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浅谈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3篇 电力行政管理部门

2022-12-23 21:26:05综合

浅谈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3篇 电力行政管理部门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浅谈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3篇 电力行政管理部门,以供参考。

浅谈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3篇 电力行政管理部门

浅谈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

  浅谈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理论与当代》作者:郝 栋时间:2010-12-21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 问题 对策

  摘要:面对我国高校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已经成为其发展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文章针对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结合高校的实际,提出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若干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在这新形势下,许多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日益显得滞后和被动,机构繁杂,层级过多,管理的方式方法不尽科学;服务意识不强,民主气氛不够,官本位意识严重;管理的规章制度陈旧落后不完善等问题,导致高校的行政管理效率较低。如何运用行政管理方法和技巧,充分发挥人、财、物优化整合应有的效能和作用,文章针对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分析了制度建设在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中的意义,结合高校的实际,提出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若干对策。

  一、我国现阶段高校行政效率不高的因素分析

  高校行政管理,是指通过组织、计划、实施等行动,使学校所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保障完成学校所担负的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它是一个特殊的专业管理领域。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已经成为学校发展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1.理论指导薄弱,思想观念落后。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高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以为基于理想和热情就能解决问题,传统的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如僵化、不思进取、崇尚权力、轻视真理和知识、只唯上不唯实,等等,构成了提高高校行政效率的巨大障碍。其次,传统的管理观念把教师和学生看作管理的对象,在工作中表现为消极地执行高校的相关管理规定、制度,没能把教师和学生作为服务对象,不能主动地改进工作方法、炮制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从而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

  2.机构设置缺乏科学性。高校行政效率低下与学校行政机构臃肿、条线过多、分工过细及职责不清有直接关系有些学校由于分工过细,往往造成物极必反,带来职责不清,相互扯皮。当出现教学质量下降的现象时,说不清是谁的责任,结果是相互推诿,谁也不承担责任。

  3.行政管理工作没有纳入法制轨道。凡是行政效率高的学校,必定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一切行政管理都具有基本的规范和程序,各职能部门明确职权和责任,把左右关系理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而一些效率低下的学校,往往无规范化的工作制度,工作凭主观经验,随意性较大,这样的状况必定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4.从事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无法适应现实需要。行政人员素质如何,对行政效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文化水平低导致行政决策水平低;职业道德差导致行政道德沦丧;行政责任观念淡薄导致争荣誉而避责任。现代行政管理,要求行政人员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既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又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此外,还应有健康的体格

  和充沛的精力。现在学校的行政人员,有很多是因为专业水平不高和健康状况不佳而调整到行政管理部门的,这也是造成学校行政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5.管理技术因素。主要指各级行政机关管理手段现代化问题,即运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各种现代化先进技术手段收集行政信息,分析决策,以及使用这些先进技术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管理技术和工具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种物质基础,在现代管理中,技术作用不能忽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空前膨胀。如果办公手段只靠陈旧的一叠纸、一支笔及一部电话,那么,行政效率不可能提高。

  二、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性和意义

  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是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迫切要求。高校行政机关是直接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基层行政管理部门,是学校对内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平台,是学校管理系统中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桥梁和纽带。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内部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行政机关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工作任务日渐繁重和复杂。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高校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关系到高校的社会形象与信誉。因此,行政机关必须抓好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以达到高质高效做好各项工作的目的。

  2.是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综合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高校行政机关是高校管理链中最重要的一环,承担着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和后勤服务等多种职能,在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高校规模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改革的日益深入,高校内部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行政机关的职能范围不断扩大,管理事务的内容、难度、复杂性迅速增加,只有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的各项职能作用。

  3.是实现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必然结果。迅速、通畅、开放的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及公文的交流、传递和反馈方式,信息量越来越大,工作节奏也日益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办公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冲击着高校的传统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促进着新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的诞生,同时也给行政机关带来重大变革,使行政管理工作更富意义、更具挑战,提高工作效率是必然结果。

  4.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对高校改革发展具有激励作用。行政管理具有的基本作用之一就是承担着对高校各个部门和教职工工作状况进行监督检查的任务。高校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建立严格的检查督办制度,并且切实履行起职责。对不能按时完成工作的部门或个人提出督办要求以及改进的措施和建议,督促其及时完成各项任务,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必然能够从一个侧面上激励高校内各个部门和教职工认真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提高高校行政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行政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国对高校教育的投入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一时还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提高高校教育行政效率,合理地配置和使用现有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作用,因此,所有高校教育行政的运行过程,都要讲求效率,它是对高校行政工作的整体要求。

