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11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大蒜11篇,供大家阅读。
童年中的趣事是最珍贵的.。小时候,我们因为幼小无知而闹出了许多笑话。打开记忆的闸门,童年趣事便接踵而来,一件件历历在目,特别是因为年少无知,竟把水仙鳞茎当成大蒜来食用,差点儿酿成大祸。时至今日,每当想起,仍让我忍俊不禁。爸爸妈妈也把它成经典事例时常提起。
那年我六岁,爸妈都上班了,隔壁的张叔叔从漳州出差回来,捎给我们一袋当地特产。我大眼一看,仿佛是大蒜一样的东西,就把它提到了厨房。
中午爸爸妈妈下班回来,二话不说就开启了快速的做饭模式。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我当仁不让地做起了小帮手。我先剥蒜。蒜用的是张叔叔刚才送来的"特产蒜"。它不但个头大,色泽也更鲜亮,我想:嗯,味道一定很好吧。洗干净后,妈妈三下五除二就做出了一道道美食。闻着饭菜香喷喷的味道,我笑着对妈妈说:"今天的饭菜格外的香,还有张叔叔的功劳呢!他给咱家送了漳州的‘特产蒜’你看——"话音刚落,妈妈却大惊失色,原来张叔叔送来的不是大蒜,而是水仙花的鳞茎。它外观形似大蒜,开出的花朵秀丽、清香扑鼻,但鳞茎是有毒不能食用的,误食会引发呕吐、肠炎,甚至更严重的后果。我听后,心有余悸,幸亏妈妈发现得早,要不然我一定惹大祸了。无知害死人啊。
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在百科全书中详细地了解了有关水仙花的知识。从那时起,我喜欢上了科普类书籍。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无知却是可怕的。我要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知识的营养,成长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我一向讨厌大蒜,讨厌它的气味,讨厌它的模样,可科学老师让我们研究大蒜,我只好咒骂着大蒜,从蔬菜堆里拿出一个雪白的,头顶着一点新绿的大蒜。
我把大蒜埋进土中,浇了点水,咬牙切齿地用铲子狠狠地拍打了几下泥土,松了口气,继续完成其他作业了。
尽管如此,但师命不可违呀!我每天搬个小板凳守在花盆边,暗暗观察着。一天……两天……三天……一个星期这家伙都死皮赖脸地躺在土下睡懒觉,好让人讨厌!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便不再管它了,最多也只是偶尔瞄一眼。
突然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想起那“该死”的大蒜,想去瞧瞧,刚走进阳台,我就惊呆了。花盆里的泥土都干得裂开了,这株大蒜苗怎会……破土而出?连高冷的老爸眼睛也睁得大大的,嘴巴微微抖动着。我赶紧提来水壶,泥土又变得湿润而松软了,那抹新绿在这时显得可爱而乖巧,让人不敢去碰,害怕稍稍一摸,就会折断它那脆弱的小腰。我爱怜地用指尖指着它,小声说:“小苗,要好好成长……”它似乎也娇滴滴地说:“好啊,姐姐也要好好学习哟!”我并没有把这个约定放在心上,但那一瞬间,心中的愤恨全部灰飞烟灭,大蒜在这时也变得温馨而讨人喜欢。
后来,大蒜真的如我和它的约定越长越高,都有20厘米左右了,而且越来越健康,但终究,事物都有死亡和消逝的一天,它也没有撑过一个月。那一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连平平常常的大蒜都有信义,可我还没有真正领悟到情义和诚信的意义……
来年,我还要种一颗大蒜,认真去履行我们之间的约定。
小溪流给我们布置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任务,就是种大蒜。
我和妈妈拿出一个空花盆来到楼下,想在楼下挖点土。为了让大蒜种子睡得好、吃得好、喝得好,我们选择的土都是很软的。我挖着挖着,不时能挖出几条长长的蚯蚓,哈哈,怪不得这里的土这么松呢!土挖完了,我和妈妈抬着重重的盆,回家种蒜。
回到家里,我们开始往花盆里浇水。土变湿润了之后,我便拿起一个大蒜,使出剥豆子的劲,把抱成一个球的大蒜一个个分开了。然后把一粒一粒又白又胖的大蒜一个一个地插进泥土里。大蒜,你们是不是很好奇这是哪呀?是不是又很好奇自己以后长什么样呀?我给你们做的家是不是很舒服呀?我摸摸大蒜们的头,浇了一点水,然后就等待着它们的变化啦。
第二天没有什么变化。
第三天,它们的头顶上怎么冒出了一点点凸起,它们是不是长痘痘了?又或许是打架长包了?我摸摸那个凸起的地方,很挂念它们。
又过了一天,我依旧是跑来浇水,看到大蒜这个凸起的地方有个绿色的嫩芽。呀!原来它们发芽了!头顶上顶着一个像鹰爪一样的小芽。这时我往下面一看,咦?大蒜怎么都浮出来了?而且它们的尾部上长出了很多白白的东西,像雪白的胡须。我恍然大悟,原来它们长根了呀!
