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二年级数学教案12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2023-03-23 16:15:00综合

二年级数学教案12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二年级数学教案12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数学教案12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二年级数学教案1

  教材分析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个教学知识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含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倍”的概念是依据乘除知识中“份”的概念扩展而来,通过两个数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自主体会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材明确指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

  学情分析

  因为在各种练习、测试卷中经常出现有关“倍”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但对于“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学生们都不明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并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看图说一说有几个几,12里面有几个3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两个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切入,然后再进一步关注两数之间的新型关系即倍数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倍”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认识“倍”。

  1、首次感知“倍”的含义

  课件出示2朵蓝花,6朵黄花。把2朵蓝花看成一份并把它圈一圈,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

  老师揭示:把2朵蓝花看成1份,黄花有这样的3份,就可以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2、再次感知“倍”的含义

  减少2朵黄花,问学生,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为什么?再减少2朵呢?

  3、老师再添上一朵蓝花,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通过这三个步骤,让学生明白,要回答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首先要先看蓝花有几朵为一份,再看黄花这样的几份,那么黄花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4、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

  5、按老师的要求动手摆小棒。

  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圈一圈,填一填,说出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

  2、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引导学生这样想:蓝花有2朵,红花有8朵,8朵里面有几个2朵,红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几倍,它其实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所以用除法计算。再扩展开来,“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五、练习。

  课本第73-74页的“想想做做”第1-4题、“森林运动会”。

二年级数学教案2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班级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学会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认识了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这些立体图形,认识了人民币,认识了乘法并且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课堂学习方式,有小部分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认真练习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倾听他人发言,遇到不懂得地方及时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会通过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小组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能独立思考问题,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自学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分析

  实验或教研主题

  各单元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一、 认识除法

  目的:

  1、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重点:让学生在平均分的过程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

  二、 口诀求商

  目的:

  1、让学生参与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活动,比较熟练的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除

  法;

  2、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可运用除法含义解决的简单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数

  学意识;能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能有条理地思考,提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认图形

  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通过对图形的折、剪、拼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重点: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四、 加和减

  目的: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五、 位置与方向

  目的: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使学生能区分东、南、西、北的方位,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位,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位确定其他的三个方位。

  3、使学生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并能在平面图上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

  六、 量长度

  目的: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和量线段的长度;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的重要性;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会恰当地选用长度单位,发展空间观念。

  七、 乘和除(一)

  目的:

  1、使学生经历推导7、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7、8的乘法口诀合用相应的口诀求商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应用口诀过程中熟记7、8的乘法口诀;

  2、使学生初步学会乘法和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乘、除法;

  3、使学生联系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学会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实际问题,并能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出简单的解释,体会数学问题的现实意义。

  八、 时、分、秒

  目的:

  1、让学生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1秒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认识几时几分。

  难点:接近整时的时刻认识。

  九、 乘和除(二)

  目的: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和用这些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让学生在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在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熟记这些乘法口诀,学会计算表内乘、除法范围内的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十、 观察物体

  目的: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所看到的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十一、统计与可能性

  目的':

  1、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过程,认识方块统计图,并能用方块统计图(涂色)来表示统计的数据;

  2、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3、使学生在统计过程中培养统计意识,能用方块统计图表示问题的解决,能根据统计图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十二、期末复习

  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除法的含义、7-9的乘法口诀,时、分、秒的认识等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基础知识;

  2、通过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7-9的乘法口诀以及用乘法口诀求商等计算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在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见的平面图形、量长度、观察物体和确定位置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教 学 措 施

  1、对于“认识除法”和“口诀求商”的教学:提供现实的数学活动素材;给予广阔的自主探索空间;组织多样的讨论交流活动;赋予数学的深层思考机会。

  2、对于“加和减”的教学:在现实的情境中引入规则的学习;在主动的实践操作中发现规则;在多样化的算法比较中提升规则;在认知结构的构建中完善规则。

  3、对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认图形”的基本手段是折、减、拼;利用图形进行直观思考是“观察物体”的核心环节;理解量的实际意义是“量长度”的重要前提;描述和交流是“位置与方向”的有效方法。

二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 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能力点: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5、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德育点: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6、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7、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8、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在古代,没有尺子时,人们用什么进行测量?(手脚)回家量一拃、一步的长度。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米尺、软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

  2.让学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实际长度。

  3.用学生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并回答量的结果。

  4、一名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一名学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发现了什么?引出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量操场的长用哪种尺方便些?”

