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夜书所见教案(优秀9篇)

2023-07-05 14:07:24综合

夜书所见教案(优秀9篇)

  夜晚的静谧中,我们翻阅着书本,汲取知识的光芒。而教案,则是我们与老师共同创造的指引,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与进步。那么,如何写一份恰如其分的夜书所见教案呢?让我们一起探索吧!以下是网友“yipojijing”收集的夜书所见教案(共9篇),供大家品鉴。

夜书所见教案

夜书所见教案 篇1

  一、出示课题,理解题意

  1.回顾以前所认识的诗人,出示课题,提问:你明白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学生将自我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2.再读课题,提问: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1)“书”在那里是什么意思(写)

(2)“所见”是什么意思(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在夜里把自我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pck分析:课前让学生搜集诗人的资料,交流了解诗人的背景,为学生学好古诗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铺垫。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诗题,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也能更好地过渡到古诗资料的教学。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2.教师正音(“挑”),师生讨论生字“促、深”的识记方法。

  3.听录音朗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4.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分别用“”和“〇”画下来。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

  5.学生汇报。(板书: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

  pck分析:从整体入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经过整体感悟文章资料。并让学生边读边画,培养学生带问题读书,养成边读边画的习惯,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学习第一、二行诗

(1)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理解)。

(2)第二行诗句那里的“客”是指谁呢(诗人)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3)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境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境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

(4)我们班有很多随父母来到这读书的孩子,离开家乡的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5)经过你的朗读,教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十分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6)小组赛读这两行诗,再指名读,齐读。

(7)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我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pck分析:抓住诗句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资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经过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感受秋天,感受诗人的孤独和思乡情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并让新居民孩子谈谈自我离开家乡的感受,深深体会“动客情”。

  2.学习第三、四行诗

(1)自由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齐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

(3)质疑:①“知”字是什么意思呢(料想)

②发挥想象,猜想孩子还在玩些什么呢

(4)师:诗人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我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

(5)根据刚才的提示用自我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引导:在翻译古诗的时候,能够根据情景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翻译时能够把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境。

  pck分析:经过学生交流自我对诗句的理解,解除疑难,理解诗句所描述的情景。引导学生对于诗句中的“知”字深入思考,品词析句,进取思维,展开想象,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体悟了诗的内涵,也学会了阅读。

  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师配乐范读。

  2自由读,指名读诗,师生评价。

  3.男女赛读。

  4.游戏背诗:师说出诗中的一个字,学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5.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6.说说自我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

  7.回忆一下关于思乡的诗,如《静夜思》。

  pck分析:语文的阅读教学应当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情感升华。古诗教学也应注重积累,经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背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品味古诗的诗蕴,灵活把握教材,拓展教材,使课堂教学得到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积累。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我喜欢的背下来,还能够与大家一齐交流分享。

  pck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背诵优秀诗文。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注意扶放结合,由点及面,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感受中华古诗文化的魅力。

夜书所见教案 篇2

一、 复习导入

  1、同学们,老师先带大家观赏一下美丽的田园景色,看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季节?(课件出示秋景图)

  2、秋天的确是一个多彩多姿的季节,可丝丝的凉意和片片纷飞的黄叶,给人带来无尽的思乡情绪。还记得我们学过许多思乡的古诗吗?谁能来说一说?(背)

  3.看来同学们之前的知识掌握的不错哦。

二、了解诗人及其背景:

  1.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写思乡的古诗。 让我们先去认识这个主人公吧。(出示课件:叶绍翁)

  2. 现在,我们了解到了他是一位南宋的诗人,(板书:南宋 叶绍翁)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他擅长写景抒情,字句华美精丽,如《游园不值》和《夜书所见》。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解题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就是(板书:夜书所见),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2.全班一起读课题,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3.那谁能说说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写)

  4.谁能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完整。(夜晚写下自己所看见的)