我真想宝贝大蒜们,能像菜市场卖的那些大蒜一样,又粗又长。大蒜们慢慢地生长,我也细心呵护,给它浇水、洗澡。一天天过去了,它们从鹰爪变成了长叶子,又从长叶子变成了钩子。钩子又慢慢变长,已经变成了高达13厘米的大蒜,一个个神气十足。
我对它们充满了信心,说不定还能长到跟我家的富贵竹一样高呢!哈哈!
有人说,母爱是三月的阳光,照亮了大地的生物;有人说,母爱是冬天的一把火,划破了黑暗的夜空;有人说,母爱是滴滴答答的春雨,滋润儿女的心田……可我妈妈对我的爱似乎却一点都感受不到。
一个中午,我像平常一样回到家里,老远就闻到了饭菜的喷香,可又觉得好像掺杂有一种很奇怪的味道。坐到饭桌前,发现桌上的菜里有些白色的东西,我凑过去细细一看,啊!居然里面放了我最讨厌的大蒜!我生气的问:“妈,你们怎么往菜里放大蒜呀!你不是知道我讨厌大蒜吗?!”妈妈说:“听邻居讲,大蒜有杀菌的作用,最近不是有很多人都感染上了禽流感吗?”我反驳道:“我才不管什么禽流感,反正今天我不吃菜,就吃饭了!”说完,我气冲冲地端起碗吃起来,看着妈妈香喷喷的饭菜,而我却只能吃无味的白饭,心里难受极了,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妈妈看着我的样子,说:“如果你吃一颗大蒜,妈妈就满足你一个小小的愿望。”我想了想,觉得还挺划算呢!便一口答应了下来。我硬着头皮夹起一颗大蒜,放在嘴里快速的咀嚼了几下,便咽进了肚子。就这样我像“猪八戒吃人参果”那样吃了10个小愿望。
晚上的时候,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便听见隔壁传来一些模糊的声音。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只听见爸爸说:“那么惯着孩子干嘛!吃几个蒜就实现她的愿望,以后怎么办呀?”妈妈说:“我也是为了孩子好呀。最近这禽流感这么厉害,就附近家的孩子都染上了,听别人说,吃大蒜可以预防……“
听到这里,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原来妈妈是为了我好呀!我还这么不情愿,真是对不起她!
从那以后,妈妈叫我吃大蒜,我都非常乐意,因为我知道,这小小的大蒜里包含妈妈满满的爱呀!
几天前,我把两粒大蒜种在土里,把一肚子快乐种在土里,等待发芽。
第二天早上我就看到了一位大蒜妹妹白色的“头”又长高了,越往上越细。风哥哥一来,大蒜妹妹随着节拍,欢快地舞蹈。到了晚上,我看见这位大蒜妹妹的头有点绿,这是要发芽了吧!我开心极了!
