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如何写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2022最新3篇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四课观后感

2023-01-08 18:06:00综合

如何写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2022最新3篇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四课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如何写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2022最新3篇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四课观后感,欢迎参阅。

如何写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2022最新3篇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四课观后感

如何写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2022最新1

  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之际我们安电青年欢聚一堂面向二十一世纪,共抒情怀。二十一世纪,我要对你说,敬业就是爱国。

  五四运动走入了记忆,今天,当我们在本世纪最后一次沐浴她的光芒的时候,重温那黑暗中分娩光明的一瞬,内心充满涅磐般的圣洁……

  五四运动走入了记忆,然而,她留给我们的财富是丰厚而且深邃的,在这巨大的文化宝库中,爱国主义与创新精神,始终闪耀着奕奕光芒!那么,何谓爱国?如何发扬五四精神,致力民族振兴大业?这,是我们每一位青年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敬业就是爱国,要用敬业精神去体现爱国之情。从古至今,大凡成就伟业者,无一不是从敬业开始。鲁迅先生崇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使敬业的内涵上升到民族的振兴大业;六十年代的雷峰更是敬业的楷模,干一行、爱一行,以“螺丝钉”的精神,把青春献给了祖国最壮丽的事业;今天,又一个响亮的名字伴随着伟大的抗洪精神,传诵大江南北,他,就是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李向群家富未敢忘报国,力志从军,选择了一条与艰苦为伍、以奉献为乐的人生之路。当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洪魔的威胁时,他与战友们挽狂澜于即倒、置生死于不顾,用生命书写了自己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他们生长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却以相同的敬业精神谱写了如许的爱国之歌。雷峰、李向群并不是孤立的,千千万万的雷峰、李向群依然存在着,否则,几十万官兵何以能在“98”抗洪斗争中战胜洪魔?祖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大业何以能乘风破浪,不断前进?他们,是民族的中坚;他们,是时代的楷模!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遥望未来世纪曙光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呈现;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使中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从国力强弱这个意义上来说,八十年前五四运动所面临的情势,今天的中国青年同样面对。所以,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学习李向群敬业精神,就是要发扬五四“萦民族危亡于襟怀”,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学习李向群“捧给战友的尽是爱,献给人民的都是情”的奉献情结。为国家在科技革命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立足本职岗位,敬业爱岗,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凡的业绩。爱国当先敬业,敬业就是爱国。这就是我们对青春使命的最好答卷!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朋友们,新世纪的曙光即将照拂我们的额头,让我们挽起手来,用青春与智慧书写灿烂的时代篇章,开拓辉煌壮美的未来!

如何写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2022最新2

  我们都是炎黄的子孙,我们的身上都涌动着中华千年的血脉,所以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去爱我们的国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人类漫长的岁月进程中,曾经,我们的古人就是以这种自强不息、团结进取的精神屹立在世界的巅峰之上。甚至至今,因为我们古人创造出来的文明一直仍是引世人瞩目的聚焦点。为什么我们的古人这么伟大呢?经过很多学者研究后,总结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结论——朴素的民族主义精神,简单点来说就是——爱国精神。

  爱国首先要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爱国?”谁不会呢,那难道只有口头上说的那么简单吗?你实践过吗?你了解多少我们中国的历史呢?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这样问问自己,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自以为是的“爱国人士”了,那么我们的中华民族也就一定会更加富强了!理所当然呐,我们每一个爱国者都应该认真学习祖国的历史,深入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发自内心的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詹天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徐悲鸿画的马算是我们国画中的一个巅峰,可是在他留学的时候,他受到过不少外国人的排挤,他们常常鄙夷他,辱骂他是“东亚病夫”、“软弱的中国人”。面对这么大的屈辱,徐悲鸿并没有冲动地去和他们争议,而是将一腔爱国之情化为了满忱的动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用实力证明了中国人的风采。因此,世人评论徐悲鸿的马中蕴含着中国人的傲骨。所以往往,爱国就需要我们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把个人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注自己的命运、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爱国就是要爱我们的骨肉同胞。在我们过着今天的美好生活,你是否遗忘了曾经我们那浴血奋斗的八年战争呢?你还记得一个熟悉的名字吗?她只有13岁啊,但是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她并没有屈服,她是这样对敌人说的:“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干到底!”支持她的是什么呢——对,就是因为她爱自己的祖国和同胞,所以她才没有出卖自己的战友。没有这种精神,我们今天是不会取得战争的胜利的!

  作为新世纪的少年们,我们应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传承不息!

如何写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2022最新3

  郭永怀先生是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的烈士,在回京汇报工作途中的空难夺走了他正在华年的生命,而在空难发生的那一刹那,他与他的警卫员用生命护卫了国家的机密,留下了永世流芳的时代印记!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爱不能到达的。

  多媒体音乐剧《爱在天际》充分诠释了郭永怀对祖国的深爱、对科学的热爱、对亲人的。挚爱,正如剧中人郭永怀所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爱不能到达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科学不能到达的。”

  在接受导师郭永怀耳提面命的教导的六年间,我了解到,他深沉寡言,不苟言笑,但是他把炽热的爱埋在心里,表现在日理万机的工作中。他默默地率领众人科研攻关,总是战斗在第一线。我见过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时他在现场监测时待过的掩体,见过他试验克服热障的庞大风洞,也知道作为力学所的副所长他为科研人员设计过图书馆的座椅、灯光。

  他说过:“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作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衷心希望象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早日建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耒鼓舞全世界革命人民。”他用行动实践了他的热爱和希望。

  我忘不了53年前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里,第一次见到导师时的情景。那时,郭先生对我和我的师兄李家春说:“我们这一代,你们及以后的二三代要成为祖国的`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作为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为此贡献了毕生精力,在中科院力学所,在中国科大,在九院,在29基地,到处可以看到他的“铺路石子”精神结出的硕果,而他的教导也成了我一辈子的座右铭。

  我也见证了郭先生与师母李佩先生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在他俩20年的共同生活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笃爱情深,大爱无疆,在郭先生辞世的47年中,李先生依然对他一往情深!如今李佩先生已经九七高龄,仍有一种“你不回来,我不老”的情怀。这一点,在音乐剧中有生动刻画,即使只是短短八分钟的片断,也感人至深。

  总而言之,科学家是有大爱的人。这些共和国的脊梁用大爱为我们构筑了永不坍塌的铁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