(二)、初读诗词

  1、诗人究竟在夜晚看见了什么?下面老师想请大家自学这首古诗,

  在学习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读懂诗歌中的字词或意思呢?(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看插图,展开想象)好,下面就请大家以同桌为单位,用你们提出的办法来学一学古诗,看看你能读懂的有哪些,再给你读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2.学生反馈自己读懂的字词或句,再提出自己不明白的。

  3、好,让我们先读读这几个生字(课件出示生字词)

  4、让我们试着读读这首诗,用斜线划分好节奏。

  5.古诗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语言,需要我们细细的去揣摩,才能更好的领悟其中的韵味,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文里,去细细品位,看看你们刚才的理解,对了多少,还有什么需要修正的地方。

四、 品词析句,想象悟情

  1、看课件,听录音,感受诗中意境。(出示主题图)

  2.首先,我们来看看诗歌的第一二句。在这两句诗歌中,你们能体会到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又想到了些什么吗?(出示课件前两句)

  2.师:是什么风?(秋风)怎样的秋风(凉凉的秋风)这风怎么吹?发出什么声音?(呼呼)(课件演示风声)什么感觉?(好冷啊)文中说到风声,用的是什么词?(萧萧)是啊,这萧萧的秋风吹打着梧桐树的叶子,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沙沙,哗哗)你觉得怎样?(我觉得更冷了。)

  3.这样的风声,梧桐声,拂过诗人的身体,掠过诗人的耳朵,送来阵阵的寒意,让诗人不禁打了个寒噤,那么你们觉得这一句该怎么

  读?个别读两三个,齐读。(萧萧梧桐送寒声)

  4.诗人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图片,一轮明月)好一轮当空的明月啊,让我们想起了什么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我们都做些什么? 生1:我们一家人吃月饼,看月亮。

  生2:全家围在一起很开心

  是啊,当你们围坐在院子里,阳台上,吃着可口的月饼,看着明亮的月亮的时候,我们不由的发出一声感叹,月亮真美啊!

  5.但诗人此时此刻眼中的月亮美吗?(美,不美。)

  6.看来意见不统一,说说各自的理由。

  生: 不美。因为作者此时,深处他乡。

  7.你怎么知道他在异乡?

  生:因为诗中提到动客情。这个客说明他在他乡做客,这时候,他一定……..

  8.说的真好,这里有个关键词,动客情,他动了哪些情?想了哪些事?大家来当当小诗人,设身处地的想想,在这样一个月圆的深秋之夜,秋风阵阵,凉意深深,你们会想到些什么?

  9.说的太好了,可见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忧愁,孤单,寂寞,郁闷)(板书:孤单)因此,在诗人眼中,这轮明月并不美,他没有心情赏月,他的心被浓浓的思乡之情所取代,被对家人的`深深思念所填满,那么这句又该怎么读?(江上秋风动客情)

  10.把作者想家的感情,味道读出来。

  11.大家读的太好了,赵老师也仿佛被你们带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中,被他的忧郁和孤独所感染。

  10.这时候,诗人一个不经意的转头,他又看到了什么?(出示插图:篱笆下的一盏灯)

  你怎么知道他看到了一盏灯(夜深篱落一灯明)

  11.在这样满是忧愁的夜晚,却有一盏这样醒目的灯,大家想象下,在篱笆背后,可能有怎样的一幅情景呢?

