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4篇 教案模板范文小学数学

2023-01-22 11:08:00综合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4篇 教案模板范文小学数学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4篇 教案模板范文小学数学,以供借鉴。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4篇 教案模板范文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1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能力目标 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感目标 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承前启后

  1、出示主题图。教材第2页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2℃ 和 2℃ 各代表什么意思?)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

  二、学习引领

  1、教学例1 。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

  (2)教师讲解0℃的意思: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2℃表示零下2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2℃表示零上2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2℃,读作:三摄氏度。

  (2)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1)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2)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2)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3、教学例2。

  (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2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2

  教学目标

  (一)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在老师的引导下,编出6的乘法口诀。

  (二)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难点: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教具和学具

  教具:例11的实物图,6根小棒。

  学具:6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2~5的乘法口诀

  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全体同学一起背一遍,相邻两个同学互相背一遍。

  2.卡片口算,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2×3= 1×4= 2×1= 5×2=

  4×4= 5×5= 3×5= 4×3=

  3.卡片口算,直接记得数

  2×5= 2×2= 5×1= 3×4=

  1×5= 5×3= 2×4= 5×4=

  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下面应该学习几的乘法口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二)学习新课

  1.准备练习

  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让学生口算,6个6个地加,把每次加的结果,教师填在空格里,一直加到36。提问:12是几个6相加得来的?(2个6相加是12)

  3个6相加是多少?(18)

  5个6呢?(30)6个6呢?(36)

  2.出示例11教师出示蝉图(图上共画6只蝉,第一次先露出1只,其它的蝉先用纸盖起来)。

  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1只蝉)

  (2)仔细数一数,一只蝉有几条腿?(1只蝉有6条腿)

  (3)1个6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的下面板书: 6×1=6)

  (4) 6×1= 6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一个六是六)

  (5)谁能结合乘法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一六得六)

  教师在6×1=6的算式旁边,板书:一六得六。

  教师移动遮盖纸,又露出1只蝉,一共露出了2只蝉。

  提问:

  (1) 2只蝉共有多少条腿?怎样列式?(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6×2=12)

  (2) 6×2=12这个算式什么意思,谁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在6×2=12算式旁边板书:二六十二)

  6的乘法口诀前两句咱们已经编出来了,后面几句,同学们试着自己编好吗?

  教师陆续露出3只、4只、……、6只蝉,每增加1只,让学生试着把书上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订正后,教师把乘法算式和相应的乘法口诀板书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句乘法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口诀,发现规律

  提问:

  (1)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有6句)

  (2)怎样看出是6的乘法口诀?(每句口诀第二个字是六)

  (3)每句口诀第一个字表示什么?(几个6)

  (4)6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后一句与前一句有什么关系?(后一句比前一句多6)

  (5)如果你忘掉了其中的一句口诀,如四六(),你能不能用最快的方法想起它的得数?(小组讨论后再交流)

  先想前一句三六十八,18+6=24,四六二十四,或者先想后一句,五六三十,30-6=24,四六二十四,

  4.熟记口诀

  (1)熟读口诀,自己试背口诀。

  (2)指名背,两人互相背。

  (3)师生对口令。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题

  教师用小棒在磁性黑板上摆了一个六边形,学生动手也摆1个。

  提问:

  (1)你摆的六边形用了几根小棒?(6根)

  (2)摆1个六边形用6根小棒,如果不摆图了,你能知道摆2个六边形用几根小棒吗?摆3个,摆5个,摆6个呢?

  学生口答:教师逐一板书:6×1=6,6×2=12,6×3=18,6×5=30,6×6=36。你为什么能很快说出它的得数?(用6的乘法口诀得出来的)

  教师出示“做一做”的第2题。

  教师任意指一道题,由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2.发展性练习

  (1)先算出每道题的得数,再说一说每组两道题之间的关系。

  从上面练习,你得到什么启发?(不知道6×6=?我可以用6×5+6得出)

  (3)读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六十八 五六三十 四六二十四

  3.综合性练习

  直接写出得数。

  6×4= 1×6= 4×6= 3×5=

  2×6= 3×6= 6×3= 4×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由于学生已学了2~5的乘法口诀,对乘法口诀的含义,怎样编乘法口诀,有了初步了解。因此,6的乘法口诀就采用老师引导学生编前两句,其余四句由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的方法,并进行互相交流。

  在引导学生发现6的乘法口诀规律时,首先使学生对6的乘法口诀有一个整体把握,再发现6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即相邻的口诀的积相差6。这样为学习后面的乘法口诀由学生独立发现规律打下基础。

  在组织练习时,除了在理解的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熟记口诀外,更重要的是采用不同的方式,摆一摆,唤起学生的表象、相关联的题组等,指导学生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

  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遇到过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因此有关几乘以6的题目,没有设例讲解,而在巩固练习中,通过对比的形式,由学生独立解决,最后进行混合练习,使练习内容有坡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

  2.初步学会较容易的除法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列式计算: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教师板书:500×3=1500(克)

  (二)变式:

  1.3筒奶粉1500克,一筒奶粉多少克?