  教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认识米 用米量

  二、自主探究:

  1、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1米长的小棍,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

  2、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

  4、量出1米长的绳子,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这根绳子有多少厘米。教师提问:“1米里有多少厘米?”“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并让学生齐读两遍。

  三、拓展运用:

  1、教师出示1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1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离。量跳远的距离。

  2、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1米=( )厘米 100厘米=( )米

  5米=( )厘米 200厘米=( )米

  实践活动:试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

  量跳远的距离。

  (指导学生:要先确定两个点,一个是跳的起点,另一个是跳完后脚后跟所在的点(终点)。量的时候,尺子要从起点拉到终点,尺子要放平拉直,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教学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直尺、各种直、弯的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一幅图,有很多路有直的有弯的,问:走哪条路比较近?

  为什么?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线段。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和弯的吸管、铅笔、绳子、直和弯的铁丝等,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找出你认为直的东西。

  从铅笔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书本的边等都有两个端点。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线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诉学生这就叫做线段。

  问:我们身边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为什么?

  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

  2、线段可以度量吗?

  试量课本第5页的线段,互相交流量法。师总结:先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

  3、画线段。

  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是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总结: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铅笔尖沿着尺子的边一直画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在线段下面写上3厘米。

  讨论:用断尺怎样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

  三、拓展运用: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2、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3、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实践活动:估一估,再量一量。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2、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巩固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能力点: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教学难点: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实物、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这单元我们学了什么?小组合作整理一下。

  二、自主探究:

  学生汇报整理的结果。

  谁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什么是线段?估测线段的长度。

  三、拓展运用:

  1、拿一张纸条,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

  2、小组合作量铅笔、本子、墨水瓶、成员的身高、课桌。

  3、练习一第6题。先估测一下所量物体有几个小方块长,再用小方块实际测量一下,然后将估测与实测的结果对比,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4、练习一的8题。先估计每条边的长,再实际测量,交流测量的方法。

  5、第9题,学生动手试一试,再计算,说明计算的方法。

  6、第10题,先估计,再量一量。

  开放题:1、数线段。

  2、小红离学校有三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

  课后小结:

二年级数学教案4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笔算

  1、做复习第1题。

  (1)做第一组加法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计算。提问:笔算加法要怎样算?

  (2)做第二组减法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3)提问:笔算减法要怎样算?

  (4)小结:笔算加法和减法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2、做复习第2题第一行,三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把三道题做在自己的本子上。

  3、下列题对不对,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765246942356003

  +235+1183-607-235

  4、做复习题第3题里的第一组题

  三、复习加减法的验算

  1、做复习题第4题,指名两人板演。

  2、引导学生小结:加法和减法怎样验算、

  四、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笔算加法和减法各要怎样算?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五、作业:复习第2题余下的六道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单位。

  2、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在建立长度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在建立长度概念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厘米尺,边长为1厘米的小方块,一根长5厘米的纸条,图钉。

  教学过程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小方块,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用这个小方块做了些什么事情吗?

