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发挥工商管理职能促进意见推荐3篇 工商管理工作内容和职责

2022-10-25 12:37:34综合

发挥工商管理职能促进意见推荐3篇 工商管理工作内容和职责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发挥工商管理职能促进意见推荐3篇 工商管理工作内容和职责,以供借鉴。

发挥工商管理职能促进意见推荐3篇 工商管理工作内容和职责

发挥工商管理职能促进意见推荐1

  云南沾益:发挥机关职能

  促进科学发展

————沾益县县直机关党组织立足本职创先争优

  沾益县有8个机关党委,12个机关党总支、66个机关党支部,1463名机关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县各县直机关党组织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三创三争”目标,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服务大局、政治引领、凝聚人心、促进发展”作用,积极实施“固本强基、珠源先锋、富民强县”三项工程,倡导广大机关党员干部模范践行“三个一”要求,强力推进了全县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大局,履职尽责创先进。全县各县直机关党组织按照县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安排部署和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创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县、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省级文明城市”目标,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争优秀,把创先争优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体现在促进当前各项中心工作上。全县政法系统党组织以推进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为契机,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持“抓早、抓小”,重点关注群众上访比较突出的问题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化解不和谐因素。落实好“以案定补”、“以奖代补”措施,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

发挥工商管理职能促进意见推荐2

  关于促进水利站职能发挥的意见

  2009年9月

  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为进一步促进全市水利(务)站(以下简称水利站)充分履行职能,推进基层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切实发挥基层水利服务改善民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清促进水利站职能发挥的意义

  长期以来,全市水利站作为水利行业最基层的窗口,认真履行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农田水利建设和水利工程设施的管护、防洪保安、排涝抗旱等方面的职能,较好发挥了水利保障安全、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作用。当前,基层水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对水利站在新时期履行工作职能、充分发挥服务保障作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工作思路上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践行“三水统筹”的治水思路,在强化保障水安全工作的同时,更加突出做好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改善方面的工作;从工作定位来看,要牢固确立服务保障的工作定位,围绕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现代农业,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从工作重点来看,要紧紧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河道河塘清淤、泵站改造、水源建设等民生水利发展,不断提升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从发展机遇看,水利投入进入一个较高增长的时期,为基层水利发展带来了机遇。要抓住机遇,着力加强基层水利建设,着力提高自身发展能力,着力拓宽服务领域和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基层水利事业的发展。

  二、明确新时期水利站工作的总体要求

  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改善民生的工作定位,深入实践“三水统筹”的治水思路,按照“争先、创新、服务、效率”的工作标准,以文明创建为抓手,认真履行新时期基层水利职能,切实增强服务保障能力,努力实现农田水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水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农村防洪除涝能力进一步增强,基层水利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基层水利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树立一批典型,塑造水利站“勤政廉政、团结和谐、争先创新、诚信务实”的良好形象。

  三、切实发挥水利站五大职能

(一)做好防汛防旱保安工作。水利站处于防汛抗旱最前沿,要认真做好镇街区域内防汛排涝抗旱等工作。一是强化基础。熟悉掌握本地的工情、水情,不断完善区域内水库、涵闸、泵站、险工段等的防汛预案。二是当好参谋。在应急消险、防汛抢险、抗旱水源调度等方面发挥镇街一级政府防汛防旱的参谋助手作用,做好情况上传下达工作,为上级防汛防旱指挥机构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情况。三是提高能力。切实提高应急抢险能力,应对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出现的险情,能够迅速做出判断,应对及时有效。

(二)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按照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的要求,着力解决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突出水问题,进一步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做好规划。依据市、区县编制的农村水利规划,科学规划本区域内农田水利的发展,优化农田水利建设布局,明确主攻方向和建

  设重点。二是抓好项目建设。按照农水项目建设管理的相关要求,组织实施农村泵站改造、蓄水塘坝建设、灌区改造等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健全农田灌排设施,提升农业水利化水平。三是注重整合资源。以圩区、小灌区、小流域、行政村等为治理单元,有意识地结合相关部门实施的农田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项目,实现资源整合,凸显整体效益,并积极培育典型,使区域内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功能作用以及管护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三)强化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按照《南京市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办法》以及各区县出台的相关办法,着力落实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与保护。一是狠抓落实。从制定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责任、落实管护人员、安排管理经费等方面入手,加强所辖水库、河道、涵闸、泵站、塘坝等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养护和维修。二是加强巡查。加强水域水体巡查看护,配合做好农村水政执法监督工作,维护农村水利设施的安全。三是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因地制宜积极实践农民用水户协会等农民民主管理模式。