早上一起床,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盆边一看,立刻欢呼起来:“太棒了!大蒜妹妹长出嫩绿色的芽来了!”我再仔细一瞧,没错,一位大蒜妹妹真的换了嫩绿色的头发,用鼻子一闻,一股大蒜香,真香啊!往旁边一看,还有一位大蒜妹妹窝在土里,不出来哩。我一急,指着在被窝里的大蒜妹妹一肚子生气,可又一看,它头发尖也绿了,于是我的怒气烟消云散。
一到早上,我就去叫大蒜妹妹快快“起床”,在我的不断催促和关注下,有一位已经长高了,约两米,还有一位长出了很短的嫩绿的“头发”,不管怎样,它们总算都起床了,用手一摸它们,看上去嫩嫩的芽却异常坚硬,这让我联想到了一句话:“不能以貌取人”。到了中午,一位大蒜妹妹变“瘦”了。我担心极了,是不是“营养不良”呢?一问妈妈才知道,原来是要长叶子了。
今天早晨,两位妹妹的“头发”的上端长出了两片鲜绿色的小叶子。我高兴地手舞足蹈,忍不住跳起来。短发蒜妹妹的叶子一片长,一片短,长的把短的包在里面,就像一位母亲把孩子轻轻地抱在怀中;长发蒜妹妹的叶子都一样长,紧紧的挨在一起,像一对双胞胎似的,让人分不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它们就像一对同胞兄弟,紧紧挨在一起,驱寒取暖。不过我仍然很好奇,为何长发蒜妹妹的叶子比短发蒜妹妹的叶子短呢?妈妈跟我开着玩笑说:“是因为短芽在土里吸收了充足的养分,所以叶子比长芽的长吧!”
通过这次实验,我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仔细、认真有耐心,不然事情是做不好的。同时我也希望大蒜妹妹能快些长大,这样我的快乐也会随之增长哦。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种蔬菜,先让大家猜一个谜语,“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长大要分家,衣服全撕破”。大家也许会问,这究竟是什么蔬菜呢?哈哈!猜不出来吧!让我告诉你吧,它就是我们常吃的大蒜。
大蒜的外形很独特,中间是一根白色圆柱形的花茎,七八个月牙似的蒜瓣儿围成一个扁球形,外面紧紧包裹着几层灰白色的蒜皮,下面长着许多像胡须一样白色的根。剥开外皮,露出一个个蒜瓣,这其实是蒜的鳞茎,蒜瓣包着两层皮,外层是肉色的起保护作用的厚皮,里层是透明的薄皮。剥去两层皮,就是白白嫩嫩、肥厚多汁的蒜了。闻一闻,有一股浓烈的辣味。
大蒜原产于西亚和中亚,是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把大蒜带回中国安家落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大蒜的品种按照外皮的颜色可分为紫皮蒜和白皮蒜。我国大蒜的主产地有: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其中开封杞县的大蒜全国闻名。
大蒜一般在秋季播种,冬天过春节时就会长出绿油油的蒜苗,到了春季,又细又长的蒜薹就上市了,到了六、七月大蒜就该收获了。
大蒜的用途非常广泛,它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调料,在烹调鱼、肉、禽类和蔬菜时,有去腥增味的作用。特别是在凉拌菜中,它既可增味,又可杀菌。就连蒜苗炒肉和蒜薹炒鸡蛋也都是美味佳肴。
大蒜还具有很强的医疗保健作用。因为蒜里含有大蒜素,对一些细菌有很好的灭杀作用,所以可以治疗肠炎、菌痢等疾病。另外,大蒜含有硒和锗,因此具有抗癌作用。大蒜还可以降低血糖、血脂,刺激胃液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它还有驱虫作用。正因为大蒜的全身都是宝,所以去年汶川大地震时,我们开封杞县人民还向四川灾区捐献了许多车大蒜,让灾区人民预防疾病呢!
大蒜的外表朴实无华,可是它的用途却很多,它把自己的一生都无私奉献给了人类,自己却默默无闻。我们要向它学习。
你肯定见过有人种树,也肯定见过有人种花,但你见过有人种大蒜吗?我就种了一颗大蒜。
那天,爸爸看见大蒜发芽了,正要往外扔。妈妈马上去阻止,说:“别扔,别扔!正好给儿子观察一下。”
我拿过来一看,大蒜的外面包着一层皮,上下扁扁的,四周鼓鼓的,像一个包子一样,可滑稽了!而且它发出的芽黄黄的,平平的,好像缩成一团在睡觉一样。我把它放进一个盘子里,再加点水,放到阳台上。因为每种植物都一定需要水、阳光。我想看看过几天它会变成什么样?
