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3-02-02 11:53:00综合

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参阅。

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7页0的认识,例1例3,8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的: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索0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4、 正确书写0

  5、 能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教学 重难点:

  1`、0 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2、正确书写0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每当节日的时候,人们总会放飞许多美丽的气球,你们见过吗?(幻灯演示)

  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防飞前是几个?用数字几表示?放飞后小朋友没有气球了,用用什麽表示呢?

  这就要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的数字0(板书)

  二、教学例1

  小朋友一个气球也没有了,佣0表示,0表示什麽?一个也没有用什麽表示?

  出示吃鱼图:(1)这图话的`谁?在赶什麽?

  (2)原来有几条鱼?现在呢?

  (4) 原来有3条鱼,用几表示?现在一条也没有,用几表示?

  三、教学例2

  1、 出示直尺图

  观察:直尺上有什麽?0在什麽地方?0 在直尺上表示什麽?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直尺上开始这一段叫起点,用0表示,也就在直尺上,0表示起点。

  四、教学例3

  1、 老师示范书写0

  2、 学生书空

  五、课堂活动

  1、 8页12

  2、 老师出示放大的方格图、引导学生认识方格,0在这里表示什麽?

  从左3往右数,你发现了什麽?

  还可以怎样看?

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进一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1、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回答:说出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

  说出十位是5的数。

  开火车答:说出27后面的5个数。

  说出各位是0的数。

  2、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指名回答:

  16〇19 8〇18 15〇15

  11〇12 10〇20 9〇6

  二、新授:

  1、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母鸡下蛋图,比较左右两边图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比较呢?

  (1)根据鸡蛋图来比,只看最后一行,左边有3个,右边有1个,所以28大于26。

  (2)根据数的顺序比,28在26的后面,所以28大于26。

  (3)根据数的组成比,28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26由2个十和6个一组成,所以28大于26。

  2、用计数器比较数的大小:

  39和45比较,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比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比较小,指名回答,说说小组讨论结果。

  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教师板书: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同理,所以用同样的方法,或用老师归纳出来的方法学习比较图。

  3、教师可多写几个数,让学生直接比较(不用计数器)。

  4、教师写出三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可先找出和最小的数,再决定中间数。

  5、教师再次总结比较数的一般方法。

  三、板书设计:

  比较大小

  一般方法: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和认数情况。

  (二)使学生初步了解分类的含义,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三)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学校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类方法。

  课前准备

  (一)教具:三幅教学图及1~10数字卡片。

  (二)学具:1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师谈话 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上数学课。我们在数学课上会学到好多好多知识,比如:认识数字、认识图形、会计算等等。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图。

  (二)学习新课

  1.初步建立方位概念。

  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图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边是什么?

  右边是什么?中间是什么?

  数一数:图的上面有几架飞机?下面有几辆汽车?图的左边有几个萝卜?右边有几棵白菜?中间有几只灯笼?

  小结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不但能认真看图,还能分清上、下、左、右。今后我们看图、看书、做事都用得上这些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做认识新朋友的游戏:说一说:你座位四周的同学都是谁?(要说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谁)

  2.学习数数:

  出示学校新学年开学图。

  师说:这幅图画的是开学了,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大家仔细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数数:

  图上有几位老师?几个同学?(一组一组地数)一共有几个人?

  图上面有几朵向日葵?几棵树?几只小鸟?(从左往右数)

  (2)数周围的实物:

  数一数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数一数教室里有几盏灯?几扇门?几扇窗户?

  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衣服上有几个扣子?

  3.学习分类。

  (1)看书上图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铅笔和球)

  为什么大球小球圈在一起?(大球小球都是球)

  师说:大球小球都是球,是同类物品,所以圈在一起。铅笔是写字用的,和球不是同类物品,所以不和球圈在一起。

  (2)出示图片:

  请你们分一分,哪些是同类物品,学生回答后,教师圈上圈。

  (3)学生看书上图:

  师问: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书包、小鸡、母鸡、公鸡和气球)

  可以把哪些东西圈在一起?(可以把小鸡、母鸡、公鸡圈在一起)为什么?