(四)突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大力宣传和践行水利部门在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方面的职能,提高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不仅要保证农业生产用水,还要统筹保障工业生产用水、环境生态用水的安全。一是强化农村水资源配置调度。根据区域内水库、塘坝、河道、沟渠等水体可用水量,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制定用水计划,科学合理调度。二是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从节水工程、节水技术、节水管理、节水机制等方面,发展节水灌溉,推进节约用水。三是着力加强水资源保护。配合上级部门制定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

  制度,切实加强对区域内水功能区,特别是饮用水源地的水质保护、水量保证,保障农村用水安全。

(五)继续推进农村水环境改善。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用水水质和居住水环境提出的更高要求,采取清淤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不断改善农村水环境。一是继续实施农村河道河塘清淤,积极打造出一批山水相依、山清水秀、水景环绕等具有南京特色的村庄水环境,切实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的改变。二是积极推进农村河网水系综合整治,注重多方结合、整合资源,把疏浚淤泥、整治岸坡、拆坝建桥、畅通水系、改善水质、调活水流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农村水系循环,充分发挥河道水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三是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改善农村水土环境。

  四、切实落实水利站职能发挥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水利局要高度重视水利站的生存发展和职能发挥,认真做好汇报沟通、人员培训等工作,支持水利站发展,增强水利站履职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一是高度重视水利站的改革工作。多向党委、政府汇报,加强与财政、人事、编制等部门的沟通,推动水利站体制、经费等关键问题的解决,切实稳定基层水利队伍。二是积极树立基层水利行业新风。各区县要加强对水利站的业务指导,更好促进地水利站履行职能。水利部门要与文明办加强联系,强化对文明创建的督查指导,展现基层水利事业的成就和基层水利人良好的精神面貌。三是完善水利站培训制度。市里将用两年左右时间对水利站站长及业务骨干普遍轮训一遍。各区县也要精心制定水利站培训计划,为水利站人员的学习培训积极做

  好服务,使水利站在防汛防旱、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水资源管理和水政执法等方面达到“站站有骨干”。四是加大宣传力度。使全体水利站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当前基层水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市、县水利部门要注意挖掘典型,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水利站及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成效,积极营造有利于促进基层水利工作开展的舆论氛围。

(二)深化文明创建。按照“工作做好、队伍带好、单位发展好”的要求,深化推进水利站文明创建工作,更好促进水利站职能发挥。一是提升业务水平。各水利站要采取自学、组织培训与继续再教育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履职能力。二是着力转变作风。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大力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找准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三是加强廉政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狠抓制度落实和考核。大力开展“为民、务实、清廉”教育,警示和教育水利站人员诚信自律、廉洁从政。四是开展“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紧紧抓住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水问题,摸清情况,认真规划,拿出解决方案,形成一批“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的基层水利文明创建品牌。

(三)加大考核支持。市、区县水利部门要通过项目倾斜、定期表彰等方式,支持水利站建设。一是严格责任考核。市水利局将水利站职能发挥纳入对区县水利工作的考核内容,定期检查考核区县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考核结果纳入市对区县水利工作考核计分中。二是定期表彰奖励。市每年将评选一批先进水利站、先进

  基层水利员,予以表彰奖励。各区县也要对工作突出、成绩显著的水利站站、水利员给予表彰奖励。三是实施项目倾斜。对于认真履行职能,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及服务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的水利站,市、区县将在项目安排上优先考虑,加大支持力度。

(四)加强自身建设。在目前水利站管理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改革到位的情况下,各水利站要通过拓宽服务领域、转变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争取社会的认可,赢得多方支持,实现事业、自身共同发展。一是扎实做好本职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工作,把为人民群众服务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通过建成一批工程、干好一批实事,赢得群众和社会的认可。二是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特别是水利站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协调好各方关系,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带领职工充分依靠自身人才、技术优势,注重发挥和挖掘水利基础产业的优势和潜力,依托新农村建设中各种项目资源,开展社会化服务,增强自身实力。三是要注重开展行业文化建设。要加强文化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建设具有南京水利特色的基层水利文化和价值观。要广泛开展廉政文化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的发展氛围,提升职工和幸福感、归属感和满意度,增加单位的活力,形成积极向上,争先创新的风气。

发挥工商管理职能促进意见推荐3

  发挥政协委员履职职能 促进我市职业教育发展

  七台河市职业技术学校林迪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职业教

  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统筹,有效推进,大力发展。全国政协及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关注、参与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全国政协高层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多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多次带队视察、考察职业教育;三届?中国职业教育振兴论坛?邀请各界人士共商职业教育发展大计;数百位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建言职业教育发展,许多意见和建议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带来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广大关心、关注职业教育的政协委员深入一线,调研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积极向党和政府?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统计发现,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几年以来在两会期间提交的提案中,包含?职业教育?的提案达383件。