(一)牢固树立行政效率观念

  要提高行政效率,首先要解决行政人员的观念问题。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更新观念,用一种新的市场化、民主化、社会化、全球化和科学化的行政观念来替代传统观念转变“一等、二靠、三望”的工作作风,使之认识到提高行政效率是关系到行政管理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改革和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制度

  改革现行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高校职能部门的设置要从科学性和整体性出发,必须符合精干、高效的原则。人员编制不能过多,每个部门都应有明确的职责,科学的分工,部门间还应该强调密切的协作配合。

  建立和健全科学的管理法规和工作制度。科学的管理法规和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提高高校行政效率的保证,如建立办公制度、领导值班制度、规范的文书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等。明确划分权责,从制度上杜绝敷衍塞责、争功避过的不良现象。制度应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而不断进行修改,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原则。在制定制度时,必须尊重绝大多数人意见,使大多数人认可;在执行时,必须依靠团队成员,互相促进,互相监督,还要不断加强行政人员的法制观念,纪律观念,依法行政。

(三)强化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学校领导者的管理素质和领导艺术。建立高素质人员组成的、结构合理的高校行政领导群体,建立高校行政人员的专业培养及进修制度。领导群体的高素质和合理结构使得高校教育决策正确迅速,领导方式良好有效,带动整个高校教育行政机构的高速运转,实现高校教育行政的高效率。

  加强在职行政人员的培训,实行激励机制,调动行政队伍的积极性。随着高校教育行政管理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各国都重视管理人员的专业训练,提高全体教育行政人员的素质,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业务知识水平,又要有实践技能;此外还要由具有团队精神的不同专业水平的人员组织起来,形成科学合理的整体结构。行政管理工作是由行政人员担任的,因此,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

(四)建立管理人员合理流动机制

  要让行政管理工作一直保持高效率,一直充满生机,就必须对行政管理人员建立一套激励制约机制,在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实现科学的人员流动。在行政部门内部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的不同,素质、技能水平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层次,层次是固定的,而每一个层次的管理人员是不固定的。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定期对人才层次进行置换,优升劣降,最差的实行待岗学习提高,等待下次测试重新上岗。通过层次间的互换,管理人员经历了不同岗位的工作,便于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岗位,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更有利于将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参与管理

  实现行政和管理现代化,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参与管理,主要指运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电子技术及相关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来进行具体日常操作,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快速性,降低管理成本。改善行政工作的环境和条件,现代高校教育行政工作事务多信息量大、速度快,要求实现办公环境的优化和办公手段现代化,如电子计算机、信息网、传真机、数据库的广泛运用,以提高办事效率和行政沟通力度。高校要有计划、分步骤地改善高校教育行政机关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不断更新管理手段,逐步提高行政工作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

(六)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

  激励效率提高行政效率测定,是对行政产出和行政投入以及两者之间比率的测定,这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题。在现行高校管理中,可以使用行政职能测量结果评定行政效率,即考核高校行政人员和行政部门是否圆满完成任务,是否达到职能目标。另外,还可采用因素评分法,对影响高校行政结果的人力、经费、制度、方法等因素,按其作用不同确定不同的分数。测定某一行政效率时,把包含的各种因素分别评分,最后相加即为效率分数。评分考核可采用主管领导打分、各职能部门互评及民意测定方法进行。绩效考核有利于激励行政人员努力工作,强化竞争意识,克服平均主义思想,最大限度地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

  总之,高校行政管理在高校改革发展中发挥着保障、协调、参谋、激励等重要作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一定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创新意识,增强服务功能,从而促进行政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的优质与高效。

浅谈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2

  乡镇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提纲

  一、摘要

  二、关键词

  三、引言

  四、正文

(一)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

(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原因(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五、结语

  六、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工程实施,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乡镇政权,组织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弊端。对乡镇政权组织、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等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本文针对当前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弊端以及采用的改革措施作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乡镇政府 行政体制改革 政府职能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经济一体化要求日益突出。但目前我国实行的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乡(镇)村管理体制,客观上制约了农村大市场的统一管理和规划,人为地阻碍了区域之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紧密协作,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协调、健康、迅速发展。因此,探讨我国目前乡(镇)村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和完善乡(镇)村管理体制。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乡镇行政管理工作走出困境,不仅要依靠乡镇自身的努力,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改善干群关系等等。同时还应从客观方面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切实改善乡镇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当前,乡镇行政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一是权责不对等;二是政府职能庞杂、错位;三是工作体制的矛盾;四是财政紧张,负债严重;五是党政不分,政事不分;六是工作考评片面;七是干部工作不安心;八是舆论导向的失衡性。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许多乡镇干部发出了“乡镇干部难当,农村工作难做”的感叹!