  (作为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

  每次测量物体长短都用这样的小方块一个一个去摆太麻烦,有什么其他工具可以测量物体的长短吗?(尺)

  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是统一规定的。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厘米。

  (1)看一看。

  将小方块的边放在厘米尺的刻度上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尺上每大格长度与小方块边相等。)

  这个小方块,他的一边是1厘米,而厘米尺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课题)

  (2)比一比。

  找一找,比一比,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教师出示实物图钉和手指,通过测量,学生清楚地看到并体会到1厘米的直观表象,学生练习用手势表示出1厘米的长度。

  (3)认识厘米尺。

  我们使用的这种尺每大格都有1个数字,因为这些数字都以厘米作为计量单位,所以叫做厘米尺。

  (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

  2、用厘米尺量。

  (1)说一说。

  厘米尺上1、2、3……这些数表示什么意思?(1厘米,2厘米,3厘米……)

  让学生根据刻度表示出1厘米,2厘米的长度。

  总结:从0到1有1个大格表示有1厘米,从0到2有2个大格表示有2厘米……

  (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2)比一比。

  根据刻度比划出9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长度。

  (3)量一量。

  取出纸条,量一量他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汇报结果和测量方法,有两类策略,教师叙述后让学生找出最优化策略。(1、把尺子“0”刻度对准纸条左端,这时纸条右端对着5,表示5厘米。2、把纸条对准刻度,看占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分析:第2中数格子太麻烦,1要简单。

  (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总结用厘米尺测量物体的方法。

  教师要提醒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左端。

  质疑:如果“0”刻度与纸条左端不对齐,会出现什么情况?

  右端所指数字与纸条实际长度不符合。

  三、练习巩固。

  (让学生看一看。估一估,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年级数学教案6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0---P21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

  教学过程:

  一、总结引入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指名汇报。总结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设计意图]: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4题。请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怎样求还剩多少个?指名回答。板书算式:32-11。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4、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7题。同桌两个同学与相说一说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

  5、第22页练习三第10题。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

  4、第22页练习三第1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三、强化练习

  1、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练习的熟练性。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二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点:

  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能力点:

  1、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

  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理知识:

  小组交流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笔算加法、笔算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用数学。

  把自己找到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

  二、自主探究,发散思维:

  1、学生自己编题,复习笔算的方法。小组自编计算题,自己笔算。

  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他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做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2、18+23 70-41 58+29 89-34 6+48 68-65

  46+23 91-83 43+19 17+79 92-56 90-54

  90-60+24 43-8-30 50+27-9 17+26+18

  3、数学医院。

  8 2 3 9 9 5 2 7

  -1 7 + 4 8 -1 6 + 7 3

  7 9 7 7 7 9 9 0

  说说错在哪里?

  4、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并解答。

  母鸡有45只,公鸡比母鸡少36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5、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列式计算。把题改为: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让学生多讨论,说一说解题思路。

  三、拓展运用:

  开放题:小明有50元钱,它可能买了下列哪两种物品?应该付多少钱?(至少写出两种可能)并列出算式。

  伞14元 钟表26元 足球35元 茶杯10元

  教学后记: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通过学生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进一步发展长度观念。

  2、在活动中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利用统计表发展学生收集、整理数据,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

  能力点:

  1、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

  德育点:

  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同时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分工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米尺、长绳、皮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今天就要在这个教室里举行一次测量大比拼,决出一个冠军小组。

  测量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测量的方法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分别量出1米、2米长的绳子。

  比一比哪一小组量的又快又准。

  学生动手操作。选出量得最快的小组交流一下量的方法。

  量出2米长的绳子,对于不同的方法给予肯定。

  师:测量时我们要选择既简单又方便的方法。这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

  2、量出课桌的长、宽、高。小组分工合作。

  3、分组测量身高、头围、臂长,并填表。

  与6~8岁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进行对照。

  男生女生

  头围(厘米)43~5942~58

  身高(厘米)99~13398~132

  三、拓展运用:

  1、大家还想测什么?自由测量。

  2、指导学生测量步长。

  3、从你家到学校是多远?怎么测量?如果没有工具又怎么测量?

  课后完成测量任务。

  教学后记:

二年级数学教案8

  一、教学内容:

  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44-45页 “什么是周长”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景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知道周长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五、教学关键:

  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景,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在体验、交流中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六、教学过程:

  (一)描一描、画一画:

  生一起唱“郊游”这首歌,天气越来越凉爽,美丽的秋天已经来了,秋天是树叶飘落的季节。老师从网上搜集到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图片,向欣赏一下吗?(出示课件)

  师:这些树叶漂亮吗?