  师说:你们说得对!小鸡、母鸡、公鸡都是鸡,所以把它们圈在一起。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圈一圈。

  4.了解学生认数的情况。

  (1)看图回答问题:

  师问:每个圈里画的是什么?有多少?它旁边的数是几?

  (2)指名几名学生分别数出1~10实物的个数。

  (3)教师带领学生打乱 1~10各数的顺序数数。

  (三)巩固反馈

  (1)看数摆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摆出5根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摆出7根小棒。

  (2)做拍手游戏:

  教师出示卡片,同学们拍手表示。

  教师出示卡片,,同学们拍手表示。

  (3)做练习一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10以内的数。学会了把物品进行分类。这是为我们以后学习数学的一节准备课。(板书课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在这节课里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通过看图、数数、游戏、动手摆实物来激发学习兴趣。

  二、在这节课的开头设计了分清方位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会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逐步分清方位。

  三、在练习数数上,除了数课本上的图片还设计了数周围的实物。目的是不仅了解学生是否能抽象的数数。还要了解每个学生能否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四、在学习分类这个环节,不但要求学生能把同类的圈起来。而且还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圈。从而体现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字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一堂非常关键的课,是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些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学生的计算方法就会有所不同,因此,要鼓励学生有个性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学过程

  活动一: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师:动物王国今天可热闹了,原来是小羊嘟嘟在过生日。小羊嘟嘟特意安排了一个庆祝会。小羊嘟嘟的好朋友来了。它们有的送来了蛋糕,有的送来了鲜花。小兔白白把家里的所有的牛奶都带来了。小狐狸点点看到其他小动物都带来了礼物,而自己却两手穿空空,觉得不好意思,也赶紧跑回家去把家里剩下的牛奶全都拿来了,不好意思地说:“小羊嘟嘟,我没有准备礼物,这几瓶牛奶送级你。”小羊嘟嘟开心地笑了:“谢谢!”看着小兔白白和小狐狸点点送的牛奶,小羊嘟嘟想:现在我有几瓶牛奶呢?

  活动二:组织手操作,小组讨论反馈

  1、看画面说图意。

  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复述图意:

  小兔白白送来9瓶牛奶,小狐狸点点送来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左边有9瓶牛奶,右边有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学生可发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办要能表达出图意就行。培养学生提问的肥力,逐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2、根据复述的图意,引导学生列出等式:9+5=

  3、探讨算法。

  师:你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小羊嘟嘟算一算到底有几瓶牛奶呢?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可以通过直接看算式用凑十的方法,也可以用学具(小棒、纽扣等)代替牛奶瓶进行操作。

  先自己说一说、摆一摆,再小组合作,汇报自己的想法。小组汇报时要求学生做到:

  (1)仔细听其他同学的算法,如果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来。

  (2)在汇报时如果用到小棒,最好能边摆边说,而且要认真听取同学们的意见。

  集体汇报后,与以前学的不进位加法进行比较。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题策略:

  (1)逐个数数。如从9开始一个一个地数,一直数到14。

  (2)半按群数数。如从9开始数,接着10、12、14跳到数数。

  (3)用凑十法计算。这部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较好,数感比较强。

  (4)圈十按群计数:

  ①把5根小棒分成1根和4根,1根和9根凑成10,10根加4根合起来是14根。

  ②把9根小棒分成4根和5根,5根和5根凑成10,10根加4根合起来是14根。

  活动三:故事延伸,方法迁移

  刚才小朋友们帮助小羊嘟嘟解决了问题,小动物们都很高兴。长颈鹿哥哥还想请你们帮帮忙,算一算:9+3=、7+9=。

  分小组活动,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一说或摆一摆,做好后再小组汇报交流。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特别地逐个数数的同学通过练习是否掌握了凑十法。

  活动四:实践运用

  1、圈一圈、算一算。

  师:长颈鹿哥哥的问题没有难倒我们。小鸟姐姐又送来了一封信,里面有四道题,要求四人小组合作,每个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选做一题,并把你的算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四人全部完成后算顺利通过。

  2、小猫钓鱼。

  师:猫妈妈带着小猫到河边去钓鱼,这一次小猫钓鱼可认真了。猫妈妈钓的鱼放在大鱼缸里,小猫钓的鱼放在小鱼缸里。小猫心里可高兴了,它在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说大鱼缸里有几条鱼,小鱼缸里有几条鱼。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说法:

  ①猫妈妈和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

  ②猫妈妈比小猫多钓了几条鱼?