  上述问题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从主观上讲是由于乡镇领导的管理水平,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不高,行政管理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不当。客观上来说体制结构等相关因素也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一、乡镇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权力与责任不对等,行政运作方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一是存在权小责大的矛盾。乡镇政府具有的七项职能中,乡镇政府主要做的工作却大部分是“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另一方面,税务、国土机构工作地点在乡镇,财物和业务管理权则属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而他们承担的业务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却是由乡镇政府来帮助完成的。乡镇政府承担的责任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被上划的站、所越来越多,乡镇管理不了,有责无权。一些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出现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事,农民找政府,乡镇政府除了做点解释工作外根本无能为力。二是乡镇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之间处于两难境地。对下,由于乡镇财政十分困难,乡镇政府该为农民办的事却无能为力。直接影响了群众对乡镇政府的信任,他们看见乡镇干部就戏称为“催粮、催款”,因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对上,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给乡镇各种任务,并且实行目标考核,乡镇干部形象地称之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天应付每种事务喘不过气来。三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与行政命令式政权运作方式的矛盾难以解决。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是以直接的、微观的、权力导向型管理为特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传统的行政管理运行方式已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忽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行政运行成本高,市场机制得不到有效发挥,一些乡镇政府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直接插

  手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具体事务,干涉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明显违背了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和管理原则。

(二)政府职能庞杂、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人代会有l3项职权、乡镇政府有7项职权,但实际落实并非如此。一是乡镇职能泛化。政府管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收税收费、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无所不干,如同一个全能的政府。有的乡镇职能错位、政企不分,既是财产所有者代表、又是企业经营者代表和社会管理者代表,直接参与微观经营。有的在发展经济中职能越位,强制农民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有的代替农民决策去办企业、发展经济。二是乡镇机构设臵重叠。机构设臵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责任分工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越位或不到位,甚至产生违法行政行为。三是由于权责不一致,弱化了乡镇应有的职能。乡镇在职能职责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在乡镇,而根源却在上级部门。有的上级部门偏离了责权一致的原则,通过行政命令和资源配臵权,把一些本该属于自己抓的工作下放给了乡镇,使乡镇疲于应对若干的“一票否决制”,弱化了应有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三)工作体制的矛盾性。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逐步发

  展,农民逐渐适应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能够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况来组织调节生产,在客观上要求乡镇行政管理与之相适应。但在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中,考虑到农民奔小康共同致富和完成上级的计划目标,加上新旧体制的不协调,部门利益、本位主义比较严重,为农民服务,为基层排忧解难的思想较淡溥,各地在组织农业生产中尚不能完全脱离行政手段和政 府行为,必然会下达一定的生产计划,而计划一旦作为任务下达给乡镇,就必然 坚决完成,乡镇自然就处在这个矛盾的焦点上,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

(四)财政紧张,负债现象严重。一是“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体制,极大地调动了乡镇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也带来了一些负效应。目前,乡镇人员大都超编,财政包干经费严重不足,而乡镇人员的工资、奖金、发展企业、办公益事业都需要资金,财政没有,只好“取之于民”向农民摊派。二是近几年乡镇企业上报产值的虚假,致使上级对税源了解不准确,下达财政收入任务高标要求,上级为确财税任务完成采取党政一把手帽子工程,乡镇干部个个成了税务干部,而税务部门压力反而更小,一些地方为了完成任务,采取垫税、摊税,甚至买税的办法,使本来就入不敷出的财政经挫 更趋紧张,也影响了干群关系。三是财政体制不顺。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由于财政支出远远高于财政收入,这就必然使得这些乡镇的财政为短缺型财政,只得靠吃上级定额补助解决

