环节进行货币兑换的计算。

  透过《兑换人民币》这节课,我更清楚地意识到学生不良课堂习惯影响学习效果的严重性。课堂上,有的学生抢着发言,不注意倾听同学的回答,有的学生遇到困难就停止思维,还有的学生练习起来比别人慢半拍??一节课,哪怕教学设计得再好,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就肯定是失败的。看来,今后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这包括课堂中良好的听课习惯、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评价他人意见的习惯,与他人合作的习惯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也为学生终身学习起到奠基的作用。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共2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东山小学

  张素琴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民币兑换》是北师版数学第八册第67---68页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生动的情景,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求积和商的近似值,学习四舍五入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的基础。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强调从生活入手,学习新知。这种新的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实践能力的机会,促进其经验的积累,发展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人民币和其他币种的兑换,体会求 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四、教学重难点:会根据汇率进行人民币和其他外币的兑换。

五、教学准备:PPT课件。

六、教学活动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发达,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游玩,欣赏过很多美丽的风景。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稍作停顿5秒)哦,有的同学说他去过泰国,有的同学说他去过香港。看来,你们去的地方可真不少,老师相信你们不仅大开了眼界而且收获了很多知识。老师这有一幅图片,来看(教师点击电脑:美国的图片)

  这是哪儿?对,美国。同学们去过吗?想去吗?老师也想去,可有一个问题让老师为难了。中国使用的钱币是人民币,美国用什么钱币呢?(稍作停顿5秒)哦,这位同学说美国用的是美元,谁还知道其它国家用什么钱币呢?(稍作停顿5秒)哦,日本用日元,英国用英镑,法国用法郎或者欧元。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知道这么多的钱币。如果我们去这些地方旅游消费,能用人民币直接买东西吗?对,不能。那该什么办呢?非常好,兑换钱币,下面我们就开始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人民币兑换。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入手,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二、探索新知。

1、对于人民币兑换,你们知道哪些知识?很好,钱币的兑换不是个人想怎么换就怎么换的,是按一定的汇率进行兑换的。(点击电脑)中国人民银行会根据世界各国货币需求每天公布一个外汇牌价,任何人都应按照当天的汇率进行兑换,任何私自抬高或降低汇率,私自进行货币交易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1)、出示汇率表。请同学们自己看一看,然后想一想,你了解了这个汇率表的含义了吗?

(2)那老师问一个问题,1美元兑换人民币8.09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那么如果2美元呢? 1美元兑换人民币8.09元,2美元就是2个元,所以用2×=元。那3美元怎样列式呢?美元呢?

  对,这个汇率表就是这样来帮助我们进行货币兑换的,下面我们就要利用这个汇率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来看,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数学信息的含义。】

2、(点击课件)美国的小朋友玛丽给小红寄来一本故事书,折合人民币大约多少元?

(1)同学们,这道题要我们求的是什么呢?对,要我们把6.70美元换成人民币。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想一想。

(2)学生解答,说出理由。

(3)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把答案保留两位小数吗?

(点击电脑)因为人民币中只有元角分,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小数点后面的第三位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一般情况下,计算钱币的结果都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这道题答案是三位小数,所以需要保留两位小数。

(4)那么应该怎样去保留两位小数呢?

(点击课件)哦,这位同学说54.203要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3不满5,所以直接舍去,结果就约等于54.20。这种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5)那么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刚才是怎样把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的呢?

3、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点击课件)妈妈想去美国,她需要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我们来帮她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吧.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到银行可兑换多少美元?

(1)谁来说说你的算式?为什么这么列式呢?人民币8.09元兑换1美元,就要看看600元里面有多少个元,所以用600÷,

(2)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一下吧。答案是74.?,

(3)那么我们怎么写结果呢?很好,这位同学说了我们刚才已经学习过了,钱币要保留两位小数,谁来说说怎么保留呢?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5,所以四舍五入应该向前一位进一,答案是美元。

4、好,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怎样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呢?学生总结。(点击电脑)四舍五入的方法是:保留到哪一位,就看它后面那一位上的数字,如果大于等于5,(例如5,6,7,8,9)就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5(例如0,1,2,3,4),就舍去不要。例如:保留一位小数,≈(四舍法) ≈(五入法)。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方法进行总结。】

5、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自己是否理解四舍五入的方法了。请看表格。(点击电脑)来看题目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填入下表。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

÷15

(1)我们先来看第一小题:×准确的答案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吧。是,那么怎样取近似值呢?

(2)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好,开始填表。

(3)谁来说说自己的答案是什么?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取近似值的?

(4)同样方法学习÷15

(5)现在谁再来说说四舍五入的方法是是什么呢?四舍五入的方法是:保留到哪一位,就看它后面那一位上的数字,如果大于等于5,(例如5,6,7,8,9)就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5(例如0,1,2,3,4),就舍去不要。

【设计意图:巩固加深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

(6)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当一下森林医生,看看下面的问题吧。(点击电脑)≈8(保留一位小数)

  正确的答案是。这时候小数末尾的0是不能省掉的。

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呢?