  ③小猫比猫妈妈少钓了几条鱼?

  ④小猫再钓几条鱼就和猫妈妈同样多?

  活动五:游戏活动

  事先准备1~10的卡片,游戏时教师先组织学生示范做,然后再分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考虑到有些班级学生比较多,集体做这个游戏的效果也许不太理想,也可以把这个游戏改变成其他方式。

  参考游戏:“比比谁算的多”(小组活动)

  先在小纸片上分别写1、2、3、4、5、6、7、8、9、10这十个数。然后折起来,用抓阄的方式,抓到几就把它与9相加,4人小组在一分钟里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多。

  课后么

  1、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保护并激发其学习愿望和兴趣,学生回答得地否正确,语言是否完整,教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统一规范的语言来训练学生。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思考、交流等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听、说、想的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差异性和活动性,达到“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3、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在本堂中。教师对课本中出现的几种方法不一定要逐一讲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设计思想:

  利用连加、连减的计算经验直接尝试计算加减混合试题。通过学习经验的迁移让学生大胆尝试计算。隐退教师角色,促使引导学生自己来尝试,自己来讨论,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重视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充分开展学生的差异资源。发挥优生的作用,开展互帮互学,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使每一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标解读:

  学习数学是为了使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几方面得到发展。因此教材结合计算的教学,安排应用数学解决问题,初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内容分析:

  加减混合在教科书75页。它安排在连加连减之后,与之采用了同样的编排方式,目的是使学生能联系连加连减的方法,来学习加减混合计算。教材安排的生动的插图,有利于学生从看着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计算第二步,逐步过渡到将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记忆在头脑里去完成第二步计算,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

  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的算式意义和计算方法,对于需要两步才能计算出结果的算式,基本上已经掌握要先计算第一步的得数,再用第一步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进行第二步计算。本节课的加减混合,也需要进行两步计算。有了前一节的基础,就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本课知识的学习。但还是不能忽视加减混合计算的另一个难点-----由于前后两例题计算步骤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不一致,使计算过程不能顺利进行,因此,教学时非常有必要创设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第一步计算和第二步计算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初步理解并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解决问题:能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实践巩固等学习活动,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培养与人合作,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加减混合式题的方法,能熟练地口算出得数。

  教学难点:

  记忆第一步的计算得数。教学关键是理解算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和培养心记能力。

  教学策略:

  1、利用连加、连减的计算经验直接尝试计算加减混合试题。通过学习经验的迁移让学生大胆尝试计算。

  2、隐退教师角色,促使引导学生自己来尝试,自己来讨论,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3、重视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充分开展学生的差异资源。发挥优生的作用,开展湖互帮互学,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使每一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回忆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件准备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在操场上画好游戏的图形。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课件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复习准备

  看算式编故事,然后说说计算的顺序。

  3 + 4 + 2 = 7 - 3 - 2 =

  师:小朋友看着这两个算式你能编一个小故事吗?可以说说你身边的事。(请学生自由说,如:森林里3只小鹿在找食物,没过多久跑来了4只,后来又跑来了2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鹿?)让学生说说计算的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说说在7 - 3 - 2 =的计算中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看题说故事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算式意义的理解,把抽象与具体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与实际接轨。同时还让学生说计算的步骤这样有利于新知的学习。

  2、激情设疑。

  电脑出示森林与湖水,天鹅们快乐嬉戏。

  瞧!这里都有些什么?