  诸如发工资等一系列问题。四是乡镇负债严重。当前,由于乡镇各项目标建设任务繁重,如公路、河堤、农村集中供水等工程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投入较大,而上级财政又没有资金投入或者投入资金较少。比如目前我市农村村道公路硬化每公里需资金40万元,而上级财政只补助10万元,村民筹资投劳5万元,每公里下差20万元,这20万元只有乡镇自己解决,乡镇没有财政收入。差钱怎么办,只有去借,导致目前大部分乡镇想尽一切办法去借钱,甚至给乡镇干部下任务,每个人每年必须组织一定数量的借款给乡镇政府用于开支。而乡镇所借的贷款每年又必须支付一定的资金利息,无形中又增大了乡镇负担,造成恶性循环。

(五)党政不分,政事不分。党政不分,主要表现为党委一元化领导与乡镇长负责制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够好。按照规定,乡镇行政工作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党委对政府工作实施领导主要是把宏观、把方向,做好统揽和协调工作。但事实上,在乡镇一级,党委与政府基本上是混在一起的,几乎所有的工作任务和指标对每一个干部都同等下达、同等考核。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党政一体化运作的现象与党政分开的改革目标是格格不入的。同时,在乡镇也普遍存在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僵化、政事不分等问题。由于职能界定不清晰,部分事业单位严重依赖业务主管部门,业务上主管部门怎么说就怎么做,经费上有财政拨款

  作保障,人员也由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实际上成了主管部门的附属物,造成这些事业单位缺乏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并且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法律责任,从而使这些事业单位法人意识淡薄、责任意识淡薄。

(六)工作考评的片面性。目前,对乡镇考评内容繁杂,没有抓住关键,脱离了实际。首先考核的指标要求高,如对乡镇企业的考核面广项多,要求高,乡镇为完成任务,或拼命上项目,投入大大超出乡镇所能承受的能力,或者虚报夸,助长了不正之风。其次在考评过程中部门利益、本位主义严重,比如计划生育、社会治安采取一票否决,本来无可非议,然而在考评过程中,主管部门并不根据你单位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好坏来评议,而是看你单位是否完成他们下达的部门任务,特别是报刊、杂志、宣传品和上交的各项费用,未完成则难达标。第三在考评过程中,往往不考虑乡镇之间的基础和环境,有些乡镇由于基础偏差,尽管行政管理工作力度大,措施硬,人员时间集中,但效果不够理想,往往形成劳而无功,考评落后换罚,挫伤了基础差和边远乡镇的积极性。

(七)干部工作不安心。主要原因是:一是乡镇条件艰苦,行政管理工作繁杂、任务重,使部分乡镇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产生“跳槽”思想,工作分心。二是“上头“和“下头” 对乡镇干部不理解,工作难做。乡镇干部往往应付了

  上头,下头要挨骂;宽大了下头,上头挨批,感到左右为难,两头受气,弄得”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三是一心挂两头。部分家居城市,工作在乡镇的年轻干部,缺乏农村工作经验,不适应艰苦生活耐不住清贫寂寞,"人在曹营心在汉”,盘算如何再返回县城。

(八)舆论导向的失衡性。对当前乡镇行政管理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顾,一些新闻媒体缺少冷静的分析,没有从客观方面寻找原因,没有站在社会经济的大背景中去探寻深层次的原因,而是矛头直指基层干部工作方法,执行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乡镇工作极为不利。不仅造成群众对,乡镇干部的不理解,不信任,不支持,更加大了乡镇干部落实工作的难度,致使乡镇干部情绪低落,工作放不开手脚。

  二、乡镇行政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对乡镇政府职能认识不到位。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乡镇政府工作职能重心、职能方式的惯性作用,致使乡镇干部的观念意识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乡镇干部对乡镇应该履行什么职能,新时期如何落实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如何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缺乏明确地认识。仍然习惯于完成上面的任务,习惯于做好眼前的事,缺乏发展意识和发展规划。

(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削弱了乡镇的职能体制。乡镇原有一些主要职能站所比如工商、税务、国土、电力等

  先后实行了垂直管理。原则上乡镇是“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但是由于站所的人才物全部收归县级职能部门,所以乡镇对于这些站所只能协商,不能控制和指挥。这样,乡镇在履行某些职责的时候就很困难,另外行政执法权又只能授予县级职能部门。乡镇在推动工作的方法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经济因素制约了乡镇政府职能发挥的。税费改革以前,乡镇财政收入的70%来自农业税。免征农业税以后,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但是乡镇政府的事权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乡镇既要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本级财政收入,还要负担公共交通、公共卫生、农村公共设施维护、农村教育、社会治安、文明创建活动、科技推广等公共事务。这些公共事务决大部份依靠乡镇财政自行解决。而且这些公共事务支出大、欠账多。这也大大制约了乡镇行政管理职能发挥。

