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0篇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2023-06-03 12:07:24综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0篇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0篇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说明,供大家阅读。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0篇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的基本情况调查

  1、单位名称、详细地址、地理位置、所处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等;

  2、当地气候(气象)特征,降雨量及暴雨期等;

  3、救援力量及装备;

  4、其他。

(二)单位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的调查

  1、主、副产品及生产过程的中间体等名称及日产量,原材料、燃料名称及日用量,列出危险物质的明细表等;

  2、生产工艺流程说明,主要生产装置说明,危险物质储存方式(槽、罐、池、堆放等)、最大容量及日常储量,生产装置及储存设备的平面布置图,雨水或污水收集管网图等;

  3、污染物的产生量、污染治理设施去除量及处理后废物产生量,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设备、构筑物说明,企业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

  4、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转移、处置情况,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资质、处理场所的位置等;

  5、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等运输单位、运输方式、日运量、运地、运输路线等;

(三)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的调查

  1、周边区域50米、100米、500米,1公里、3公里、5公里等常在人数;居民点、自然村、学校、机关等社会关注区的名称、联系方式、与单位的距离和方位图;周边企业基本情况;

  2、产生污水排放去向,排放到水体及执行标准;区域地下水执行标准;

  3、周边区域道路情况;

  4、区域空气质量执行标准;

  5、其他周边环境敏感区情况及位置说明。

(四)环境保护目标潜在的危险性分析

  基本方法可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二、应急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一)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 成立指挥中心。

(二)组成人员

  1、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

  2、现场指挥人。

(三)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应急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7、事故信息上报及有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协调事故的处理;

  9、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10、负责保护现场及相关数据;

  11、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

  12、负责组织外部评审。

  三、事故报告与通报

(一)企业内部报告程序;

(二)外部报告时限要求及程序;

(三)事故报告内容;

(四)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五)被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的清单;

(六)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

(七)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四、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

(一)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

(二)应急过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说明;

(三)应急过程中工艺生产过程中所采用应急方案及操作程序;工艺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应急时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基本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

(四)污染治理设施的应急方案;

(五)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地点;

(六)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七)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八)处置事故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处理措施;

  五、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一)救援人员防护、监护措施

(二)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

(三)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四)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五)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六)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七)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和控制。

  六、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及医院救治

  人员出现受伤时,现场急救的有关方法;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药物、器材储备信息。

  七、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一)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二)确定现场净化方式、方法;

(三)明确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

(四)洗消后的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八、事故现场的恢复和善后

(一)撤点、撤离和交接程序

(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环境监测;

(三)应急终止的条件;

(四)事故后的生态环境措施;

(五)应急终止的程序。

  九、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一)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

(二)环境应急设备维护、保养;

(三)应急评价过程;

(四)事故原因的调查;

(五)环境应急总结报告的编制;

(六)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修订;

(七)事故损失调查和责任认定;

(八)善后处置和保险。

  十、应急保障

  主要指通讯、防护、消防和车辆等器材的维护和保养

  十一、应急培训计划

(一)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二)员工基本培训、企业法人及管理人员外部培训;

(三)运输司机、监测人员等特别培训;

(四)外部公众环境应急知识的宣传及培训;

(五)应急培训内容、方式、记录表。

  十二、演练计划

(一)演练准备;

(二)演练范围与频次;

(三)演练组织;

(应急演练的评价、总结与追踪。

  十二、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一)内部评审;

(二)外部评审;

(三)发布的时间、送抄部门、企业、居民区等。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

  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制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法律、法规........................................................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他相关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事件分级.......................................................................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分级....................................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分级....................................错误!未定义书签。 适用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急预案关系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2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部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部应急组织机构.............................................错误!未定义书签。应急组织机构职责.............................................错误!未定义书签。人员替补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外部指挥与协调...........................................................错误!未定义书签。3 预防与预警..............................................................................错误!未定义书签。

  预防................................................................................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度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止废水泄漏至外环境的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防止废气泄漏至外环境的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预警...............................................................................错误!未定义书签。

预警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预警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预警解除............................................................错误!未定义书签。应急处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先期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急领导小组先期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场先期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响应分级........................................................................错误!未定义书签。

Ⅲ级——一般环境污染事故............................错误!未定义书签。 Ⅱ级——较大环境污染事故............................错误!未定义书签。 Ⅰ级——重大(特别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急响应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报告——事故信息报告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启动应急响应....................................................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急监测............................................................错误!未定义书签。事故应急处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错误!未定义书签。大气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错误!未定义书签。其他类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错误!未定义书签。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及物资保障供应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错误!未定义书签。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受伤人员外送救护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配合有关部门应急响应................................................错误!未定义书签。5 应急终止..................................................................................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急终止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急终止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事故现场的保护和洗消................................................错误!未定义书签。

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事故现场洗消....................................................错误!未定义书签。信息发布........................................................................错误!未定义书签。 跟踪环境监测..............................................................错误!未定义书签。应急终止评估与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6 后期处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善后处置.......................................................................错误!未定义书签。评估与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恢复重建.......................................................................错误!未定义书签。 净化和恢复的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7 应急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力资源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资金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物资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医疗卫生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交通运输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通信与信息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科学技术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其它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8 监督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急预案的演练............................................................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急演练的类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急演练的参加人员........................................错误!未定义书签。 演练实施的基本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演练注意事项....................................................错误!未定义书签。 宣教培训.......................................................................错误!未定义书签。

培训....................................................................错误!未定义书签。 培训的内容和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培训的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周边群众的宣传................................................错误!未定义书签。责任与奖惩....................................................................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查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例会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奖惩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义和术语....................................................................错误!未定义书签。预案解释........................................................................错误!未定义书签。修订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预案的制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修改与更新........................................................错误!未定义书签。 评审与发布........................................................错误!未定义书签。 预案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施日期.......................................................................错误!未定义书签。10 附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附件2-1:公司内部人员应急通讯录 附件2-2:公司外部关联单位应急通讯录 附件3:标准化格式文本

  附件3-1:突发环境事件接警记录表 附件3-2:启动令 附件3-3:终止令

  附件3-4:培训记录表

  附件3-5:演习记录表

  附件3-6: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内容 附件4:厂区地理位置图

  附件5-1:环境敏感目标图

  附件5-2:厂区平面布置及危险源分布图 附件6-1:雨污管线图 附件6-2:撤离路线图 附件7:应急处置流程图 附件8: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附件9:各种制度、程序和方案 附件9-4:锅炉生产岗位安全责任状 附件 9-2:导热油泄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附件 9-3:火警应急预案

  附件 9-4:溶剂回收系统应急处置方案 附件 9-5:身体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附件10:预案编制人员清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3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导则

(工业园区版)

  天津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工业园区版)

  前言

  本导则规定了工业园区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使工业园区能够根据自身的风险因素,在加强风险源监控和防范措施,有效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概率的同时,规定应急响应措施,对实际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和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及时组织有效的应急处臵,控制事故危害的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伴随的环境影响。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工业园区版)

  1.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天津市辖区内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和可能因火灾、爆炸、泄漏等造成对环境影响的工业园区,包括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伴生,以及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臵危险废物的工业园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天津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津政发[2006]36号); 《天津市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津环保监[2009]172号);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工业园区版)

《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号);

  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3.术语和定义

突发环境事件

  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危险化学品

  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环境风险源

  指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并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的环境因素,环境风险源的危险程度由所涉及的危险物质的特性(物质危险性和物质的量)、危险物质存在的安全状态、所处的周边环境状况三个要素决定。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工业园区版)

应急处臵

  指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态恶化,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影响的措施。

预案

  根据预测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别、环境危害的性质和程度,而制定的应急处臵方案。

分级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划分的级别。 应急监测

  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应急演习

  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习(演练)、综合演习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4.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总则

编制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 编制依据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工业园区版)

  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的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区域范围。 工作原则