  12.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真佩服你们,诗人和你们一样,他虽然没有看到篱笆后的情景,却也走出了一番猜想,他所想到的又是什么呢?大家来读读诗歌的后面两句,然后告诉我答案)

  13.诗人想到后面应该有两个孩子在捉蛐蛐。

  师:你从哪一句诗里知道的?这里的知是什么意思:猜想

  14.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猜想?(因为,他小时侯一定也常常提着灯笼在篱笆下捉蛐蛐)

  15.你们知道孩子们捉蛐蛐是为了做什么吗?(斗蛐蛐玩)

  16.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捉蛐蛐的吗?(生:………)你们想捉蛐蛐吗?(想)好,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和诗人一起回到童年时代,在老师的语言带领下去捉一捉蛐蛐。

  17.这是深秋的一个夜晚,好大好圆的月亮挂在高高的天空,你和你的小伙伴,蹑手蹑脚的来到后院的空地上,兴奋地寻找着蛐蛐的踪迹,这时,你们听见了(放蛐蛐的声音),这可是一只好大的蛐蛐啊,你们悄悄地靠近发出声音的地方,提着灯笼,一边照亮,一边轻轻地拨动小草,忽然,你们眼前一亮,看到了那只蛐蛐,说时迟,那时快,

  你们一伸手,哈哈,蛐蛐被你们逮住拉。(怎样,你们这时有什么感觉啊?)

  18.捉蛐蛐真好玩啊,我们可高兴了。因此,这儿挑应读 tiao(第三声)

  19.当诗人也回想起这一段童年的往事的时候,你觉得他的心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开心,快乐……)板书:快乐

  20.那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诗歌的最后两句? (个别读全班读)

  21.这篇诗文写的太精彩了,作者在深秋的景致中融入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愁,又从一盏明灯里回忆起童年的美好往事,由此产生了愉悦的心情,这样复杂的情感变化,却只用了寥寥几句精辟的诗句来演绎,并且表达的淋漓尽致,耐人寻味。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的读一读这位伟大诗人的杰作吧。

五、背诵诗歌

夜书所见的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 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学习《夜书所见》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

  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

(二)初知诗意

  1、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2)交流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

  3. 诵读全诗

  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

  4、练习背诵

(四)指导写字“促、深”。

第2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二、初读

  1、我们先把诗读正确、连贯。

  2、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3、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心境?(忆)

  围绕“忆”字,你能提问,启发大家思考吗?(根据学生质疑,板书)

(简单的疑问根据诗题释疑,重点为:“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插着茱萸,登高饮酒风俗;“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常说的山东不同。)

三、精读理解

  1、四人一组思考、讨论黑板上的问题。

  2、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

  如:第一句诗。

①“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

②诗人会怎样思念亲人呢?(“倍思亲”。“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每逢佳节”,“逢”:遇到。)可见诗人平时怎样?

③诗人为什么会平时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从而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

④朗读指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让我们读出诗人寂寞的,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

  如:第二句诗

①诗人极度思念亲人,想到兄弟们干什么?(生齐读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标出字:遥、遍,说字义)再说句意。(板书:登高)

②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在外,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3、朗读指导,并背诵。

①自由练读

②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③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

四、拓展

  1.今天就是中秋节,我们寄宿在学校,不能回家,就让我们说一说对他们的思念吧!

  学生畅所欲言。

  2、写字指导

  重点写“异、遥、插”字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篇4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它写的是:诗人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不仅回忆起自己得故乡和童年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感所代替。全诗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学习这首诗要让学生感受诗歌的优美音韵、完整得意境和蕴含其中的美好情感。依据这个教学目标,我是通过让孩子们反复的读来体会诗歌得意境和美的。

  具体的教学环节是这样的:我先按照题目的意思板书了夜、书、所见,让孩子们借助诗文和课下的注释来弄明白这样板书的目的。接着就是读诗。由于这是一首思乡诗,读的时候语速要慢,感情稍低沉。在这我借鉴了一下别人得经验。给孩子们简单插入了一些平仄的知识,告诉孩子们每个节奏中最后一个字读的时候要慢些,音拉得稍微长一些。我先范读,引导孩子读好第一句。后让孩子们配合我的手势去读,把快慢、节奏读出来。然后我从“动客情”入手来感悟诗歌的意境。是什么牵动了诗人得感情?客游在外得他会想些什么?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和孩子,他又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孩子们去想象,去体会。最后我适时地进行了延伸,在浩瀚的诗国里,思乡、思亲历来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诗人通过诗歌来抒发他们心中的离愁别绪。这样的诗也有很多,同学们不妨课下去收集一些,来感受一下。