(四)权责不对等影响了乡镇政府的职能发挥。乡镇工作十分繁杂,俗话说“上面千根线,下面一针穿”。当前大多数乡镇只有20多个工作人员,而对应的上级相关职能部门就有五、六十个之多,而相关的上级部门又将本应由他们做的工作划分到乡镇,而将涉及到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有油水”的事情又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中,导致乡镇工作人员每天都职能应付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和各项检查和目标考核。只有责任,没有权力,或则是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

  这种权责的不对等导致乡镇干部工作无激情,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应付性工作。

(五)“前途无望”造成乡镇干部工作无心。当前我国乡镇工作人员主要分为公务员和事业干部。而目前我国干部选拔制度不健全,领导干部基本在公务员中进行选拔,致使部分有工作激情,有能力的事业干部得不到提拔,一辈子只能做个一般干部。另一方面现在乡镇领导干部得提拔主要是在上级党政部门的人员中特别是上级党政部门领导身边的人员中进行选拔,乡镇公务员得到提拔的非常稀少。导致乡镇干部无心工作,能混时间的混时间,不能混时间的应付了事。有门路的都找关系进城工作,没有门路的只有在基层一直呆到退休。

  三、完善乡镇行政管理工作的措施

  乡镇工作走出困境,不仅要依靠乡镇自身的努力,如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强化核心作用,加强理论业务学习,提高乡镇干部素质,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不断壮大乡镇集体经济,增强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改善干群关系 等等。同时还应从客观方面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切实改善乡镇行 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创新思路,转变观念,转变职能。乡镇要从过去包揽一切的思维定式中解脱出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的服务和引导上来,切实解决好政府的“缺位”问题。转

  变职能是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一是由政府改革带动企业改革、教育改革、医疗卫生体制等各项改革。二是防止把转变政府职能简单化,停留在提口号或做表面文章上,而要迈出实质性步伐。三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现代化建设,包括政府治理理念的现代化,政府治理架构现代化和政府治理方式的现代化。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要达到两个目标:第一,为乡镇经济发展创造种种便利条件,如信息技术支持、财政贴息等手段,通过提供经济性公共服务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引导好资源积聚和资金投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植财源,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第二,通过提供社会性公共服务,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性公共服务,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义务教育、公共医疗与社会保障等,解决最基本的社会福利与社会公平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而)理顺县乡条块关系。从乡镇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来看,及充分发挥乡镇统筹协调的整体功能。应扩大乡镇的权利,使之权责一致。凡人、财、物在县的,全部下放给乡镇,比如公安、司法、税务、工商、教育等,都应纳入乡镇管理,这样乡镇做到全局一盘棋,增强自身行政调控手段,指挥运筹工作更能得心应手,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当然放权时注意区别情况,做到宜放则放。

(三)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乡镇工作体制。对涉及

  农民利益的经济行为,应该从实际出发,按经济规律办事,切忌不顾实际,搞一刀切,一窝蜂,更不能 搞强迫命令,甚至以扣减乡镇包干经费来强调。乡镇行政管理工作的重心应从片面行政管理转到管理理服务并重上来。乡镇对农村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应干涉过多,应把工作重心放在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建立农村社会化 服务体系上来,抓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抓服务体系建设,实实在在为农民生产 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服务。

(四)增大财政投入,减少乡镇负担。当前乡镇行政管理工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缺钱,上级部门资金投入少,工作经费是一刀切,而乡镇工作开支较大,特别是近几年各项工程投入较大,造成乡镇负债严重,每年年底都有人前来讨债、收钱,给乡镇行政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甚至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缓解这一矛盾方法主要有一下两方面,一是上级财政加大对乡镇的投入力度,化解乡镇债务;二是做到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就做多少事,少搞所谓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减少财政开支,从而减轻乡镇负担,使乡镇不负债或者少负债。

(五)健全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考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行政管理工作,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学的考评制度,才能真实地反映工作实绩,但是对一些无实际意义的评比、达标、验收则要进行取消。建议乡镇工作内容划分为