  本工业园区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基本情况

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工业园区名称、地理位臵、地形地貌、园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凹地等)、园区内各企业的分布,园区公用、辅助、环保等服务设施,以及园区雨水、污水管网,园区平面布局图及周边环境状况图,园区内外的交通图、疏散路线图等。

园区内企业基本信息

  对园区内所有企业的基本情况(单位名称、详细地址、联系方式等)、生产情况、危险化学品与危险废物生产、使用、储存情况进行汇总。

  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情况

  确定园区周边区域1公里范围内人口集中居住区(居民点、社区、自然村等)和其它环境保护目标(学校、医院、机关等,以及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等生态保护区)的方位、名称、人数、联系方式;查明周边企业、重要基础设施、道路等基本情况;说明园区周边水体(河流、湖泊、湿地)名称、水环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工业园区版)

  境功能区及水源保护区等情况,并给出上述环境敏感点与园区的距离和方位图。

园区内主要环境风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园区应委托相关有资质单位编制包含环境风险内容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园区内主要环境风险源,分析环境风险源在风险事故下产生的污染物种类、环境影响类别(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或其它)、范围及事故后果分析。

园区应急能力评估

  首先,园区应存有各企业针对各自危险源的应急预案,据此了解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处臵方法;以表格的形式调查汇总园区内所有企业的环境应急物资、设施(备)与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其次,园区自身应储备足够的个人防护和其他救护设备,以及必要的救援抢险物资作为企业应急物资的补充;建立园区自身应急救援队伍或者依托区内外大型企业或部门的应急救援队伍。

数据集成园区在对企业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汇总的基础上,应建立园区内企业基本情况、危险物质、重点风险源、移动风险源等动态管理信息库;建立园区内企业应急预案库,内外应急救援力量动态管理信息库,以及各企业应急救援物资和设施(备)数据库,包括应急救援物资和设施(备)名称、数量、型号大小、存放地点、负责人和调动方式;应建立园区内主要风险源示意图,图中应注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工业园区版)

  明:存放大量危险物质的地点,应急排放危险物质储存池和废水收集池,救援设备存放点,消防系统和附近水源,污水管道和排水系统,重大危险源的进口和道路状况,安全区,重大危险源的位臵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组织机构及职责

  依据工业园区规模的大小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设臵分级应急处臵组织机构,并以组织机构图的形式列出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臵的部门或队伍。

指挥机构组成明确由工业园区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部总指挥,园区内各企业主要负责人组成指挥部成员;指挥中心成员直接领导各下属应急队伍,并向总指挥汇报,由总指挥协调各队工作的进行。

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

  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日常工作由园区环境风险应急办公室承担,其主要职责有: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臵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2)组织制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交由上级环保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和备案;

(3)检查、监督园区及园区内各企业应急指挥机构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队伍的组建,依据园区条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建立(或依托)各类专业救援队伍;明确事故状态下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工业园区版)

  各级人员和各专业救援队伍的具体职责和任务,以便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在统一指挥下,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4)调查、统计园区内危险物质和重点环境风险源,负责筹建并维护园区危险物质和风险源等的信息管理库;调查、统计园区内环境敏感目标及其与风险源的位臵关系。

(5)负责园区内应急防范设施(备)(如堵漏器材、废水收集池、应急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和应急交通工具等)的建设,以及应急救援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物资(如活性炭、木屑和石灰等)的储备;检查、监督园区内各企业应急救援设施(备)的日常维护和应急物资的储备,以保证其在应急状态下的正常运转;

(6)负责组织预案的更新;(7)批准本预案的启动和终止;(8)确定现场指挥人员;(9)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10)负责人员、资源配臵和应急队伍的调动;

(11)环境污染事故信息的上报及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

(12)负责应急状态下外部救援力量的决策;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工业园区版)

(13)组织、检查、考核园区内定期进行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模拟演练,并在演练中检验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14)制定与周围具有一定风险应急能力的大型企业、其他园区等的区域联防方案。

(15)在事故发生时,贯彻指挥中心思想,传达指挥中心的命令,为指挥决策出谋划策;负责事故情况的收集、整理,全面、准确地掌握事故状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和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负责上级部门、领导及参与应急救援的外部单位与人员的接待工作;负责传达落实应急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负责落实应急救援过程中各种临时、紧急指挥的安排、记录;

(16)接受上级应急指挥部门或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协助事故处理。配合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恢复、事故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17)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应急能力建设

应急处臵队伍

  工业园区依据自身条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建立应急处臵队伍,包括通讯联络队、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应急消防队、治安队、物资供应队和应急环境监测队等专业处臵队伍,并明确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和各专业处臵队伍的具体职责和任务,以便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在统一指挥下,快速、有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工业园区版)

  序、高效地展开应急处臵行动,以尽快处理事故,使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

应急设施(备)和物资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臵设施(备)包括医疗救护仪器、药品、个人防护装备器材、消防设施、堵漏器材、废水收集池、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和应急交通工具等。

  用于应急处臵的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物资(如活性炭、木屑和石灰等),工业园区要采用就近原则,备足、备齐,定臵明确,能保证现场应急处理(臵)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启用。用于应急处臵的物资,工业园区要明确调用单位的联系方式,且调用方便、迅速。 预警与信息报送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1)及时有效的报警装臵;

(2)快速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3)园区内企业关键岗位人员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信息报告与处臵(1)工业园区内部报告

  明确工业园区内部报告程序,主要包括: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报告接受和通报程序。

(2)信息上报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工业园区版)

  明确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由工业园区事故现场指挥部向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

(3)报告内容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至少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人员伤亡情况、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可能受影响区域及采取的措施建议。

(4)信息通报

  明确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向可能受影响的区域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 应急响应和措施

内部响应机制

  园区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通知园区环境风险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同时向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了解事故情况,并调出储存的与事故有关的资料(风险源、危险物质、环境敏感目标等),为指挥中心分析事故提供依据;成立现场指挥部,由一名指挥中心副总指挥及园区值班领导、指挥通信人员组成,迅速奔赴事发现场,会同事故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实施现场指挥调度。

现场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故类型、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需确定如下内容: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工业园区版)

(1)园区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园区内各企业应急救援队伍的综合组织和协调、调度;

(2)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3)应急过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说明;(4)污染治理设施的应急方案。

(5)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地点;(6)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7)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 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8)处臵事故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如消防水、固体物质等)的处理措施;

应急设施(备)及应急物资的启用程序

  明确应急设施(备)和应急物资的启用程序,特别是为防止消防废水和事故废水进入外环境而设立的事故应急池的启用程序,包括污水排放口和雨(清)水排放口的应急阀门开合和事故应急排污泵启动的相应程序文件。

抢险、处臵及控制措施(1)应急处臵队伍的调度;(2)处臵人员防护、监护措施;

(3)抢险、处臵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4)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工业园区版)

(5)控制事故蔓延的措施;(6)事故可能蔓延后的应急措施;(7)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与控制情况。 人员紧急撤离和疏散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场所、设施、周围情况以及当时气象情况的分析结果,制定分级处理人员的撤离方式、方法,包括:

(1)事故现场人员的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方式、方法;(3)中毒、受伤人员的救治和相关医疗保障。 大气环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故类型,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风向和风速,需确定以下内容:

(1)结合工业园区化学危险品的性质、数量和分布,分析危险物质的扩散速率,评估对可能受影响区域的危害程度;

(2)可能受影响区域、单位人员基本保护措施和防护方法;(3)可能受影响区域、单位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地点;(4)临时安臵场所。

水环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措施

  根据泄漏污染物的性质、数量及事故类型,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河流的功能、流速与流量(或水体的状况),需确定以下内容: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工业园区版)

(1)明确可能受影响水体;(2)消减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方法;

(3)需要其他措施的说明(如其他工业园区污染物限排、停排,调水,污染水体疏导、自来水厂的应急措施等)。

应急监测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环境应急监测队应迅速组织监测人员赶赴事故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确定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布点、频次、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等),及时开展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小型、便携、快速的仪器对污染物质种类,污染物质浓度和污染的范围及其可能的危害作出判断,以便对事故能及时、正确的进行处理。

