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园区建设工作3篇 抓好园区建设

2022-11-02 14:48:45综合

园区建设工作3篇 抓好园区建设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园区建设工作3篇 抓好园区建设,供大家参阅。

园区建设工作3篇 抓好园区建设

园区建设工作1

  兴隆镇生态农业园区工作汇报

  尊敬的谭区长及各位领导、同志们:

  兴隆镇地处生态农业示范区中心地带,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区位优势。在“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镇已拟定以“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主线,以“宜居宜游新兴隆”建设为目标,实施“生态立镇、产业富民、工业强镇、宜居兴镇”四大战略,锁定“乡村旅游名镇、经济实力强镇、宜居宜业新镇”三大目标,走民生导向的发展路子。围绕全区发展思路和目标,依托兴隆镇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自然景观,大力发展生态型、科技型都市农业,将城郊特色的生态农业融入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又好又快地促进全镇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重点建设任务

  1、加快交通环线建设。投资2000万元,实施生态农业示范区园区循环道路(金花—永福龙川江沿线公路)10公里油化改造升级,预计6月份启动建设。

  2、“五个千亩产业园”项目。分别为金星居委和金禾村的“1000亩花卉苗木基地”、金花村的“1000亩荷花莲藕基地”、永福村的“1000亩优质蔬菜瓜果采摘园”及“1000亩雷竹基地”、金星居委的“1000亩稻鳅养殖基地”。

  雷竹基地由南川区轩瑞有限责任公司承包,已于今年1月进场,2月种植已经完成。花卉苗木基地的栽植已经全部完成。蔬 1

  菜、瓜果基地已初具规模,主要栽植品种为葡萄、枇杷、食用生态菌。

  3、“中国台商现代精品农业园”项目。我镇意与台商联合在未来两三年内打造占地2万亩台湾精品农业园区,主要种植九品莲花、台湾香米、阿里山茶和台湾水果。今年上半年主要完成试验试种任务,在金花村栽植20亩九品莲花、金禾村栽植18亩的台湾有机米进行试验示范,试种成功后将着力打造金花村为集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台湾风情度假村。除此之外,还将配套完成老木沟水库休闲养生旅游地产开发,努力建设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示范项目。

  4、“粮食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我们将投资100万元,巩固发展万亩优质稻,在金花村发展一个1500亩高产优质示范片,500亩的机耕机稻现场。还要发展食用菌100亩,出栏生猪4万头,发展200亩中药材栽培,发展规模以上种养殖户10户。

  5、“乡村旅游环线”项目。我们将与其他乡镇合力打造“大观-木凉-兴隆-天星”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环线,积极推进旅游地产开发,在已经完成的6家星级农家乐基础上,年内增加至18家星级农家乐,大力开展我镇乡村旅游产业。

  6、南川土鸡兴隆养鸡场在金禾村已开工建设,投资500万,占地约50亩,年出鸡苗1000万羽,力争打造全国种鸡养殖示范基地。

  7、水利工程建设。我镇在金星8社投资1100万元,租地

  10亩,投资800万元建设兴隆水厂。投资500万元建设兴隆污水处理厂,力争在6月份建成投用。

  8、森林工程建设。完成荒山、庭院造林3000亩,实施道路绿化1200亩,新植笋竹1500亩,改造低产茶叶500亩,新扩茶叶面积200亩;建设金禾村、三和村2个“绿色村庄”,积极创建“森林生态小城镇”。

  9、林业产业建设。我镇目前主要以春季植树、补植、荒山绿化为主,在兴南路、兴木路、南太路、河带路分别进行补植,补栽在金花村、金禾村,2月份栽植了楠竹1000亩,荒山绿化计划完成1000亩。

  二、重点工作措施

  1、加强项目策划。扎实开展“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全年实施重点项目20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抓住加发展的重大机遇,发挥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策划包装现代农业、食品加工业、集镇建设、旅游地产等20个重点招商项目。

  2、强化对上争取。抓住国家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对接国家投资政策,全面加强对上争取,全年争取专项资金高于上年水平。

  3、强化招商引资。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借助生态农业示范区平台,开展项目推介,吸引有实力的开发企业落户兴隆,力争在重大招商项目上实现突破。

  4、落实项目建设责任。每一个建设项目、招商项目落实一名责任领导,分头抓好落实。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生态农业投入不足,公共基础设施欠缺,城郊结合部土地流转成本较高,所以对“三资”投入的吸引力不够。

  2、生态农业的规模和档次离预期效果还存在一定差距。

  四、下一步的打算

  1、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兴隆镇生态农业园的有序开发。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实施规划招商,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更要对进镇开发项目,按规划要求严格把关,杜绝零散重复开发项目。

  2、制订政策体系,扶持生态农业发展壮大。生态农业虽然具有第三产业的一些特征,但仍属于农业范畴,因此在资金、规划土地、税收、道路通讯、水电供应等方面对生态农业发展实行较为优惠的扶持政策。

  3、精心组织策划,加强农业旅游宣传推介工作。要帮助和引导企业做好都市农业旅游的对外整体促销,把我镇农业休闲观光开发纳入大旅游的框架中去策划宣传。

  汇报完毕,谢谢!