  财政收入,农民增收,计划生育,党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四大项。这样提出考核的理由是:财政收入是乡镇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农民增收指标的考核直接体现在农民人均 纯收入上。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摆在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臵上,党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农村社会稳定、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力保障,必须抓紧抓好。当然,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还要有严密科学的考评方法,考评手段 和考评鉴定等。这样,乡镇工作才能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计划和实施计划,避免应被动应付而带来的无效劳动和负面效应。

(四)要改革用人制度。乡镇干部最好在乡镇产生,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能够吃苦、了解民情,与农民群众有共同语言,一般能够安心乡镇行政管理工作,确需要县选派,也必须要求他们树立扎根农村的思想,建立相应的行政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让他们在基层干出一番事业来。要有计划地从优秀村干部中选聘乡镇干部。从符合条件的村级正职中选聘村干部,既有利于调动村级干部的积极性,又有利于乡镇干部 队伍的稳定,可谓一举两得。

  三、结语

  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务实管用的原则,以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管

  理水平为根本目的,并结合自身实际来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乡镇政府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新农建设政策的实施者,因此乡镇行政管理也是一个较长时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相信未来的农村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必将进一步促进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寇凤超.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对策.集团经济研究, 2006,(8): 8 [2] 吴雁俊.毕节地区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研究.贵州发展研究, 2006,(5): 19-22.[3] 左然.乡镇行政管理体制需创新.瞭望新闻周刊, 2006,(4): 64

浅谈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3

  当前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滕永盛

(广西百色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百色 )

[摘要]提高电费回收管理水平对于实现供电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当前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管理中存在缺陷,如没有很好转变服务观念、对客户电费追收方法单一,电能计量装置故障等。因此,为在电费回收工作中占据有利地位,需要进一步树立服务永无止境的服务理念、破除陈旧观念、完善电能计量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管理;对策

  一、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电费回收管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有不同的含义。从时间的角度看,电费回收管理是供电企业对电力生产、输电、配电和销售的最后一个环节。从市场的角度看,电费回收管理是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电费是供电企业重要资产,供电企业在具体的生产管理中要以电费回收管理为最终目标,通过优质服务等途径树立自身良好形象,达到让客户满意,强化电力专业营销水平,从而不断提高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率。

  从2002年起,电力行业相继出现了“厂网分开 竞价上网”、“主辅分离”,到如今的“阶梯电价”改革,这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是大势所趋。从客观上要求供电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理念、服务方式和态度等方面必须尽快做出相应变革。电费回收管理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单纯的大厅坐收,或是不负责任的拉闸断电,而应该依靠其他时代赋予的方法,如营销管理、创新等方面。随着供电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供电企业已经步入客户就是上帝的时代。总之,供电企业对于电费回收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并不 断改善电费回收管理方法将有利于电费回收率的提高,实现电费的月清月结和“双结零”,促进企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法宝。通过提升电费回收管理和不断利用社会有效资源,对用电市场做出迅速反应,最大限度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改善营销服务态度,提高美誉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供电企业当前电费回收管理中存在问题

  近十年来,电力行业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逐步改变了以往经营和服务理念,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在电费回收管理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制约着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率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未能在实际行动中完全做到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优质服务的重要性,特别是许多边远地区的供电所服务人员服务观念陈旧,而且难以改变,缺少对客户价值全面深刻认识。主要表现在:部分基层供电所人员在实际的抄表工作中存在估抄、漏抄和错抄现象,一定程度上引起客户的不满,产生怨言[1];相应的服务制度和服务承诺已经随供电企业改革应运而生,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服务承诺忽视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承诺的实施也仅仅是流于表面形式[2],一定程度上削减服务质量;部分落后地区缴纳电费仍属于大厅坐收,不能进行网上缴费,不能实现银行代扣,不能充值预付购电,在时间和空间上不灵活,谈不上便捷服务。换言之,不能将服务意识全部贯彻于日常业务的开展,没有积极主动的关注客户需求的变化及客户个性化服务需求。二是对客户电费催收方法单一,缺少创新精神。即缺少专业催收电手段,等到客户欠费了,要么发送欠费通知单,要么电话告知用户。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客户一旦拖欠电费,供电企业往往是送欠费通知单,内容大概为“再不缴纳电费,就采取停、限电措施”。这带有一定的强硬措施,但是往往效果欠佳。因为这是一种“等靠要”的思想,“等”即坐在办公室等着客户来缴费,一些收费员以为每月已经抄表到位了,电量通知单也已经送达客户,在大厅坐收电费是理所当然的;“靠”即靠限电或停电强制客户缴费,或者靠供电合同约束客户和违约金;“要”即是打电话告知客户要缴费,表明意愿,软磨硬泡,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态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有的客户生产经营如昙花一现,很快凋零,老板跑路,一旦欠电费,就很难追回。而有的客户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一样拖欠电费,也很难追回。归根到底,供电企业对客户的电费回收管理缺乏创新精神。