  根据学生对画面的描述,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知。

  师:为迎接我们的到来,小天鹅们跳起了天鹅舞。

  (1)教师电脑演示:4只天鹅在湖面上,又飞来了3只天鹅。)看到这一情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师:要算湖里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教师根据回答板书:4 + 3

  (2)教师操作屏幕,上面出现湖里7只天鹅飞走2只的场面。

  师:湖里的2只天鹅洗完了澡拍着翅膀飞走了,现在还有几只天鹅?接着我们该怎么列式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4 + 3的后面写上-2,把算式写完整并读算式。

  (3)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刚学过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能给它取一个名字吗?(学生自由发言。)

  (4)引出课题: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学生齐读课题。

  2、 类比探究算法。

  (1)谁能再读一读这道题,对照图画来说一说4+3-2所表示的意义。(指名说)

  (2)那么4+3-2该怎么计算呢?

  ①学生讨论。

  ②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叙述过程在屏幕上的算式中4+3-2中标明计算顺序。

  ③教师小结。(板书得数5。)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知识,找到新知识的切入口,有效突破新知的重点。

  3、 学习例2。

  师:美丽的小湖上,天鹅又发生了新变化。(电脑演示修改后的例2:湖中5只天鹅,先飞走2只,又飞来3只。)你能把图意说给大家听吗?

  (1)学生说图意。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谁来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试着计算5-2+3。

  (5)交流汇报计算过程。

  生:先算5-2。根据学生说的教师在屏幕上闪动

  师:为什么先算5-2?

  生:因为图画上是5只天鹅先飞走2只,只有用减法先算出5只天鹅飞走2只湖里还剩几只后,才能算出飞来3只后湖里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师:算第二步时是哪两个数相加?

  生:是5减2的得数3与3相加。(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在算式中的前面一个方框里写上2,并在屏幕上闪动。

  4、 师生共同小结:加减混合计算顺序。(从左到右)

  设计意图:教学时扶放结合,观察概括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反馈练习

  1、乘汽车(电脑演示:车上有6位乘客,到了车站后走下了2个,但又上了3个。)。

  (1)说图意。

  (2)提数学问题。

  (3)列式计算。

  2、引导学生摆小棒先在桌上摆上7根小棒,再拿去3根,然后又添加4根。让学生根据小棒摆的过程把算式7-()+()=()填写完整。并让学生结合摆小棒的过程说说算式7-3+4=8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3、室外游戏。

  (1)教师事先在操场上画好图。

  (2)带领学生来到操场分别选三位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活动,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3 -2 +4 -5 +3=

  8-6 +4 +2 -3 +5=

  7+2 -3 -4 +5 +3=

  1+4 -5 +7 +2 -5=

  8-1 -3 +6 -7 +3=

  2+6 -6 +5 +3 -8=

  [这样有助学生在活动中实际感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4、回教室,继续练习。

  (1)出示:做一做。

  (2)学生列式计算。

  四、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小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教材把求未知加数安排在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之后,单设一个课时进行教学。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体会求未知加数的含义,启发学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未知加数的问题。教材把求和是10的算式中的未知加数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为后面学习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打基础的。

  教学例题要先弄清图意,联系操作过程思考8个再放几个就放满10个,列出8+( )=10的算式,再引导讨论?( )?里填几。想想做做安排了信鸽送信、拔萝卜等练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反馈、巩固所学的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求未知加数的不同方法,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交流来完成。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2?初步体会数的分与合和求未知加数的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感

  3?发展数学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继续培养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讲述:同学们越来越聪明了,智慧爷爷奖给我们一个智慧盒,想不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呢?

  边讲述边打开礼盒,指名看看,并说给大家听,里面装了8个大苹果,还空着两格。

  [评:由智慧爷爷送礼盒引起学生的好奇:里面究竟有什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观察探索,积极思维

  1?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你们能从图上发现什么吗?可以怎样提出问题?想不想把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出来?

  板书:8+( )=10。

  揭题:这个( ) 为什么没有数?(因为2个格子里没有苹果,是空着的。)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把( )里的数填上。(板书课题:求未知加数)

  2?动手摆学具,独立思考,发现 ()里可填2。

  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 )里应填2?