  2.一筒奶粉500克,几筒奶粉1500克?

  教师板书:1500÷3=500(克)

  1500÷500=3(筒)

  (三)小结:整数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

  1.课件演示:

  2.小结: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练习:根据,写出下面两个除法算式的商.

  1。8×0。5=0。9

  0。9÷0。5= 0。9÷1。8=

  (二)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1.理解题意,并列式:21。45÷15

  2.小组讨论,理解算理,尝试计算.

  3.课件演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1)

  4.练习:68。8÷4 85。44÷16

  5.总结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四、课堂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42。84÷7 67。5÷15 289。8÷18

  (二)只列式不计算.

  1.两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

  3.64。6是17的多少倍?

  (三)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

  五、布置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

  101。7÷9 79。2÷6 716。8÷7

  (二)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5。55公顷地,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六、板书设计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4

  本单元教学一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共36道题。分9加几(8道题),8、7加几(13道题),6、5、4、3、2加几(15道题)三段编排。

  1.算法多样化是本单元教材最显著的特点。

  (1) 学习算法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接受算法;另一种是经过独立思考、个体探索,创造算法。传统数学教学采用第一种教学方式,把成人认为最好的算法教给学生。这样的教学精讲多练,使学生具有很强的计算技能。但是对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明显不足的。新课程提倡后一种教学方式,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鼓励他们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构建新的算法。由于生活背景、思考角度和利用的资源不尽相同,学生的算法必定是多样的。算法多样化是学生群体积极主动地思维,个性充分发展的表现。绝不是把多种算法一一教给学生,更不是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同一道题。

  (2) 新的计算教学可以是这样的过程: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计算愿望,主动搜索并提取相关的知识与经验。教师用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计算热情,激活已有经验。帮助学生收集操作材料。学生把有关的知识、方法、经验按某种策略有序地组织起来,算出结果。教师保障学生操作学具、独立思考所需要的时间。帮助解决操作和思考中的困难。学生间交流各自的算法和思考,在相互评价中确认或修正自己的算法。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呈现算法多样化。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借鉴。学生选择适宜自己的方法进行同类题的计算。教师允许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算法。选择时期引导部分学生改变或提升原来的算法。

  (3) 客观地说,学生的各种算法之间是有差距的,甚至个别算法是不符合教学要求的。因此,在提倡算法多样,允许学生选择算法的同时,要引导他们优化算法,提高思维水平和计算能力。优化算法不应是教师否定学生原来的算法,告诉他们怎样想、怎样算。如果这样优化,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机械接受学习,甚至挫伤学习积极性。优化算法的主体是学生,首先要感觉自己的算法存在不足,如过程麻烦、速度不快等,产生优化算法的内在需要。然后借鉴、吸收他人算法中的先进成分,改造自己的算法。教师的作用体现在促成内在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同伴的算法,鼓励学生改进自己的方法。

  2.通过9加几的教学,使学生基本学会凑10的思路与方法。

  第86~89页教学9加几,一共八道题。例题和试一试各教学一道,其他题都在想想做做第1~3题里教学。八道题的计算思路是相同的,教学方法是有变化的。

  (1) 例题着力把学生引上凑10思路。先在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凸显认知矛盾,再让学生探索得出一共多少个桃的方法,然后形成9+4的计算思路。

  ① 学生能在图中很快看到13个桃,但是,他们不会注意得出13个桃的方法,这是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学例题的目的不是得数,是算法。因此,组织学生交流前,要安排他们想一想,13个桃是怎么知道的,理清楚自己数或移的过程。还可以与同桌相互说说,为全班交流作准备。

  ② 可以这样算不是教给学生一种新的算法,是引导他们对各种方法进行数学化思考。

  凑10是计算进位加的策略,是各种方法的共性。把盒子外面的1个桃移到盒子里面是凑10;一个一个地数,也要先数满10个,再接着往下数。找出各种方法中凑10的共同点,能突出凑10策略,有利于学生数学地思考。

  怎样凑10是技巧,要让学生理解把4分成1和3的'原因,才可能把这样的思路迁移到其他9加几的计算中去。

  (2) 让学生应用例题的方法计算9加几的其他题,逐步提高凑10的水平。

  ① 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2题,都先圈出10个(或看出10个),再用凑10的方法算。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考,积累凑10经验。学生往往在圈10个的时候就看到了得数,不再经历计算过程。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要求他们填算式下面的方框,体会凑10的算法。这种形式在初学进位加法的时候有组织思路的作用,要注意学生填数的次序,绝不能颠倒和混乱。

