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读《乌塔》有感 12篇 读《乌塔》有感作文

2024-02-07 15:51:19综合

读《乌塔》有感 12篇 读《乌塔》有感作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读《乌塔》有感 12篇 读《乌塔》有感作文,供大家参阅。

读《乌塔》有感 12篇 读《乌塔》有感作文

读《乌塔》有感 1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后,我不禁的对这位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感到深深的敬佩之情。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欧洲旅行时到了罗马青年旅馆里遇见了一个德国小姑娘,叫乌塔,她告诉作者她已经独自去过了: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希腊……作者惊讶极了!他告诉乌塔中国孩子不是这样的,她反而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中国孩子不能一个人出门呢?最后小女孩要去别的地方的时候告诉作者她以后要挣更多的钱去中国旅游。

  作为中国的孩子我感到有些惭愧,我们不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娇娇女吗?有些孩子跟乌塔的年龄差不多或许比她的年龄大,有自己出过门吗?更别说自己独自旅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乌塔那样自立、独立、能干,小小的年纪居然能自己一个人旅游,让中国孩子想都不能想的事情办到了。我们依赖父母,什么困难都面对不了,假如我们是一棵小树,父母是辛勤的园丁,如果园丁不浇灌我们就会枯死,因为我们不会自己寻找雨露。

  不过我也很羡慕乌塔,她的父母批准她独自出游,相反我的父母肯定有一百个不放心,也许这也是我们不能独立的原因吧!

  她才14岁,竟然能独自一个人游欧洲,我是那么的佩服她,也是那么的羡慕她呀!我家里人总是不放心我,就连从家到辅导班都不让我一个人去。好不容易有一次爸爸、妈妈不在家,但奶奶又叫爷爷送我去,又没机会自己走了。只好叫爷爷送我去。我一定要把乌塔的故事读给奶奶他们听。

  乌塔靠自己的力量挣去欧洲的旅游费用,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呀!我可做不到,因为我现在的一切花销都是爸爸妈妈给的,自己连一分钱也没挣过。看了乌塔的故事,我今后也要利用假期挣一些自己的零用钱,尽量少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零花钱。

  乌塔远行时生活上的事从来没依赖过任何人,都是自己做。我可不行,我的衣服、袜子......都是妈妈一直给我洗,我也从来没有自己去试着做,今后我也要向乌塔学习自己的事自己做。另外我也要帮妈妈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

  乌塔身上有很多我要学习的地方,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慢慢锻炼自己,像乌塔一样做一个自强、自立的孩子。

读《乌塔》有感 2

  今天,我学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乌塔》。课文讲了一位14岁的小女孩独自一人去欧洲旅行.在罗马的一个青年旅馆里认识了一位中国女孩汪晓洁.乌塔说:"她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她为了这次旅行准备了整整3年的时间,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而且还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使我不明白的是:同是父母,他们的表现为何截然相反呢......一连串的问题使我迷惑不解!经过认真阅读,细心揣摩与体会,我终于解开了谜团:中国父母把孩子当成了旷世奇宝,像掌上明珠一般,一见不着孩子就心急如焚。中国有一句老话:捧在手里怕丢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就特指家长对子女们的态度;而外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独立意识,所以孩子们才有这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家里,我不知不觉地当了上“小公主”,洗碗、洗衣服、叠被子,一切事都由父母包了下来。就连我参加活动,家长也是一百个不放心,一千个不同意。我已经9岁了,你们还要包到什么时候呢?现在我干起家务真是笨手笨脚的,甚至火柴也不会划。有一次,我到李月家里去玩,一进门,就看见还有许多同学也在那儿,我们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了好久。最后,她留我们在她家吃中饭,我高高兴兴地答应了。吃着吃着,门铃响了,李月开门一看,居然是外婆!她笑着对我说:“怎么,还在这儿吃饭呀!饭菜香不香呀?”我真是十分尴尬,人家还以为我到哪儿也离不开家长呢。望着同学们个个抿着嘴的笑脸,我羞死了,真恨不得找个缝隙钻进去。

  家长们为什么这么不放心我们?咱们还是先从自身找找原因吧!那天,我和同学一起去看望黄飞翔,谁知还没到黄飞翔的家就遇到了三个坏人,同学们吓得惊慌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像一群无头苍蝇一般,最后,谁也没去成。通过这件事,更体现出我们的有勇无谋。与课文中那位胆大心细、有主见而不盲从的少女乌塔真是相差甚远。

  读了这篇文章,我也应该学习乌塔的独立精神,要像乌塔一样胆大,细心,这里并不是说要我们也一人游历欧洲,而是要在学习与生话方面克服依赖思想,提高独立意识、生活经验和自立精神,不要让我们成为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风吹雨打,更不要让我们成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

  读了《乌塔》这一课,使我懂得了要学会自理,自己生活,不能什么事都依赖父母,要勇敢,要坚强的道理.

