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白杨3篇(读白杨有感)

2022-10-12 15:08:55综合

白杨3篇(读白杨有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白杨3篇(读白杨有感),供大家赏析。

白杨3篇(读白杨有感)

白杨1

《白杨》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造句。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白杨本质特性和爸爸的心愿。教学难点:体会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审题:

  1.课文写了白杨的哪些特点呢?

  2.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

(二)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戈壁

  茫茫:指广阔,空旷。清晰:清楚

  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出界限。高大挺秀: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分辨:区分,辨别。

  分辩:为消除误会,指责而辩白。抚摸:用手轻轻按着来回移动。沉思:认真,深入的思考。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一位旅客带自己的两个孩子到新疆去。在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了生长在白杨树,并借白杨表白了自己的心愿。

(3)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

  广袤无垠,地上布满沙石,地上全是裂缝,到处都是黄色,寸草难生,荒无人烟。

  高大挺秀

(4)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5)试着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1-3)荒凉的戈壁滩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树。第二段:(4-12)爸爸向孩子介绍白杨的特点。第三段:(13-15)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第四段:(16)小白杨茁壮成长。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三)课内练习:

  1.写近义词:抚摸(爱抚)软弱(懦弱)挺秀(挺拔)沉思(深思)

  2.写反义词:清晰(模糊)严肃(和蔼)软弱(坚强)

  3.朗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三个问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一位旅客带自己的两个孩子到新疆去。在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树,并借白杨表白了自己的心愿。那么这位旅客的心愿是什么呢?他是怎样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愿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顺着上节课找到的三个问句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部分。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1.列车在哪儿前进呢?齐读第1自然段,读后回答:大戈壁是什么样的情景?

  2.出示大戈壁的图片。教师描述。

  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有的只是满地的黄沙。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大戈壁是多么荒凉呀!

  3.在这样茫茫的大沙漠上行车。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齐读第3自然段,读后回答:大戈壁上的白杨树长得怎样呢?

(高大挺秀:又高大又挺拔又秀丽。最高的白杨有35米高,相当于十层楼房那么高。)

  4.看到这白杨树,爸爸的神情是怎样的?兄妹俩又是怎样的呢?分角色朗读4—13小节。

  5.兄妹只知道白杨很高很直,不知道它为什么这么直,长得这么高,当哥哥提出这问题时,爸爸的脸色有什么变化?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三)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12小节。读后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然后逐句讲读。

  第一句:“这白杨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

(1)“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2)朗读比较,体会感情。

  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1)这句话讲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2)指导有感情朗读。

  第三句:“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这句话赞扬了白杨什么特点?

(2)老师描述:

  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的品格!

  2.小结,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三部分。

  1.爸爸介绍白杨树时为什么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了呢?他为什么要想一会儿才告诉儿子和女儿呢?

  2.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你能不能从下面的一段话中看出?

  3.引读13小节。读后讨论爸爸的心愿。

(爸爸的心愿是:不仅自己要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还希望孩子们也能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所以爸爸上面的三句话既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又是在借白杨勉励自己,教育孩子。)

  4.引读15小节。过渡:爸爸介绍的这一点白杨的知识和做人的知识就像一粒种子播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这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成长呢?

  5.老师读16小节。读后讨论:

(1)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2)为什么他又露出了一丝微笑?

(3)“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作者仅仅就是写小白杨吗?

(爸爸陷入了沉思是因为他由白杨树想到了孩子们,想到了孩子们的将来,他也想让孩子们做一名边疆的建设者。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他觉得大白杨是他自己,而小白杨是他的子女。他的子女在他的身边茁壮成长起来。

(五)总结课文

  1.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成长。

  2.抓住三个问句,总结文章的结构特点。

白杨2

  语文精品课例:《白杨》

  招远市辛庄镇镇鼎完全小学 孙筠蓬

  1.教材版本

  鲁教版五四制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第三篇精读课文《白杨》的一课时。2.目标确立(1)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选编4篇课文,写作风格各异,既有“情景交融”的散文,也有以“历史演变为主线的故事性”文章,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西部”。

《草原》和《白杨》两篇文章的写作体裁都是散文,通过作者的叙述表现西部不同的风光特点。但是《草原》则是作家通过“情景交融”式的写作方法,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处处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在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美好的风俗人情。而《白杨》属于典型的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散文:作者运用清新流畅的文笔、生动的人物描写,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歌颂扎根西部的建设者博大的胸怀。

《丝绸之路》是借用历史故事以故事这个独特的视角、生动地描述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文章却是通过通讯报道的形式真实地讲述了一群西部建设者超人的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在修建青藏铁路上遇到的一个个世界级难题,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