  小组长组织讨论,然后向大家汇报讨论情况。

  板书:

  (1)因为10可以分成8和2,所以8+(2)=10。

  (2)8和2合成10,所以8+(2)=10。

  (3)10-8=2,( )里填2。

  教师评价:从小组长汇报的情况看,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很多,这是大家讨论交流的成功之处,祝贺你们。

  [评:这一层次先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内容用语言叙述出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为了突破难点,教学时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积累感性认识,再经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不仅知道了( )应填几,还明白了求未知加数的几种方法。让学生互相评价,不再向老师汇报,减轻了学生的思想负担,使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对数学产生兴趣。]

  三、应用拓展

  1?独立完成6+( )=10。

  2? 想想做做第1题信鸽送信。

  讲述:信鸽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上飞翔,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智慧爷爷想请同学们帮帮忙,用自己的办法帮信鸽把信送到邮局,愿不愿意?请用铅笔引路,把信和邮局用线连起来。

  在书上完成,小组学生互相检查。

  教师评价:同学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信鸽,它们把这件好事告诉给了

  小白兔。你们瞧,小白兔为了奖励大家,正背着篓子给大家拔萝卜呢!

  3?出示课件小白兔拔萝卜,

  让学生分两组进行拔萝卜比赛,初步体会□+□=10这个简单的数学模型。

  8+□ 9+□

  6+□ 7+□

  4+□=10 5+□=10

  2+□ 3+□

  0+□ 1+□

  鼓励拔得慢的小组不要灰心,以后继续努力,不要互相责怪。

  4? 找朋友。(方法:4个学生持得数卡片,4个学生持算式卡片,边唱边找,手拉手成好朋友)

  5? 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你是怎么比的?把想法告诉大家。

  [评: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把8+( )=10的思维过程迁移到6+( )=10中,让学生独立求出( )里应填4这个未知数,巩固求未知加数的方法。把练习题设计成活动形式来呈现,安排了学生喜欢的信鸽送信、小兔拔萝卜和找朋友等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并让学生领悟□+□=10这个简单的数学模型。]

  四、总结点拨

  今天大家玩得开心吗?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呢?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评: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学习的过程进行总结,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一件事自始至终有个交待的责任心,也让学生体验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5 第一单元:数一数 (共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汇报。

  1.生按1、2、3……的顺序汇报,2.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 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 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 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 垃圾箱、国旗护栏 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5的有…… 高楼、

  个数是6的有…… 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 小鸟、

  个数是8的有…… 小树

  个数是9的有…… 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 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 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教后录:这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上下来之后感觉基本学生对这一知识都掌握得较好,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大量的说1——10在身边的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

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学习内容:p14~16;练习二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学习重点: 1~5的基数意义和写法。

  学习难点: 1~5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1~5数字卡片;投影仪;计数器;小木棒

  预设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板书)

  二、教学1~5的认识:

  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

  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

  三、教学数序

  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1)

  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2)(3、4、5类同)

  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

  四、教学书写

  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

  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4)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同上)

  4、教学4、5的写法。(同上)

  五、练习

  p21练习二 1、2、3、

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统计这一单元是学生认识了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有关的统计知识,而《买气球》又是本单元的第二节课,它是前面内容的扩展,同时又是今后学习统计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统计意识、学习统计过程的重要阶段,因此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会直接影响到今后有关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精神和教材意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统计意识。

  2、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继续学习收集与整理数据,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体验通过统计结果,进行判断与决策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4、通过活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

  教学难点:经历统计的过程及完成统计图。

  【教材处理】

  (一)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

  《买气球》是《组织比赛》之后的一节课,不同的是它是横向统计图,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所以学生学起来难度会相对减少。但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会有重复或遗漏的现象,为了学生收集数据的过程能顺利进行,要向学生渗透有序思考及数学的科学性,严谨性。

  (二)教学方法及选择的依据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有效地组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地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注重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及实用性

  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师要针对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取个别辅导、启发、引导、讲解等方法来调控课堂教学,达到教学方法灵活性和实用性。

  (四)教具学具准备

  四种颜色的气球,不同颜色的磁铁,记录表,横向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前播放音乐:《蓝精灵》。)

  1. 谈话导入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每个班级的小朋友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都正积极准备着呢。你们喜欢用什么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呢?