  纵观这节课,优缺点并存。

  1.本节课我觉得最大的成功是孩子们的读书。他们不仅读出了诗歌的轻重缓急,还把自己的感受也读了出来。看来有时的一些想法是完全可以在孩子们身上实现的,关键在老师的引导。我就是和郑州的那个老师一样,配上手势,让孩子们根据手势来读书。虽然没有大家做的那么完美,但读的效果还是有一点点的。由于孩子们很好奇,诗歌还可以这样得读,他们都很兴奋,反复诵读,没有觉得很厌烦。注意力也很集中。前面大量的读书,也为后面理解诗歌做下了铺垫。孩子们的理解也很好。看来还是得让孩子们多多读书。

  2.不足也有很多。由于读书的时间太多了,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本节课的内容没有完成。只是理解了一点。时间得把握不好,我的课堂调控能力不是很强,以后还需要多多努力。读书和课堂这两个方面该怎样协调在一起呢?我真的好好反思反思。还有课堂上的语言还是显得过于琐碎,不简洁,不像别的老师上课干脆利落。评价语也是干巴巴的,就像我这个人一样。

  总之,语文课堂上我也在努力地尝试,努力地为孩子们语文素养的提高积极地实践。不足也肯定不少,但我会努力的。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篇5

  今天的这节师徒结对课,通过几位老师细致的点评,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我们通常说古诗难教,实则不难,只是自己没有找对方法和技巧。南宋诗人叶绍翁这首《夜书所见》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这节课本来我的教学重点应该是通过反复朗诵,感受诗歌意境和体会作者思乡之情,可实际呈现出来的课堂重点却是理解诗歌的句意。教学的目标出现了偏差,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对学生的认知和感受能力估计过高

  刚接手三年级,我还不是完全的能够了解学生的学情,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提到的一些关键词句,学生不理解,如“倒装句”、“自古逢秋悲寂寥”,这些是我上课之前没有预料到的,所以,在讲解诗歌句意的时候有些困难。在给学生讲解“促织”一词时,我讲了有关蟋蟀的故事,我不知道学生有没有听清楚,因为我讲故事的语速有点快,这一点也是值得以后改进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会出现“意外”。我播放的蟋蟀的叫声,同学们有的居然说是蝉叫,我当时就觉得很突然,所以没有处理好这个细节,只是马上纠正过来。现在回想,其实当时我可以这样回应:同学们,你们知道蝉的叫声和蟋蟀的叫声有什么区别吗?再次播放蟋蟀叫声,很快学生就能听出来,蟋蟀叫声是短促的,而蝉的叫声是连续的。

二、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太少

  虽然我在课堂上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课堂老师讲的多,学生读的少,所以在学生对诗歌不熟悉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句意理解,就难上加难了。朗读的方式有很多,齐读、泛读、领读、诵读等等,形式多样,其实多读并不难,关键是要如何通过读,让学生体会诗歌感情。今天我就尝试了用配乐朗读,效果虽称不上完美,但起码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读还要讲求循序渐进,反观这节课,重新安排教学流程,可以以读贯穿始终。先是回忆诵读学过的诗歌《所见》,引出诗歌题目;轻读题目《夜书所见》,读出夜的静悄悄;初读诗歌,扫清文字障碍;再读诗歌,读的通顺流畅;三度诗歌,读出节奏和韵律;男女生比赛读;小组合作互相读;指名个别朗读,老师再作指点;老师示范朗读,学生仿读;配乐朗读,力求能诵读;句句细读,理解句意;句句品读,感悟诗情;整体诵读,注意节奏有缓慢到明快的变化,是随着作者的心情而变;拓展阅读,补充积累;课外导读,搜集有关思想的诗句。