(1)该工业园区主要污染物现场应急监测方法和标准;(2)该工业园区主要污染物实验室监测方法和标准;(3)应急监测与实验室监测所采用的仪器、药剂等;(4)可能受影响区域的监测布点和频次;(5)监测人员的防护措施;(6)内部、外部应急监测分工说明。 应急终止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处臵结束。应急结束后,应明确:

(1)通知上级有关单位、本单位相关部门事故危险已解除;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工业园区版)

(2)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3)需向事故调查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4)事故损失调查与责任认定;(5)事故应急处臵工作总结报告;(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

后期处臵

现场恢复

  明确现场清洁净化、污染控制和环境恢复工作需要的设备工具和物资,事故后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应急行动人员和受污染的清洁净化的方法和程序,以及在应急终止后,对受污染现场进行恢复的方法和程序。

(1)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2)确定现场净化方式、方法;

(3)明确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4)洗消后的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环境恢复

  在应急终止后,对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方法和程序。

善后赔偿

  应急终止后,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应对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并对被破坏的环境进行恢复工作。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工业园区版)

保障措施

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络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畅通。

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处臵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臵、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经费及其他保障

  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工业园区应急费用的及时到位。

  根据本工业园区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后勤保障等)。 应急培训和演练

培训

  依据对本工业园区员工能力的评估结果和周边工厂、工业园区、社区和村落人员素质分析结果,应明确以下内容:

(1)应急处臵队员的专业培训内容和方法;(2)企业员工应急处臵基本知识培训的内容和方法;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工业园区版)

(3)外部公众应急处臵基本知识培训的内容和方法;(4)运输司机、监测人员等培训内容和方法;(5)应急培训内容、方式、记录表。 演练

  明确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演习和训练的内容、范围、频次和组织等内容。

(1)演习准备;(2)演习范围与频次;(3)演习组织;

(4)应急演习的评价、总结与追踪。

奖惩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臵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

预案的评审、发布和更新

  应明确预案评审、发布和更新要求。(1)内部评审;(2)外部评审;

(3)发布的时间、抄送的部门、工业园区、社区等。

预案实施和生效的时间

  要列出预案实施和生效的具体时间。

附件

(1)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工业园区版)

(2)危险废物登记文件;(3)应急处臵组织机构名单;(4)组织应急处臵有关人员联系电话;(5)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6)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

(7)区域位臵及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图;(8)重大危险源分布图;(9)应急设施(备)平面布臵图。

  5.格式和要求 格式 封面

(1)预案编号

  在封面右上角第一行,工业园区根据内部规定自行对预案进行编号。

(2)预案版本号

  在封面的右上角第二行,要标明本预案的版本序号。

(3)园区名称

  在封面中央第一行标明工业园区的名称。(4)预案名称

  在封面中央第二行标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名称。

(5)编制单位名称

  编制应急预案的单位名称。

  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工业园区版)

(6)发布日期

  预案发布的时间。

(7)公章

  加盖工业园区公章,如为非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需加盖编制应急预案的单位公章。 批准页

  应急预案必须经上级环保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方可发布。 目录 预案内容 附则

  包括名词与术语定义、预案的管理和更新以及预案的实施日期、预案编制人员名单。 附件 字号和字体

  正文使用4号仿宋字体,单倍行距。 纸张和排版

  采用A4白色复印纸或胶版纸(70g以上);纵向排版,段落开头空两格;正文内需加注页眉(XX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页脚(页码数)。 制作

  除附图、复印件等外,双面打印文本,活页装订。另需附电子文档。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4

  关于印发xx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函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

《xx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经2007年1月xx日市政府第二十四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实施。

  二OO七年一月xx日

  x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目录

  1总则

  编

  制目的编制依据

  分类分级

  适用范围

  工作原则

  2组织指挥与职责指挥机构组成指挥机构职责专家咨询委员会3预防和预警预防预警信息信息报送与处置预防预警行动预警分级预警措施预警解除预警支持系统4应急响应分级响应机制应急响应程序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事件通报与信息发布应急结束5应急保障资金保障装备保障通信保障人力资源保障技术保障宣传、培训与演练应急能力评价6后期处置善后处置保险7附则预案管理与更新奖励与责任追究预案实施时间1总则编制目的提高政府应对涉及公共安全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处置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有效控制和消除污染,保证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上级政府有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制定本预案。分类分级事件分类本预案所称的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分为三类:(1)环境污染事件。包括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环境污染事件;含大量耗氧物质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固体废物和废气的非正常排放或处置不当而导致的污染事件;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污染事件;农业环境污染事件等。(2)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3)核污染事件和电磁辐射污染事件。事件分级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或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或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或发生

  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2)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3)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储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4)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或造成高度侵袭性、传染性、转移性、致病性和破坏性的灾害;(5)高致病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在实验室研究过程中造成特大污染事故;(6)核设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重核事故或事故辐射后果可能影响邻市和区域流域之外的或按“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3级以上的事件;重大环境事件(Ⅱ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或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

  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或

  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者失控的;(2)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及水库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3)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造成重大直接经济损失的环境污染事故,或资源开发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能导致主

  要保护对象或其栖息地遭受毁灭性破坏,或直接威胁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游客安全的事故;(4)由于自然、生物、人为因素造成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或可能造成物种灭绝的事件;(5)核设施和铀矿冶炼设施发生的,达到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标准;(6)进口再生原料严重环保超标和进口货物严重核辐射超标或含有爆炸物品的事件;(7)非法倾倒、埋藏剧毒危险废物事件。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污染事件:(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设区市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者失控。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污染事件:(1)发生3人以下死亡;(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本市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3)

