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句教案模板共4篇

2022-08-08 15:51:12综合
  • 相关推荐

句教案模板共4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句教案模板共4篇,以供参考。

句教案模板共4篇

句教案模板共1

  比字句的教学教案

一、课型:初级汉语语法课

二、教学对象: 零起点

三、教学内容:比字句的基本使用方法

  三个基本句型: “NP1+比+NP2+adj”

“NP1+没有(不比)+NP2+adj” “NP1+比+NP2+数补短语”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比”字句的学习,掌握其语义特征、句式特点、准确用法,正确率达到90%以上。

2.能够自然流利地使用“比”字句描述自己的家乡和中国的差别。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运用句型: “NP1+比+NP2+adj”

“NP1+没有(不比)+NP2+adj” “NP1+比+NP2+数补短语”

2.了解“没有”、“不”的使用位置

3.结合“比”字句的教学,能够比较“比”字句中两个“NP”的不同。

六、教学方法:

1.按照先引入再操练的顺序,讲解三个基本句型。 2.运用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设计互动形式的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4.设计趣味联系和游戏,在娱乐中熟练运用“比”字句。

七、教具准备:

1.实物类:苹果、核桃、铅笔、圆珠笔 2.媒体类:老师提前录制的视频和拍的照片。

八、教学时间:总时长:40分钟

1.复习:5分钟 2.引入:12分钟 3.操练:10分钟 4.练习:10分钟 5.总结:3分钟

九、教学步骤

(一)复习(5分钟)

  PPT展示几组反义词,每组配上图片和拼音 大小、多少、长短、轻重、高矮、贵便宜、冷热

(二)引入1

1.看实物回答问题

  大小—— 苹果、核桃;高矮—— 老师、宋云颢;多少—— 铅笔、圆珠笔

  例子一:

(1)动作:分别拿起一个苹果和一个核桃

(2)问题:“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哪一个大”

“这两个不一样,我们可以怎么说”

(3)老师提问,学生逐个造句

  如果学生给出正确答案,可继续教学;

(用比字句继续,没有比字句可以说“我们还可以用新的句子说”)

  如果学生没有给出正确答案,老师说“这些句子都不合适”老师给出正确答案。 (4)句子展示:“苹果比核桃大”

(5)让大家重复正确句子(集体朗读) (老师领读) 例子二:

(1)动作:让宋云颢同学上讲台进行比较

(2)问题: “老师和宋云颢谁高”“用比字句怎么说”(ppt展示上一个句子) (3)老师点名提问“他怎么说的”“我们一起说” (4)句子展示:“宋云颢比老师高” (5)让大家重复这个正确句子。(老师领读) 例子三:

(1)动作:分别拿起一把铅笔果和一个圆珠笔

(2)问题:“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哪个多”“用比字句,我们怎么说” (3)句子展示:“铅笔比圆珠笔多” (4)让大家重复这个正确句子 2.总结:

(1)重复引入的三个例句,引导学生总结句型

“苹果比核桃大” “宋云颢比老师高” “铅笔比圆珠笔多”

(2)展示句型,用不同颜色的字体分别标明比字句的组成部分:(公式和例句)

“A比B+adj”

(三)操练1

(4分钟) 1.看图说比字句(注意:适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语音 词汇等)

  第一组:

(1)展示图片,提问:

“这件衣服多少钱” “那件衣服多少钱?” (2)点名,哪一个贵用比字句怎么说—他怎么说的—大家一起说。

  总结句子:“这件衣服比那件衣服贵”

(3) 老师领读一遍正确句子。 第二组:

(1)展示图片,提问:

“海南的温度是多少” “哈尔滨的温度是多少” (2)点名,哪一个热,用比字句怎么说—他怎么说的—大家一起说。 总结句子:“海南比哈尔滨热” (3)老师领读一遍正确句子。 第三组:

(1)展示图片,提问:

“这是什么”—老师的头发 “那是什么”—某某的头发 (2)点名,谁的头发的长,用比字句怎么说—他怎么说的—大家一起说。 总结句子:“老师的头发比某某的头发长” (3)老师领读一遍正确句子。

2.总结操练的三个例句 “A比B+adj” (公式和例句)

“这件衣服比那件衣服贵” “海南比哈尔滨热” “老师的头发比某某的头发长”

