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范文实用7篇

2022-04-12 17:16:08综合
  • 相关推荐

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范文实用7篇

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该怎么写呢?在写的时候都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是范文网会员投稿的关于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的最新文章,供大家参考。

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范文实用7篇

第1篇: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一群有理想的、勇敢的中国人在腐败横行、灾害频仍、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中,冲破无能、独裁、卖国的政府势力和旧势力的重重阻挠,秘密组党的故事。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关于伟大的中国先行者们的故事。

影片以写实的手法一个个重现了当年的历史人物,他们运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与反动的政府周旋,反独裁、争民主,争自由。在一次次的斗争中,他们逐渐发现,这些零散的抗争是不足以撼动反动势力的巨大的根基的,要推翻暴政,创造一个民主自由的新中国,必须要有一个有着明确目标与详细策略的群体来领导此起彼伏的民众的自发的起义与抗争,也就是说,他们必须组党。

然而,面对独裁政府,组党显然是侵犯了当权者的利益,因为一旦有反对党出现,这个反对党势必要发动革命,将政府从民众手中抢来的权利抢回来还给民众,所以这个无耻无下限的政府就要想方设法阻止组党。于是,一幕幕精彩的较量就在正义与邪恶、前进与反动、民主与独裁、善良与残暴的气场中各各上演。

大家知道,辛亥革命之后几年产生了新文化运动,而新文化运动进入高潮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提出。“德先生”指的是民主,而“赛先生”就是指科学。这可是两位了不起的先生啊!中国请来了“赛先生”,就可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工业、科技、国防的四个现代化,让中国进入富裕的发展进程;中国请来了“德先生”,就会实现国家的第五个现代化,让中国进入幸福的发展进程。为了请进这两位先生,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们不畏艰险,一往无前,与腐败独裁的政府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而最后的结果是:他们成功地组建了政党,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坐在影院里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热血沸腾,周围的观众也有同样的情绪。虽说是一部电影,但是由于演员表演的到位,使我们身临其境。我们为穷苦的百姓而难受,为凶残的政府而愤怒,为勇敢的革命者而倾倒。当影片进入高潮的时刻,我们不约而同站起来和戏中的伟人们一起高呼:民主自由万岁!

感谢这部电影的导演,感谢所有为此片付出心血的演员和幕后工作者们,是他们把几十年来的阵痛、血泪与斗争浓缩成一捧精华,跨过时空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明白:要实现幸福安定的生活,就应该团结起来,砸烂缠在身上的枷锁!伟大的共产党人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第2篇: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

  随着实习结束的临近,基本上已经没课了,除了做实习作业外,我下载了当下的热播的电影来看,其中《建党伟业》让我重温了下那个风雨飘摇时代的历史故事,感受党建立的来之不易。

  要说什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当属172位当红明星的倾情演出,这已经创下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尽管很多演员的出场时间很短,甚至有的只有几秒钟,但他们都非常敬业,不计酬劳,为拍摄好影片尽心尽力,片尾的字幕播放长达5分钟,可见演员阵容之强大,考虑到影片的时长和节奏的原因,很多演员戏份最后被删除,但他们都纷纷表示能够充分理解。

  还有就是影片拍摄的很客观,充分尊重了历史,将当时的情形充分还原到观众面前,之前会担心那么多人物的出现会使影片说教化、脸谱化、格式化,但看完后感觉人物刻画很细腻、很真切,整部影片的历史讲述和人物刻画都很客观,展现出那个时期的状态和面貌。

  整部影片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突出了几段爱情故事,使影片显现的更真实、更有人情味,这是以往历史性题材电影所缺少的,它们更突出的是历史的厚重感和真实感,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蔡锷和小凤仙的故事都为此片增色不少。

  《建党伟业》讴歌了我党的光辉历史和丰功伟业,弘扬了那个非常时期党组织和员为国家成立所作出的奉献和牺牲,通过还原历史,使当代年轻人对国家的历史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认识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希望他们尊重历史、珍惜现在,发扬光大中国伟大精神。

第3篇: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

《建党伟业》采取了多线叙事的方法。其中一条线是以近代史上的大事记为主线,从辛亥革命讲到五四运动;另一条线是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轨迹,以及他的朋友们苦苦寻求救国之路的历程,是《建党伟业》浓墨刻画的另一条主线;此外还有一条线是中共成立前的历史思潮,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探索,以及以胡适、辜鸿铭等国学大师为首的保守思想的辩论和冲突,是《建党伟业》写的很精彩的第三条主线。