  师:大脚看这些美术作品中的树叶漂亮吗?(出示课件)

  师:美术大师说这些树叶的形状全是一笔划出来的。

  师:想不想把刚才那些漂亮的树叶的形状描下来呢?

  师:请你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开始吧!

  师:大家描的都很漂亮,谁愿意来给大家展示一下是怎么描的?描完后,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的,又到哪里结束的。(表达得非常清楚,请回)(实物投影)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片树叶,谁愿意来描一描呢?说一说你的描法。

  问:他们的描法一样吗?

  生:不一样

  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的,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我们把这一周的长度,就叫做树叶的周长。

  师:同学们,树叶的周长我们都找到了,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教材45页,第一题)你能描出他们的边线吗?下面请同学们从三幅图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幅,用彩笔描出它的边线来。(谁愿意到前面来描一描)(实物投影)

  咱们来比一比,看谁描的又对又快!

  师:同学们的话化水平可真高,这么快就妙好了!

  同学们,我们刚才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叫树叶的周长。现在,我们描的这些图形的一周叫图形的……(周长)

  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 (出示课题:周长)

  关于周长,你想知道那些知识呢?

  生1:什么是周长?

  生2:周长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生3:在生活中,哪里有周长?

  生4:周长有大小吗?

  很好!大家都是善于提出问题的好学生,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认识周长!

  (课件出示:周长的定义)到底什么是周长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

  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二)找一找、摸一摸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在我们的身边,其实有很多物体上面都有周长,比如我们的课本,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课本的周长(边讲解边演示)现在,你们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像老师一样也找出一些自己身边的物体的周长吗?

  要求:下面请你们同桌合作一起找一找,摸一摸他的边线,找出它们的周长来。谁来说一说你们找到的结果?可以边说边指一指。

  师:看这个图形有没有周长?(出示,一个角的图形)

  生:没有,因为它有开口

  师:也就是说不是封闭图形,就没有周长。

  (三)量一量

  刚才大家找到了很多周长是吗? 看来周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周长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去做裤子时,裁缝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长,也就是平时说的腰围。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大家估计一下他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找个小裁缝量一量,(说一说量的方法)

  师:根据这个结果,你估计一下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腰围?

  看来,同学们的腰围大约在60厘米左右。

  (四)算一算

  同学们,我们的腰围是圆形的,我们可以直接测量出它的周长,那这些图形我们可以直接测量出他们的周长吗?(出示:教材45页,第二题)

  生:不行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他们的周长呢?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题目要求,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量一量、算一算他们的周长。

  (出示结果,集体校正,强调出:三角形的周长是三条边的长度和。长方形和梯形的周长是四条边的长度和)

  (五)比一比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发现咱班同学既善于观察又爱动脑筋思考。那前几天,老师在准备教具的时候遇见一个有关周长的难题,你们愿意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教材45页 第三题)

  师:这是两张一模一样的正方形纸片,你们说他们的周长一样长吗?(一样)

  结果老师从其中的一块上减去这么一小块,变成了这个形状,你说现在他们的周长还一样吗?(生讨论,汇报结果 )

  师:大家的眼里真好,老师对大家真是既佩服又感激,谢谢大家!

  (六) 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周长,并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你有什么感受吗?

二年级数学教案9

  一、素材解读

  1、素材的选取。以儿童感兴趣的“野营”活动作为单元素材,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对于参加过野营活动的儿童来讲,可以回想起当时参加野营活动的场景,重温当时活动的感受,找回可能已经渐渐远去的那份情感;对于没有参加过野营活动的儿童来讲,可以激发他们参加此类活动的欲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本单元的情景串。本单元有2个信息窗。依次是:

  分食品--搭帐蓬

  二、单元知识分析

  1、知识基础。有两个重要基础:

  一是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除号、商)、被除数是0的除法(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余数、一个情景写出三个算式。