  本单元重点训练要求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增强语感;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表达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2)学情分析。“支援边疆”这一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运动,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甚至是闻所未闻的。这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理解爸爸对白杨的独特情怀,体会他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另一方面,由于身处农村,学生家中有电脑的并不多,因此能够上网搜索有关资料的同学就很少,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前,要大量地探索相关的材料,为学生在课堂中呈现西部的有关材料,并在课堂上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自我背景性经验剖析。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村里有成片成片的白杨树,我们时常在白杨林里嬉戏玩耍,因此对白杨树的外形特点有很深的了解,而白杨树的性情是非常平民化的,但是她又是最富贵的。她可以当柴烧,可以打家具,可以做屋檩栋梁,可以制作农具,和养育她成长的黄土地一样,朴实无华,在一些人眼中,几乎会忘记她的存在。可对于荒寒贫困的黄土地,她却是伟岸的大丈夫,在一年四季里,留守着,装点着,给黄土地减几分贫寒和寂寞,增几分生动和美丽,因为,她的根已经和黄土地连为一个整体。白杨树并没有想到移栽和迁徙,哪怕她的残落枝叶腐化归于泥土,也要为这黄土地增添一点养分和活力。厚实的黄土地下,涌动着白杨树不朽的生命。

  结合自己对白杨树和西部大开发的认识,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过程与方法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2)本文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课一开始,我联系本单元学过的内容谈话导入: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长在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直接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本单元介绍了祖国西部的风光,学习了《草原》《丝绸之路》,所以在谈话导入过程中导语紧承学过的内容,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简洁有效。

  第二环节:细读课文,品味感悟

  首先,教师提出:作者是怎样描写大戈壁和生长在那里的白杨的;父亲和孩子们是怎样议论白杨的?

  然后,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行批注式阅读,并思考。最后,全班交流。

(1)介绍戈壁:让学生用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大戈壁的样子,如浑黄一体、荒无人烟等。

(2)介绍白杨:首先,让学生用一个词概括白杨树的特点。然后,通过出示白杨树的图片,从而使学生更加细致地了解白杨树的外形特点。

(3)议论白杨:首先,明确议论白杨树的段落,然后,找学生分角色朗读。最后重点学习爸爸的话。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用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大戈壁的样子,使学生对大戈壁的恶劣环境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更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白杨树生长的环境很恶劣。用恶劣的环境烘托白杨树的高大形象。在讲解议论白杨的时候,重点学习爸爸的话,理解白杨树的三个特点:高大笔直,适应性强,非常坚强。在讲解白杨适应性强的特点时,我让学生把 “哪儿”换成一个具体的地方来读,在讲解白杨树非常坚强的特点时,通过反复朗读,师生合读等形式,突出白杨树的坚强。在不断了朗读过程中,学生对白杨的特点有了深刻的理解。在理解白杨树的特点后,播放白杨树的图片,让学生欣赏高大笔直,坚强不屈的白杨,进一步理解了白杨树的特点。

  第三环节:联想理解,情感升华 爸爸要表白怎样的心愿孩子们现在还不知道。首先让学生明确孩子们只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然后,进一步明确爸爸到新疆干什么?为什么还要把孩子接来? 最后,思考一下爸爸和白杨树之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并播放建设者建设边疆的录像。

【设计意图】应该说,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但由于时代的间隔,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做到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所以我采用“上钩下连”的方法,上接“特点”,下连“三个只知道”,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让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经过一连串的引疑读、思活动,学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心就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信心和希望孩子们也像白杨那样在边疆生根、成长的赤诚之心。在讲解的过程, 适时播放建设者建设边疆的录像。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文和道达到完美统一,可收到一举数得之效。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领悟表达。

  首先,让学生运用爸爸在介绍白杨树的时候运用的两组关联词语。(“哪儿??哪儿??” “不管??不管??总是??”)说说对边疆的建设者的赞美。

  然后,让学生明白这种明写白杨树暗指边疆建设者的写法是借物喻人。最后,让学生欣赏阎维文唱的《小白杨》。欣赏的同时想一想这首歌曲表面歌唱小白杨,实际上是在歌唱谁?