在这众多的历史事件和电影片段中,最让我感到血脉贲张、激动莫名的片段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日本全面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以满腔的爱国热情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着“爱国无罪”、“革命万岁”、“保卫主权”、“还我青岛”等口号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一声声的呼喊足以感动每一个观众,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雀跃,为之心潮澎湃。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这样以其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通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旧中国,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

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超过八千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而作为一名重点培养对象,我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观看《建党伟业》,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自己的理想信念也得到了洗礼,思想境界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第4篇: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

  在电影建党伟业中,导演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以蒙太奇的手法,再现了清帝退位到共产党成立这段历史。其中有多少的爱国者为唤起国人爱国之心而忘情呐喊,又有多少的革命志士为寻救国之路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电影中那一个个令人振奋人心的片段,真的让我感受到了我们共产党、我们祖国走过那段岁月时的艰难,但有一个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如果是当今的国人去经历那段岁月,如果是当今的领导人去带领我们在那段岁月中奋斗,结局是否会一样?

  现在的国人爱国情怀是否还像当初那样的强烈?是否时刻都愿意为了祖国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利益显得越来越重要。每个人的私欲都在剧烈的膨胀,更多的只是去关心自己的薪水,自己的生活水平,又有多少人能够去了解下时事,去想想我们国家究竟怎么才能变得更强更好呢?又有多少人能够很自豪的说,我以我是中国人为荣,而不是去天天羡慕在港澳在欧美生活的人呢?在我看来,人民的生活水平越高,就会使人变得更加自我,一起只以自我为中心。

  对于领导阶层,或许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说体现的更为明显。以前的领导人,为了人民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试问现在的领导人又有几个能做到这一点呢?贪污腐败,公款消费,被曝光的领导尚且不在少数,那试问又有多少人还在自己的那片势力范围内去中饱私囊。今天看到了一则新闻,说在北京有个私人会馆,专门招待各种领导,每顿饭下来至少一两万,我不禁要问,一两万够多少贫困学生吃一顿饭,上一年的学,又能够挽救多少因为贫困而饱受苦难的家庭?

  生活的提高,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但随之而来的不应该是人民对爱国情怀的忘却,和个别领导对自己职责的亵渎。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能有今日来之不易,居安思危,否则或许国家的繁荣富强对于我们中国不是一件好事,相反贫穷落后更能让我们团结起来,聚集在一起去保护我们的国家,证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向上,爱国的民族。

第5篇: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为此献礼的《建党伟业》这部电影已经公映数日。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觉得一定要观看这么一部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题材的电影,既可以去感受一下并不是经常去的电影院的氛围,也可以借此了解历史知识。基于此,笔者特地在某年某月某日晚去看一场《建党伟业》的电影,并特地将观看本部电影的一些直观感受比较粗浅的记录下来。

一、明星阵容强大。可能我们在之前的宣传片和预告片中或多或少了解到本部电影的演员阵容十分强大,但看了以后给人的第一感觉,还是这部电影的号召力确实了得。在当今影坛的现役演员里,可以说涵盖了--不离十了吧,主要指男演员,这部电影毕竟还是男性角色为主,当然了,也有较多的女演员出现,尤其是女大学生个个漂亮,杨开慧的演员也不错,还有那个在五四运动里出现的没有名字的女大学生。曾经看过报道,很多演员都心甘情愿在本篇里出演,哪怕是就一个镜头一晃而过也行,甚至是纯粹的打酱油也毫无怨言。笔者也不知道他们的片酬怎么样,或者是冲着什么来的,个个演员都这么看重本部电影。

二、中心思想模糊。《建党伟业》这个题目毫无疑问是突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大事,笔者看后的第一感觉是电影里的故事太多,中心思想比较模糊。当然了电影脉络还是十分清晰,可能是这部电影本身涉及的内容太多太杂,跟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件大事紧密相联的历史事件太多了有关,如果交代不详细,可能会适得其反。跟大多数电影不一样的是,这部电影的故事太多,实际上很多电影从头到尾就一个故事,你想让它中心思想不突出也不行。从这个角度讲,本篇的导演啊编剧啊,确实难度很大,用一部电影把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交代清楚,让观众们满意。

三、尊重历史事实。跟很多历史题材的电影一样,怎么样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都是比较棘手的难题。《建党伟业》真的是有独到之处,我相信应该是不会有观众质疑电影的内容脱离历史事实了。我们曾经看到的历史题材方面的电影,尤其是历史比较久远一点,有的真的是胡编乱造的,跟原来的历史估计没什么瓜葛了,除了借用一下题目以外。我觉得,这方面一定要把好关,给观众的感受和印象十分重要。历史的东西,歪曲了,会害人的,影响孩子教育的。

四、前后交相辉映。今年的《建党伟业》,为建党周年献礼,某年的《建国大业》,为建国60周年献礼,接下来,我们怎么期待,给电影迷留下巨大的遐想空间。我想,看看历史时间表,答案不难得出,那就是某年,当建军周年的时候,我们可以拍一部异曲同工之妙的《建军巨业》或《建军宏业》,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周年献礼!

