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范文7篇(名著《傅雷家书》读后感)

2023-04-29 11:19:00综合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范文7篇(名著《傅雷家书》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范文7篇(名著《傅雷家书》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范文7篇(名著《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范文1

  最近几天一口气看完了《傅雷家书》,感触很多,特别是傅雷先生在家书中所表达出的,对孩子的爱与希望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读完书后,我又简单的查阅了傅雷先生的资料,原来傅雷先生幼年丧父,所以从小就被剥夺了享受父爱的权利,而他的母亲,可以说在承担母亲职责的同时,也兼顾给了傅雷一些父爱。所以说也许在这种成长背景下,才使得傅雷在未来对自己的子女傅聪和傅敏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让人一次又一次的被感动。

  比如说傅雷先生在书中对孩子说:“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相信大家在这字里行间已经感受到而浓浓的父爱。虽然没有西方人对感情的直白表达,但傅雷先生却将那最真挚的、最博大而又最细腻的中国式的父爱通过一封封书信而表达出来,并且说出了天下所有父亲对子女的那份沉甸甸的无私的爱,无不让人称赞。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范文2

  傅雷作为人父的成功和伟大,集中体现在他达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那就是——父子如朋友。他在其中一封书信中写道:“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的确,傅雷在家书中展现给我们的父亲形象,完全是一个严而不厉,能够心灵相通、思想相托的朋友式父亲形象。他对儿子没有普通父亲的高高在上和横加训斥,更没在教条式的训诫。他对子女充满父爱,热情、真挚而坦诚,父子之间在感情乃至精神上均可互相理解,互为慰藉。他能够在儿子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充满父爱的神奇之手,给儿子以温暖、鼓励,让儿子重拾自信,走出阴霾,沐浴阳光与雨露。傅雷经常以十分平等的语气向儿子傅聪提出人生忠告和人生哲理,细细品味,让人如沐春风,如遇甘霖,给人深深的启迪,受益良多。能够在工作之余长期互通书信,实则难能可贵,能够志同道合地进行朋友式的沟通,则更不失为我们作为人父或人子的典范。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范文3

《傅雷家书》主要是来自傅雷与他留学在海外的儿子傅聪的书信往来。

  傅雷在家是一位严厉、负责任的父亲,在傅聪的童年时期,傅雷对他很严格,每天放学都会弹琴,但新鲜感一过,就会松懈下来,傅雷要培养傅聪做一流艺术家的,他不能容忍傅聪这样的态度。傅雷习惯于施行严苛的教育方式,还会与傅聪发生争执。

  在傅雷的夫人给傅聪写的一封信里说到过傅雷这样做是有根源的,因为他的童年是不堪回首的,童年只见愁客,不闻笑声。在傅聪留学走后,傅雷反思感觉在儿子的童年和自己的童年很相似,在给儿子的信中用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鼓励傅雷,放下自己的架子,与儿子成为朋友,跟上他的脚步,傅聪也体谅父亲的良苦用心。在傅雷的这些做法中,我看到了他的改变。

  像傅雷那样严格的父亲有很多,但能像傅雷那样做出改变的有多少呢?在傅聪成长道路上,父亲就是他最好的老师。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范文4

  用寒假的美好时光换来了《傅雷家书》的精彩内容,没有什么比这更值得的事了。

  在读傅雷家书的时候,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读着读着就让人对这么一份父子情钦佩。他们虽身隔万里,但父亲却通过儿子的信,深入地了解儿子,写下感人的信。不言傅聪、傅敏童年时而言,傅雷真是个无与伦比的父亲,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和父母一起读这本书,会更加让你们互相了解,学会傅雷一家的真诚交流和,拉近你们的关系。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范文5

  在充实美好的寒假里,伴随着举天同庆的中国年,我阅读了《傅雷家书》这本书。深刻感受到了傅雷与傅聪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令人回味无穷。

  在之前的语文课上,语文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严厉,脾气暴躁的傅雷,但在此次书的阅读中,却发现戛然相反,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儿子的关心与关爱塑造了一位十分温柔、伟大、懂教育慈父形象,让我不禁惊叹不已。他愿意为了儿子放下自己的架子,主动道歉让步,并时常关心傅聪的生活与艺术层面。

  就傅聪与傅敏的童年而言,这绝对是翻天覆地式的变化。他在信中不断教授傅聪做人做事的道理,将将自己多年来的经验传授于他。我想,这样的父亲怎么能不令人敬佩呢?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拿起《傅雷家书》,去学习并感受傅雷与傅聪深厚的情感以及家人之间沟通的方法。请相信父爱,它虽深沉,但绝不会迟到。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范文6

  翻开《傅雷家书》浓浓亲情溢于字里行间,傅聪出国在外,父母的一封封家书表达出对他的学习生活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对他的引导教育。

”先为人,次艺术家“这是傅雷先生在和傅聪谈到艺德的.时候,不止一次提到的问题。在傅雷的家书中,我们看到的是,父亲如果再教导儿子如何做人,而不是如何做艺术家。以德为先,德艺双修,从《傅雷家书》中,这体现在父亲给儿子的点点滴滴。《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书信是维持人与人之间一个重要的沟通桥梁,而在科技日与发达的今天,这个习惯似乎在慢慢被人淡忘甚至摒弃。但看完《傅雷家书》以后,我非常有提笔的冲动,翻出信纸和钢笔,给自己的父亲,母亲,甚至长辈来写一份家书,也许寥寥几句,也许几句家常。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范文7

  为什么信都是写给傅聪的?而没有写给傅敏的?

  众所周知,傅雷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傅聪,一个叫傅敏,那为什么《傅雷家书》中全都是写给傅聪的信呢?当时的社会培养一个有成就的孩子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傅雷二老生活拮据简朴,如果供养两个孩子当艺术家,那将多么难啊,所以他们选择了傅聪,或许因为他是傅敏的兄长吧。最终不出所料,傅聪成为了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但他们为什么不好好培养傅敏呢?可能是因为傅雷认为傅敏不适合走有关艺术的道路,只是一位书生,可能也因此使傅雷对他们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差异。那又是为什么只给傅聪写了家信,而没有给傅敏写呢?我猜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文化运动时期,正是因为付聪在国外留学,才使得他们之间的信得以留存下来。

  总而言之,傅雷一家对孩子们没有偏爱,只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没有让傅敏成才,但傅雷对他们的爱仍然相同,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