【设计意图】在讲完爸爸的心愿后,我再让学生们用上这些关联词语,说说对边疆的建设者的赞美,大大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促使感情共鸣,这实质上也是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深入,思维也渐渐深入,对问题的认识就会逐渐深化。从而加深学生对边疆建设者的崇敬与爱戴。《小白杨》的欣赏喧染了课堂的气氛,欣赏完歌曲后让学生再说一说这首歌曲实际上是在歌唱谁?进一步体会到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4、精彩片断

  片断一:两次教学,方法不同,效果迥异。白杨的品质,是一个理性、抽象的问题,而小学生以感性、形象思维为主,试教时,我直接提出问题“白杨的特点是什么?”并要求学生回答,不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因此学生只能简单重复课文的一些语句。学生对白杨的特点缺少真切的体验和感悟,怎能读出深情呢?修改后,我从感性入手,学习白杨树适应性强这一特点时,让学生把“哪儿”换成“草原”、“高山”、“沙漠”、“戈壁”练说,这些地方在其脑海里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使他们对白杨生长的环境有了具体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填空补说。如:“(草原)需要他,白杨就在(草原)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高山)需要他,白杨就在(高山)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沙漠)需要他,白杨就在(沙漠)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戈壁)需要他,白杨就在(戈壁)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通过读,学生对白杨的认识就可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在学习白杨树非常坚强这一特点时,通过师生合读来加深理解。如“(师)遇到风沙,白杨树是(生)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师)遇到雨雪,白杨树还是(生)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师)遇到干旱,白杨树仍然是(生)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师)遇到洪水,白杨树依然是(生)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师)所以说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生)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在一遍遍的朗读过程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白杨树的确是很坚强。不用老师过多解释。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它”换成“您”来练读,使本来由父亲对白杨的间接赞美变成了学生自己对白杨的直接赞美。由于变换了角色,他们读得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同时由于有理性认识的指导,在读的过程中又深化了对白杨品性、父亲情怀的感悟。

  片断二: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中提出了拓展和积累,尤其是资料的拓展,既可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又有助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了拓展的作用,因为边疆的开发离学生实际较远,学生不容易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于爸爸的心愿也很难理解,所以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资料拓展。

  一是学生自己收集白杨和边疆的资料,二是教师出示的建设者艰苦工作的图片资料,因为本节课中“白杨树象征着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建设者”,这一部分内容课文中没有直接描写,而这部分内容不仅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我设计了引导学生探求“孩子们所不知道的是什么?”进而引导出爸爸、妈妈到新疆的目的是建设边疆。爸爸、妈妈把孩子们接去是想让他们像自己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找到爸爸与白杨的相似点,了解爸爸的心愿。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边疆建设者当年垦荒的场面,使学生从形象的直观中领悟到“白杨与建设者”之间的联系。同时,展现了今日新疆的繁荣景象。鲜明的对比,更富现实教育意义。三是教师收集的当时建设者中流传的一句话: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儿孙。

  通过三个层次的资料拓展,学生就能真正与文本产生共鸣了。5.自我反思

  本课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因此,“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

  教学中,我注意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我的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先自已以为含义深刻,耐人耐人寻味的语句,并反复研读:然后在小组和全班交流、体会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为一的。如这些语句:“白杨树从来就是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对这些句子,我要求学生要联系上下文,前后贯穿地反复研读,在讨论和朗读中,逐步清晰地认识到,在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茫茫戈壁上,白杨树在此生根,并长得高大挺秀,成为毫不动摇的“戈壁卫士“;在经济、文化落后,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西部某些地区,建设者们放弃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的家乡,代代扎根于此,奉献青春,是坚强不屈的“新疆战士”。他们同样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哪里安家,树似人,人如树,二者的形象叠印在一起,借此体会到文章在表达上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同时,我还建议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新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不过,我面临的是乡村的孩子,他们的见识少,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所以,在交流时,往往欠积极,很多孩子找不到话说,不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以后,我将在这方面多下功夫,鼓励他们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只要有信心,我想语文教学一定会取得成功。

  6.专业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孙老师始终抓住教学重点,结合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白杨树和爸爸的优秀品质。

  一、加强了两个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孙老师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语言文字训练意识,如,朗读指导贯穿于整篇课文中,强调“边读边思”与“读中理解”,使学生读得充分,读得有层次。在读的形式上,有自由读、个别读、范读、齐读、师生合作读、听读等。同时,以学生为本,力求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意识,如,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时,边读边总结读书方法。

  1、读书时抓重点词句品味,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2、读书时联系上下文抓重点句理解,能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3、读书时抓重点段反复思考阅读,就能体会感情,从内容中领悟中心。这就提示了基本的读中理解词、句、段、篇的方法。不仅体现了以读为本,也体现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全面训练。