(四)引入2

(4分钟) 1.同学们,(ppt展示)“海南比哈尔滨热”那“哈尔滨比海南——冷”,

  我们还可以怎么说呢?——哈尔滨没有海南热

“这件衣服比那件衣服贵”—那件衣服比这件衣服便宜—那件衣服没有这件衣服贵 “海南比哈尔滨热”—哈尔滨比海南冷—哈尔滨没有海南热

“老师的头发比某某的头发长”—某某的头发比老师的头发短—某某的头发没有老师的头发长

2.总结:

(1)重复引入的三个例句,引导学生总结句型

“那件衣服没有这件衣服贵” “哈尔滨没有海南热” “某某的头发没有老师的头发长” (2)展示句型,“A+没有+B+adj” 用不同颜色的字体分别标明字比句的组成部分:

(图片展示比较区别)

“A+比+B+adj” “苹果比核桃大” “宋云颢比老师高” “铅笔比圆珠笔多”

“A+没有+B+adj” “核桃没有苹果大”“老师没有宋云颢高”“圆珠笔没有铅笔多” (3)重点说明没有的位置。

(五)操练2

(4分钟) 1.看图用比字句说话 ppt展示“A+没有+B+adj”

(1) 小草没有树高(图片) (2) 面包没有火腿重(天平) (3) 火车没有飞机快(图片)

(六)引入3:

(4分钟) 1.图片展示

  例子一:

(1)西瓜(+价格)——苹果(+价格)

(2)问题:“西瓜多少钱”“苹果多少钱”“哪一个贵”“贵多少?”“用比字句怎么说” (3)老师提问,学生逐个造句

(4)句子展示: “西瓜比苹果贵三块钱”

(5)让大家重复正确句子(集体朗读) 例子二:

(1) 妹妹(+年龄)——哥哥(+年龄) (2)问题:“妹妹几岁”“ 哥哥几岁”“谁大?”“大多少?”“用比字句怎么说” (3)老师提问,学生逐个造句

(4)句子展示:“ 哥哥比妹妹大五岁” (5)让大家重复这个正确句子。

  例子三:

(1)今天(+温度)——昨天(+温度)

(2)问题:“今天多少度?”“昨天呢?”“那一天高”“高多少?” (3)老师提问,学生逐个造句

(4)句子展示:“今天比昨天高X度” (5)让大家重复这个正确句子 2.总结:

(1)重复引入的三个例句,引导学生总结句型

“西瓜比苹果贵三块钱” “ 哥哥比妹妹大五岁”

“今天比昨天高X度” (2)展示句型,用不同颜色的字体分别标比把字句的组成部分:(公式和例句)

“A+比+B+adj+数量短语”

(七)操练3:

(4分钟) 1.根据所给的词造句(比/没有)(展示三个公式) (1)他的手机 我的手机 新/旧 (2)冬天 夏天 冷/热 (3)暑假 寒假 长/短 (4)这个箱子 那个箱子 轻/重 (5)图书馆 商场 安静

(八)做游戏 “我是播报员”

(6分钟) 1.准备:天气预报的视频 2.练习目的: (1)一个讲一个做(既锻炼口语,又锻炼听力) (2)学生自己造句(增强趣味性) (3)增强了全班参与度 3.练习流程:

(1)ppt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城市 (2)教师示范,让同学理解游戏规则: (3) 给时间两两讨论:两分钟 (4)操练

(九)小结

(3分钟) 1.复习所学语法: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2.总结句型,(如,哪一个长——长多少) “A比B+adj” “A没有B+adj” “A比B+adj+数量短语”

(十)作业

1.比较自己的家乡和中国的不同

句教案模板共2

  案例编号:TC-0534

  浏览次数:15

  案例名称:比较句的教学——“比”字比较句

  案例作者:黄一苇

  学校名称: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

  教学对象中文水平:零起点

  教学对象背景说明:社区成员

  教学环境: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母语环境)

  案例内容主题:教学法;;;

  适用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案例;课程设计案例;;;

  案例简介:

  由于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主要是以中老年学生为主,而且一周一般只有一次课,所以教学中,循序渐进、适当重复、反复讲解非常重要。有些老年人容易前学后忘记,所以通过适当重复帮助他们记忆;有些日本学生即使不明白也不会直接说,所以反复讲解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选用身边的材料做例子,能让学生更快地理解例句和例句结构,用图片做练习,扫除了学生造句时的紧张心理。

  案例入库时间:2012/3/1 0:00:00

  案例正文:

  2010年9月起我在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工作,担任的课程层级多、课型多。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主要面对社会招生,学生以中老年为主,因此与一般的学校教学不同,教学速度不宜偏快,同时需要多练习,以巩固教学要点。