园区建设工作2

  全县招商引资及园区建设工作汇报

  2010-01-29 14:35 文章来源:濉溪县商务局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新闻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招商引资工作全局,立足工业强县,加快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和园区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招商引资工作

(一)2009完成情况

  1-10月份,全县统计认定完成内资亿元,占全年任务(50亿元)的%,比去年同期增长%;完成外资4186万美元,占全年任务(3500万美元)的120%,比去年同期增长48%;新建设或新开工规模以上项目51个,占全年任务(88个)的60%。

  预计:全年完成内资51亿元,占任务的102%;外资4500万美元,占任务的129%;新建项目70个,占任务的80%。

(二)主要做法

  1、强化领导优势,努力营造招商引资发展氛围。09年,我县继续实行领导带头招商工作模式,除县开发区和11个乡镇单独下达任务外,另外成立了16个招商团,由在职县级领导任正、副团长,其所分管、联系的所有县直和垂直单位为团内成员,各团下达具体任务数和大项目数。年初以来,县几大家领导带头“走出去”,举办项目说明会、恳谈会、产业对接会等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5月初,在县内举办“浙商濉溪行”大型请进来活动,共有300多名浙商来濉考察洽谈,成效显著。上半年,全县各乡镇、园区和县直招商团共举办大小招商活动近20次,共邀请60余批次近900名客商来濉考察、洽谈项目。全县范围内已形成了人人想发展、处处谋发展、全力抓招商的良好氛围。

  2、夯实基础工作,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深入开展。及早分解招商引资任务,修订完善配套文件,下发了《濉溪县2009年招商引资工作意见》、《濉溪县2009年招商引资绩效考核和奖惩办法》等配套政策,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目标、奖惩、服务等工作进行了明确。制定出台了《濉溪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修定)》、《濉溪县发展现代服务业优惠政策》、《濉溪县招商中介人奖励政策》等文件,形成了一整套招商引资政策体系,保障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发展。加强产业研究。对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浙江地区的产业状况、面临压力、转移规律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濉溪实际制定对策,极大增强了承接浙江地区产业转移的主动权和针对性。认真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全程代办制、限时办结制、项目信息零报告等制度,形成了每个招商责任单位都有压力,更有动力,争、超、赶、学的招商引资新局面,切实从制度上保障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3、加强载体建设,努力实现园区集聚效应。通过去年扎实开展“园区建设年”活动,全县园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县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一期4平方公里、二期5平方公里已实现“七通一平”,一期土地已用完,二期正在快速接纳项目。一批大项目,如益荣染整、福尔足袜业、金枫果胶、雨润食品、重联水泥、韩村矿机等新开工建设,口子酒业、山河汽车改装、力普拉斯电源制品、广博机电等正在加紧建设。开发区制造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六个乡镇工业项目区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各工业项目区相对错位发展,独立建设。现已接纳雨润肉食品、谷王食品、志强油脂、芳萍纺织、汉峰服饰、金缘服装、双林工矿、兴海工矿、天王机械、鑫丰水泥、众联水泥、巨鑫特钢、奥瑞化工等规模项目入驻建设。为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提高引进项目质量,制定出台了《濉溪县工业园区项目准入办法》。本着地域就近或行业相近的原则,鼓励全县将新上的重点项目向园区集中,实现集约开发、集聚发展,以最大限度地整合优势、节约资源,形成特

— 1 — 色,发挥规模效益,努力实现园区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打头阵、挑大梁的龙头作用和集聚效应。

  4、突出工作重点,确保招商引资有的放矢。近年来,我县逐步把产业发展的方向定位为矿产采选及煤化工、机电制造、新型建材、针纺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现代服务业等六大支柱产业,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定位产业进行招商。招商的重点区域放在浙江、广东、上海,尤其把浙江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萧山、绍兴、慈溪、诸暨、温州、台州等地的产业转移又是我们瞄准和对接的重点,通过努力,成效明显。今年,全县新签约、落地和在谈项目90%以上来自以浙江为主的长三角地区。