  【方案一】

  2. 引出课题

  师:五颜六色的气球既经济又实惠,我们就去买一些气球来布置教室,那你们想买什么颜色的气球呢?(板书:买气球)

  (学生会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3.找寻方法

  师:同学们的意见都不一致,这该怎么办呢?(生自由发表意见,提到统计,师适时导入)

  师:那我们就一起用统计的方法来看看同学们喜欢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陈老师就能知道买哪种颜色的气球多一些。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内部需求,引起学生的思考,在回答中使学生感到必须进行调查才能得出结果,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的目的,从而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二、讲授新课,自主合作

  1.活动一:全班参与收集数据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陈老师想给大家买这四种颜色的气球,你瞧气球好漂亮,但是小朋友只能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的气球,把你最喜欢的颜色的磁铁贴在黑板的气球下面。

  (每个学生手中都有磁铁,把他最喜欢的颜色的磁铁贴在黑板上,分小组上讲台,全班参与,提高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2.活动二:自主探究记录方法

  师: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你能不能用你喜欢的记录方法记录上面这喜欢不同颜色气球的人数呢?

  师:现在请你拿出我们的记录表,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上面的结果。

  (教师巡视,引导部分学生进行记录)

  师:请哪位小朋友上台展示他的记录方法?(投影展示学生的记录时,让学生评价记录方法是否简便)

  师(小结统计方法):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最喜欢的气球颜色,都很有创意,而陈老师发现画“√”,画“○”,还有用“正”字表示的,这几种方法都是比较简便,美观。

  师:如果再完成一张统计图,刚才画“√”和写字两种方法,你会选择哪种方法呢?

  (插入课堂休息环节:拍手游戏)

  3.活动三:小组合作制作统计图

  师:今天我们的小朋友都表现很不一般,那陈老师有个问题,选择红色气球的人数有多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板书:每种气球下面写下人数)

  师:你们表现可真棒!为了能让大家更清楚看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的多少,我们可以画统计图。(在黑板展示统计图)

  师:每个格子就代表一个同学的意见,喜欢红色的同学有10个,我就在这个统计图上涂上10个格子。

  师:每个小组都有一张横向的统计图,请小组长组织小组内的组员先一起讨论用什么方法制作出一张漂亮的统计图,然后在方格中涂一涂。哪个小组先完成统计图就贴到黑板上。

  师:请大家欣赏每个小组的作品。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统计图是长方形的直条,也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师:从这幅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师问:(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XXXXXX名同学.

  (2)喜欢XXXXXX色的人数最多,喜欢XXXXXX色的人数最少.

  (3)布置教室,什么颜色的气球要买多些?

  师(小结):现在陈老师就知道该买什么颜色气球多一些,谢谢大家一起合作,这样的活动体现我们公平并关注多数人的愿望。你们是用什么知识来帮助陈老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师:统计知识真了不起,帮助我们做了决策。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交流,获取更多的信息,听取不同的意见,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不同,所以通过合作交流、小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助,让不同的学生都有表达的想法、表现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压抑学生的思考,要注重个性思维的发展,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调查和记录。因为创新意识要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才可能产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展示其独特的想法与构思]

  三、感受本课,说说收获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师:用调查统计方法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正确进行决策,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需要进行统计呢?下课找一找。

  【方案二】

  2. 引出课题

  师:五颜六色的气球既经济又实惠,我们就去买一些气球来布置教室。(板书:买气球)

  师:售货员阿姨说只剩下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的气球,陈老师不知道要买哪种颜色的气球多一些,所以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来调查一下你们最喜欢哪种颜色。请你在纸上写下你最喜欢的颜色,每个同学只能选择一种颜色哦!

