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实习报告 > 正文

疫情志愿者实践心得3篇 疫情志愿者实践感悟

2023-01-08 01:25:00实习报告

疫情志愿者实践心得3篇 疫情志愿者实践感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疫情志愿者实践心得3篇 疫情志愿者实践感悟,以供参考。

疫情志愿者实践心得3篇 疫情志愿者实践感悟

疫情志愿者实践心得1

  1月29日下午2时许,一小伙子在福建宁德市大门山派出所,对民警说了一句“这些口罩给你们,辛苦了”,放下100只口罩转身就走;同日晚9点半一位戴着口罩的青年男子走进了云南昆明市公安局金沙派出所,值班民警才刚刚说了句“你好”,男子就将一包口罩放在值班台上转身离开。30日,这样的故事又上演了,一名男子将300个口罩送到了山东即墨市潮海派出所,一位戴着帽子口罩的年轻人捧着一堆口罩送到了广东深圳市南湖派出所,一位神秘人将一大包口罩“空投”到浙江台州市健跳派出所……

  被这样“另类捐赠口罩”的不只是警察同志,山西吕梁一辆私家车将出警归来的消防车“逼停”,送给消防官兵300个医用护理口罩;一则小视频则记录了,一辆私家车在接受检查时,将后备箱里的一大包口罩赠给了工作人员……

  在疫情越来越严峻的时候,带给我们无限感动的,除了火拼在一线、治病救人的医护工作者外,还有这些默默无闻、尽自己绵薄之力参与疫情防控的普通人。在笔者身边,社区里的大爷大妈,不顾严寒风雪,将一包、甚至几个口罩“硬塞”给了社区防控人员。当下,网络流传这样“调侃”:这时候,给一个口罩,是难得的朋友;给三个口罩,那绝对是生死之交。那么,一包包口罩“另类捐给”基层一线疫情防控人员,这又是什么呢?

  疫情来临时,没有比逆行冲在最前的医护人员更美的身影;疫情来临时,没有比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坚决守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更坚毅的行动;疫情来临时,没有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和感动。“你在一线奉献,我在后方守护”,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点点滴滴的力量汇聚成无穷的力量,让笔者不禁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老百姓即使勒紧裤腰子、饿得前心贴后背,也坚决把家里仅存的米袋子、棉被子、门板子捐给前线部队……

  时光悄然改变,但不变的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一句句“跟我上”,一句句“我要上”,一句句“有我在、你放心”,在坚定的目光中,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一丝不苟地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认认真真地向老百姓宣传防控知识,真真切切把守卫群众生命安全的责任扛在了肩上。

  这样的担当,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是乎,“另类捐赠口罩”也就不足为奇了,也更显得,这样的担当,有一种无形的引力,把广大群众团结在一起,凝聚最广泛、最有力的力量,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志愿者实践心得2

“看着您眼生啊,不是住我们社区的吧?现在实行封闭管理,外来人员一律不能进入,没有特别的事情,请您还是通过其他方式联系小区的朋友!”3月16日一大早,正在马田街道石家社区下石家2号岗亭值守的志愿者李家祥,又一次十分“硬核”地劝返了一名外来人员。

  据了解,为了减轻社区防控压力,石家社区志愿者李家祥、肖立军、肖创茂、谭英团、张守红等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组织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全面投入到本小区的卡口值守、病毒消杀及宣传倡导等工作中。 志愿者服务队以轮班轮岗的形式,每天早上9点到下午18点,在不同防疫点值守,对出入社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防止非本小区人员随意进入。“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来小区干嘛?”成为了志愿者们最常发出的“灵魂拷问”。“现在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大家不要串门,不要聚集……”志愿者李家祥从大年初二便投身社区防疫工作了。一线卡口值守环境简陋,工作艰苦,志愿者们面对艰苦环境没有退缩,主动与社区工作者们并肩作战。

  此外,志愿者服务队还以小区业主维权群为依托,常态化推送防疫知识、发送防控倡议,并在小区内向居民发放防疫特刊、明白纸等宣传资料,强化普及防控常识,引导居民从自身做起,科学防疫。截至3月16日,累计共出动542人次,去往11个监测点提供服务,派发约6385份宣传资料,劝返414名未戴口罩居民,劝返未带身份证254人,测体温155186人次,登记车辆46358量,扫码登记12920人。

“我是老志愿者了,只要社区有需要,我义无反顾!”志愿者李家祥表示。据悉,这位1984年入党,退休之后加入志愿者队伍的老党员,目前服务时长超过1100小时。

疫情志愿者实践心得3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疫情发生以来,无数党员干部、志愿者奋战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掀起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以下“三句话”可以帮助我们窥见基层战“疫”全貌,彰显农村党员的战“疫”斗志。

“兄弟爷们需要我,我必须把担子扛起来,打好这场硬战!”

  说这话的正是临沂市费县东蒙镇西武家汇村党支部书记曹文强,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有序开展,守好第一道防线。由于家住临沂市内,回家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曹文强怕浪费时间,连续十多天来未踏进家门半步,把疫情防疫“战场”当成了家,24小时值防疫站点,困了就到值班小屋凑合睡会儿,就连大年三十的晚上也是默默坚守值班岗位。连续多日值班,曹文强憔悴不少,其他人劝他回家休息,看看老婆孩子。他却不同意,说在检查点守着心里踏实,身为书记更要靠上,坚定的语气中透漏着些许疲惫。

“父亲患病前总是嘱咐我们哥俩一定要时刻铭记共产党的好,我自愿捐赠1000元为咱村疫情防控做点贡献。”

  曹鹏也是一名党员,目前在新泰市公安局抗疫一线,以上就是他给曹文强打电话时说的原话。说起曹鹏的父亲曹守良,村民们也是一致竖起大拇指,他以前是镇小学的老教师,在岗时尽职尽责,培育了大量的优秀学生,在村里也是为人谦和,热心参与村里工作。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他身患渐冻症,目前已成了植物人。患病前,他一再嘱咐两个儿子一定不忘共产党的恩情,为村里做贡献,以后他不能动了,两个儿子要替他完成党员应尽的责任。儿子们没有让父亲失望,大儿子曹鹏在外执勤主动捐款1000支援村里,小儿子曹超也是捐钱捐物在村里轮流值班防控。由于植物人父亲卧病在床,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花销很大,考虑到哥俩的实际情况,曹文强象征性的收了他们俩每人200元的捐款。

“现在咱村就是战场,到处都是地雷、到处都是炸弹,大家千万要记住,一定不能出门,一定要守住!”

  每天清晨,东蒙镇巨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法玉会准时在村村响“大喇叭”上喊话,提醒村民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以前俺们都不重视,现在王书记天天喊,俺们才知道这次疫情的厉害,门也不出了”,村里的一位老同志说到。经摸排,巨庄村有湖北返乡18人,占到全镇的65%;其他地区返乡21人,防控任务严峻。王法玉没有慌乱,将返乡人员居家隔离到位,并为他们提供采暖设备、粮油、蔬菜、口罩、消毒剂等生活用品,给予关怀。同时成立疫情防控志愿队,参与到路口值班、村内巡逻、和宣传上来,采用无人机给村里各个角落消毒,让病菌无处藏身。现在,巨庄村无一例漏管人员、外出感染人员,村内情况平稳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