  日本学生学习汉语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阅读能力较强,听说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其学习,同时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提高听说能力。

  我院当前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使用的教材是《长城汉语》(北语版)和《综合教程2》(上外版),比较句是初级阶段中比较常用也比较重要的语法点,课堂教学中需要通过多种联系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句的用法。因为我院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基本使用全汉语教学,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点。

  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都会遇到比较句。在日语中,有相近的表达结构,“AはBより??”结构,因此对学生来说,理解句型并不难,但是要正确使用仍然需要较多练习。

  第一部分:讲解最基本的“比”字句

  在讲解该语法点时,可先从我们身边的事物开始举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我选择的第一组例子是“西瓜和苹果”。在一般情况下,西瓜一定比苹果大,因此不会让学生产生误解。教学中可使用图片或者教师在黑板上简单绘画。我的经验是教师直接绘画的课堂效果较好,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如果老师画得好,能吸引学生注意,学生会十分尊敬老师;如果老师画得不是很好,学生一般也会善意地笑一笑,这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轻学习的紧张感。讲解时,先给出两句描写西瓜和苹果的基本句子:

  西瓜很大。苹果不太大。

  同时问学生:“哪一个大?”学生一定会回答:“西瓜大。”然后再写一句句子:

  西瓜比苹果大。

  再指着这句句子问一遍学生:“哪一个大?”学生一般也能回答出:“西瓜大”。此时需要在例句上做上标记:

  西瓜比苹果大。

  以此告诉学生“大”指的是“西瓜”,借由易于理解的例句形式帮学生大致了解“比”字比较句的结构关系。

  第一个例句之后,第二个例句选用同学们可以参与的例子。在同学中选择两位身高差别较明显的同学,最好是一男一女,以防同性别的学生之间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请两位同学起立,帮助老师上课。问一下他们大概的身高,在黑板上写下基本句:

  同学A身高米,同学B身高米。

  同时问学生:“哪一位同学高?”这个问题的作用第一,然学生听到形容词“高”,以便以后造句,第二,为说出比字句做准备。学生一般都可以说出:“同学A高。”随后,指着刚才做过标记的“西瓜比苹果大。”问学生:“用‘比’怎么说?”在思考后,会有一些学生回答出正确的句子,此时可将正确的句子写在黑板上(“西瓜”句的下面)并做标记:

  同学A比同学B高。

  通过上述两句例句,学生应该基本能了解简单比字句的结构关系了。此时需要在黑板上给出比字句的结构并做标记:

  A + 比 + B + 形容词(怎么样)

  结合之前的例句,再强调一下A和形容词的关系。

  完成基本结构的讲解后,给学生一组练习,请学生两人一组用比字句说一说,老师听各组同学的练习,及时予以指导。此时例句的内容可以离生活比较远,让学生自己考虑一下。

  练习:北京今天最高气温0度,海口今天最高气温26度。

  长江有6397千米(公里)长,黄河有5464千米(公里)长。

  第三大楼有32层,第一大楼有11层。(本孔院位于第三大楼。)

  这时一般学生都可以按照正确的语序进行比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受到日语的影响,有时候学生会不小心说出一个“は”,另外学生在自己说比字句时,对选择哪个形容词会有一些疑虑,这时需要老师给予提示。最后需要请几位同学说一下答案。

  第二部分:表示具体差异

  学完最简单的比字句后,要进入相对复杂的表示具体差异的比字句教学。之前学习简单比字句时给过学生几句练习,这几句练习中都涉及到具体的差异,所以在讲解具体差异时,首先用这几句句子做例句。先把原句中的差异计算出来:

  例句: 北京今天最高气温0度,海口今天最高气温26度。(26-0=26)

  长江有6397千米(公里)长,黄河有5464千米(公里)长。(6397-5464=933)

  第三大楼有32层,第一大楼有11层。(32-11=21)

  给出第一个例子的比字句:

  北京今天的最高气温比海口的低。

  再给出表示具体差异的比字句,并作记号:

  北京今天的最高气温比比海口的低26度。

  在给出该句例句后,问学生,“4度”应该在什么地方?一般学生能够回答出在“高”的后面。随后,可请同学说出后两个例子的具体差异比较。完成上述练习后,老师给出表示具体差异比字句的格式,并作记号:

  A + 比 + B + 怎么样 + 具体差异

  随后结合之前的例句再做讲解。

  第三部分:表示差异大小的“比”字句

  学完表示具体差异的比字句后,要进入相对复杂的表示差别程度的比字句教学。选用例句仍然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我们选择两组物品,第一组是西瓜和苹果,第二组是红苹果和黄苹果(在黑板上画的时候选择彩色粉笔,红苹果画得略大一些)。分别问学生:“哪一个大?”并要求学生用“比”回答。一般学生可以较自然地说出答案,然后把答案写在黑板上:

  西瓜比苹果大。红苹果比黄苹果大。

  随后再问学生:“西瓜和苹果的大小区别大吗?”因为“区别”是新HSK4级词汇,可能学生不太明白,可以再问:“它们的大小有一点儿不一样还是很不一样?”,一般学生都能说出两组之间的区别,然后在刚才的句子后面加上“得多”、“多了”、“一点儿”,并做标记。

  西瓜比苹果大多了。西瓜比苹果大得多。红苹果比黄苹果大一点儿。

  通过上述三句句子,可以告诉学生,如果差异很大可以在形容词后加上“多了”、“得多”,如果差异不太大,可以再形容词后加上“一点儿”。然后问学生:“前面和第一种比字句一样吗?”学生一般能够回答出“一样”。随后给出表示差异大小的比字句形式,并做标记:

  A + 比 + B + 怎么样 + 多了/得多/一点儿

  结合刚才的例句,再强调一下句子的结构。

  完成结构讲解后,给学生一组练习,请学生两人一组说一说,老师一边听给予指导。

  练习:北京今天的最高气温0度,大阪今天的最高气温4度。

  黄浦江有114千米(公里)长,长江有6397千米(公里)长。

  我今年25岁,我的表弟今年3岁。

  第三大楼有32层,第一大楼有11层。

  在练习中,有些学生会用错“一点儿”的位置,有些学生会在“得多”后带出一个“了”,另外在形容词的原则上也会有些差错,比如比较气温时,有些学生会用到“冷”、“热”,而正确情况下应该说“高”、“低”。最后老师要结合大家的错误,再次强调一下句子的结构和常见的问题。

“比”字比较句的第一部分大致讲解结束后,给学生提供一系列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用比字句造句。

  左边这幢楼400米。

  右边这幢楼500米。

  男孩儿米。

  女孩儿米。

  北京今天0°C。

  上海今天4°C。

  在下课前,最后再向学生重复几句典型例句,要求学生记住,下周听写(听写的句子完全不改动例句,主要为了让学生熟悉典型例句。):

  1) 西瓜比苹果大。

  2) 长江比黄浦江长多了。

  3) 第三大楼比第一大楼高21层。

  对于程度差异的比较,具体程度先讲还是程度大小先讲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不一定只限于先具体后程度。“西瓜、苹果”因为代表一大类物品,可以不用确指形式。但这对教学可能会有一些影响。如果使用“这只苹果”、“那个西瓜”可能更好一些,但是在最初的讲解时,就有些麻烦。如何选择也是一个问题。

  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主要面向社会招生,学员的平均年龄偏大,因此教学中需要缓慢讲解,逐步引导。选择的词汇和例句内容应尽量简单、便于理解。比字句的结构和内容并不难理解,但对于形容词的选择、程度差异的位置等需要通过多次练习帮助学生记忆。对于差异大小和具体差异的教学,孰先孰后可以讨论。

  我觉得课文讲解尽量放慢,对句子结构的解释可以多说几遍,用图示指导。不同类型的比字句,讲解语法时,可以尽量使用相同或类似的例句,便于学生理解内容。在练习时,可以使用图片,当学生选择形容词出现困难时,教师应该及时予以帮助。看图做练习时要注意,比较的事物应该是确定的。学生在这一点上常常出现问题,所以看图练习的图片边上,可以故意写上“一支笔”、“一本本子”等不确定的形式,在学生回答时,强调应该转换成确定的形式“这支笔”、“我的本子”等等。这样做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和熟悉物品对应的量词。

句教案模板共3

  比字句 语法理论教学教案

  语法:“比”字句教案 课时:1课时(20分钟)

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以讲解“比”字句的基本结构和用法为主。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比字句的基本结构,理解透彻。

2、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字句。

3、充分理解并掌握比字句的衍生用法,完成课上练习题。

三、教学重难点:

  比字句中程度副词的添加位置,数量词的添加位置和比字句的句型转换。

四、教学方法:

  主要按照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的原则来进行。

  归纳法:先举出一些例子, 再总结语法规则。 化繁为简的解释法:比较句的格式用公式表述。 练习方法:机械性练习、对比性练习、排差性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课堂问好。