  二、讲授新课,自主合作

  1.小组长收集纸条,自主探究记录方法

  师:现在陈老师手中有你们写的答案。可是我不知道到底哪种颜色喜欢的人多一些。我来念,你们拿出记录纸,用你喜欢的方法帮陈老师统计一下。

  (教师边念边巡视,引导部分学生进行记录)

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一、比较——比大小、比轻重、比长短、比多少、比高矮

  二、认识10以内的数

  三、认识物体——认识立体图形

  四、合与分

  五、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六、分类

  七、认识11~20各数

  八、认识钟表认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几时刚过、快几时了)

  九、20以内的加法

  第一单元:比一比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

  第二课时:高矮、长短的认识

  第三课时:大小、轻重的认识

  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整体感知:

  本单元是认识10以内的数。由于学生在入学前受过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对10以内的数有所了解,

  认识10以内的数

  课题、0的认识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后,认识比较抽象的“0”。教学时通过连续的演示过程,让学生体验0的产生——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0也和5、4、3、2、1一样,也是一个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本课的主要内容有:0的产生——0的意义——0还表示什么(开始、分界线)——生活中的0(站位)——0的写法(示范—描红—独立写)因此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0的意义,学写0。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0的意义,体会0在生活中的作用,建立数感。

  0的含义比较广泛,除了表示没有、起点外,还可以表示界限,表示号码中的空位。这些知识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过,感受0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就可以了。

  课题、6-9各数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安排在1-5的认识之后,已有了1-5认识的基础。

  6-9的认识主要内容有:6-9的基数含义:数数抽象出数表述6-9的数表示的实物;6-9的写法:示范描写独立写,渗透数的顺序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数是数出来的,学写数字,会用6-9的数字表示事物的个数,建立数感。

  数是从具体事物的数量里抽象出来的。“数”是一类等价集合在元素的个数方面的共同属性。因此多数、多说,学生对数的概念就比较清楚了。

  课题10的认识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0----9各数后认识10。教学时通过观察,让学生体验10的产生感知数的横向联系。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10的意义学写10。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10的意义,体会10在生

  活中的作用,建立数感。

  课题:>=<

  使学生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或其他的方法比较多少。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动”的情境中,通过演一演,数一数,比一比等形式经历把“同样多”、“多”、“少”

  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课题:顺序

  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课题:顺序

  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课题:有趣的数字

  有趣的数字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介绍了各种有趣的数字,包括印刷体、手写数字、中国数字、计数器上的数、以及古代石块和结绳记数等内容。还安排了用小棒

  (火柴棒)拼方块字的游戏。

  第三单元认识物体

  分一分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它们的外部牲,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

  搭积木

  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

  经历摆一摆、推一推、搭一搭等实践活动过程。

  玩泥巴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

  经历“玩泥巴”的全过程

  第四单元合与分

  课题:合与分

  在动手摆的基础上,了解5以内数的组成。

  课题:7的组合

  1、进一步经历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的操作过程。

  2、知道并能写出6、7的组成。3、使学生在数学游戏中获得积极的体验。

  如:1和6组成7,2和5组成7,3和4组成7,6和1组成7,5和2组成7,4和3组成7.

  课题:分一分

  经历把一个整体分成任意两部分的过程。能根据分的过程和结果,说出8、9的组成。

  让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数一数等动的情境中,经历8、9的分解过程,根据“分”的结果体会“合”的情况

  第4课时

  教学内容:10的组成。教材第40—41页

  第五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在加法算式中填数。

  第二课时:五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⒈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加法算式,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

  ⒉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熟悉的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经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提出加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⒊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

  例题:4只灰兔和一只白兔,合起来是5只兔子。

  板书:4+1=5或1+4=5

  第三课时:五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⒈认识“-”,会读减法算式,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

  ⒉通过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情和操作活动,体会减法的意义。

  ⒊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游戏活动。

  例题:从5个里面拿走2个,还剩3个,可以用算式表示。你知道怎么表示吗?