夜书所见教案 篇6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课文分析:《夜书所见》描绘了秋天夜景图,表现诗人孤身在外孤独、寂寞的心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诗文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一方面是要把古诗作为一个识字的载体,另一方面是要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美,理解诗意也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不要求学生一一对译,使学生产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今后的学习。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全面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法分析:

  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诗歌教学更是如此。“三分诗,七分读”这句话就强调了诗歌学习中读的重要性。根据《夜书所见》一文的诗歌题裁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促知、以读促解、以读促悟”的方法进行教学。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相同的阅读材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感受,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在读的基础上,通过引进资源、练习说话、启发想像、改编古诗等环节,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的自主状态。整个教学设计,突出表现以读为本,说、写结合,突出能力训练。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的情感得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诗歌的感染。课堂上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努力营造自主空间,使学生学得得法,学得主动,学得生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促、深、忆、萧、梧”五个生字,会写“促、深、忆”三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诗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重难点、关键:

  1.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2.朗读诗文做到“字字有情,句句含情”,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具准备:课文挂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美图导入,营造诗境

  1.出示挂图,请学生说出挂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像创编小故事。

  2.“同学们的故事很精彩,老师真是佩服呢!这样美的画面写成诗也一定会很精彩!来,我们一起走进《夜书所见》!

  (从形象直观的图画入手,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图片营造诗文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创编故事,一是为了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二是为了有一个轻松的开始,创造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期待,预热课堂。)

  二、 初读诗文,感知诗情

  1.理解“书”、“所见”的意思,近而解题。

  2.齐读题目。

  3.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4.老师正音、师生讨论生字的认法。

  5.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6.告诉老师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

  (从整体入手,把握诗意,避免了机械的分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 精读诗文,感悟诗意

  1.诗的题目是《夜书所见》,那诗人在这样的月夜看到了哪些景物呢?默读诗文,在你认为的重点词语下面划线,说说感受。

  2.在这样凄凉的秋夜,诗人的心里有什么感觉?他想到什么呢?(板书“动客情”。)

  3.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写景部分。(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以读促思,尊重学生个性化朗读的感受,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4.图文结合,自由读文,联系上下文讨论“知”的意思。(品“挑”)(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联想,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性。)

  5.在图中标出从诗文中摘到的词,给图画配上“注释”。(看图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鲜明的图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图文结合是第二学段阅读的重要途径。)

  6.作者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投入,就会想到什么?(家乡、童年。)是的,这就是“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也就是—诗人思念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7.“动客情”就是全诗的中心句,文字中融进了诗人思乡之情,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想家”、“乡愁”的味道读出来,读得浓浓的。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感觉?

  (抓住文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想像,使之感受更为深入,学生体悟了诗内涵,也学会了阅读。)

  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

  1.指名读诗,师生评价,评出“朗读之星”。(多元化的评价、激励方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及热情,避免出现“朗读疲劳”。)

  2.齐背诗文。(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与人共处,同时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情感。)

  3.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与文中人物对话,学生在情境中将自己融入其中,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

  4.回忆一下关于思乡的诗,如《静夜思》。(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回应本课情感体验。)

  五、小小诗人,再现诗韵

  把这篇古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现代诗。

  (注重积累与表达的训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兴趣,很自然地完成读写结合。树立了“生活中学语文,生活中用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空间。给学生留下自主空间,可做课堂小练笔,也可课下写成,下节交流。)

  板书:

  见:梧叶 挑促织 一灯明

  夜书所见 听:寒声秋风思乡、孤独

  感:动客情

《夜书所见》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地认读多音字“挑”,能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诗文的主要意思。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抓关字词等方法,体会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情感,并背诵诗文。

  3、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培养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营造诗境。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师:上课之前,老师先要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幅图,在这幅图中,你们看到了一些什么呢?哪位同学来说说。