  二、注重教师评价,展示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孙老师随时注意用丰富的语言评价学生,在评价中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心,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感,向学生教授学习方法。从师生交流中可以看到老师是尊重学生的。如这样的语言:“我有一个心得跟大家分享”、“我想请教在座的小老师一个问题?”??这充分表现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处处让学生尝试有所收获的喜悦。

  三、抓联系,挖掘内涵,深入理解体会文中寓意

  应该说,学生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体会出白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本课的教学目的就已基本达到了。但由于时代的间隔,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作到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孙老师采用“上接下连”的方法,上接“特点”,下连“三个只知道”,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文和理达到完美统一。

  四、在阅读过程中引导质疑

  创新从质疑开始。创新的过程,必然要经历积极思维。这节课,孙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思、深思,并提出问题。如,学生在阅读最后一自然段时,提出置疑:爸爸为什么又陷入了沉思?爸爸的嘴角为什么浮起了一丝微笑?这节课,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了反顾全文的质疑,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所提出的问题又逐一得到了解决。可以看出,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形成。

  五、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难点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本节课中“白杨树象征着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建设者”,这一部分内容课文中没有直接描写,而这部分内容不仅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孙老师运用用电教媒体播放边疆建设者当年垦荒的场面,使学生从形象的直观中领悟到“白杨与建设者”之间的联系。电教媒体切实为教学服务,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白杨3

<<白杨>>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贵品质。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贵品质。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

(二)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初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

(三)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杨,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

  调动学生学习《白杨》这一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杨树的情景中。

  同学们讲得好。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因为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因此,人们都很喜欢它。

(二)学习本课生字词,扫除文字障碍。

  1.填写生字表格。(音序、音节、部首、再查几画、结构、字义、组词。)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注意指导学生读准本课中生字以外的字音。3.区别形近字,然后组词。教师出示形近字,也可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容易写错的字,想一想它与哪个字相近及怎么区别,以促使学生记准字形。

  抚(抚摸)洪(洪水)埋(埋怨)介(介绍)疆(边疆)

  扶(搀扶)烘(烘托)理(道理)价(评价)缰(缰绳)

  茫(苍茫)辨(辨析)挺(挺拔)晰(清晰)戈(戈壁)

  芒(光芒)辩(辩论)廷(宫廷)析(分析)弋(弋获)4.辨析词语,理解词义。

  理解词义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这一部分一般在课前解决,课上教师可通过提问词义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5.区别近义词、反义词,进一步理解词义。

  教师提示词语,有近义词,也有反义词,请同学说一说相应的词。(1)近义词

  清晰—(清楚)

  表白—(表明)

  分辨—(辨别)

  粗壮—(健壮)

  软弱—(懦弱)

  界线—(分界)

  分辩—(辩解)

  沉思—(深思)(2)反义词

  清晰—(模糊)

  软弱—(坚强)

  动摇—(坚定)

  精壮—(细小)

  消失—(出现)

(三)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意。

  这篇课文以白杨为线索,用自然段合并法,把课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写大戈壁的铁路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第二段(第四至十五自然段)讲的是“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三段(第十六至十七自然段)讲的是“孩子们”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们知道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很多白杨树。

  第四段(第十八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他们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四)朗读课文,了解白杨树的特点,为理解边疆建设者的高贵品质做准备。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建设边疆的高贵品质。

(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建设边疆的高贵品质。

(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白杨》。请四位同学每人朗读一段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问题。出示幻灯片,请同学齐读题目,《白杨》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请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理解。(《白杨》这篇课文记叙了爸爸在旅途中向孩子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的事。)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卫士”指什么。(这里讲的“卫士”指的是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这位旅客“出神”为什么呢?我们分析课文之后,就会明白了。

(二)理解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突破课文难点。

  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的话,并说一说每句话都讲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

(第一句是这样写的,“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句话写出了白杨树直的特点。第二句话是,“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这句话写了白杨树适应性强的特点,无论“在哪儿”它都能适应,并且很快生根、发芽。)

  集体朗读这两句话,再一次体会白杨树的特点。板书:直

  适应性强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谈一谈哪些地方表现了白杨树直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课文第三自然段有一个词“高大挺秀”,说明了白杨树又高又直。爸爸讲白杨树特点的话中有两个“哪儿”,说明了无论在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白杨树都能够很快生根发芽。表现了白杨树适应性强。)说得很好。请看书上的图,这些白杨树生长在什么地方?

(大戈壁上。)

  对。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图画,听配乐朗读第一段的录音,想象一下大戈壁的样子,谈谈你的感觉。

(大戈壁荒无人烟、环境很恶劣。)

  在这样荒无人烟,环境很差的地方,白杨树却生长得这么“高大挺秀”,这一点不仅说明白杨树直,而且也说明白杨树适应性强。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爸爸的第二句话,体会白杨树的这一特点。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爸爸讲的第三句话介绍的是白杨的什么特点呢?