五、党的发展壮大。电影中反映,建党的时候,全国才50来名党员,全国代表大会才13人。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我们党的光辉发展历史。现在,我们全国的党员大数大概有接近8000万了,这是多么辉煌的成绩啊,真正的世界第一大党,至少从党员人数来看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我们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带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照此发展,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六、电影带来启示。我们在电影中看到,很多共产党人、革命志士为了国家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上刀山下火海,他们的精神斗志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并且要发扬光大。现在,我们党内部分党员贪污受贿,革命意志衰退,工作热情退化,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战斗力。我们要从电影中学习老一辈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爱国爱党的高尚品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第6篇: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作为建党周年献礼片,《建党伟业》围绕某年前后展开,展现了从某年辛亥革命后到某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使我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这短短的十年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然而这十年却是极其不平凡的,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间,比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这些国人耳熟能详、如数家珍的历史事件,至今在我们的脑海里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虽然电影牵涉的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但导演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观看时随得剧情的起伏,会有热血沸腾的感觉,编剧的功力确实不凡,演员的演出也十分精彩,可以说整部电影删繁就简,详略得当,节奏合理。看完此片,最大的感受就是慷慨激昂,心潮澎湃,作为中国的青年一代,这是一部相当值得去看的电影,让我们去回味那段历史,那段艰苦历程!

第7篇: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

  《建党伟业》的故事从某年辛亥革命讲到某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期的中国历史可谓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其间, 着名历史事件之多、相关历史人物之众、人物、事件互为因果相互牵 扯的关系之复杂,远远超出了一部电影的容量。同时,绝大部分观众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只是个皮毛而已,因此,要在一部电影里把这段历史清晰地表述出来,对编导是最大的考验。

  人物处理慎重还原历史面目 《建党伟业》采取了多线叙事的方法。其中一条线是近代史上的 大事记,从辛亥革命讲到五四运动;一条线是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轨迹,从参加新军到参加中共一大;另外一条线是中共成立前的历史思潮, 主要是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辜鸿铭等人的事迹串联。其间涉及 不少历史教科书中的反面人物,《建党伟业》并没有简单地将他们脸谱化,很多细节上更接近这些人物的本来面目。 以袁世凯为例,无论是镇压戊戌变法还是改制称帝,他都是一个 绝对的反派,在过往的影视作品中,袁世凯往往被脸谱化为一个残忍、愚蠢的大光头形象。但是在《建党伟业》中,周润发饰演的袁世凯是 个有手腕、有心机、有胆量对日本人破口大骂,甚得部下拥戴的总统 形象,但最终因为“想过把皇帝瘾”,结果“过把瘾就死”. 关于五四运动中最出名的“三大卖国贼”之二的曹汝霖和章宗祥, 近年来,随着关于二人在抗战期间始终拒绝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不做汉奸的史实被披露,对他们的评论也越来越客观。显然,这种评论也 被带进了电影中。比如,章宗祥和太太被学生困在赵家楼内,借着牌 桌上的几句对白,点出了章宗祥在职务上的身不由己。另外,作为和 “火烧赵家楼”齐名的“痛打章宗祥”这段史实,也被巧妙地艺术化 处理为章宗祥夫妇脱身离去。疏漏未免生憾 笑星令人出戏尽管顶着巨片的名头,出品单位多达 40 家,但电 影本身依然难以避免出现粗疏错漏。 廖凡扮演的朱德打了场“个人英雄主义”的恶战,枪炮轰鸣的好 莱坞动作片范儿十足。这场“一个人的战斗”居然就是蔡锷指挥的护国战争的浓缩。如此铺排,未免有点恶搞之嫌。 片中毛泽东的服装要么是笔挺的学生服,要么是浆洗熨烫得没有 一丝褶皱的长衫,外加一根很五四青年范儿的长围巾。编导显然忘了,求学时期的毛泽东一直是个贫穷学生。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段中国历史可谓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