过了几天,我发现大蒜的芽变绿了。下面长出了许多“小胡须”。每过几天,芽就会长得越来越绿,越来越多。下面的“小胡须”也随着越来越多,多得都数不清了。小芽渐渐地长高、长长,变绿。而且它们都是从芽到茎到叶一节一节地长的。渐渐地大蒜的叶子上又长出了一片小叶子,也越长越高,越来越绿,几乎跟它的“伙伴”一样高了。包在外面的“衣服”也一件一件地脱下来了。我量了一下。哇,就这么几天大蒜就长到12厘米4毫米了。
大蒜跟我去年种的豆豆有些不一样。豆豆的根是长长的,铺满盆底,而且是根上再长根。大蒜的根是一条一条的,密密的、短短的、细细的,没有根上再长根。数量很多,一个大蒜子下面大约就有二十几根。豆豆的叶子是在长长的茎上左边、右边各长出一片,大大的,像鸡蛋一样。大蒜的叶子是从茎里面钻出来的,形状是尖尖的、细细的,像是用放大镜放大的大头针一样。
我真喜欢种植物!因为种植物能让我增长知识,还能为我提供写日记的素材。
以前我只知道大蒜是什么样的,但不知大蒜是怎么生长的。于是我和妈妈决定一起种大蒜。
妈妈告诉我大蒜其实是在泥土里生长的,但是为了便于我观察,让我把大蒜放在透明的杯子里。我按照妈妈说的找来了一个透明的杯子放满水,把剥好皮的大蒜穿成一团,然后放在透明的杯子里,这样我就能清楚的看到它的生长过程了。就这样我日盼夜盼,早看晚观,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第三天大蒜果真鼓出小根了,嘿,那个个小白点还真逗人呢!再看看大蒜上面也发出白色的小嫩芽了.我兴奋极了!妈妈告诉我过几天还会发现更惊奇的现象.果然过了两天,我发现大蒜的那些小白点已经完全发出来了,那就是须子。上面的小白芽里又长出绿绿的小芽,又过了几天那须子和绿芽越长越长,须子已经把杯子盛满了,那毛绒绒须子的真象是仙人的"胡须",再看看那长长的绿叶子的特别茂盛,个个都争先恐后往上直窜,已经冒出杯子面了。妈妈告诉我那绿叶子还可以剪下来,能做一道好菜。我听后甭提有多高兴了!
通过自己亲手种大蒜的实践,不仅懂得了大蒜的生长过程,也给家人送了口福!
点评:作者通过种大蒜的亲身体验,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大蒜成长过程中的根,芽,叶子,充分表达作者对大蒜的喜爱。而且从侧面流露出对自种的大蒜充满了成就感。字里行间写出大蒜的用处,从而引起读者对大蒜的赞赏。
今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跟着陶老师一起去校园里的小农夫种植园种大蒜。
种大蒜先要把大块的土敲碎。对于从没干过农活的我们来说,不知如何下手,幸亏有一位老伯伯在那里教我们。只见他把锄头反着拿,然后举起来,用力往下一砸,土块就碎了。看着老伯伯轻松地把一块块大土块敲碎,我们个个跃跃欲试。轮到我了,我拿起锄头,发现锄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我勉强拿起,大喊道:“怎么这么重啊!”我前后试了好几次才拿起来,然后有模有样地往下砸。才敲了几块土,我就已经累得胳膊都动不了。当其他同学接过我手中的锄头时,我才长舒了一口气,不容易啊!