  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者失控。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需要由市政府负责处置或者参与处置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健全机制。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切实加强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提高科学指挥能力和水平;充分依靠各级领导、专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发挥社会力量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的有效机制。(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本市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属地为主,实行分级响应。(3)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把事故防范作为主要工作任务,督促企业加强管理,做好生产设备及污染防治设施的维护保养和外排污染物的日常监测,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人员、技术、物质和设备的储备工作,加强应急队伍的培训演练,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增强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感。完善工作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4)依靠科学,处置果断。处理突发环境事件,应当依靠科学,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积极采用先进的应急处置技术。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保证预警、响应、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依法及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果断、准确处置。2组织指挥与职责指挥机构组成成立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部),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总指挥: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副总指挥:市环保局局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成员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地矿局、市人武部、市武警中队、市消防大队、市财政局、市安监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市卫生局、市气象局、市监察局、市广电局、市环保局。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指挥机构职责市应急指挥部职责组织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制度并监督其落实;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系统的建设;决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指挥和协调有关部门、其他组织和个人共同做好应急工作;决定应急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完成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应急提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建议;传达市指挥部应急指令;负责应急期间信息收集、分析、上报工作;协调成员单位和事发地政府的应急工作;负责应急期间情况通报;完成市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成员单位职责(1)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积极主动地正确引导舆论,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的宣传报道,危机心理干预和相关知识的普及。(2)市环保局:拟定和提供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人员、设备、车辆、物资计划;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和技术准备;直接组织或参与调查突发环境事件;统一协调和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协作联系制度;组成应急处置专家组,提供科学决策意见;组织实施减轻污染危害措施,建立重点排污单位、重点污染防治设施、污染隐患预警技术档案;组织环境监察、监测人员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负责与上级环保部门、相关县(市、区)环保部门和市直相关部门的联系、传达、协调工作;统一对外发布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信息;负责对造成污染事件的单位和个人提出处罚的意见;参与对造成污染事件的当事人提出处理意见等。(3)市公安局:积极参与突发环境事件有关火情、灾情、险情的现场处置;密切注视与事件有关的社会动态,维护突发环境事件所在地的社会秩序和治安保卫工作,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组织当地群众撤离。(4)市人武部:组织指挥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参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抢险工作。(5)市武警中队:组织指挥武警部队参与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行动,配合公安部门做好现场的控制工作,必要时参与事发地的警戒和污染消除工作。(6)市财政局:组织安排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经费,并做好经费和其他有关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7)市安监局:依法行使国家安全生产监察职权;指导、协调和监督各有关行业、部门涉及环境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参与突发环境事件中有关安全事故的处理。(8)市地矿局:负责对重大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体灾害和地面塌陷的监测、勘察、预防和抢险工作;并向指挥部提供山地灾害易发地区的预测预报,避免由此造成的重点排污单位和重点污染防治设施受损而形成的重大环境污染。(9)市建设局:组织对突发环境事件中被损毁的给排水设施进行抢排险,恢复城市基础设施功能。(10)市监察局:负责督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责任制、工作纪律的执行和落实,对违纪行为进行查处。(11)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负责对外来物种和重大外业林业有害生物突发入侵的监测,发布外来物种入侵情况,并组织扑灭。当突发环境事件对农业、林业、渔业、生态产生严重危害时,负责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12)市水利局:负责全市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为市应急指挥部提供必要的汛情雨情资料,加强对重点排污单位和重点污染防治设施保障;协助环保部门做好污染水域的监测和调控工作,消除水域污染。(13)市交通局:负责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水运、公路交通设施的安全顺畅,优先运送应急人员和物质、设备;组织调配应急所需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14)市卫生局:与环保部门共同制定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规章制度和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方案,并负责检查、督促和落实;负责组织突发环境事件的医疗救护工作。(15)市气象局:负责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及时提供气象分析预测信息。专家咨询委员会市环保局负责组织突发环境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有关环境监测专家、危险化学品专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核与辐射专家、环境评估专家、防化专家、水利水文专家等组成。职责为:参与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对事件级别进行评估,对采取的应急措施提出建议和进行技术指导,为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预防和预警预防预警信息环保部门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开展对全市环境及污染源信息的收集、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包括对发生在市外有可能对我市造成环境影响事件信息的收集与传报。各突发环境事件成员单位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可能造成环境事件或环境事件处理所需信息的监测,并做好相关信息的接收、报告、处理和统计分析。信息报送与处置报告时限和程序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应在1小时内向市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负责确认环境事件的单位,在确认一般以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后,1小时内报告市应急指挥部,较大以及以上环境事件立即报告市指挥部和上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市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对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应立即向上一级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方式与内容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起1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立即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报告应采用适当方式,避免在当地群众中造成不利影响。初报可用电话或直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捕杀或砍伐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名称和数量、自然保护区受害面积及程度、外来入侵有害物种的名称和数量及受害面积及程度、事件潜在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续报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处理结果报告在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核与辐射事件的报告按照核安全法规报告制度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按照相关规定程序执行。预防预警行动(1)开展污染源和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市环保局负责对生产、贮存、运输有毒有害及危险化学品、核技术利用单位的普查,掌握全市污染源的产生、种类及分布情况,了解国内外的有关技术信息、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的建议.(2)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假设、分析和风险评价工作,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涉及有毒有害和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新、扩、改建项目凡涉及有毒有害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加工的,在环境影响评价阶段要制定应急预案。(3)加强环境应急科研和软件开发工作。研究并建立本市环境污染扩散数字模型,开发研制环境应急管理系统软件。预警分级对应本预案中突发环境事件分级,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预警级别由低级到高级,依次用蓝色Ⅳ级、黄色Ⅲ级、橙色Ⅱ级和红色Ⅰ级表示。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预警措施进入预警状态后,市政府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2)发布预警公告。按照预警等级,蓝色预警由市政府负责发布,黄色、橙色、红色预警由上级政府负责发布。(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4)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入应急状态,环境监测部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5)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等保护措施。(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预警解除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因素已经消失,由发布预警公告的政府,向社会发布解除预警公告。预警支持系统(1)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市环保局负责建立重点污染源排污强度实时监控信息系统、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区域环境安全评价科学预警系统、核与辐射事故预警信息系统等。(2)建立环境应急资料库。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数据系统、生态安全数据库系统、突发事件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环境恢复周期检测反馈评估系统、核与辐射事件数据库系统。(3)建立应急指挥技术平台系统。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需要,建立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协调指挥中心及通信技术保障系统,暂不具备条件的建立事件现场无线集群呼叫系统等。4应急响应分级响应机制对应本预案中突发环境事件分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级。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时,由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采取Ⅳ级应急响应行动,启动并实施相应应急预案。对Ⅰ级、Ⅱ级、Ⅲ级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可能发生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应急响应程序Ⅳ级以上应急响应时,市环保局按下列程序和内容响应:(1)立即向市应急委员会办公室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和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及时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2)开通与所在地环境应急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指挥部、相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故进展情况;(3)通知有关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分析情况。根据专家的建议,通知相关应急救援力量随时待命,为地方或相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4)派出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5)需要有关应急力量支援时,及时向上级提出请求。指挥和协调指挥和协调机制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指挥部在市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指挥事件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市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救援队伍和事件所在地、毗邻地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参与应急处置。各应急机构接到事件信息通报后,应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和队伍赶赴事发现场,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预案和处置规程,密切配合,相互协同,共同实施环境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必须在当地政府和事发单位的协调指挥下坚决、迅速实施先期处置,果断控制或切断污染源,全力控制事件态势,严防二次污染和次生、衍生事件发生。应急状态时,市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运用指挥决策系统,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市应急指挥部领导决策参考。发生环境事件的有关部门、单位要及时、主动向市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环保、卫生、交通、安监、农业、水利等有关部门提供事件发生前的监管检查有关资料,为市应急指挥部研究救援和处置方案提供基础。现场指挥协调主要内容⑴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⑵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指挥部的应急指挥工作;⑶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救援行动;⑷及时向上级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⑸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⑹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⑺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受灾群众返乡时间。应急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按照本预案和各类涉及环境的事件应急预案,以及环境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置等有关技术规范组织实施。应急监测市环保局环境应急监测队伍负责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地区环境应急监测工作。⑴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和事件发生地的水文、气象和地域特点,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在此范围内布设相应数量的监测点位。事件发生初期,根据事件发生地的监测能力和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按照尽量多的原则进行监测,随着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适当调整监测频次和监测点位。⑵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等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的依据。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环境事故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进入和离开事发现场的程序。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⑴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特点,向群众告知应采用的安全防护措施;⑵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水文、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指定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⑶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事件通报与信息发布事件通报⑴突发环境事件涉及或者可能影响到毗邻和可能波及的县(市、区)时,环保部门在应急响应的同时,应当按规定及时向有关县(市、区)环保部门通报。⑵如果突发环境事件的伤亡、失踪、被困人员中有港澳台人员或外国籍人员,或者可能影响到境外,需要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有关机构或有关国家进行通报时,由市政府有关部门按规定渠道上报国家相关部门。信息发布较大和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由xx市政府办公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按照《江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办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应急结束应急结束的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结束条件:⑴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发生条件已经消除。⑵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⑶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⑷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⑸已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护公众再次免受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应急结束的程序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后,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应根据现场应急指挥部或事件责任单位的建议,决定结束应急状态并由原发布预警部门公告。⑵现场应急指挥部向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结束命令。⑶应急状态结束后,各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应根据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自然过程或其他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应急结束后的行动⑴应急状态宣布结束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及时补充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重新回到应急准备状态。⑵应急过程评价由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会同事发地政府组织实施。评价的基本依据:一是环境应急过程纪录;二是现场处置组及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总结报告;三是现场应急指挥部掌握的应急情况;四是环境应急救援行动的实际效果及产生的社会影响;五是公众的反映等。得出的主要结论应为:一是环境事件等级;二是环境应急总任务及部分任务完成情况;三是是否符合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总要求;四是采取的重要防护措施与方法是否得当;五是出动环境应急队伍的规模、仪器装备的使用、环境应急程度与速度是否与任务相适应;六是环境应急处置中对利益与代价、风险、困难关系的处理是否科学合理;七是发布的公告及公布信息的内容是否真实,时机是否得当,对公众心理产生的何种影响;八是成功或失败的典型事例;九是需要得出的其他结论等。⑶对于应急行动,市应急指挥部指导有关部门及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查找事件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市应急指挥部负责编制环境应急总结报告,于应急结束后15天内上报市应急委员会备案。根据实战经验,市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对本预案进行评估,并及时修订本预案。⑷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5应急保障资金保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所需经费列入年度市财政预算。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所需经费,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对受突发环境事件影响较大和财政困难的地方,根据事发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实际情况,市财政适当予以支持,对受突发环境事件影响较大的非事故责任的行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按国家有关政策给予补偿或救助。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保障资金的支出渠道以及拨付和使用的管理等,按现行规定执行;在紧急情况下,财政部门应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确保应急资金及时到位。装备保障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积极发挥现有检验、鉴定、监测力量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和职责要求,建立和完善环境、生态安全数据库系统,加强危险化学品检验、鉴定和监测设备建设,增加应急处置、快速机动和自身防护装备、物资的储备,不断提高应急监测、动态监控的能力,保证在发生环境事件时能有效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扩散。通信保障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环境应急处置联动系统和环境安全科学预警系统,配备必要的有线、无线通讯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市环境应急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及现场处置工作的联络畅通。人力资源保障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队伍,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要培训一支常备不懈,熟悉环境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措施的预备应急力量;对本市所属企业消防、防化等应急分队进行组织和培训,形成由市和相关企业组成的环境应急网络,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消毒、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技术保障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组建环境专家咨询委员会,确保在事件发生后相关环境专家能迅速到位,为指挥决策提供服务;建立环境应急数据库;环境监测部门以及相关企业专业技术机构随时投入应急的后续支援和提供技术支援。宣传、培训与演练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增加公众预防环境污染事件的常识,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环境监测机构以及有关企业、专业主管部门应加强环境事件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培训和重要目标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环保部门按照环境应急预案,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的环境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应急能力评价为保障环境应急体系始终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并实现持续改进,对环境应急机构的设置情况、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建立与执行情况、队伍的建设和人员培训与考核情况、应急装备和经费管理与使用情况等,在环境应急能力评价体系中实行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机制。市指挥部负责对部门环境应急机构的建立与运行实施监督,市环保局负责定期对市环境保护系统的环境应急机构、队伍建设和运行进行自查,对环境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价。6后期处置善后处置市政府及有关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应做好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组织有关专家对受灾范围进行科学评估,提出补偿和对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保险逐步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社会保险机制。鼓励对环境应急工作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要依法办理相关责任险或其他险种。7附则预案管理与更新本预案由市环保局组织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环保局负责管理与实施。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出现新的情况,市环保局应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报市政府审定。奖励与责任追究奖励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⑴出色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⑵防止或挽救突发环境事件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⑶对事件应急准备与响应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⑷有其他特殊贡献的。责任追究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造成的后果,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⑴不认真履行环保法律、法规引发环境事件的;⑵不按照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拒绝承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义务的;⑶不按规定报告、通报突发环境事件真实情况的;⑷拒不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事件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⑸盗窃、贪污、挪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资金、装备和物资的;⑹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⑺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⑻其他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造成危害行为的。预案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主题词:环保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函──────────────────────────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市政协办,市纪委办,市人武部政工科,市法院,市检察院,群众团体,新闻单位。──────────────────────────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7年1月xx日印发──────────────────────────共印200份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5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一、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等。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主要指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或者现场指挥机构、环境应急专家组等。