  二是表内除法:除法竖式(能够整除)、2--5的除法、6--9的除法、倍。

  2、教材的地位。有四点:

  系统认识有余数除法的开始阶段;

  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较为完整的除法认知系统(既有整除的,也有不能整除的);

  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

  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3、知识构成。共设有2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

  信息窗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算式的写法及读法,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信息窗2:除法竖式的写法。

  三、单元教材解读

  (一)信息窗1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图中呈现的是野营活动中分食品的情景。地面上摆放着各种食品,小朋友正在轻松地分配着各种食品,4个小朋友正在追逐玩耍,两个小朋友正在议论着活动的感受,从人物的活动及表情来看,与野营活动轻松、自然等特点相吻合。远处的小山、树木、小鸟、房子衬托着情景,呈现出一幅“天人合一”的美丽画面。

  2、情景图中的信息。

  无用的信息有:背景中正在玩耍的人数信息,树木、小鸟等信息。

  有用的信息有:正在分食品的人数信息及各种食品的数量信息。

  面包9个--4人;方便面10碗--4人;

  矿泉水11瓶--4人;火腿肠12根--4人;

  香蕉13个--4人;梨14个--4人;

  苹果15个--4人;巧克力18块--4人。

  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2个红点,1个绿点,共3个例题。

  第一个红点: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学习有余数除法算式表示法(写法)、读法。

  绿点:其他食品怎样平均分呢?巩固强化有余数除法算式表示法(写法)、读法。

  第二个红点: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人?学习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提升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是教学的切入点。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通过小朋友参加户外野营的活动、动作、表情、心情体现出来,这些都是小朋友喜悦心情的外显表现;通过小朋友对美丽的大自然的描述体现出来。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描述,可以把情景所体现出的“天(大自然)人(小朋友)合一”的情感提升出来。

  (2)平均分意义的理解既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引导学生抽象问题实质(用算式抽象“怎样分”也既学生操作的过程及结果)的重要基础。每份分得一样多,叫做平均分--平均分可以用□÷□=□来表示,这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中的重要基础。

  (3)初步学会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计算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在下一个信息窗中学生将利用这个基础学习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同时巩固并熟练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计算。

  (4)学生计算有余数除法算式的难点:从原有的知识体系来看,学生已经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能够整除的除法算式的计算,本节课在这个基础之上学习不能整除的除法算式计算。从表面算式的形式来看是比原来的计算多了一个“余数”,好象这就是学习的难点,其实这只是难点的外显表现。而真正意义上的难点是学生如何利用乘法口诀来思考哪一个数最接近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如18÷4,学生在思考时一般是从4的口诀想起,既一四得四......四四十六,只有“四四十六”这句口诀才能满足计算的最后需要,因为只有16这个数才是最接近18的数。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最接近乘法口诀中的“积”的思考是学生计算的难点。

  5、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红点一:猜想--验证--反思--升华。

  猜想--既引导学生猜想“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应该怎样分”。“怎样分”可以是最后分的结果,也可以是分的过程。

  验证--学生用学具探究验证“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分的过程及分的结果。

  反思与升华--首先引导学生用数学图表示分的过程及结果,既:

  然后引导学生用算式表示分的结果,既9÷4=2(个)......1(个)

  上面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操作--表象--算式”的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绿点:其他食品怎样平均分呢?

  由于所求的问题较多,建议教学时分层展开,既按照三个层次展开教学,每个层次分别解决二、三个问题。

  每个层次教学的程序按照“小组探究--汇报交流--抽象概括”来展开。

  小组探究--既探究每个问题的答案分别是多少。

  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说出每个问题的探究过程及探究结果。

  抽象概括--引导学生用除法算式进行抽象与概括。

  允许并提醒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使用学具。

  红点二: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人?