(这句话讲的是白杨坚强,不软弱,不怕艰险和抵御灾害的特点。)板书:坚强

  从这里可以看出,白杨树不但“高大挺秀”,适应力强,而且还能抵御灾害。爸爸讲的话无不流露着他对白杨树的赞美。请同学们以赞美的语气朗读这段话。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同学们,请你想一想,爸爸的话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请你用书上的话来谈一谈。

(“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表白”是什么意思?

(“表白”就是向别人解释或说明自己的思想。)可是,此时此刻孩子们还不能理解爸爸的“表白”,他们“只知道”什么呢?(“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汽车。”)

  课文连续用了三个“只知道”告诉我们孩子们知道的全部内容。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我们同学能不能替他们想一想呀?四个人一组讨论、研究一下,他们不知道的内容是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的讨论,然后请小组选出代表发表意见。

  除了孩子们知道的,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请各组派代表谈谈你们的讨论结果。(孩子们不知道爸爸妈妈在新疆做什么工作,怎样工作?

  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在自己亲人身边工作,而要去新疆工作?)同学们讲得很有深度,他们还不知道什么?

(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上学?他们还不知道新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同学们讨论得很好,如果继续讨论下去,可能还会有众多的不知道。现在我们一起来归纳小结一下。

  请同学们朗读三个“只知道”,教师在每个“只知道”的句子后,加上同学们讨论的“不知道”的内容。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做什么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念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可是他们不知道新疆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师:同学们,孩子们不知道的这些内容,都是爸爸想让他们知道的。那么,爸爸到底想让他们知道什么呢?请同学们再一次分小组议论议论,替孩子们找到答案。

(因为新疆是祖国的边疆,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都很不好,需要很多有能力有才干的人去建设。所以他们的爸爸妈妈就来到了新疆。)

  当年很多边疆建设者都和课文中的爸爸妈妈一样,听从祖国的召唤来到新疆。为什么他们又要把自己的孩子也接到新疆呢?

(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希望孩子们能继承他们的工作,建设边疆。)

  爸爸的心愿,也就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没有直接讲明,却让同学们给解释得这么好。看来同学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可是爸爸好像对白杨树情有独钟,为什么?(爸爸介绍白杨树的目的是要表白自己的心。实际上他通过介绍白杨树表白了很多边疆建设者的心愿:祖国需要他们在哪儿工作,他们就到哪儿去安家。)的确如此,许多边疆建设者离开了繁华的城市。告别了朝夕相处的亲人,毅然来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还为此献出了生命。同学们,你们说他们是不是具备了白杨树的高贵品格的人呢? 我们以崇敬的心情,再一次朗读爸爸赞扬白杨树的几句话。

(三)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爸爸“又陷入了沉思。” 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分析,前面提到的爸爸在车上望着车窗外“出神”,是因为他想到自己。可现在爸爸“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他又沉思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

(课文最后一段的第二句话是这样说的,“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这是因为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几棵小树象征的是:边疆建设者的下一代正迎着困难,茁壮成长。这一点是他希望的。因此他很欣慰。由此,我也理解了刚才爸爸沉思的内容,他在想孩子们是否也能同他们一样迎着困难,不怕艰苦,建设边疆呢?

  说得好。爸爸的“微笑”已经说明,他不必担心了。

(四)朗读全文,体会边疆建设者具备白杨树的高贵品格。

(五)理解《白杨》的中心思想。教师出示投影:

  选择你认为概括的最准确的中心思想:

  1.课文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

  2.课文表达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

  3.课文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请三位同学读三种答案,同学们进行比较,然后找出一种最准确的答案,并说一说为什么?

(我认为第三种答案是最准确的。因为第一种只写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没有写出作者的写作目的。第二种没有讲课文中的什么事,只写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好像还不全面。而第三种讲的是最全面、最准确的,它把课文的写作目的与主要内容结合在一起。)

  请同学们齐读第三种答案。

  板书: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

(六)总结全文。

  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白杨树,可是通过分析课文,我们又进一步明白了,作者描写白杨树,实际上赞扬了边疆的建设者。这种写法很新颖,能够引人入胜。这种方法叫做借物喻人。表面上写白杨,可真正的目的是写那里的人。白杨的品格,正是边疆建设者的品格。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也正是边疆建设者对孩子们扎根边疆健康成长的期待。

  板书:借物喻人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记住白杨的特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