  三、企业概况。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状况、环境敏感点等。列表说明主要原料、产品、应急设施、工艺流程、三废排放等情况。

  四、风险源分析。包括风险源分析确定(固定源:生产装置区、危化品储罐区、仓库、危化品装卸平台等;流动源:运输工具等)、环境危险源的基本情况、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严重程度。

  五、事故分级。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订。

  六、应急响应。根据事故分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对应急响应进行分级,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和步骤,并以流程图表示。

  七、应急处置。根据事故分级响应,采取相应的应急程序和措施。

  八、应急保障。列表说明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九、监督管理。包括应急预案演练和宣教培训计划、责任与奖惩制度等。

  十、附件(包括相关单位和人员通讯录)。

  1、厂区平面布置图(应标明环境风险源、应急物资储备库、消防栓、事故池等应急设施的位置;标明应急通道、避难场所)。

  2、厂区周围环境状况图(应标明厂区周围内环境敏感点、联系人及联系方式)。2

  公里半径范围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6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体系构成以及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附件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其他社会组织和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AQ/T 900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应急预案 emergency plan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

  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应急演练 emergencyexercise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4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概述

  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评审6个步骤。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资料收集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应收集与预案编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同时收集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风险评估

  主要内容包括:

  a)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

  b)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c)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应急能力评估

  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基础上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保障措施。

编制应急预案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及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应注重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相衔接。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和要求见附录A。

应急预案评审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评审。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内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外部有关专家和人员进行评审。应急预案评审合格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实施,并进行备案管理。5 应急预案体系

概述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危险源的性质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确定应急预案体系,并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编制专项应急预案。风险因素单一的小微型生产经营单位可只编写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主要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事故类别,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控制措施,组织本单位现场作业人员及相关专业人员共同进行编制现场处置方案。6 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总则

编制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

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应急预案等。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工作范围和事故类型、级别。

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可用框图形式表述。

应急工作原则

  说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事故风险描述

  简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等。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形式及组成单位或人员,可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明确构成部门的职责。应急组织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设置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预警及信息报告

预警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监测监控系统数据变化状况、事故险情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或有关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行预警,明确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的程序。

信息报告

  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主要包括:

  a)信息接收与通报

  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通报程序和责任人。

  b)信息上报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时限和责任人。

  c)信息传递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责任人。

应急响应

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生产经营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对事故应急响应进行分级,明确分级响应的基本原则。

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级别和发展态势,描述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处置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

应急结束

  明确现场应急响应结束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信息公开

  明确向有关新闻媒体、社会公众通报事故信息的部门、负责人和程序以及通报原则。

后期处置

  主要明确污染物处理、生产秩序恢复、医疗救治、人员安置、善后赔偿、应急救援评估等内容。

保障措施

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与可为本单位提供应急保障的相关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同时,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应急专家、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等。

物资装备保障

  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运输及使用条件、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其他保障

  根据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经费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

应急预案管理

应急预案培训

  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预案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使有关人员了解相关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现场处置方案。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应急预案演练

  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不同类型应急预案演练的形式、范围、频次、内容以及演练评估、总结等要求。

应急预案修订

  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基本要求,并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

应急预案备案

  明确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并进行备案。

应急预案实施

  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事故风险分析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应急指挥机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主要负责人职责。

处置程序

  明确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和内容,报告方式和责任人等内容。根据事故响应级别,具体描述事故接警报告和记录、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指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应急响应程序。

处置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内容

事故风险分析

  主要包括:

  a)事故类型;

  b)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c)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d)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e)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应急工作职责

  根据现场工作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应急工作分工和职责。

应急处置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

  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坍塌、水患、机动车辆伤害等,从人员救护、工艺操作、事故控制,消防、现场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

  c)明确报警负责人以及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注意事项

  主要包括:

  a)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b)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c)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d)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e)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f)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G)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附件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列出应急工作中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人员的多种联系方式,当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更新。

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列出应急预案涉及的主要物资和装备名称、型号、性能、数量、存放地点、运输和使用条件、管理责任人和联系电话等。

规范化格式文本

  应急信息接报、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主要包括:

  a)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b)重要防护目标、危险源一览表、分布图;

  c)应急指挥部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d)疏散路线、警戒范围、重要地点等的标识;

  e)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的分布图纸等。

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列出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救援协议或备忘录。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和要求

封面

  应急预案封面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应急预案名称、编制单位名称、颁布日期等内容。

批准页

  应急预案应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批准方可发布。

目次

  应急预案应设置目次,目次中所列的内容及次序如下:

——批准页;

——章的编号、标题;

——带有标题的条的编号、标题(需要时列出);