  那么保留一位小数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对易错点进行思考和分析。】

三、巩固练习。

1、刚才大家运用四舍五入法真够棒的,那么现在我们兑换钱币就更简单了。看,我们身边的一些小朋友也遇到了兑换人民币的问题,我们来帮他们解决一下好吗?好,来看,小明随香港小朋友访问团来北京参观,想买下这个铅笔盒做纪念。一个文具盒元,他有11元港币够不够?写出你的答案。

  学生出示答案,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同学们解决得真好,妈妈也有一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妈妈随旅行社到泰国旅游,她带了5000元人民币到银行兑换泰国铢,准备做零用钱,能换多少泰国铢?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学生展示答案,并说出自己理由。答案有很多种。

  同学们的思路可真清晰,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老师想到了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能解释出自己答案的理由,你的方法就是正确的。

3、下面我们来看小红爸爸遇到的问题。小红的爸爸在法国工作,最近寄回家5000欧元,要到银行兑换人民币,能换多少元?这次我们是把欧元转化成人民币,应该怎样想呢?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谁来说说自己是怎么兑换的?

【设计意图:运用学习的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

四、拓展练习。

1、刚才我们都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对答案了进行取舍,现在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来看!每套童装需米布,30米布可做几套这样的童装?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谁来说说你怎样想的?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想想,布料做了13套还剩一点点布,那么剩下的一点点布能做成1套吗?不能,也就是说做衣服时,根据生活实际的经验,我们能用四舍五入法吗?不能,那么这时我们应该怎样取舍呢?对,做衣服时能做几套就做几套,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因为剩下的一点点布做不成一套衣服,就不能用了,这种方法我们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叫做“去尾法”,就是根据生活实际,例如做衣服这样的问题,不论小数点后面是多少,都要去掉。所以正确的答案是30÷≈13套。

2、通过刚才的解决问题,我们发现有时对待实际生活问题是不能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取舍的,而是要联系我们的生活进行考虑。来看下一个问题,你能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进行恰当的取舍吗?每个油桶最多可装千克油,装10千克油至少需要几个这样的油桶?请你动脑筋联系生活思考一下。

  我们装油的时候,本来是2个油桶多出一点点,但是剩下一点点油也应该再找一个油桶装,所以再多1个,答案是3个。这种方法起的名字也非常形象,叫做“进一法”。就是生活中问需要多少个容器这样类似的问题时,不论小数点后面的十分位是什么数字,都应该向前一位进一。

3、下面还有一个更难的问题要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吗?来看!第4题第(3)小题。

(1)这次我们就是用去尾法,÷=5段。关键是怎样计算剩下的呢。

(2)来看我们的竖式,

  答案是米,因为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小数点移动了,求剩下多少时,应该以原来的小数点为标准,答案是米,

  还有别的方法吗? ×5=米.刚才已经算出了可以锯5段,所以用总长度—5段的长度就是剩下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时候,我们不仅仅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共3

《人民币对换》教学设计

  阳山县碧桂园小学

  韦海涛

  教学目标:

1、理解兑换比率。

2、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感受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4、让学生体会到求积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在不同的情况下,积商的近似值的求法。

一、创设情境

(一)出示情境图:美国小朋友玛丽给小红寄来一本美元的故事书。

(二)引导学生围绕美元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学生提问。

(四)教师解疑:美元就是美国的货币(钱币),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钱币),比如我们国家的人民币、美国的美元、日本的日元、泰国的泰铢等等。为了便于各国货币(钱币)之间的流通,其他币种和人民币之间可以按照一定的比率进行兑换。

(五)进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人民币兑换”。(出示、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一)其他币种兑换人民币。

  1.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多少元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得先知道什么呢?

  2.出示2012年10月某天中国银行公布的关于其他币种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从其他币种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1美元兑换人民币元,那么2美元就是2个元,美元就是、、、) 4.学生借助兑换比率,独立完成:美元折合人民币多少元? 5.指名学生演示列式

  6.小组内评价交流:为什么这样列式?积最多几位小数?为什么? 7.延伸:假如是元欧元,那么折合人民币是多少元? 8.小组内交流完成。

  9.交流总结:其他币种兑换人民币的方法(其他币种钱数×兑换比率=折合人民币钱数)。

(二)人民币兑换其他币种 1.我们学会了其他币种兑换人民币的方法,那么假如用人民币兑换其他币种呢?你们会兑换吗?(出示问题: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可兑换多少美元?) 2.引导学生回忆其他币种兑换人民币的方法。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列式。 4.学生评价。

  5.延伸:5000元人民币可兑换多少港元呢? 6.学生独立完成,评价。 7.交流总结:人民币兑换其他币种的方法(人民币钱数÷兑换比率=其他币种钱数)。

(三)求积、商的近似数

  1.出示等式:×=≈(元) 600÷≈(美元) 提出疑问:对比两道题的结果,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小组内讨论,教师引导解疑。(相同点:都保留了两位小数;不同点:一个是乘积,一个是商。)

  3.引导学生总结:求积、商的近似数的方法(积取近似值先精确计算,再根据题目要求或实际情况取近似值;商取近似值根据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求一位,然后取近似值)。

三、巩固与应用

  完成教材第13页练一练

2、3题。

四、总结。

(一)出示2016年8月某天中国银行人民币兑换比率。

(二)学生对比2012年的人民币兑换比率。

(三)看了对比,你想说点什么?

(四)人民币兑换重要吗?你学会人民币的兑换了吗?怎样兑换? 【板书设计】

  人民币兑换

  美元兑换人民币:

×=≈(元) 欧元兑换人民币:

×=≈(元)

  其他币种兑换人民币的方法:其他币种钱数×兑换比率=折合人民币钱数

  人民币兑换美元:

  600÷≈(美元) 人民币兑换港元:

  5000÷≈(港元)

  人民币兑换其他币种的方法:人民币钱数÷兑换比率=其他币种钱数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人民币教学设计(共13篇)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A卷)

  纪念币兑换工作汇报(共4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