读《乌塔》有感 3

  乌塔,是一个坚强又可爱的孩子,它只有十四岁。如果在中国,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是每个家庭的心肝宝贝,是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下长大的,而乌塔,也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不同的是她父母爱他的方式很独特,不是娇生惯养,而是让她自己出去寻找自己的成长旅行,乌塔周游许多国家,在那长的旅行中,乌塔也在渐渐成长。

  在中国,几乎没有父母让孩子出远门。即使一个孩子愿意外出旅行,但是父母的心却是一千个不愿意。怕孩子在外生病,没人照顾啊,饿肚子呀……觉得自己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当做自己的心肝宝贝对待,含在嘴里怕化了,搁在手心怕被风吹走了。

  难道乌塔的父母不爱乌塔吗?可是她父母为什么就同意让她周游世界呢?这就是西方的教育与中国的教育方式的截然不同。他们还是非常爱自己的孩子的,他们对孩子的爱是让孩子在成长中养成自立的好习惯,让孩子体验生活的苦难,让孩子在磨难中顽强,让孩子成为暴风雨里的雄鹰;中国父母,他们爱孩子是溺爱,是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从小养成依赖思想,让孩子成为温室的花朵,成为享受生活的笼中鸟。同学们,你愿意像温室里的花朵、笼中之鸟一般还是愿意成为暴风雨中的骄子-------雄鹰?

  《乌塔》,让我认识的是一位教会我坚强与独立的可爱女孩,在此,我想说:“父母啊!请你们放开温暖的手臂,让我们在蓝天中自由的飞翔吧!”

读《乌塔》有感 4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乌塔》。文章主要写14岁的德国少女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表现了乌塔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还有对生活的热爱。

  是我不明白的是:同时父母,他们的表现为何截然相反呢……一连串的问题使我迷惑不解!经过认真阅读,细心揣摩与体会,我终于解开了谜团,中国父母把孩子当成了“旷世奇宝”,想掌上明珠一般,一见不着孩子就心急如焚。中国有一句老话:捧在手里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特指家长对子女的态度;而外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独立意识,所以孩子们才有这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家里,我不知不觉当上了“小公主”,洗碗、洗衣服、叠被子,一切事都由父母包了下来。就连我参加活动,家长也是一百个不放心,一千个不同意。我已经11岁了,你们还要包到什么时候呢?现在我干起家务真是笨手笨脚的,甚至火柴也不会划。有一次,我到李月家里去玩,一进门,就看见还有许多同学也在那儿,我们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了好久。最后,她留我们在她家吃中饭,我高高兴兴地答应了。吃着吃着,门铃响了,李月开门一看,居然是外婆!她笑着对我说:“怎么,还在这儿吃饭呀!饭菜香不香呀?”我真是十分尴尬,人家还以为我到哪儿也离不开家长呢。望着同学们个个抿着嘴的笑脸,我羞死了,真恨不得找个缝隙钻进去。

  家长们为什么这么不放心我们?咱们还是先从自身找找原因吧!那天,我和同学一起去看望黄飞翔,谁知还没到黄飞翔的家就遇到了三个坏人,同学们吓得惊慌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像一群无头苍蝇一般,最后,谁也没去成。通过这件事,更体现出我们的有勇无谋。与课文中那位胆大心细、有主见而不盲从的少女乌塔真是相差甚远。

  读了这篇文章,我也应该学习乌塔的独立精神,要像乌塔一样胆大,细心,这里并不是说要我们也一人游历欧洲,而是要在学习与生话方面克服依赖思想,提高独立意识、生活经验和自立精神,不要让我们成为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风吹雨打,更不要让我们成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

读《乌塔》有感 5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深有感触,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年仅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独自一个游历欧洲的事。乌塔特别细心,她总是在家就设计好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局的电话号码。她自立,不怕苦,也不怕一个人力量单薄。

  她自强,中国人认为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都得捏在手心里,不能让他们受苦受委屈;但乌塔的父母却觉得,爱孩子,就必须让他们经受挫折和磨炼。

  读了本文,我想了很多很多。我们同样是孩子,却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采用排比的形式去写:我已上四年级了,日常生活还需要爸爸妈妈打理,而乌塔,却独自一人游历各国;我,总是跟爸爸妈妈要零花钱吃吃喝喝,而乌塔却自己打工挣钱周游世界;我,自己一人走在马路都惊惶失措,而乌塔一人游历各国却镇定自若。

  乌塔就像一棵小草,为了争取更多的阳光和雨露,奋力生长,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她都坦然面对,让自己在磨炼中成长。

  读了这个故事,乌塔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感染了我,我虽然不能像乌塔那样去跨国旅游,但一定要学习她那种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做一个阳光好少年!