  在以上的教学中,探讨了“平均分给4人,每人得多少个,余几个”的问题,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还必须研究“每人分几个,能分给多少人,余几个”,既通常所说的“包含除”这种情况。红点二就是来研究这个问题。

  仔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从原有的知识体系出发,最有可能想到的问题答案是从乘法口诀想起(二九十八,三六十八),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算式进行抽象,并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述每个算式的意义,既

  18÷9(块)=2(人)--每人分9块,可以分给2人。

  18÷2(块)=9(人)--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9人。

  18÷6(块)=3(人)--每人分6块,可以分给3人。

  18÷3(块)=6(人)--每人分3块,可以分给6人。

  以上的教学作为第一个层次,下面的第二个层次研究有余数的情况。引导学生把每人分4、5、7、8块,可以分给几个人、余几块的情况用算式表示,并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既

  18÷4(块)=4(人)......2(块)--每人分4块,可以分给4人,余2块。

  18÷5(块)=3(人)......3(块)--每人分5块,可以分给3人,余3块。

  18÷7(块)=2(人)......4(块)--每人分7块,可以分给2人,余4块。

  18÷8(块)=2(人)......2(块)--每人分8块,可以分给2人,余2块。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纵向与横向的对比观察,发现隐藏在其中的规律:余数都比除数小。

  (二)信息窗2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野营中可以开展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像图中呈现的情景,小朋友正在采集野果、蘑菇,正在烘烤鱼,正在搭帐蓬,这些都是野营中有意义的活动。相信小朋友阅读了这样的图之后,“自己也想试一试”的想法会油然而生。

  2、情景图中的信息。图中的信息量较大,既有明显能够提出问题的信息,也有需要组合以后再提出问题的信息。图中信息可以分为四类:

  分鱼:22条--每人分4条;

  分野果:48个--平均分给9人;

  分蘑菇:55个--平均分给8人;

  搭帐蓬:17人--每顶帐蓬住3人。

  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2个红点,1个绿点,共3个例题。

  第一个红点: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学习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

  绿点: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巩固强化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

  第二个红点:需要搭多少顶帐蓬?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要帮助学生在梳理情景中信息的前提下提出数学问题。分类是帮助学生理清小朋友在“干什么”好方法,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梳理数学信息的好方法。

  (2)学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计算、理解算理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与上一个信息窗相比较,除了技能方面的要求有所提高之外,还有数学思考方面目标的培养要求,既算理的理解。

  (3)学生计算有余数除法算式的难点:上一个信息窗学习的难点是学生如何利用乘法口诀来思考哪一个数最接近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既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最接近乘法口诀中的“积”的思考是学生计算的难点。本信息窗学习的难点是从深层次上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余数要比被除数小,既22÷4=()...□,4×()<22,()要填最大的数。

  5、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红点一: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解决问题--抽象升华

  解决问题--既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问题的最后答案或结果探究出来。

  抽象升华--一是用算式(横式)表示上述探究的过程及结果;二是引导学生用竖式表示计算的过程;三是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绿点: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引导学生解答后,利用两个算式、两个竖式,看出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这是对上一个信息窗中知识点学习的进一步巩固。

  作为对例题的巩固,有必要再出示两个题目让学生解答,如33÷6,57÷9。

  利用上述四个题目进行概括:

  22÷4=5......2--4×(5)<22

  48÷9=5......3--9×(5)<48

  34÷6=5......4--5×(6)<34

  59÷9=6......5--9×(6)<59

  (1)仔细观察这几个算式,被除数与除数和商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发现:除数与商相乘的积小于被除数。

  (2)假如22÷4的商不是5而是4或3、2,余数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22÷4=5......2--4×(5)<22--正确计算

  22÷4=4......6--4×(4)<22--错误计算

  22÷4=3......10--4×(3)<22--错误计算

  22÷4=2......14--4×(2)<22--错误计算

  引导学生发现:假如22÷4的商不是5而是4或3、2,余数就会大于被除数,这其实是错误的计算。只有22÷4=5......2才能保证计算的正确性。

  (3)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在计算22÷4的时候,要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就要思考4×()<22,虽然除数4乘5、4、3、2都能小于22,但只有4乘5才能满足要求,()内要填的数是5、4、3、2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数。

  (4)教师引导:正是因为4×()<22[除数与商相乘的积小于被除数],并且()中要填最大的数,所以余数才会小于除数。

  上一个信息窗学习的“余数小于除数”,是通过对算式的观察与比较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对操作活动的初步感知。此处的学习引导结合“试商”这个难点的突破,从深层次上帮助学生理解。

  第二个红点:需要搭多少顶帐蓬?