——附件,用序号表明其顺序。

印刷与装订

  应急预案推荐采用A4版面印刷,活页装订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7

  一、基本概况

(一)行政区划

  我县位于xx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东南陲,古长城外侧。周邻xx市、万全、尚义、康保、沽源、xx县,又与内蒙古xx县接壤。东西109公里,南北67公里,总面积4185平方公里。现有18个乡镇、366个行政村、1189个自然村,总人口万人。

(二)自然资源

  境内地下矿藏丰富,现已发现和探明有金、银、铅、锌、硫铁、硅藻土、浮石、大理石、萤石、橄榄石、石灰石、褐煤、专用粘土等20余种。蔡家营铅锌矿属全国大型综合矿床,富含铅、锌、金、银,矿石储量达8000万吨。

  森林覆盖率达到22%,天然植被以耐寒、旱生、半旱生草本植物为主,主要有:披硷草、羊草等。人工植被为人造林木和人工种草,主要树种有:杨树、柳树、榆树、落叶松,主要人工种草种类有:沙打旺、苜蓿等。

  野生动物中兽类主要有:兔、鼠、蝙蝠、狼、狐等野生动物,禽类有大雁、野鸽、喜鹊、野鸡等。

(三)自然气候

  我县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397毫米,无霜期95—110天,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照时数小时,全年活动积温2448℃,年平均7级以上大风日数53天。气温低、无霜期短、光照充足、平均昼夜温差大、干旱多风少雨是主要气候特点。

(四)主要河流

  境内有25条河流,主要是内陆河水系,分三个流域,包括安固里淖流域、九连城流域、西盐淖流域,河流主要汇集处为安固里淖。安固里淖等10条主要河流年产水量7261万立方米。地下水年补给量亿立方米。现有中小型水库10座,控制面积万亩。

(五)交通状况

  张北雄距要位,背靠内蒙,南临京津,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闻名世界的古张(张家口)库(库伦)大道必经之地。县城距北京240公里,距张家口和京包铁路45公里,207国道、张化、张尚、张沽、东商、张三等公路干线和正在建设的张石高速公路于此聚集辐射,构成了以县城为枢纽,连接内蒙、辐射京津的交通运输网络,是沟通华北内地与xx坝上及内蒙古的咽喉要道。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发生泄露的危险性增大。

(六)污染物排放情况

  xX年,全县共有重点工业企业19家,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万元;主要污染物有cod、氨氮、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固体废物等六项污染控制指标;全年总用水量450万吨,其中:工业用水总量万吨,共排废水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万吨;cod排放量379吨,氨氮排放量18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70吨,烟尘排放量123吨,粉尘排放量53吨,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有:皮毛加工行业、马利、天露等企业,危险源主要有:铅锌矿、东华公司。

  4567

  二、总 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理论、党的xx大、x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环境权益,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切实降低环境污染的危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意识和应急能力,指导和规范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和生命安全。

(三)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国家环保总局《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xx省环境保护条例》、《xx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xx省环境监测管理办法》、《xx省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xx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xx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本应急预案。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县行政区域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危险化学品、有毒化学品、电磁辐射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环境污染事件;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环境污染事件等。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主要包括:

(1)辖区内使用、经营、贮存、运输危险化学物品的单位和企业发生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

(2)城镇水源遭受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质等污染;

(3)重点污染源和排污企业超标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

(4)地震、洪灾、滑坡、泥石流等导致的环境污染;

(5)战争、破坏、恐怖活动等突发事件导致的环境污染;

(6)其它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突发事件。

(五)工作原则

  按照政府统一指挥、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职责明确的工作原则,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提高快速反应与应急处理能力,做好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统一领导,明确职责

  我县环境污染与破坏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由xx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协作。

  2、统筹规划,协调配合县环境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纳入本县公共安全检查保障体系统一规划建设,在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中,各部门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实现物资、设备、技术和信息的共享。

  3、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在应急突发环境事件中,要高度重视人的生命权,把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控制并消除隐患,减轻环境污染事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4、依靠科学,提高素质

  配备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设施,积极做好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处置设备的保管和使用工作,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定期组织演练,并做好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

  4567

  三、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部与职责

  1、领导机构

  成立xx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急处理工作指挥部负责本辖区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组织指挥。应急指挥部由县政府主管环境保护工作的副县长任总指挥,县政府办主管副主任xx县环保局局长任副总指挥,成员由县环境保护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局、卫生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土资源局、水务局、农牧局、林业局、建设局、气象局、发展改革局、监察局、广播电视局、民政局、财政局、交通局、供电公司、各通讯公司、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根据环境污染事件的态势和处理情况随时召开会议,研究决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重要事项和重大决策;

(2)进行现场指挥,组织应急救援,制定控制措施;

(3)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做好事件调查处置、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及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等工作;

(4)督促政府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根据各自行业特点,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并监督其贯彻执行;

(5)检查、督促各单位做好各项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准备工作。必要时,组织指挥重点防控单位进行应急处理的演练。

  2、工作机构

  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指挥部下设应急指挥办公室、事件救治组、事件监察组、事件监测组、事件监控组、事件信息组、后勤保障组和宣传报导组,具体职能如下:

(1)应急指挥办公室:组织协调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工作;完xx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成员由县政府办公室、县环保局等部门组成,该组由县政府办牵头。

(2)事件救治组:制订救治方案;指导医疗机构诊断、治疗抢救工作,督促检查医疗机构落实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提出医疗卫生资源调配方案,并组织实施。成员由县卫生局、防疫站和各医疗单位组成,该组由县卫生局牵头。

(3)事件调查组:负责污染事件的现场调查、取证;调查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原因以及已造成的污染范围;调查清楚污染源种类、数量、性质;调查清楚事件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可控性;对环境恢复、生态修复提出建议措施等;协助有关单位做好人员撤离、隔离和警戒工作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8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的基本情况调查

  1、单位名称、详细地址、地理位置、所处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等;

  2、当地气候(气象特征,降雨量及暴雨期等;

  3、救援力量及装备;

  4、其他。

(二单位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的调查

  1、主、副产品及生产过程的中间体等名称及日产量,原材料、燃料名称及日用量,列出危险物质的明细表等;

  2、生产工艺流程说明,主要生产装置说明,危险物质储存方式(槽、罐、池、堆放等、最大容量及日常储量,生产装置及储存设备的平面布置图,雨水或污水收集管网图等;

  3、污染物的产生量、污染治理设施去除量及处理后废物产生量,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设备、构筑物说明,企业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

  4、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转移、处置情况,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资质、处理场所的位置等;

  5、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等运输单位、运输方式、日运量、运地、运输路线等;(三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的调查

  1、周边区域50米、100米、500米,1公里、3公里、5公里等常在人数;居民点、自然村、学校、机关等社会关注区的名称、联系方式、与单位的距离和方位图;周边企业基本情况;

  2、产生污水排放去向,排放到水体及执行标准;区域地下水执行标准;

  3、周边区域道路情况;

  4、区域空气质量执行标准;

  5、其他周边环境敏感区情况及位置说明。(四环境保护目标潜在的危险性分析

  基本方法可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二、应急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一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 成立指挥中心。(二组成人员

  1、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

  2、现场指挥人。(三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应急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7、事故信息上报及有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协调事故的处理;

  9、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10、负责保护现场及相关数据;

  11、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

  12、负责组织外部评审。

  三、事故报告与通报(一企业内部报告程序;(二外部报告时限要求及程序;(三事故报告内容;(四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五被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的清单;(六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七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四、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一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

(二应急过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说明;(三应急过程中工艺生产过程中所采用应急方案及操作程序;工艺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应急时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基本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四污染治理设施的应急方案;(五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地点;(六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事故现场隔离方法;(七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八处置事故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处理措施;

  五、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一救援人员防护、监护措施

(二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三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四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五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六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七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和控制。

  六、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及医院救治

  人员出现受伤时,现场急救的有关方法;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药物、器材储备信息。