读《乌塔》有感 6

  小学课文中,有一篇叫《乌塔》的文章,自从学了它,让我受益匪浅。

  《乌塔》主要写了一个叫乌塔的十四岁德国女孩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当我读到“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时,我的心里冒出了无数个问号: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怎么可能一个人游历欧洲呢?她的家人不担心吗?她是怎么攒钱的……而且,要是一个中国的同龄人也像乌塔这样出国旅游好几天的话,即使自己愿意,父母也是一千个、一万个不同意。

  读完了这篇课文,我才知道外国家庭虽然有的富裕有的贫穷,但他们都是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锻炼身体,长大后好应付五花八门的世界。而中国呢?中国的教养方式用一个故事就可以讲述清楚了:

  一只壁虎被一个钉子钉住了尾巴,困在强风中长达十年。在这十年里,另一只老壁虎一直衔来食物喂它。其他人或许会感叹这爱有多么伟大。但其实,壁虎在被钉住尾巴时,完全可以挣脱尾巴逃生,不久还会长出一条新尾巴来。但由于老壁虎无微不至的“爱”,舍不得孩子忍受断尾之痛,从而使孩子承了10年的黑暗无自由生活。中国的家长都把孩子们当成“小公主、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如果每人都这样,那么中国的未来还有什么希望呢?

  让我们对自己说:“别人行,我能行;别人不行,我要试。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没有黑夜,不见白天。我不做依赖别人的云雀,我要做展翅高飞的雄鹰!

读《乌塔》有感 7

  有一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岁,就一个人周游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读《乌塔》这篇课文时,她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

  从她的身上我认识了一个有着独立生活能力的乌塔,她用了三年的时间来准备这次旅行,她靠着给别人打工挣来旅费,通过阅读很多书籍来开阔自己的视野,做事有条不紊、考虑周详。跟她比较起来,不要说自己一个人游欧洲了,就是让我一个人玩一天我都不敢,更别说出国了。想到独立,我知道很多中国的小朋友都在家玩电脑、看电视,连下楼玩都要家长陪同。所以,我们要经常参加一些夏令营和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的独立意识。

  从她身上我还学到了:钱要花在应该花的地方。俗话说钱要花到刀刃上。可能爸爸妈妈每年给你的钱,你一个月就花完了,用时在向爸爸妈妈要,但我们从没想过爸妈挣钱的辛苦。这让我想到了学校门口的小卖部,每天都有一堆学生去里面买点什么,有些根本就不是必需的东西。我有时也爱乱花钱,但我一定要改了这个毛病。

  乌塔说,从电视上或书本上认识的世界不完美。这句话我感同身受。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就拿这次韩国之行来说,我曾在书本上和电脑上看过一些韩国资料,可是当我真正来到韩国的时候,才发现它是那么美丽,那么干净,人也非常有礼貌,有些事是在书本上看不到的。

  这就是我从乌塔身上看到的。

读《乌塔》有感 8

  《乌塔》写的是一位年龄14岁的小女孩就独自一个人出国。

  有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 佛罗伦萨,最后还去了希腊。亲自体验各国风情。这对于中国儿童来说是难以置信。现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关心 我们,不会让我们单独出来旅游。如果单独出来旅游家长们一定不放心。我们一定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让大人一直来帮助我们。

读《乌塔》有感 9

  今年,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课文讲了一个名叫“乌塔”的14岁女孩独自一人自费游历欧洲的故事,她为了攒够钱,曾为超市和一些小餐馆分发传单或周末在别人家哄小孩玩,她就这样来攒齐旅游费用。这个故事不得不让我感到惊讶。

  由于父母对我们过多的溺爱,让我们失去了自理能力,当然这也不只能怪父母,他们只是想让我们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而对于穿衣服、穿袜子这样的小事他们替我们做。从表面上看,这是父母在疼爱我们,其实这对我们没有一丝好处,反而“害”了我们。据统计:在我国城市的小学生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孩子自己不会照顾自己,甚至连衣服也不会穿。再想想乌塔,这个仅仅14岁的女孩,不但自己攒够旅费,而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还能把旅行计划订的井井有条,要是换做我一个人游最近的兰州,我都能把自己丢了,更何况是欧洲。