  七台河市职业技术学校就是在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倡导下,经

  市委和市政府研究决定建立起来的我市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受领导嘱托,振兴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重担历史的落到了我的肩上,在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积极发挥做为一名政协委员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职能,不断调研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政协会议上多次提出我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建议,我深切的感受到全市重视、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2010年9月市人大、政协和市政府领导到我校调研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对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做了指导性意见。2011年5月市政协主席韩振军副主席杨子义一行到我校调研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建设情况,并走访我校政协委员,听取了我校对政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领导的关怀和自身的努力建设,使市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

  2011年6月我校正式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首批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试点学校,既是黑龙江省综合高中,我校在入选的省12所高中中排名第一,全市只此一家,普职融通发展将为我校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的潜能。

  在发展中我也发现当前阻碍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问题,亟待解决,现联系工作实际,结合政协委员的履职职能,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一.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分三步走。

  第一步依托基础较好的成人教育学院校建立区域性重点社区教育中心,纳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周末学校、就业培训于其中,以满足各个阶层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习型社会建立,我市应该以职业学院成人教育部和中共市委党校为依托,大力发展职业培训。

  第二步设立职业学院和技师学院,承担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实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等?四大工程?的任务。协调将劳动部门的技能证书考前培训工作移交给就业培训中心,并由中心负责鉴定,合格者由劳动部门颁发相应证书。

  第三步,大力扶持中等职业教育,期望通过职教建设,促进城乡、校际、校企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以此提升职教的综合实力,打造职教品牌,带动我市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争取成为国家?十二五?重点扶持建设的1000个市级职教中心之一;成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之一。

  2.确实解决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我市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从基础教育和学历教育师资队伍中转型过来,普遍缺乏企业和技术岗位工作经历,这严重制约了我市乃至

  我校职业教育质量。政协委员曾经呼吁改革多年来以普通中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来评价职业学校教师的做法,在人才引进上创建岗位技能人才可以进入职业学校任教的体系,并建议在职业学校设立专业技术?特岗教师?。但现阶段的实际是职业技校的毕业生都很难分配到学校任教,更何况是岗位技能型人才的引进,本身在工资待遇和职称上就存在很难突破的问题。

  政协委员们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呼吁,已经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0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所以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的关键也是职业技术专业教师的引入,我校到目前为止外聘职业技术教师两人,其他都是基础教育教师转岗而成,职业技术水平的匮乏严重制约我校培养学生的质量,而我校两年来申请的缺口的专业技术教师13人,到目前没有到位一人,这也严重制约了我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建议市财政划拔专项基金培养职教?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开展。在此基础上,切实执行职校专业课教师申请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或申请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规定,并落实工资待遇,人事部门应该加大职业技术专业教师的引入力度,使职业教育师资问题真正得到解决。

  没有人才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没有职业教育的发展就没有经济的腾飞。我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我市的职业教育一定会在困境中崛起,在危机中跨越,在奋斗中前进!

  3.政府应加大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平台,是提高教学质量、彰显职教特色的硬件依托。目前我市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我们建议由政府牵头,依托职业学院和技师学院,围绕机电和煤化工等企业资源,合力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对市场竞争力大、发展潜力明显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遵循仿真性、先进性和通用性原则,让实训设施设备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实训空间更加贴近企业环境,实训基地能够满足更多人的职业技能培训需要。通过推行产学结合,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工厂环境,让他们通过生产,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学习和就业的无缝对接。应转变实习实训基地只是一种教学消费的观念,变技能型、消耗型实训基地为生产型、积累型实践场所。

  目前我校依托学校实际,与近邻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机电设备维修总厂达成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协议,这种与企业合建的仿真性实训基地已切实发挥了?工学结合?,实践育人的作用,也解决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设备资金缺失的巨大困难,将是我校乃至我市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

  4、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

  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的重任。?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我们不仅需要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也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就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范围更广泛,对社会事业发展的贡献也更直接,因此,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刻不容缓。?目前应当形成?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工作?的共识,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我市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产业竞争力和打山水园林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件大事来抓。

  作为培养生产第一线技术应用型和实务操作型人才的主要力量,职业教育有着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如何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使广大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综合能力要求。目前,我市职业院校在设置学科或增减专业时,仍多以各校办学成绩、师资、设备及整体招生情况等进行,而不是根据社会需要来统筹规划。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各职校毕业生供需产生结构性失调,一方面职业教育结构与经济及产业结构不匹配,直接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学生就业困难,而另一方面却是各公司企业求贤若渴、难觅人才。

  发展职业教育应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立足现有教育资源基础,预测未来生源周期变化规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做好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培训中心、实习基地、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定点布局。要拓宽职业培训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新形势,加快构建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引导各个学校突出当地产业特点,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办好3-4个特色专业,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关系与信息交流,拓宽经费筹集渠道,以缓解我市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不充分?的不利情况。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诚恳的建议也热切的期盼我市能够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契机,解决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大力发展我市的职业教育,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和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培养所需的中等技术人才,真正为建设龙江强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