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老人与海的二年级读后感3篇(《老人与海》课文读后感)

2023-03-04 12:59:00综合

老人与海的二年级读后感3篇(《老人与海》课文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老人与海的二年级读后感3篇(《老人与海》课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老人与海的二年级读后感3篇(《老人与海》课文读后感)

老人与海的二年级读后感1

  不过没有人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海明威留给人们的一条真理,它广为流传,以至于未通读《老人与海》之前就已熟知。

  这也是对圣地亚哥老人恰如其分的评价——孤身一人架小舟漂泊于茫茫大海,饥饿、寒冷、伤痛折磨,几乎从生理上将他毁灭,但他从未认输。

  为什么?一个普通的老人,能拥有如此坚韧的意志?难道是他对上帝虔诚的祷告起了作用,因孤苦伶仃而被给予怜悯吗?

  其实,细细想来,老人身上有一些不寻常的品质。

“我是一个不寻常的老头。”这句话老人说了两次,一次对马诺林,一次对幽深无尽的大海,短短的一句话,我看到的是老人不可磨灭的自信心,深藏于骨子里的对自身能力的确信。也正是这自信,使老人在八十四天徒手而归后仍抬头面向大海,孤身一人在小舟上坚持与大马哈鱼搏斗。

“我还有很多窍门可以用哩。”这不仅表现在老人高超的捕鱼技巧上,还体现在老人对局面的准确判断上。成功捕到鱼后,老人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灵敏的预见到鲨鱼的威胁。这是一种机敏,一种在战斗中不可或缺的智慧,也是对自信最有力的支持。

  坚持,给了老人最后的胜利。鱼叉被鲨鱼带走后,老人将一把刀绑在一只桨上,直到刀刃都扭断了,老人便拿起木棍与鲨鱼搏斗,他没有错过身边的任何武器,一直坚持到生理的极限和“弹尽粮绝”。

  自信、智慧、持之以恒,正是这些品质,给予了老人即使被毁灭也不能给打败的力量,这也正是老头儿的“不寻常之处”。每个人都活在生活的大海中,蔚蓝色的深渊中,有可爱的大鯵鱼,卷舒的云的倒影,也有剧毒的水母,怒吼的暴风,被毁灭取决于天命,而被打败在于自己,只有拥有老人的品质的人,才能驰骋海疆。

老人与海的二年级读后感2

《老人与海》全文围绕一位老人,写这位老人自出海捕鱼以来没好收成,突然一天掉到了一条大鱼,经过几天的时间与大鱼搏斗终于将它捕获,结果许多鲨鱼跑上来吃他钓到的这条大鱼,最后大鱼被鲨鱼啃得只剩下一个鱼头,老人心灰意冷。

  文章以小男孩与老人的谈话为开头,一开始就交代了老人收成不好,每次出海都打不到鱼,家里也很穷,穷到连温饱问题都难解决。老人壮年时期年轻力壮,曾经有过满腔热血,有许多梦想。岁月磨人,老人老了以后,自身实力明显下降,但他不相信事实。为了证明自己,他每天在出晚归的去捕鱼,收成总是不好,有一天他照例去捕鱼,放好了鱼饵,过了一会儿鱼饵就有了动静,但鱼儿没上勾。为了让鱼上钩,老人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鱼儿在鱼饵的诱惑下上了钩。文章的全文着重写与大鱼斗争的过程,总的是为了突出老人的坚定意志和不甘落后的思想状态。但现实是残酷的,捕到鱼儿后海上马上就要进行一阵暴风雨,得到休息片刻的老人不得不快点返回。在逃离暴风雨的途中,不断有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追上来咬他的鱼,老人为了守护自己的成果,一边和可怕的鲨鱼进行斗争,另一边还要拼命划船。先是把鱼叉插在鲨鱼的眼睛上,鲨鱼带着鱼叉仓皇而逃,然后又有鲨鱼围上来,老人用船桨打它们,打断了鱼浆,再用船杆等物体对抗,最后老人筋疲力竭,不断有鲨鱼跑上来咬他的鱼,老人放弃了反抗。老人回到了家以后,躺在床上目空一切,望着某个角落,什么话也不说,身体和心灵上受到了双重打击的老人从此一蹶不振。

  结合本为作者海明威的生平经历,我了解到海明威与文中的老人所经历的过程一模一样。都是一开始雄才大略,中途倍受打击,最后心灰意冷。读了老人与海之后,书本的后半部分还配了一些海明威的中短篇小说,全文贯穿两个字“死亡”,读海明威的作品,读到的最大的便是死亡的气息,文章以严肃、逼得人喘不过气的文字为主,看得人心惊胆战,仿佛所看到的就在我们眼前发生。