  ② 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借助题组体会,计算9加几的过程可以看作连加的过程,9+1是连加的第一步。从而对凑10有更清楚的体验,计算思路超越填方框那样的模型,显得有条理和比较顺畅。

  ③ 整理九道9加几的算式,先计算9+1,再依次计算9+2、9+39+9,学生能有许多体会。如9加几的进位加都可以通过9+1+计算。又如,加号前面的数都是9,加号后面的数大1,得数也大1。这些体会能使计算思路简捷、灵活。

  3.教学8加几和7加几,进一步掌握凑10法,并鼓励学生应用其他经验计算。

  8加几和7加几的题共13道,分别在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4题里陆续教学。

  (1) 例题先摆小棒再计算,把9加几的凑10策略迁移过来。由于两个加数分别是8和7,有些学生会把8凑10,也有学生会把7凑10。在交流中出现两种凑10的方法,既教学了8加几,也教学了7加几,而且提升了凑10的水平。

  先用小棒摆一摆,是为了体验凑10的活动与过程。如果看图画里的喇叭,可以知道一共15把,但不容易获得进位加的体验;如果让学生直接进行8+7的抽象计算,思考难度又过大了一点。先摆小棒,能把9加几的进位经验迁移过来,为获得8加几(或7加几)的计算思路搭建平台。

  教材突出怎样想的,让学生先在算式下的方框里填数,整理计算思路,然后交流。要让学生看清楚,8和2凑成10,应把7拆成2和5;7和3凑成10,应把8拆成5和3。

  (2) 试一试里有两个教学内容,一是巩固凑10法,体会凑10的技巧是灵活、多样的。二是引导学生从9+7=16得出7+9=16。

  从相关的算式推理也是一种计算策略,它的特点是利用已知得出未知。教材安排有三点理由: 第一,推理过程简单,速度快,学生喜欢。第二,9加几是进位加法第一段教学内容,学生已经掌握,是可利用的资源。第三,按9+7与7+9这样的关系,36道进位加法可以编成20组,其中16组各2道,还有4组各1道,编组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在10以内加法一图两式中,学生已有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相同的感性经验。那时,两道算式是并列关系,都是根据图意写的。现在要把两道算式变成因果关系,才能组织起推理过程。这是教学中要注意的一点。想想做做第4题是为学生体会因果联系,进行演绎推理而设计的。

  4.教学6、5、4、3、2加几,鼓励学生选用适宜自己的算法。

  进位的6、5、4、3、2加几一共15道题,从下表可以理解教材的编排。

  教学内容:

  6+96+86+7

  5+95+85+7

  4+94+84+7

  3+93+8

  2+9;

  6+65+6

  6+5

  已有基础:学生能口算9加几和8、7加几;前面没有接触

  教材安排:

  试一试略加引导,想想做做中掌握;在例题和试一试里教学

  (1) 例题教学要以凑10法为主,因为6+5和5+6都是这一段里的新知识。至于怎样凑10,喜欢怎样就怎样算。

  (2) 试一试里的6+6,可以凑10算,也可以从6+5、5+6、5+5这些加法推出。4+9和5+8的算法应由学生自主选择。如果凑10,要让他们体会拆小数、凑大数稍方便些。如果选择9+4、8+5推理,要鼓励并使更多的学生应用这种思路,但不要强求全体学生都这样想。

  (3) 想想做做第1题通过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进一步体会调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是相同的。第2题继续引导从大数加小数推理相应的小数加大数的得数,使教学的进位加法题能算得又对又快。

  5.结合计算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继续教学求总数的加法问题,通过下面五点提高学生的能力。

  (1) 整理条件。第89页第7题先说一说在图中看到的信息,再填一填,体会要有条理地一个一个讲清楚信息。在解答第93页第7、8等题时,应坚持进行说条件和问题的练习。

  (2) 用表格呈现实际问题。第93页第9题的表格里有三个问题,首先要指导学生看懂表格里的各个数据,完整地说出每个问题的条件与问题。解答以后,还要比一比三个问题的计算方法,明白求一共有多少都是把大班有的和小班有的合起来,初步体会数量关系。

  (3) 根据问题选条件,根据条件选问题。第96页第4题,三幅图表示三个条件,每解决一个问题只使用其中两个条件。第99页第9题里也有三个条件,每选两个条件都能提出一个加法问题。这些练习能让学生体会条件与问题是相关的。

  (4) 改变问题的陈述。第98页第7题的问题是现在有多少个?第99页第11题的问题是小明最少有多少枝蜡笔?最多有多少枝?这些问题仍然是加法问题,表达中没有一共这个词,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5) 用同样多间接地表达条件。第99页第8题,一班花坛里花的朵数在图中数得,二班的朵数不直接说出来,也无法在图中数,用同样多隐蔽地表达。略微增加思考的难度,使实际问题具有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