  指名回答。

  师:我们的同学观察得真仔细。在南宋的时候呀,有位大诗人——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夜晚,他外出散步,见到了我们这幅图上的情景,可他竟只用了短短的几十个字便把这幅画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同学们想不想读一读呢?(板书课题)

  2. 初读诗文,理解诗题。

  1. 齐读课题。

  2. 师: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诗《所见》,回顾一下,“所见”是什么意思呢?指名回答。(所看到的。)

  3. 师:至于这个“书”字,我们先来给它组组词。(看书)

  “看书”中的“书”字是“书本”的意思,但是,把它用在题目里,和前后的词连接起来,它是不是这个意思?再齐读课题一次。

  4. 想想,他和“所见”连接,这个“书”字还有什么意思?谁说?

  指名回答(书写)。

  5. 师:对,“书写”的意思,这就叫做一词多义,现在我们能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了吗?

  6. 先请一生回答,然后全班齐讲。

  7. 师:题目的意思弄明白了,现在请大家自由地将这首诗读两遍,第一遍读的时候结合拼音、注释把字读准,第二遍要把诗句读通。

  8. 请一生读。(指导多音字“挑”)。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得很流畅,很通顺,但诗是有节奏、有韵律的,如果你能把诗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来,就一定能把诗读得更好听。现在请同学们听范读,画出诗歌节奏。

  9. 学生练读、齐读。

  三、抓住字眼,感悟诗意。

  1、“夜书所见”,作者写的都是自己所看到的景物,那他都看到了一些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诗文,把他看到的景物划出来。

  2、告诉老师,作者看到了一些什么?

  交流:

  (1)“梧叶”(板书)

  师:对,有梧叶,那梧叶怎么样呢?把这句诗再读一读。

  生读。

  师:“萧萧”指的是什么?

  生:风声。

  师:写风的声音很多,最常用的有哪些?(呼呼)现在我们把“呼呼”这个词放到诗中间,来对比读一读。(第一二大组①,第三四大组②)

  课件出示:①呼呼梧叶送寒声。

  ②萧萧梧叶送寒声。

  读出来什么了吗?

  (凄凉、悲伤)

  师:是啊,在诗歌的开头,作者就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萧萧秋风吹着梧桐树叶,吹在风中人的身上,送来阵阵寒意。如果当时站在这风里的是你,结合插图,想像一下,面对这萧萧的风,看着漫天飞舞的梧叶,你会产生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生:思乡之情。

  师:带着你的感悟把这两句诗读一读。

  跟他有共鸣的同学一起来一遍。

  师: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动客情”,这个客就是指的——诗人自己。

  (板书“动客情”)

  师:现在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结合诗境,把第一二句再来体会体会。

  (2)“儿童”“促织” “篱落一灯明”

  师:除了梧叶,作者还看到了什么?齐读诗歌三四句。

  生:儿童。(板书)

  师:那么儿童在——

  生:捉蟋蟀。

  师:来,把第三句读一读。

  师:老师在这里琢磨,把这个“知”字换成“见”字应当更好啊,你们认为呢?

  生:不对,因为他没有亲眼看到的,他只是猜想到的。

  师:看来这一句话作者写的是自己的所想。那他到底看到了什么?才会有这种猜想呢?

  他看到了——

  生齐读: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萧萧梧叶下,一伙儿童与蟋蟀嬉戏,此情此景老师无法用语言表达,请大家边看图,边想象,读诗歌三四句,想想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生:他想起自己也是这样捉蟋蟀的。

  师:此时此刻,那篱落边的小孩子仿佛就是——

  生:童年时的他自己。

  师: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又会怎样?

  生议。

  师:从这里我们其实也可以看到诗人在前两句中“动”了的客情;看到儿童们玩蟋蟀,他又一次“动”了客情,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四、吟诵诗文,再现诗情。

  1、师:所以,“动客情”就成了全诗中的中心词。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我们要抓住这个中心词更好地用心去感受这种感情。请再读一遍,看能不能读出这种感情?