  但我以为,我们读海明威的作品,只能读他的文字、读他的内容、技巧,绝不能读他的思想,我们应该读的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思想,而不是绝望的死亡边上的徘徊挣扎。文中的老人其实在当时情况,可以把被啃过几口的钓到的大鱼拖上船来,而不是一直放在外面让鲨鱼去咬,而自己白费力气的与它们斗争。吃肉是鲨鱼的本性,老人自己要把充满血腥味的大鱼放在海上吸引鲨鱼,这也便不能怪鲨鱼后来居上了。再者鲨鱼只是吃他钓到的鱼,并没有吃他,可谓是给了一份情面。我觉得,这可以说成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站在作者的角度来看问题,也并不无道理:第一:老人在当时情况来不及。第二:被咬过的大鱼可能依旧比船重。第三:老人好不容易打来的鱼,结果被鲨鱼吃,心里自然是气愤的要和它们斗争,以至于令人闻风丧胆的鲨鱼在此时也得像老鼠见了猫一样的绕远路。

  每个人站在的位置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也就不一样。当时让海明威的身心被打击的是有关于政治上的问题,当然不能凭一个老人来衡量他,毕竟老人有可以收回大鱼的机会,但是海明威能轻易向腐败的政府屈服吗?所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老人与海的二年级读后感3

  假期闲来无事,又重新潜心拜读了一遍《老人与海》,读时却不禁感想颇深,仿佛不是在阅读一本枯燥的书,而是在阅读一颗生动的心,一颗赤红的心,一颗跳动的充满激情的心。那是数年前我体会不到的。我的感怀也由此开始。   简练,或者说精炼的文字,配上扣人心弦的叙述,即使不长的小说,也能成功,而牵动读者的心。《老人与海》在海明威的思绪中流转,充满炽热的液体,不曾冷却。

  王勃笔下流淌出的千古传唱的《滕王阁序》,其间曾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不仅是一个人的志向,也是老人圣地亚哥的真实写照,是他的灵魂的最恰当描述,是一种生命意义,是一种悲剧一般的壮丽,还是一种对人生的洞悉。当这个世界的天平不向每个人倾斜时,总用人会被象征倒霉的另一端所高高抬起,没有信心,厄运会轻易吞噬空虚的心灵。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动物,为何有勇气面对死亡,却没有勇气面对失败呢?难道失败真的如此可怕吗?冷冷的海风里夹杂着一股血腥,也许这才是人真正害怕的。唯有不羁的灵魂,才是与大海的对抗,与自然的对抗,与世界的对抗,与命运的对抗,这样的灵魂才能做到,真正的伟大,即使他不曾成功过。

《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位圣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被同行看成失败者,可是他坚持不懈,终于钩到一条大鱼,大鱼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最终被老人杀死了,绑在船的另一边。老人在归途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但他仍然斗志昂扬,像一个角斗士在大海这残酷的角斗场是顽强地展开搏斗,历经了重重艰难险阻。虽然老人捕的鱼,在归航的途中只剩下了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但丝毫没有减退老人的坚强意志。

  远涉千里,深入大海。为的只是一条鱼么?说到底,人的真正胜利也只能是精神的胜利。人在物质上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赢得我们崇高的敬意。而只有精神和气魄的胜利,才使我感动,才使我和追随老人的孩子一样,为他的悲壮落泪无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他能否最终战胜自身的这个缺陷,他都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已经战胜了自己对缺陷的妥协,他是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方面倒下,恰恰是另一方面的站起,在一个宛如梦境的场景中,必定会出现胜利的结局,这是圣地亚哥的魂,也是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倒下的精神层面。我认为,这,才是伟大的定义。

  老人,外表的丑陋,内心的壮丽,和奋勇。无论如何,都没有人敢说他不是英雄。

  英雄或许要有强大的肉体,令人称颂的作为,四方流传的美誉,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可有可无。一个英雄,拥有的,便是精神力量的巨人。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他左右自己,成为一个永不会被击倒的人,他在精神领域,没有失败的记录,也没有失败的预兆,甚至没有失败的概念。自信,坚持,不懈,拼搏,一个老人的故事,一个英雄的启迪。

  那我呢?或许我觉得,所谓英雄离我太遥远,但是距离产生美。而美又是在我们身边的。我不是英雄,也许永远不会是。但是没关系,我有英雄之志,这就足够了。它告诉我的,并不是事迹,而是精神和品质。它的存在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或许我正碌碌无为,但我不会让我迈向成功的步伐停滞,也不会让我追梦的凤凰坠落。不屈服于困境,不低头于失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把不值得变成值得,把不可能化作可能。这就是我要做的,我该做的。若是这样,我才告诉自己,自己是强大的,是成功的,向老人一样,永不言弃亦永不言败。

  浮想联翩之间,才领悟到,所谓老当益壮,壮的意义,我想就是一个英雄的努力,他在现实中失败,却在精神上达到了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