  七、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一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二确定现场净化方式、方法;(三明确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四洗消后的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八、事故现场的恢复和善后(一撤点、撤离和交接程序(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环境监测;(三应急终止的条件;(四事故后的生态环境措施;(五应急终止的程序。

  九、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一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二环境应急设备维护、保养;(三应急评价过程;(四事故原因的调查;(五环境应急总结报告的编制;

(六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修订;(七事故损失调查和责任认定;(八善后处置和保险。

  十、应急保障

  主要指通讯、防护、消防和车辆等器材的维护和保养十

  一、应急培训计划(一应急救援人员培训;(二员工基本培训、企业法人及管理人员外部培训;(三运输司机、监测人员等特别培训;(四外部公众环境应急知识的宣传及培训;(五应急培训内容、方式、记录表。十

  二、演练计划(一演练准备;(二演练范围与频次;(三演练组织;(应急演练的评价、总结与追踪。十

  二、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一内部评审;(二外部评审;(三发布的时间、送抄部门、企业、居民区等。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9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文件)

《水库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018下载总则

编制目的简述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和必要性等。

编制依据

  简述预案编制所依据的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综合考虑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要求以及各水库经批准的防洪调度方案。

编制原则

  简述预案编制原则。

适用条件

  说明预案适用范围、启动条件、申请程序及批准权限。工程概况

水库流域概况

  简述水库流域的自然地理、水文气象、社会经济、重要历史文物、水利建设等基本情况并附示意图。

水库工程基本情况

  简述水库工程等级、坝型以及主要建筑物历次重大改建、扩建等基本情况并列出水库工程特征值表。

水库上下游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简述上下游工程情况及防洪标准。

水情水工监测及预报、调度

  简述水库流域内气象、水文观测站点分布、观测项目、报汛方式并附分布图;水情预报方法及调度方式;水工观测制度、观测设施及水库工程主要部位历次观测、检查发现的异常现象和分析处理情况。

历史灾害情况及抢险措施 简述建库前工程所在流域或相邻流域所发生的水文气象灾情、地震、地质灾害等相关记录。

简述建库后发生的最大、最恶劣的雨情、水情、工情以及其他突发事件;当时洪水调度情况及抢险措施。

风险分析

  简述可能成灾范围并进行风险分析。

工程及防洪安全中存在主要问题

附图附表

附图

(1)水库及水库下游重要城镇、居民密集点、主要交通干线、重要国防设施、大中型工矿区等位置图(1:~1:的数字化地形图)

(2)枢纽工程平面布置图

(3)枢纽三大建筑物剖面图

(4)水库水位、库容、面积、泄量关系曲线图

(5)不同频率洪水与最大泄量关系曲线图表

(6)水库洪水风险图

附表

(1)水库下游各主要河段安全泄量和相应频率及水位表

(2)水库险情及抢险救灾情况统计表应急组织保障

应急指挥机构及分工

  成立水库防洪应急指挥部(组),明确成员单位及职责分工。

信息的传递和报告

  说明信息发布的范围、密度、联络的方式等。

决策的制定与执行

抢险队伍

专业抢险队

  说明专业抢险队负责的险工险段部位、抢险准备的时间和要求,明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群众抢险队

  说明发生不同险情时,群众抢险队配合专业抢险队抢险的险工险段部位,明确负责人、参加成员名单和联系方式。

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

  说明联系人、联系方式。

抢险物资准备

  说明抢险物料和设备的储备情况。

通讯保障

水情应急传递方式

  简述常规测报系统发生故障时,应用何种通信方式向有关部门传递水情。

抢险指挥通讯

  简述用于抢险指挥的通讯联络方式及通讯设备储备的品种、数量和调用程序。

应急状态下通讯人员值班制度

  说明应急状态下通讯人员工作岗位责任、请示汇报程序等。

救灾防疫保障

救灾物资的储备、调拨和供应计划

  列出救灾物资的品种、储备数量及地点、运输和供应范围、发放办法等。

卫生防疫

  列出负责防疫的医疗单位及器械、药品和设施的储备、调用,说明可能流行的疫病及相应预案。

宣传报告

  简述对外宣传的组织、发布机构、发布权限及方式等。主要应急措施

险情监测和巡视

  简述根据不同险情发生特点,对水库挡水和输、泄水建筑物加强监测和巡视的部位、监测内容、方式、时间要求以及成果上报程序等。发现险情后按附录1表格要求及时上报。

水库应急调度方案 水库应急调度方案要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如水库工程发生险情,水库下游防洪工程发生险情、地震、战争、恐怖事件、地质灾害、超标准洪水、漂木、漂船,根据其不同性质,明确调度运用方案、调度权限、调度令下达、执行和监督的责任部门及程序等。

工程应急抢险措施

  按工程发生的险种,说明发生不同险情时的抢险方案,方案中要求明确抢险方法、所需抢险物资、负责不同抢险部位的抢险队伍和责任人等。

超标准洪水应急抢险措施

  说明水库发生超标准洪水时需采取的应急抢险和加固等各项非常措施。

溃坝应急措施

溃坝洪水计算

  根据溃坝计算成果提供溃坝洪水淹没图。

溃坝应急逃生方案

  按照预先推测的溃坝洪水影响范围及洪水到达时间制定下游人员紧急撤离方案,方案中要明确需紧急撤离人员范围、人数、撤离方式和路线、安全避险地点、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

预警应急通讯措施

  简述向上下游相关单位及社会发布紧急状态预警的措施。

警报形式

  说明表示发布警报的形式、机构和权限。

出险标志

  说明表示出险和抢险地点的标志。

解除警报

  说明解除警报的条件、方式及发布权限等。

人员转移应急措施

转移安置方案

  说明不同险情发生时,需要组织转移的险村险户范围、人口、转移地点、所用交通工具、时间、指挥人员、联系方式等。根据现有交通网络、社区和村镇分布及安全安置点的分布情况,分片明确需转移人员和财产的数量,以及向安全地带转移的路线,必要时可附图说明。

转移安置的组织实施

  说明负责组织、落实和监督转移安置的部门、责任人和联系方式以及相应的转移任务。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0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原则、要求、内容及格式。本导则适用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直属、全资、控股单位。

  2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国办函[2004]33号)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安委办字[2005]48号)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办函[2005]39号)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3术语和定义

  专项应急预案

  指依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门针对某一类型或几种类型事故(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现场应急预案

  指依据专项应急预案,针对专项应急中的某一特定场所、部位、设备单元或系统等所制定的具体应急行动计划。

  危险目标

  指可能引起事故或突发事件的场所、单元或设施。

  4编制要求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集团公司各类应急预案和本导则,结合实际,编制应急预案。

  5编制内容

  工作原则

  明确应急工作的指导原则和总体思路。

  风险分析

  企业概况

  包括企业建设和投产日期、机组台数及容量、地址、组织机构、从业人数、隶属关系;发电形式、生产工艺、主设备型式;周边区域的单位、居民、重要基础设施、道路等情况。

  危险目标确定

  主要是通过对本企业存在的或潜在的紧急情况进行辨识和评价,包括对地理位置、水文、气象、生产情况、设备状况、基础设施、人员分布、周边环境、道路交通、医疗条件以及可能突发的事件种类、后果等内容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危险目标。

  可选择的突发事件种类有:

  人身伤害;电网事故;全厂停电;水(灰)库险情;火灾;锅炉压力容器事故;储油(气)罐区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洪水、台风、雪、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公共卫生;恐怖袭击事件和群

  体性事件及其他外部突发事件等。

  风险级别

  依据风险和现有资源的评估,确定本企业各类风险级别。属于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的一般可分为三级,即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一般);属安全生产事故可不分级别。

  可利用应急资源

(1)确定内、外部可利用的消防、救援设备、设施及人员,包括使用及联络方式;

(2)确定可利用的医疗设备及厂外医疗机构、急救中心,包括医疗机构医疗专长、联络方式等。

  应急预案体系

  依据风险和现有资源的评估,说明本企业应急预案体系。一般应分为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预案(计划)三个层次。