大土块都敲碎,老伯伯就开始挖沟,老伯一边挖一边说:“这个沟不能挖得太深,要不然大蒜就钻不出头了。”等老伯挖好沟,我们就要开始第二项任务——播种。只见老伯拿出大半桶的大蒜,一个个蒜头光秃秃的,像一个个小和尚的头。一个同学忙问道:“这个大蒜怎么种呢?”老伯回答道:“直接抓一把撒到沟里面,再往上面盖层泥就可以了。”不等老伯说完,我们就争先恐后地抓起大蒜往沟里撒。结果,有的地方撒多了,有的地方没撒到,有的甚至都撒在沟外面了。我们只好把撒多的和撒在外面的都捡回来,放到合适的地方去。等撒完了蒜头,我们个个都直不起腰来了。
接下去,要往蒜头上面盖泥土。老伯伯看我们都累成这样了,就帮我们盖了。只见他手脚麻利,一会儿就完成了。最后我们拿水壶给大蒜浇上水,就算大功告成了。我们直起腰,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笑了。
这次种大蒜不但让我知道了锄头怎么用,大蒜怎么种,还让我懂得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小农夫种植园,我在这里收获了很多种植的知识,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今后我不管走到哪里,也永远忘不了在这里的忙碌。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星期日晚上,我一回家就听到砧板上乒乒乓乓的切菜声,只见砧板上有一些白色的东西,于是,我便问奶奶那白色的东西是什么,奶奶像一位学问夫人,对我说:“那是大蒜,大蒜中含有丰富的抗病毒成分,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在换季的时候,多吃一些大蒜能预防感冒,如果开始感到嗓子不舒服,流鼻涕,这就是感冒前兆,赶紧吃一些大蒜,把还没有完全发作的病毒扼杀在摇篮里。”一听,我就想:大蒜这么有营养,这大蒜怎么来的呢?我不如来种大蒜吧!于是,我就产生了自己种大蒜的念头。
早晨一起床,我便准备了一个塑料杯子和一瓣大蒜,拿着塑料杯子和大蒜,趁奶奶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了出去。来到奶奶的菜地,见这些菜都长得很好,想:这土一定很肥沃,种大蒜应该再合适不过了。我找来一根树枝,用树枝挖了一些土到杯子里,把杯子装满了,我就随便把蒜插进土里,然后放到窗户旁。过了几天,只见大蒜还没有长出来,我便大胆地去问奶奶,没想到奶奶还笑着让我带她去看看,等奶奶一看之后就对我说:“刘梓杭,你怎么把大蒜埋得这么深?再说了,你把蒜头都朝下了,它怎么能钻出来呢?如果把你的头朝下,你怎么会长高呢?”我听了之后,赶紧把大蒜弄了出来,重新种了一杯,这次,我按照奶奶的方法去做,过了两天,我放学回家之后,便看见大蒜已经长出了一点嫩嫩的小芽,我见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大声叫着:“奶奶,奶奶,我的大蒜长出来了!”奶奶一听,笑着说:“等你的蒜长高了,我们就用它来烧菜吧!”。又过了一天,蒜苗出了一片叶儿,我见了露出满意的笑容,慢慢地,大蒜的叶子由一片变成两片、三片……
我学会了种大蒜,这次让我很难忘,也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今天,我也当了一回农民伯伯——种大蒜。
一大早,我兴高采烈地拉着妈妈去菜场买大蒜头。我挑了几个又白又大又饱的大蒜头,真想马上把它们种进土里。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把蒜瓣一个一个地剥下来。我拿起小铲子把花盆里的土松一松,又用小铲子在花盆里挖了一个坑。我拎起一个蒜瓣的头,把它直挺挺地插进小坑里,再用土把它的大部分身体埋起来,只露出一点点头来,好让我早点看到它冒出绿芽。接着我用同样的方法把另外几个蒜瓣也种进土里。最后,我接了一杯水给蒜瓣们浇上。
蒜瓣们有了自己的新家。我盼望它们快快发芽,快快长大!
今天早晨,我和爸爸一起种大蒜。我见大蒜籽穿着厚厚的紧身衣,连忙帮它剥掉。找到一个土质肥沃的花盆,把像小桔片一样的大蒜籽放到花盆里,再让土盖上。浇了一些水,把花盆放到阳台上,心想:大蒜你快点发芽吧。
第二天,大蒜籽长出一个小小的绿色的圣诞帽,好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圣诞老人。看着它那又绿又嫩的圣诞帽,我心里就极度兴奋。又过了一天,大蒜们个个你追我赶,谁也不肯让谁似的在那疯长,看着它们穿着薄薄的衣裳和绿色的小头,好像一个个初生的小绿精灵。而且它们互相讽刺道:有本事跟我比一比,看谁长得快。过了几天后,我再去看大蒜时,发现最高的一棵大蒜上长出了一个小小的嫩芽,好像一个大大的丫字,爸爸告诉我,这个嫩芽长大后就会变成大蒜的叶子。一天后,我发现大蒜两片叶子之间又长出一个小而尖的嫩芽,仿佛一个温暖的小家庭。第二天,大蒜成了一棵缩小的树,让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终于亲眼见识了大蒜的成长历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