  5、抓好环境建设,全力打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把优化环境作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关键性措施来抓,牢牢树立“发展为上,投资为本,环境为要”的理念,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实现服务“高地”和政策“洼地”效应。进一步完善投资服务体系,重点完善投资审批的“一站式”服务、企业建设过程中的全方位服务和企业开工投产后的经常性服务三大服务体系,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建设、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全市率先推出外商服务全程代理制度,清理行政许可项目,组织开展全社会评议机关活动,推进投资发展软环境明显改善。

(三)2010年工作安排

  1、总的原则:加快项目建设,确保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或投产;加快产业培育,力争“十一五”完成后,形成3-5个产业集群雏形;加快园区建设,“一区六园”要尽快完善配套,构建园区封闭运行服务体系。

  2、工作目标:完成内资55亿元,比2009目标任务增长10%;完成外资4000万美元,比2009目标任务增长约15%;新建设或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规模项目90个,比2009目标任务略有增长。

  3、主要工作

  第一、加快产业突破。建议开展“产业促进年”活动,研究落实产业推进政策,积极引导资金投向矿产采选及煤化工、机电制造、新型建材、针纺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产业的支撑是项目,要继续延伸“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快推进已落地项目的建设,促进其尽快建成投产。为提高引进项目质量,对新入驻园区项目实行准入制度。要力争“十一五”结束后,形成3-5个产业集群雏形。

  第二、完善园区配套。加快园区硬件建设。县开发区要全面完成二期5平方公里设施配套,启动三期工程的规划。远期县开发区要与刘桥工业项目区统筹安排。6个乡镇工业项目区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配套,并进一步延伸开发。继续实行对乡镇工业项目区基础建设补贴70%政策。各园区要加强自身产业定位,并围绕定位加强相关项目引进,努力壮大主导产业规模。进一步清理并下放审批权限,县开发区要积极探索并率先建立园区封闭式管理机制,要将园区建成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布局合理、政策环境优越、服务体系健全的招商引资窗口和载体。

  第三、创新招商方式。加强专业招商。组建3-5个招商小组,按照产业定位和区域重点,派驻招商。加强市场招商。注重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委托招商。加强活动招商。全年将在省外举办三至四次大型活动,并开展一次大型“请进来”活动。各园区要举办2次以上专题活动,县直招商团及其他没有园区的乡镇要举办1次以上小型招商推介活动。同时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积极走出去和请进来。同时加强项目信息的储备和加强项目库建设,扩大信息获取渠道,提高项目招商的质量和中的率。

  第四、推进瓶颈突破。当前,资金、土地、用工等已成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主要瓶颈问题。要加强银企对接,指导企业按照要求进行规范,引导县内金融机构积极争取贷款指标和贷款额度,扩大贷款范围。积极吸引域外金融机构、投融资机构在濉设立分支机构,推进担保、小额贷款等机构成立壮大。要加强土地收储,加快土地置换,用地指标要向园区和县城建设集中。加强园区工业项目准入,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率。加强用工培训,对返乡民工和城镇下岗工人加强信息跟踪,及时提供专业培 — 2 — 训,扩大就业范围,保障企业发展需要。

  第五、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对落地项目的服务力度。在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实施“全程代理制度”,加快项目的落地和建设。进一步完善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机制,强化外商投诉的协调处理工作,努力做好项目服务。全面加强效能建设。深入开展全社会评议机关活动,不断改进机关作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服务发展的效率和能力,让广大经营者和外来投资者办事顺心、生活舒心、投资放心。

  第六、加强工作考核。继续实行县直招商团考核模式,加强督查、调度、通报工作。县财政预算列支600万元招商专项经费,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各目标单位的奖励力度。对连续两年没有完成任务的目标单位落实“一票否决”制度。

园区建设工作3

  园区工作汇报材料

  贵石沟街道办事处地处阳泉市西南20公里的冠山脚下,占地平方公里,现有4个社区,共计5950户,人。其中水滩社区1878户,5937人,楼房45幢;苏村社区1548户,5146人,楼房30幢,自建房248户;小河滩社区1561户,4579人,楼房38幢;枣林山社区963户,2571人,楼房10幢,自建房690户。