  三是当地政府充当客户保护伞。个别落后地区,仍属于地方电网,个别政府采取行政干预为,迫使供电企业不敢采取停电或者限电手段催收电费。而且该类客户大多为用电能量大,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又是纳税大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府在发展经济中,制定了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当受扶持的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时,电费就成了这些企业的无偿补贴。在当地经济扶持政策下所产生的电费拖欠额,往往又是电费拖欠款中的大户。

  四是电能计量装置不合理或者故障。由于历史等客观原因,供电企业的电能计量装置不合理或者出现故障时,或者巡视维护、轮换管 理不到位时电能计量不正确,造成电量少计或多计。在这种情况下,客户一旦拖欠电费,就会出现推诿现象,增加电费回收风险。

  三、提高电费回收率的对策分析

  一是领导重视,成立电费回收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组织,配备能干人员,在电费回收管理问题上尤其是大客户电费催收问题上统一指挥组织协调,针对回收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及时采取采取措施。为保证协调、指挥的有效性,应由供电企业分管营销领导直接领导,客户服务中心及收费班相关负责人参加。并明确相应的职责,确保电费回收管理过程中,管理层人员的工作到位。

  二是与时俱进,破除因循守旧服务观念,为客户提供优质和高效服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与大多数商品一样,供电服务这种特殊的商品由“电老虎”变为“电保姆”,开始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前注重与于生产和提供的服务思想。近十年来,双方名称发生微妙的变化,例如,以前供电企业管用电的人或企业叫用户,现在都已经改成客户、重大客户或关系客户等,什么是客户,首先供电企业必须对他们客客气气,要确保供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同样,以前的用电管理处或用电科现在叫营销部或市场与客户服务部等,这说明供电企业已经成为一个市场经营服务部门。

  三是破除“等靠要”观念,积极主动创新,促电费催收。供电企业每月进行营销分析,并针对拖欠电费的客户下发拖欠电费通知单,然而拖欠电费通知单岂能一下了之,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引导广大电力营销人员开拓创新,不断洗涤头脑中旧思想旧观念,鼓励大家大胆 先行先试,制定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机制。首先,通过现场走访等渠道,进行客户资料的调查和收集,建立健全客户档案,不断地完善客户资料数据,尤其是重大客户资料,资料包含客户信用度、生产经营动态以及交费能力和信用数据库[3],及销量等。其次,对客户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客户具体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电费回收管理现状和风险。最后是对客户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对于等级较低的,增强对其约束力,真正落到实处,要么安装预付费电能表,要么先缴费后用电,要么采用实物做抵押,并利用移动和联通平台,以短信等方式提醒用户剩余电量,大大促进电费催收工作。

  四是招纳和培养专业营销型人才。既然供电企业已经变成了市场经营服务部门,我们何不培养专业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呢?目前,在供电企业搞营销的人员,几乎都是电力专业出身,市场营销意识较弱,营销知识相对比较匮乏,或者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电力营销,若供电企业能大胆招纳并有意识的培养专业性市场营销人才,并赋予他们施展才华的平台,只有供电企业形成了强大的市场营销手段和商业力量,才能很好的提高电费回收管理水平,对降低电费回收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是保证电能计量正确合理并依法催收电费。对于计量装置不合理的,进行限期整改;对于没有参考计量装置的,做好记录,在客户停电检修时,加装参考计量装置;依法签订《供用电合同》和《电费结算协议》,明确计量计费点、计量参考点、缴纳电费的要求、承担的义务和违约的责任,应用法律武器确保电费回收。[1] 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供电服务典型案例汇编[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2] 余雪莉,汪京强.基于顾客导向的企业服务承诺的设计与实施[J].企业活力,2011年第7期:21.[3] 凡利达,李俊.从高利次贷风暴看电费回收工作[J].农村电工,2012年第3期:15.地址:广西百色市城乡路12号