  题目的目的是在巩固计算的同时进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从实际需要(也既解决问题)的角度中选择答案,要通过学具演示与同学之间的深入辨析两个方面进行深刻理解;二是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对比,既横式与竖式的对比,几个例题的对比。通过横式、竖式与答案的对比,引导学生最后的答案比商多1;通过几个例题的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作为计算,横式与竖式的答案是一致的,但在解决问题时就要从实际出发。

二年级数学教案10

  一、教学内容:P56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引导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三、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计数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用竖式计算

  注意问题:(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上加10再减。

  (二)设境导入

  1、获取信息

  (1)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2)能提出什么问题?

  2、提取、整理信息

  (三)探索新知

  1、解决: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2、列出算式,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3、交流计算方法

  4、独立练习,让学生独立解答

  (1)连环画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2)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5、小结:

  竖式计算三位数的减法要注意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怎样才能算得又快又好?

  (五)作业

二年级数学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8个方向,告诉一个方向,能准确辨别其他7个方向

  2、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对不同物体进行描述和测量。

  能力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难点

  1、长度单位的换算。

  2、8个方位辨别

  三、教学过程

  (一)长度单位

  说说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 )分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千米=( )米

  (二)方向与位置

  独立完成数学书94页第1题

  是辨认方向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先小组说说,再全班交流。

  (三)长度单位练习

  填空。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2、尺子上1小格的长度是1( ),毫米用( )表示,每1大格的长度是1( )。

  3、10厘米就是( )分米,分米用( )表示。

  4、1000米就是1( ),千米又叫公里,用字母( )表示。

  5、 数学书94页第2题(独立完成,汇报点评)

  三、比一比?

  80千米( )8000米 9分米( )3米

  5厘米( )50毫米 28毫米( )6厘米

  500毫米( )50厘米 6米( )58分米

  1米50厘米○1米5分米 80厘米( )700毫米

  90分米○9米 300分米( )300厘米

  四、合适的单位

  1、数学书95页第4题(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

  2、一张床长5分米。 ( )

  3、小明高14分米。 (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

  5、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100米。( )

  排列大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70米 800分米 800厘米( )

  2、80米 790分米 78米( )

  五、量一量,数学书95页第3题(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二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课本第39-40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通过交流、比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谈话:老师今天要考你们一年级的知识,有没有信心?

  1.口算。8+5+16+7+39+8+26+5+39+7+37+8+6

  2.找出最快最好的办法,口算出每个三角形上数的总和。

  439

  557581

  问: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的研究怎样笔算三个数的连加。(板书:连加)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一、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你打算怎样列式?(指名说)教师板书:85+143+126

  2)同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算?(同桌说,再独立计算)指名说如何计算。

  3)再想想还有其他方法吗?生小组讨论。

  4)指名说:还可以只列一个竖式:85

  143

  +126

  354

  5)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四人小组说一说。让学生体会到“只列一个竖式”比较简便。

  2.教学试一试:四、五、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怎样列式?(指名说)

  178+194+236

  178

  194

  +236

  □□□

  个位上先加哪两个数比较方便?十位上呢?同桌讨论。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学生自己完成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独立计算。提示:想做全对吗?那要特别认真、细心地计算哦!

  53279586

  316402117

  +125+311+208

  做完了想知道对不对怎么办?(要验算)一般用再算一次的方法验算。

  2)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指名汇报,集体核对。

  3.想想做做第3题

  1)指名说图意。2)三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怎样列式

  3)学生独立计算。4)汇报核对。

  5.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获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

  连加

  一、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85+143+126=354(本)

  85

  143

  +126

  354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