  贵石沟工业园区处于城乡结合处,周边农村有冶西、宋家庄、贵石沟、聂家庄、苏村、红岭六个村。

  冶西村隶属于山西省平定县冶西镇,距县城仅公里,总户数865户,总人口2252人,其中农业人口1852人,农村劳动力750人。全村总面积3899亩,其中耕地近亩,人均耕地亩,林地面积1000亩,山地面积亩,企业占地面积45亩,居民住宅面积400亩。农业生产以种植玉米、谷子为主,2006年粮食总产量公斤。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408元。在经济总收入中,种植业收入达20万元,工业收入达3600万元,建筑业收入达150万元,运输业收入达3000万元,商饮业收入达1863万元,服务业收入达1450万元。冶西村商贸繁荣,市场活跃.粮食,蔬菜交易量大面广,另外有较完备的供电,通讯设施,较发达的客货运输, 冶西村有丰富的无烟煤资源,村里有一座煤矿—鑫源煤矿,现有职工480人,年生产能力15万吨,收入5250万元,利税1050万元。

  宋家庄村位于平定县城南四公里处,距太旧高速公路平定出口及207、307国道5公里,与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阳煤集团五矿矿区东西相邻。交通便利。全村面积平方公里,村居民1400余户,4600口人,其中农民3260人,全村耕地面积1400余亩。2002、2004年先后被阳泉市委、市政府,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市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2009年7月被省城乡文艺交流协会确定为“农业林业示范园区”。

  2009年,新修建了总建筑面积6万平米、可容纳530户居民的朝阳小区、村养老院、朝阳区广场、三面阁广场、水峪沟广场、秋树垴广场,以及20公里长宋白、宋兆两条村路,为发展生态旅游业做大三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贵石沟村位于县城千米处,北临冠山,南靠阳光发电厂,西临阳煤集团五矿,太旧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村交通便利,往来车辆四通八达。村总体面积约公顷。共有498户,955口人。由于地处公路两旁,全村拥有的耕地较少,村民们的致富焦点便向其他领域转移。部分村民搞起了汽车运输,有的自营家庭便利商店,还有的村民外出打工……通过种种渠道,村民人均收入年年创新高。2008年人 2 均纯收入为5380元,2009年达到了人均6300元,预计2010年村民的收入将会再创新高。

  贵石沟村循序渐进实施安居工程,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实施旧村改造,修建了统一规格的小二楼20套。

  聂家庄村地处平定西南冠山脚下,冶西下半区,是阳泉五矿的中心区,全村面积平方公里,共384户,l296口人,党员3 1人,土地l 亩,687个劳动力,现有集体企业2个。道路亮化100%,内维修了文化艺术广场,戏台,络通信已普及全村

  苏村位于冶西镇南川河上游,距县城15公里,占地面积平方公里,现有村民433户1064人,全村人均耕地仅有3分。2008年以来,在新—届村支”两委”的带领下,苏村不仅还清了150万元外债,去年村民的人均收入也上升到近5000元。

  红岭村位于园区北部,占地面积平方公里,现有居民80户,378人。

  一、园区基本情况

  2004年8月,区委、区政府正式批准成立贵石沟工业园区。

  园区占地约7平方公里,现驻大、中型企业26家。其中大型企业4家,即阳煤集团五矿、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兆丰铝冶有限公司、山西京宇磁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服务煤 电铝磁主业的胶管、电缆、新型建材以及机械材料加工、建筑安装维修、交通运输等中小企业22家。

  园区工业基础雄厚,大型企业阳煤集团五矿为园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煤炭、电力、铝冶、磁材等主导产业带动了众多产业兴起,胶管、电缆、新型建材以及机械材料加工、建筑安装维修、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百业振兴,形成了以煤为主,煤电铝、煤化工、煤建材三条产业链,多业并举的格局已初具规模。

  二、园区发展状况

  园区管委会成立5年多来,税域经济逐年递增,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构建和谐园区营造了一个浓郁的发展氛围。

(一)、园区制度不断完善

  管委会成立以来,把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壮大区域财税经济,组织协调园区各方力量,促进园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为管委会主要职责;制定了管委会议事制度、例会制度、信息反馈等工作制度,推行了园区企业保护政策和招商引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为管委会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园区规模不断壮大

  园区成立以后,管委会办公室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2004年,投资702万元的山西鑫 源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入驻园区,到矿区登记纳税;2005年,山西恒汇液压设备有限公司、阳泉恒宇工贸有限公司入驻园区,到矿区登记纳税;2006年,引进博凯工贸有限公司和集洗浴、干洗、医疗为一体的小河滩综合服务中心。2007年,引进投资380万元,建筑面积平方米的新型节能保温材料项目,现在该项目已经开始生产少量产品并向外出售。2008年,引进钢丝绳项目和煤溜刮板项目。钢丝绳项目是区十大调产项目之一。总占地面积平方米,总投资800余万元,2010年已正式投产,截止7月份产值万元,上缴税金万元。煤溜刮板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2008年完成了该项目的选址工作,2009年引进设备,并修建了厂房,2010年预期目标:试生产。2010年拟建项目 :赤泥催化絮凝剂生产线项目,预计投资100万元。