  2、生:(静思细读)。

  3、师:(观察生读后)你们都在认真读,很好。不过,有的读得太快了,有的声音太高了……。你想,诗人当时一个人很孤单、很苦闷,思乡心切,情绪低沉的呀,声调要缓慢些。比方,有个小姑娘拉住妈妈的手摇,双脚轻轻地跳:“妈妈,我求求你啦,走吧,怪不好玩,回家啊!”你看你看,她是多么想家呀!这首诗就是要把诗人“想家”(乡愁)的感情、味道读出来,读得浓浓的。再自由读,看谁读得最好?

  4、生:(自由读)

  师:现在,我看诵读好多了。只是“动客情”是诗中的中心词,吐字要清,适当放慢。(范读)“江上/秋风/动……客情!”最后两句“捉蟋蟀”场景确实令人高兴,但同时又牵动了诗人“动客情”思念家乡呀!所以后两句语气可明快些,但不可过快。

  5、齐读古诗。

  五、积累背诵,回顾拓展。

  1、这一次的朗读,老师看到你们已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首诗背下来呢?试着背一背。

  2、我们也来学做小诗人,好不好?就根据这首诗的意思,用现代人的话口述四句;要想像、顺口、有感情。先分组讨论,看哪组表达最好?

  一阵阵的秋风吹落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啊,

  这江面上的风使我!

  那篱笆下玩蟋蟀的儿童们啊,

  更使我!

  六、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诗文。

  2、积累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

《夜书所见》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地认读多音字“挑”,能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诗文的主要意思。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抓关字词等方法,体会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情感,并背诵诗文。

  3、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培养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营造诗境。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师:上课之前,老师先要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幅图,在这幅图中,你们看到了一些什么呢?哪位同学来说说。

  指名回答。

  师:我们的同学观察得真仔细。在南宋的时候呀,有位大诗人——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夜晚,他外出散步,见到了我们这幅图上的情景,可他竟只用了短短的几十个字便把这幅画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同学们想不想读一读呢?(板书课题)

  2. 初读诗文,理解诗题。

  1. 齐读课题。

  2. 师: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诗《所见》,回顾一下,“所见”是什么意思呢?指名回答。(所看到的。)

  3. 师:至于这个“书”字,我们先来给它组组词。(看书)

  “看书”中的“书”字是“书本”的意思,但是,把它用在题目里,和前后的词连接起来,它是不是这个意思?再齐读课题一次。

  4. 想想,他和“所见”连接,这个“书”字还有什么意思?谁说?

  指名回答(书写)。

  5. 师:对,“书写”的意思,这就叫做一词多义,现在我们能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了吗?

  6. 先请一生回答,然后全班齐讲。

  7. 师:题目的意思弄明白了,现在请大家自由地将这首诗读两遍,第一遍读的时候结合拼音、注释把字读准,第二遍要把诗句读通。

  8. 请一生读。(指导多音字“挑”)。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得很流畅,很通顺,但诗是有节奏、有韵律的,如果你能把诗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来,就一定能把诗读得更好听。现在请同学们听范读,画出诗歌节奏。

  9. 学生练读、齐读。

  三、抓住字眼,感悟诗意。

  1、“夜书所见”,作者写的都是自己所看到的景物,那他都看到了一些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诗文,把他看到的景物划出来。

  2、告诉老师,作者看到了一些什么?

  交流:

  (1)“梧叶”(板书)

  师:对,有梧叶,那梧叶怎么样呢?把这句诗再读一读。

  生读。

  师:“萧萧”指的是什么?

  生:风声。

  师:写风的声音很多,最常用的有哪些?(呼呼)现在我们把“呼呼”这个词放到诗中间,来对比读一读。(第一二大组①,第三四大组②)

  课件出示:①呼呼梧叶送寒声。

  ②萧萧梧叶送寒声。

  读出来什么了吗?