  5-2=3

  第四课时:童话故事

  教学内容:

  ⒈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⒉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会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⒊结合童话故事,使学生受到做事专心和关心长辈的教育。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口算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根据情境图提出简单的问题,会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一共有几个人”。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根据情境图提出简单的问题,会计算得数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一共有几只猴子”

  观察情景图,能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10的简单加减问题,并会计算。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通过计算和观察,使学生了解在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一样,巩固所学知识。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加法表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或点子图中的简单规律。

  第十课时整理10以内减法表

  教学内容:

  能把10以内的减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减法表中,能发现减法表的简单规律,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第十一课时动物乐园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能选择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写出算式表示,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第六单元分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了解分类的含义,能按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会按不同的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1.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按自己确定的标准对立体图形进行分类的过程,体验分类的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善于观察的品质。

  第七单元认识11—20各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在数实物的过程中,认识并能准确的读出11-20各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动”的情景中,通过数一数,说一说,做一做等达到熟练的数11-20各数,然后进一步学习认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11~20各数

  让学生在操作和尝试过程中,体验“10个一是一十”的合理性。知道10个一是一十和11~20各数的组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11~20各数之间都有哪些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知道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认识钟表,会看整时、半时。

  让学生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时间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使学生学会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1.区分时针和分针呢?2.整时、半时的时候分针、时针的特点。3.画时针,分针

  第二课时:大约几时

  教学内容:

  认识钟表上表示的“几时刚过”“快几时啦”和“大约是几时”等。

  第九单元20以内的加法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使学生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的计算。

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

  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给出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同学们知道,一年四季是那几个季节吗?

  学生:知道。春夏秋冬。

  教师:那现在是哪一个季节啊?

  学生:秋天。

  教师:对了,现在是秋天,秋风送爽,硕果累累,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看看这位老奶奶,家里是不是收获了很多东西啊?

  学生:是。

  教师:同学们瞧瞧,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呀?

  学生:南瓜/花朵/老奶奶

  二、进入新课

  教师:有多少个南瓜呀?

  学生:5个。

  教师:有多少朵花?

  学生:3朵/4朵。

  教师:这样一会儿3一会儿5又一会儿4的,老师听着觉得很乱。我们应该按顺序来,老师教大家,我们可以从小到大数。最小的数量是多少啊?

  学生:1。

  教师:图中有什么数量是1的呢?

  学生:一个老奶奶/一只小狗/一串玉米。

  教师:对啦!老奶奶、小狗和玉米的数量都是1,可以用数1表示。那我们数量1的东西数完了,接下来应数数量几的呢?

  学生:2。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中可以用数2表示的东西。

  学生:2只鸭子/2个筐/2个盘子。

  教师:很对。它们的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2表示。2数完了应该数几呢?

  学生:3。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里面可以用数3表示的东西。

  学生:3只小鸟/3盆花/3只蝴蝶。

  教师:很棒,它们都是数量为3的东西,可以用数3表示,3数好了接下来应该怎么数?

  学生:数4。

  教师:请同学们数数,图中有什么可以用数4表示的呢?

  学生:4只小鸡/4朵向日葵。

  教师:很对,小鸡和向日葵的数量都是4,可以用数4表示。接下来我们应该数?

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

  数学教科书59--6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学生学会数数、读数、写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区分序数及基数的含义,掌握10的组成,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2、经历认数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掌握10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前一段时间我们认识了0---9这几个数字朋友,今天它们都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喊出它们的名字吧!

  2、数字故事:星期天,数学乐园里来了许多数字宝宝,1来了,2也来了,一下子来了这么多,9走到1对面,对1说:你瘦瘦的,只表示一个。又走到0面前说:你更小,没头没脑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这时1和0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你们猜一猜1和0想出了什么办法?

  3、10究竟是多少?它比骄傲的9多几呢?这节数学课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儿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师:今天10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但是它藏在我们数学书59页的主题图中,想找到它吗?那就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第59页,仔细地观察主题图,看看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2、学生汇报从主题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3、数小棒。师把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就是1个十,所以我们说10个1是1个十。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