2、通过对于比字句在汉语中的地位和介绍来导入比字句的理论性课堂教学:

“比较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体现在语言中就是比较的范畴。比较范畴在人类语言中具有普遍性,是语言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汉语当然不例外。

“比”字句是汉语中表达比较的典型句式。”

(二)具体教学

1、提出比字句的概念:比字句指有“比”字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子。如“甲比乙好”。其中心语是谓词或谓词短语,用来表示甲乙两物或两事在数量,性质,程度的差别,又叫差比句。

  再通过具体的例句来说明:

  例如,甲山比乙山高一些。

  甲比乙有经验得多。

  阿哥的心比蜜还甜。

  你比我睡得晚得多。

  2 具体分析比字句的基本结构:“比”字句是指表示两个人或两种事物在性质、程度上的差别或高低(也可以用于同一事物的不同时期的比较)的一种格式,用介词“比”引出比较的对象,用谓语表示比较的结果,“比”与其宾语在句中作状语。 并且通过例句来分析:

  她比我大三岁。

  他比我高。

  我身体比以前好得多了。

3、讲比字句的结构类型公式化: 基本格式:A比B+C 并且通过例句来分析

  这棵树(A)比那棵树(B)高(C)。

  这个班的学生(A)比那个班(B)的学生多(C)。 巩固分析比字句格式成分:“比”字句的基本格式是A比B+C 其中A被称为比较项,B被称为被比较项,C被称为结论项,比被称为标记项。一个典型的“比”字句通常来说都要具备以上四个因素。

4、通过图表的方式来具体记忆格式:

5、分析比字句衍生出的三种简单结构:

  由“比+被比较的人和事物”构成介词词组,放在形容词或以形容词为中心意义的述补词组前,有三种基本结构。

  1)形容词充当谓语的“比”字句 讲解其构成:

  A(主语)+比B(状语)+形容词(谓语)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我比你高。

  我比你大。

  我的书包比你的书包新。

  你家的小狗比我家的小狗可爱。

  她的裙子比我妹妹的裙子漂亮。

  提问学生分析结构如:我-主语

  比 你-状语

  高(谓语)

  2)动词短语充当谓语的比字句 讲解其构成:

  A+比B+动词+得+形容词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分析成分:

  我(A)比你(B)说(动词)得快(形容词)。

  我比你吃得多。

  我的妈妈比我的爸爸起得早。

  这个城市比那个城市发展得快。

  她的妹妹比她长得高。 3)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比字句 讲解其构成:

  A+比B+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动词+得+形容词 举例分析说明:

  我 比 你 英语 说 得 好。

  我比你汉字写得快。

  我比你汉字写得漂亮。

6、再次深入衍生介绍比字句后面加数量词成分的用法

  通过图表来介绍说明:

  并且应用于例句中:

  他的房间比我的大一点儿。

  弟弟比妹妹大三岁。

  强调说明这种用法的规则即:数量词语放在形容词后,补充说明数量,不能放在形容词前。

  通过辨析题巩固用法:

  他的房间比我的两平方米大。

  他的房间比我的大两平方米。

  第一个句子是错误的

  因为数量词不可以放在形容词前面。

  第二句是正确的。

7、介绍动词后面有宾语的两种方式: 通过例句来说明两种方式的不同: 她骑自行车骑得比我快多了。(重叠动词) 她自行车骑得比我快多了。(宾语提前)

  同时指出容易犯的问题即:表示在哪方面比较的动词或比较其结果的形容词不能省掉。 通过辨析题的练习来分析: 他自行车比我快多了。 他自行车骑得比我多了。

  这两句话都是错误的 第一句省略了动词

  第二句省略了形容词, 在哪方面比较的动词或者比较的结果形容词是不能省略的。

8、比字句衍生的两种稍微复杂的并且可以互相转换的形式: (1)A

  比

  B

  动作性动词+补语

  例句: 我

  比

  他

  写汉字

  写得好

  小蒙

  比

  大脚

  穿裙子

  好看的多 这种句式在语序上还能转变为

(2)A+动宾短语+“比B”+状态补语

  我

  写汉字

  比他

  写得好

  小蒙 穿裙子

  比大脚 好看的多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转换方法: 他比我做生意做得好。

  可以转换为:

  他做生意比我做得好。

9、比字句使用条件限制:

(1)比较的一项内容一般不能省略,被比的一项相同的内容常常可以省掉。

  他的房间比我的房间大。

  可以省略为:他的房间比我的大。 不可以说成他的比我的房间大。

(2)表示比较差距大时,“比”字句中不能使用程度副词“很”、“最”、“非常”、“极”等。如果要说明比较的双方差别很大,应该说“比......得多”或“比......多了”等。例如:

  我的汉语比他很差。

  改为我的汉语比他差。/我的汉语比他差很多。

  他的房间比我的小。/他的房间比我的小多了。 他的房间比我的非常小。但是,表示程度“进一步”的意义时,介词结构后面、谓词前面,还可以用表示比较程度的副词“更”、“还”、“还要”等作补语,表示程度更进一层。如: 她比我更胖。 姐姐比我还笨。

  我的汉语比他很差。

  我的汉语比他还差。

  他的房间比我的还要小。 他的房间比我的非常小。10,、布置作业

  每人结合身边的事用比字句造句,每人五句。

句教案模板共4

  比字句教案

一、教学对象:有一定汉语基础的留学生。

二、教学内容:本课型教学内容以讲解“比”字句的语法点为主,并辅以课文《今天冷还是昨天冷》加以理解。

1、掌握词语:习惯、凉、低、容易、油腻

2、掌握语法:“比”字句

3、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主要词语及语法,理解透彻。

2、能够掌握课文重点内容,并能够复述课文。

3、在给定素材的情况下,学生能够仿课文写作

(二)重点目标

  充分理解并掌握语法点,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教学方法:

  主要按照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的原则来进行。 归纳法:先举出课文中的一些例子,在总结语法规则。 化繁为简的解释法:比较句的格式用公式表述。 练习方法:机械性练习、交际性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答总结法】

  A:杰克:你今天几点起床的?答:8点 杰克:你昨天几点起床的?答:7点 那我们总结出:他今天比昨天起床晚。 B:迈克:你多高?答:180cm 迈克:他多高?答:185cm 那我们总结出:他比你矮。

  C:马里:今天多少度?答:零下10度

  马里:昨天多少度?答:零下20度 那我们总结出:昨天比今天冷。

  大家注意我刚刚总结的这三句话,它们中都有一个“比”字,而且每句话都表明比较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学习一下“比”字句。

(二)课文学习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带有“比”字的句子:

1、早晨和夜晚比中午凉多了。

2、有时候早、晚的温度比中午的低10℃。

3、现在觉得比昨天好点儿了。

(三)语法点讲解

  我们管这一类的句子叫“比”字句,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比”字句的基本句型:

1、A比B+形容词

2、A比B+形容词+一点儿/多了/数量补语

  第一类比字句是可以和其他句子相互转换的,如: A比B+形容词←→A没有B+形容词/B没有A+形容词

(四)练习语法点 I、连词成句

1、苹果、好吃、桔子、比

2、太阳、地球、的、大、体积、的、比、体积

3、这本书、厚、比、书、那本

4、洞庭湖、一点儿、小、面积、的、比、青海湖

5、大多了、伊藤、李五轮、比

6、金、五岁、歌博特、小、比 II、句型转换

1、今天没有昨天冷。(转换成“比”字句)

2、我比她学习好。(转换成普通句式)

3、汉族人口比满族的多。(转换成普通句式)

4、中国的领土面积没有俄罗斯的大。(转换成“比”字句) Ⅲ、选择题

1、他()李强高一点儿。

  高 不多 矮 比

2、哈里的中文()他说的好

  比 没有 可能 确实

3、她的衣服()我的漂亮。

  没有 比较 一点儿 的多

4、今天比昨天_____________。

  A.热极了 B.热得很 C.热得多 D.很热

5、儿子_____________爸爸长得差不多一样高。 A.比 B.像 C.跟 D.有

6、我打篮球_____________。

  A.不如他打得那么不好 B.不如他那么打得好 C.不如他打得那么好 D.不如他那么打得不好

7、经过锻炼,_____________。

  A.他一天比一天跑得快多了 B.他一天比一天跑得快了 C.一天比一天他跑得快了 D.他跑得快一天比一天了

8、这个城市的人口_____________。

  A.不比上海的那么多 B.比上海的那么不多 C.有上海的那么一样多 D.没有上海的那么多 Ⅳ、修改病句

1、北京的水果比广州的很贵。

2、我的汉语比他说的不好。

3、他的书法好一点儿比他哥哥的。

4、上海比沈阳没有繁华的多。

5、坐飞机没有坐船快的多。

6、这块布没有那块布长十公分。

7、我比你英语说得非常流利。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