  截止2010年7月,园区产值.20万元,上缴税金万元。

  三、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体制不顺,管理混乱,责权利不统一

  按行政区域划分,贵石沟地区是矿区行政管辖区范围。实际上,矿区并不能完全管理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作为一个工矿区,主要企业纳税属省、市管辖;兆丰公司、京宇公司和所有的个体工商户,在平定纳税,属平定管辖; 矿区征收管理的税收不足本地区税收总量的10%。由于责权利不统一,市、平定县政府只收税不投入。一切服务、管理、环境治理等社会责任都由矿区和驻地企业承担。企业缴税后享受不到应有的服务,园区管委会受资金和体制的限制无法提供必要的服务,引发出很多影响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企业在沉重的社会负担与政府繁杂的周旋、协调中艰难发展。

  2、园区自身建设不强

  作为贵石沟街道办事处,其职能侧重于社会管理,为居民群众服务,园区管委会则侧重于为企业服务。目前的主要问题:

  一是管委会的职能不健全,园区虽有较好的平台基础,公路、线路、信息、通迅、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条件都已具备,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也不是很大,但管委会既没有明确的管理权限,也没有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条件,没有形成“一站式”的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的直接服务少,企业感受不到管委会的实际作用。

  二是管委会没有专人从事园区建设工作。管委会办公室设在办事处,办公室主任由办事处主任兼任,所有工作混杂在一起,办事处的事也是管委会的事,管委会的事也是办事处的事,职责混淆不清。

  三是工业园区没有统一的规划,企业发展随意性大,几年来企业和居民因采光、粉尘污染等多次发生矛盾,企业受损失,居民不满意。

  3、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目前,环保管理部门因管理体制不顺,造成环境保护管理执法的真空和盲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真正把环境保护的认识提高到应有的高度,造成污染主体治污措施不力。按照目前这种管理体制,园区环境保护工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尽管社区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改善,但是企业厂区与居民住宅楼只有一墙之隔,环境污染问题仍很严重。

  四、园区工作思路

  五年来贵石沟工业园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贵石沟工业园区要想真正发展壮大,实现跨越发展、转型发展,成为富民强区的洼地,就必须科学定位,立足长远,现有条件下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一是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强管委会建设 通过学习全国先进园区的经验,根据园区的特殊性,科学研究制定园区管委会的职能任务和工作方针策略。抽调专人搞园区工作,协调各职能部门加强对园区工作的业务指导,促进管委会各项工作全面走上正轨。尽快理顺贵石沟地区的管理体制,修建管委会服务大厅,把财政、税务、环保、物价、工商在贵石沟的业务权限全部下放,让所有派出机构 为园区经济发展发挥出最大作用,真正为企业开展“一条龙” 服务。管委会从企业入驻、项目建设、操作流程、跟踪服务、内部管理等方面,要制定符合园区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明确每个环节的工作任务、标准、责任,每一个环节都要规范运行、有章可循,从而使管委会各项工作更加科学,更有效率,更具活力。

  二是科学定位,把创新锁定在转型发展上。

  聘请专家组对园区的企业布局,包括道路桥梁建设、社区建设、商业、文化、教育、卫生、公安、体育设施、餐饮、体育设施、洗浴、娱乐等社会事业进行全面的整体规划,把贵石沟工业园区规划为高起点、低耗能、无污染、可循环的产业聚集园区。

  三是以人为本,全面加强环保型、生态型产业聚集区建设。

(1)分期搬迁园区内居民住宅。贵石沟工业园区是高污染工业密集区,由于过去没有统一的、长远的规划,企业与居民杂居在一起,经常发生企业发展与居民生存之间的矛盾。建设现代产业园区,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长远规划,将园区内居民逐步搬迁出园区,一方面可以减少居民和企业之间的矛盾,让企业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可以为园区企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2)处理好开发建设与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开 发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产生污染的源头,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思维定势,摒弃“末端处理”的方法,从根本上防止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出现,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负面环境影响、实现工业园区持续发展的目标。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向园区集聚。

  园区现有企业中有煤、电、铝、瓷等项目,这些项目都很有发展潜力,我们要以这些优势产业为纽带,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存量、扩大增量,做大煤电铝、煤化工、新型材料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条,争取把贵石沟工业园区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煤、电、铝、产业聚集园区。

  总之,园区成立五年多时间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按袁书记讲话要求,充分看到有利条件,珍惜面临的机遇,全面了解现有条件下贵石沟地区居民、厂矿、土地及社会发展状况,为区委、区政府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办好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办好有利于改革开放的难事,办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