  (凄凉、悲伤)

  师:是啊,在诗歌的开头,作者就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萧萧秋风吹着梧桐树叶,吹在风中人的身上,送来阵阵寒意。如果当时站在这风里的是你,结合插图,想像一下,面对这萧萧的风,看着漫天飞舞的梧叶,你会产生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生:思乡之情。

  师:带着你的感悟把这两句诗读一读。

  跟他有共鸣的同学一起来一遍。

  师: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动客情”,这个客就是指的——诗人自己。

  (板书“动客情”)

  师:现在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结合诗境,把第一二句再来体会体会。

  (2)“儿童”“促织” “篱落一灯明”

  师:除了梧叶,作者还看到了什么?齐读诗歌三四句。

  生:儿童。(板书)

  师:那么儿童在——

  生:捉蟋蟀。

  师:来,把第三句读一读。

  师:老师在这里琢磨,把这个“知”字换成“见”字应当更好啊,你们认为呢?

  生:不对,因为他没有亲眼看到的,他只是猜想到的。

  师:看来这一句话作者写的是自己的所想。那他到底看到了什么?才会有这种猜想呢?

  他看到了——

  生齐读: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萧萧梧叶下,一伙儿童与蟋蟀嬉戏,此情此景老师无法用语言表达,请大家边看图,边想象,读诗歌三四句,想想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生:他想起自己也是这样捉蟋蟀的。

  师:此时此刻,那篱落边的小孩子仿佛就是——

  生:童年时的他自己。

  师: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又会怎样?

  生议。

  师:从这里我们其实也可以看到诗人在前两句中“动”了的客情;看到儿童们玩蟋蟀,他又一次“动”了客情,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四、吟诵诗文,再现诗情。

  1、师:所以,“动客情”就成了全诗中的中心词。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我们要抓住这个中心词更好地用心去感受这种感情。请再读一遍,看能不能读出这种感情?

  2、生:(静思细读)。

  3、师:(观察生读后)你们都在认真读,很好。不过,有的读得太快了,有的声音太高了……。你想,诗人当时一个人很孤单、很苦闷,思乡心切,情绪低沉的呀,声调要缓慢些。比方,有个小姑娘拉住妈妈的手摇,双脚轻轻地跳:“妈妈,我求求你啦,走吧,怪不好玩,回家啊!”你看你看,她是多么想家呀!这首诗就是要把诗人“想家”(乡愁)的感情、味道读出来,读得浓浓的。再自由读,看谁读得最好?

  4、生:(自由读)

  师:现在,我看诵读好多了。只是“动客情”是诗中的中心词,吐字要清,适当放慢。(范读)“江上/秋风/动……客情!”最后两句“捉蟋蟀”场景确实令人高兴,但同时又牵动了诗人“动客情”思念家乡呀!所以后两句语气可明快些,但不可过快。

  5、齐读古诗。

  五、积累背诵,回顾拓展。

  1、这一次的朗读,老师看到你们已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首诗背下来呢?试着背一背。

  2、我们也来学做小诗人,好不好?就根据这首诗的意思,用现代人的话口述四句;要想像、顺口、有感情。先分组讨论,看哪组表达最好?

  一阵阵的秋风吹落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啊,

  这江面上的风使我!

  那篱笆下玩蟋蟀的儿童们啊,

  更使我!

  六、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诗文。

  2、积累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

夜书所见的教案 篇9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多媒体课件放映第二张幻灯片)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放映第三张幻灯片,重点指导生字词)

  3、放映第四张幻灯片,指导古诗朗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

(放映第五张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两个问题。)

  问题一: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

  问题二: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放映第六章幻灯片,画面出现参考答案:)老师重点点拨理解:

  答案一: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灯明。

  答案二: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朗读。

五、拓展阅读。

  1、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放映第七张幻灯片)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教学反思:

  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学生根本无法体验。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感悟。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