  大家不要认为,我是赞成独自一个人去旅游,而是让大家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渐提高自理能力。如果将来,父母不能再照顾我们了,而且还需要我们照顾他们,连衣服都不会穿的我们,到那时该怎么办呢?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进而学会照顾别人。

读《乌塔》有感 10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乌塔》。文中主要讲述了年仅14岁的乌塔独自一人周游欧洲的故事。

  学完课文,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外国的少年儿童竟有如此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的意识。乌塔小小的年纪,竟然能把这么复杂的事情做得这么有计划,有条理,她超强的生存能力,对事情考虑周到和热情活泼的生活态度让我对她有了深深的敬佩之情,从她的身上我也明白了不少道理。

  和乌塔相比,她才比我大四岁,可是我在家里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有的事情都是爸爸妈妈准备好的,更别提一个人出门了。而乌塔却可以只身一人,分文不拿,自己一边挣钱一边旅游看世界,自己遇到困难自己解决,什么都不依赖父母,她实在是太勇敢,太坚强了。而我,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一遇到困难马上依赖父母,一个人出门在外打工挣钱这样对乌塔来说轻易就拿下的事情对我来说比登天还难!乌塔,我敬佩你!

  从你的身上,我还明白了,从书本上,电视上,网络上看到的世界并不是多么完美的世界。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所以,只有像你一样亲眼看到,才能增长更多的见识,开阔自己的视野,看到最完美的世界!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要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试着自己去解决。

读《乌塔》有感 11

  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在父母的支持下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

  当我读到“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她很自然地问答道。”使我感到她很可爱,善于交朋友,很热情,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而中国小孩恰恰相反,不要说见到陌生人,就是见到自己的亲朋好友也要父母提醒才不好意思地打招呼,让人觉得中国小孩很不礼貌。我还感受到乌塔的独立性很强,居然敢独自一人游欧洲,并把这看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读到这里使我想起一件事,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当我独自一人下太白岩时,爸爸总是不放心,在小路旁看了又看,并且让哥哥在山下接我。哎,不就是下个太白岩嘛!爸爸就那么放心不下,假如我也去游历欧洲,那爸爸妈妈不知有多担心。然而外国的父母总是把锻炼儿女的独立性放在第一位,给他们学习独立生活的机会,真令人羡慕。

  我还从“她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个周末去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陪小孩玩”读出了乌塔很细心,也很了不起。说她细心,是因为乌塔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看了许多关于这些国家的书籍,每个细节都想得很周到。说她了不起,是因为她自已挣钱游欧洲,想想看游历欧洲需要那么多钱,她却要自己辛辛苦苦地挣,真是个了不起的小女孩儿!

  读完《乌塔》这篇文章后,使我十分羡慕乌塔,羡慕她独自一人游欧洲多自在呀!而我——中国小孩就连独自一人游重庆、北京都没有想过,更别说欧洲了,就是想过父母也只会说让你扫兴的两个字,那就是“不行。”我多么希望中国的家长也能像外国家长一样锻炼我们的独立性。文会删除所有投稿!

读《乌塔》有感 12

  今天,我在语文书上读了《乌塔》这篇课文,让我深深有感触。

  本文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我们中国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可是乌塔,她难道不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吗?不是的。可是她的父母又为什么同意让自己的孩子一个人独自游欧洲呢?这是因为西方教育与中国的教育截然不同。他们还是爱孩子,可是他们的爱是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是让孩子成为暴风雨里的雄鹰!而中国的父母,他们爱孩子是溺爱,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使孩子养成依赖思想,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儿,成为笼中之鸟!同学们,你们是愿意当温室里的花朵还是大自然的小草,愿意当笼中之鸟还是愿意当暴风雨里的雄鹰?

  中国的父母真是太溺爱我们孩子了。让自己的孩子回家都不放心。甚至连过马路都是千叮咛万嘱咐。

  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报了一个英语班。前几节课都是妈妈送我去上课。我觉得离我们学校挺近的,我就对妈妈说:“妈妈,去李老师那里上课让我自己和同学一起走过去可不可以?”妈妈说:“不行,不行。走那里太危险了,这绝对不可以。”妈妈说完我就知道我再怎么说也没用了。

  父母啊,请你们放开你们那温暖的双臂,让我们在蓝天中自由的飞翔。在此,我呼吁:希望中国的教育方式来一次大改革,学西方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