  应急组织体系和职责划分

  应急领导小组

(1)明确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组成人员及应急管理机构。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应由企业行政第一负责人担任。

(2)明确应急领导小组、应急管理机构的职责。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

  依据风险和现有资源的评估,明确以下内容:

(1)现场指挥部,包括组成人员、指挥负责人及职责。现场指挥部一般由总指挥、分项指挥、安全环保负责人及信息联络和协调人员组成。

(2)专业应急小组,包括组成人员、主要负责人及职责。一般设综合协调组、通信组、救援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等。

  最初应急组织

  依据风险和现有资源的评估,明确本企业最初应急反应组织,包括最初应急指挥机构、组成人员及职责。

  预警和预防机制

  预警分级

  依据风险和现有资源的评估,确定本企业的预警状态分级标准。一般分为Ⅰ级(红色)、Ⅱ级(橙色)、Ⅲ级(黄色)三级。

  预警行动

  明确本企业各级别预警状态的分级响应内容,包括信息判断、预警发布、预警行动。

  报警、通报及通信联络

  依据现有资源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1)建立报警反应体系,明确报警与接警程序,以流程图表示。主要是指现场目击者、最初应急指挥者、消防、医疗救护、生产运行、应急组织之间的报警反应程序以及必要时向外部应急组织的通报反应流程等。

(2)明确报警方式。主要是指程控电话、市话、手机、ON-CALL等。

(3)明确报警电话。主要是指报警电话的设置、号码的定期公布及变更后的及时更新和重新公布等要求。

(4)明确向集团公司及其他相关部门报告程序。主要是指向集团公司、当地政府进行信息报告的时间、形式、报告人、电话号码、内容要求等。

(5)明确公众紧急告知程序。主要是指向可能受影响的内部员工和外部公众紧急告知的方法、报告人、电话号码、内容要求(如健康危险、自我保护、使用疏散路线和蔽护场所)等。

(6)明确各级应急组织之间的通信联络要求,包括通信频率、联络周期等。

  应急处置

  指挥与控制

  依据风险和现有资源评估,明确以下内容:

(1)接警后,指挥者分析、判断信息,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发布应急预案启动命令,启动应急组织,通报相关信息等程序;

(2)各级应急组织的具体响应方式、方法及要求。

  最初应急反应

  依据风险和现有资源评估,确定最初应急反应的行动原则,包括依据运行规程及其他有关规程、规定采取的防止事态发展、扩大的先期处置要求。

  搜寻与营救

  依据现有资源评估,明确以下内容:

(1)人员清点,包括清点方式、报告要求。

(2)搜寻、营救启动条件,决策程序和搜寻人员联系方式等。

  疏散与撤离

  依据对可能发生的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的分析结果,明确以下内容:

(1)疏散、撤离范围的界定原则;

(2)现场人员撤离、清点的方式及要求;

(3)周边单位、居民疏散条件及通报方式。

  应急人员安全防护

(1)明确应急人员主要防护装备种类、存放地点、数量及管理部门;

(2)明确应急人员进入和离开事发现场的程序;

(3)明确应急人员安全防护要求,包括安全防护、预防以及医学监测、消毒、去污等。

  现场监测与评估

  明确防止次生、衍生、耦合事故(事件)发生,对事故现场(建筑物、构筑物、环境等)进行监测、评估的要求,包括:

(1)现场检测的要求;

(2)现场实时监测及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

(3)重新进入现场的条件。

  现场警戒与保卫

  依据现有资源评估,明确现场警戒、保卫实施程序,包括实施部门、时机、地点、设施等内容。

  社会力量援助

  明确社会力量援助启动的条件、程序和责任部门。

  新闻发布

  明确新闻发布原则、格式和部门,以及审查、发布程序。

  应急结束

(1)明确应急结束条件;

(2)明确应急结束程序。

  后期处置

  善后处置

  明确善后处置措施:

(1)突发事件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包括慰问、抚恤、补偿、医治、接待、丧葬等原则规定;

(2)物资和劳务征用、外部应急救援组织等的补助或补偿;

(3)保险索赔;

(4)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的规定;

(5)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规定。

  事故调查

  明确事故调查的有关规定,包括事故调查部门、应搜集的资料等。

  应急总结

  明确应急工作总结的责任部门及相关要求。

  应急保障

  制度保障

  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1)应急责任制,包括应急工作责任追究和奖惩规定;

(2)值班制度;

(3)培训与演练制度;

(4)应急装备、物资、药品等检查、维护制度。

  通信保障

  依据现有资源评估,明确应急通信保障工作体系,包括广播、无(有)线电话、电台、人工等联络方式。

  应急队伍保障

  确定专业应急小组或突击队,包括综合协调、通信、救援、安全保卫、后勤保障及善后处理等人员;明确外部互助单位,政府、武警等应急救援力量及联系方式。

  应急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装备的配备要求,包括主要应急装备种类、数量、存放地点及责任部门。

  应急物资保障

  明确应急物资的储备要求,包括主要应急物资种类、数量、存放地点及责任部门。

  交通运输保障

  明确运输车辆及其应急管理要求,确定外部可提供车辆单位。包括备用驾驶员的确定和培训。

  医疗卫生保障

  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1)专(兼)职急救、卫生防护人员及要求;

(2)药品、器械等储备、使用信息及管理要求;

(3)医疗救治机构的确定及患者转运要求。

  治安保障

  明确治安保卫责任部门、可调用的部门和人力;确定现场的保护、保卫、警戒措施或方案,包括事故(事件)现场、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全保护、交通管制及疏导等措施。

  经费保障

  明确应急准备和行动经费的来源、使用和管理监督措施。

  技术储备与保障

  确定可提供技术支持的科研、检测机构及技术专家,包括联系方式;明确与应急有关建(构)筑物、重要设备设施等各类图纸,主要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资料的存放地点、保管人。

  预案保障

  确定保障本预案有效实施的各相关专项应急预案,结合实际,可选下列内容:

(1)《人身伤亡应急预案》;

(2)《黑启动应急预案》;

(3)《全厂停电应急预案》;

(4)《水(灰)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5)《火灾应急预案》;

(6)《锅炉压力容器事故应急预案》;

(7)《储罐区防爆抢险应急预案》;

(8)《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9)《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0)《地震应急预案》;

(11)《防汛抗台(洪)应急预案》;

(12)《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4)《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15)其他。

  宣传、培训与演习

(1)宣传教育。明确宣传教育形式、对象、频次、内容。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及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报警、接警等常识。

(2)培训。确定培训方式、对象、内容及要求,包括基本培训、专业培训。

(3)演习。明确演习的范围、频次、内容、组织等。

  监督检查

  明确日常和应急状态下应急工作的监督检查责任部门。

  预案管理

(1)明确应急预案审批和发布程序;

(2)明确应急预案的发放、控制规定,包括预案的受控标识、发放部门、对象、登记、签字、作废等;

(3)明确应急预案评审、更新、备案、宣贯规定。

  附录

  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可选择附上以下内容:

(1)值班联系电话;

(2)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

(3)外部咨询、救援单位名录及联系电话;

(4)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传真号码;

(5)上级单位有关部门联系电话、传真号码;

(6)本预案涉及的总平面布置图、消防设施图、建(构)筑物结构图、交通示意图、人员疏散路线图等相关资料;

(7)其他。

  6预案编制的格式及要求

  应急预案格式和印刷可根据各企业标准化管理格式进行,也可遵循以下格式和要求。

  格式

  封面

  标题、单位名称、预案编号、颁布号、发布、实施日期。

  修改履历

  前言

(1)本预案简要说明;

(2)预案提出部门、归口解释部门、起草部门、主要起草人、初审、会审、审核及批准人名单。

  目录

  适用范围

  编制依据

  术语和定义(可选)

  预案内容(主要包括本导则第5章内容)

  附加说明(可选)

  基本要求

(1)使用A4白色胶版纸(70g以上)。

(2)字体:

  标题:20号黑体加粗。

  小标题:四号黑体。

  正文:四号仿宋体。

  序号:四号Arial。

(3)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